許延亮一邊看名冊,一麵隨手在筆記本上記下名字和個人身份證編號――按照這個編號,他就能調閱他感興趣的人的人事檔案,做進一步的詳細了解。


    他關心的是這些人的行政管理能力。也就是說,最好有過帶團隊的經驗:在海盜群裏當一個“掌櫃”,帶領幾條船也是要有很強能力的,不是好勇鬥狠就能服眾的,得有相當的手腕才行。帶的人船越多,其管理水平必然也越強。


    要東南亞公司的股東和職工中誰帶的人船最多,那自然是劉香了。從天啟末年到崇禎初年,短短幾年就膨脹成李魁奇、鄭芝龍在廣東洋麵上的頭號對手,直接掌握著三四百條海船,此人的手腕和能力可見一斑。如果他能出馬,南洋公司不管在哪個地方開始建立殖民地,都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然而許延亮不無遺憾的想到要啟用他是不可能的――元老院絕不會同意,當年司凱德就有過類似的想法,派遣劉香帶著他的隊伍下南洋進行殖民地。但是這個提案在元老院被人批慘了。


    劉香和手下的主要親信一共十五人,目前在三亞的政治保衛局的“嚴密監控”下過著“農場主”的生活。不論許延亮怎麽看好,要啟用他們都很難。


    他的目光隻能放到那些當過中層頭目,帶過幾條的船的“掌櫃”們身上。這些人大多留在東南亞公司當了船長或者商站的負責人。也有不少人轉業到岸上去工作生活,隻滿足於當個“股東”領取分紅。


    他大概看了看這些已經轉業的股東的去向,“務農”的最多――這倒不算稀罕。不論是鄭芝龍還是其他海主,都對土地有著極大的興趣。在平行時空的曆史上,他們無不在家鄉購置了大量的田莊土地。


    除了土地具有的保值和收益穩定的特點之外,很多人本身就是農民或者小地主出身。對土地的眷戀是刻在骨子裏的。


    以東南亞的氣候和土地條件來說,適合農耕的地區很多,尤其是湄公河三角洲,就是明清時期下南洋的華人開發起來的。


    這些人如果願意帶頭下南洋,對建立殖民地無異於重大利好。劉香和他手下的人主要來自廣東的潮汕地區,在平行時空潮汕是中國著名的“僑鄉”,很早就地少人多,從明代起就有一波又一波的百姓下南洋。許延亮覺得隻要給足政策,這些已經安居下來的前海盜們應該會去搏一搏。


    “南洋可是華人的應許之地,給夠他們土地,能不去?”許延亮心想。可惜元老院沒有《宅地法》,不然打下樁子就能圈占荒地,能吸引大批地主和貧農去南洋拓殖。


    “登陸這麽多年,一個基本的土地法都搞不下來,這元老院是藥丸啊!”許延亮又開始吐槽了。


    “老許你看得怎麽樣了?”王愷忽然問道。


    “差不多了,”許延亮說,“我就是覺得這土地所有權的問題不解決,我們的殖民行動號召力就不行。老美當年一個《宅地法》,多少人拋棄舊有的一切? 拖家帶口到西部挺進去墾荒。咱們現在搞殖民,能許諾百姓什麽?總不能說你們去開荒吧,土地還是元老院的……”


    “還不是元老院裏的爭論太大。”王愷說? “誰都不願意去碰。”


    “可是土地問題不說清楚? 我們怎麽招募移民呢?”


    “反正吃不飽飯的窮人太多? 先含糊其辭的說‘去南洋就給土地’,以後的事讓元老院去傷腦筋吧。”王愷說,“我這裏有更傷腦筋的。”


    王愷覺得傷腦筋的事是東南亞公司的總股本。雖說東南亞公司的股權是分清晰明了:元老院占51%? 投順的各路海盜占49%。但具體到資產上? 著實讓王愷嚇了一跳。


    出於“懷柔遠人”的政策,對投順的各路海盜的資產評估是從優的。入股的海船,按照大、中、小三個級別分類? 每個檔次又分為好、中、差三個狀態。一共九種模式。估價最低的“小-差”船估值也有三十兩銀? 而最高檔的“大-好”船? 估值高達一千兩。


    當然? 能列入好-大級別的船很少? 但是數量龐大的中小型船隻也是個非常可觀的數字了。東南亞公司從建立到這次改製前凍結資產? 累計接收各處入股的大小船隻一千二百多條,總估值近五十三萬兩――幣值改革之後,股票的計算單位由白銀的“兩”改成了銀元券的“圓”――按照東南亞公司當時一兩一股的股票麵額就是發行了五十三萬股的個人股。


    這些“入股”的船隻,其實入股之後大多很快就淘汰出售或者拆解了,回收的殘值可以忽略不計。公司真正的船隻資產其實隻有那225條船。


    “看這破公司不起眼? 盡是些破爛。原來總股本超過一百萬!”這回輪到王愷吐槽了。


    “一百萬就一百萬吧。反正都是虛的。”周圍說? “股東和分紅情況呢?”


