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是多麽、多麽寂寞。


    無敵是多麽、多麽空虛。


    獨自在頂峰中、冷風不斷的吹過,我的寂寞、誰能明白我。


    無敵是多麽、多麽寂寞。


    無敵是多麽、多麽空虛。


    躲在天邊的她、可不可聽我訴說,我的寂寞、無盡的寂寞。


    ……”


    “我去,什麽玩扔兒?我這剛‘天邊的她’你就真給我來個?”感覺自己已無敵的鄭玄正在自我陶醉,或者說得意忘形,一邊肆意飛著一邊唱著應景的小曲兒時,忽然發現前方遠處有東西,很多,同樣很是巨大的白色物質忽然從高空中掉落。


    要知道自己現在就在天空,雖然不算高但同樣不矮,從比自己還高的地方掉落?這讓鄭玄看了看遠處掉落東西的高空。


    隻見很多、很巨大的白色物質正從遠處的雲層中掉落,掉向下方、地麵。


    “什麽東西?”看了看鄭玄疑惑的道。


    並且那些東西雖然很是巨大,但鄭玄卻沒有感應到能量波動,也就是說,好像不是修煉界的東西。


    “人工造物?可有這麽大的?最小的十幾米,最大的幾十米,現在掉落的加一起最少三、四百米,天空的人工造物有這麽大的?”鄭玄疑問著,同時同樣向其飛去,要近距離,親眼看看是什麽,看自己知不知道、認不認識。


    “嗖。”


    來到近前,看了看從自己眼前掉落的數量眾多的巨大物質,還是不認識下,鄭玄一道觸手延伸,捆了一塊最小的,十幾米的白色物質到身前。


    “這到底是什麽東西?膠?巨大果凍?”看著眼前觸手捆著的白色物質,鄭玄用觸手摸了摸,軟軟的、肉肉的,還有些黏性,但,還是不認識,讓鄭玄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難道是……天雨肉?”仔細看了看,想了想,多虧鄭玄以前的死宅生活,什麽都看過一些,加上知道的一些修煉界的事情,讓鄭玄遲疑了下,不確定的猜測道。


    “天雨肉”、一類流星,被人發現時多以一團膠體類物質存在,華夏古代有過不少記載。


    明“謝肇淛”所著的“五雜俎”記載了:“‘漢’桓帝建和三年,北地雨肉,似羊肋,又大如手。”


    唐天文學家“李淳風”所著“乙巳占”中同樣記錄了很多類似“天雨肉”、“天雨筋”、“天雨膏”等事件。


    而在現代,天雨肉還有一個名稱:大氣生物。


    大氣生物、顧名思義,是生活在大氣層中的一種生物。


    地星藍色的天空就是大氣構成,包裹著地星的一層厚厚的氣體就被命名為大氣層,高度超過1000公裏,傳說大氣生物就是以大氣為家,居住在厚厚的大氣層中。


    不像鳥類,鳥類雖然同樣能在天空飛行但必須在地麵築巢,他們的生活是離不開地麵的,而大氣生物則不同,它們完全以大氣為家,不用和地麵發生直接關係。


    而最著名的大氣生物,同樣是人類第一次正麵接觸、了解的大氣生物,莫過於1987年的摩根巨龍事件。


    據傳1987年12月20日,一艘菲律國渡輪與油輪相撞,1600條人命喪生,然而事態的發展更讓人意外,傾倒出的石油驚人的在海麵上勾出了一個形狀,渡輪和油輪是撞在了一個落到海麵的巨型不明生物上,後來人們將其稱之為“大氣生物”,1987摩根巨龍事件同樣就此拉開序幕,各國艦隊、科學家打著國際救援的旗號蜂擁而至。


    據說當時的科學家看著眼前的巨型生物隻能用“無與倫比”來形容,同時幾乎都想到了一個遠古的詞匯:龍。


    隨後自然是解剖,從“墜龍”被發現到解剖工作結束,一共經過了69小時,不到三天的時間裏人類展現出了空前的強大與團結。


    最後繪製了史上第一份大氣生物解剖圖,並以摩根,摩根勒菲,亞瑟王傳奇中強大的女巫,象征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來命名這個偉大的生物。


    這同樣是人類第一正麵了解大氣生物,有人還把它叫做東方的龍,說龍就是大氣生物,但在鄭玄看來這他*純粹扯淡。


    不是大氣生物扯淡,而是說龍是大氣生物扯淡,龍是有血有肉的生物,才不是什麽大氣生物。


    “真是大氣生物嗎?”


    ……


    唉!差五百左右,要到一點左右,下麵先看下詳細的1987摩根巨龍事件吧。


    1987摩根巨龍事件,人類第一次正麵接觸、捕獲的大氣生物


    【船船相撞巨龍現世】


    據傳1987年12月20日,一艘菲律賓的渡輪與油輪相撞,1600條人命喪生。然而事態的發展更讓人意外,傾倒出的石油驚人的在海麵上勾出了一個形狀——渡輪和油輪是撞在了一個落到海麵