    “股東約一千人? 平均持股大約是五百股。劉香是個人股的頭號大股東? 持十五萬股。股東目前在公司工作的有七百人。”


    “還真不少!”


    “大多數海盜都是普通百姓,不可能就這麽洗腳上岸的,還是得在海上討生活。”許延亮說。


    “至於分紅嘛? 去年東南亞公司給個人股股東的派息大概是每股19分。考慮到將近半數的股東的持股多在100~200股之間,這些人去年的分紅也就2~4元。作為投資的話年回報率不過2%,實在是太低了些。也就是劉香這樣大股東出息還行。”


    “比起他原本的收入差遠了吧。”


    “所以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還是在給東南亞公司打工嘛。”周圍說,“不過這樣的投資回報,我們要募股恐怕有很大難度。公司的營收、運營成本和利潤呢?”


    “營收和成本的我也瞧不明白,得找個專業會計來看。利潤倒是一目了然。1634的淨利潤是二萬七千元。去掉公司提留就全部用來派股息了。個人股東派息是一萬多元。”


    “這淨利潤也太低了吧。是不是算錯了?這麽大的公司一年就賺不到三萬塊,跑海貿的船一趟就是上萬銀子利潤!”


    “淨利潤是可以做得。”周圍多少了解一些情況,“東南亞公司這樣的公司,企劃院不可能把淨利潤做得太高的。”


    王愷遲疑了下說:“我覺得東南亞公司的曆史包袱太大,用它來募股不太合適。”


    “我看我們第一步是請會計團隊來把東南亞公司的賬目全部厘清。搞清楚具體的運營情況。和企劃院也要通氣。”周圍說,“東南亞公司的固定資產好說,公司的具體運營成本、流動資金方麵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得心裏有個底。”


    王、許二人都無異議。


    “接下來,我們把工作分一分。許延亮,你去三亞打個前站,和三亞的市長打個招呼,先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方。蓋房子一時半會來不及了。不過東南亞公司在三亞有碼頭和商站。看看能不能先騰出些房子來供總公司遷徙過去之後當辦公室和宿舍。”


    “第一批要去多少人?”


    “現在東南亞公司總部的大多數辦事人員都要去。”周圍說,“這回搬得這麽遠,家眷大多也會跟著去。估計要小一百人吧。還有我們三個的家眷和服務人員、警衛,也得一二十個。”


    “我先查下人事檔案,再和總部職工都談一談,看看他們有多少人願意全家遷的。”


    “這個你掌握。”周圍說,“不用說,離開臨高去三亞,大概不少幹部職工是不願意去得。反正一切自願。幹部職工有不願意去得,給他們開介紹信讓楊雲給他們重新安排去處。願意去得,以後都是南洋公司的開疆老臣,絕對虧待不了他們。”


    “給員工激勵股?”


    “這個再議。不著急。”周圍笑道,“反正你先許願就是了,具體怎麽個好處暫時先別說。要慎重。”


    “這空心得大餅可不好畫啊。”許延亮笑道。


    “老王,你呢。企劃院、科技部、工業口、農業口都去跑一跑。看看他們對目前物資供應的看法和要求。咱們看看哪些東西反響最強烈,呼聲最大,特別是那些數量需求不大,但是卡關鍵性科技樹位置的物資。另外再到遠程勘探隊去轉一轉。看看能不能讓他們出麵安排幾次東南亞地區的遠程勘探。”


    “這樣人和費用就都歸他們出了。妙。”


    周圍笑了笑:“咱們這點小伎倆誰都看得出,勘探隊對東南亞的礦產資源早就垂涎三尺了。我們這回是給他們一個正式的名義,雙贏。”


    “至於我嘛,我得找幾個金融方麵的人好好的討論討論。”周圍說,“咱們現在總體的資產情況非常好,東南亞公司絕對是優質資產。就是沒什麽流動資金,回報率也太低了。得好好包裝包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臨高啟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吹牛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吹牛者並收藏臨高啟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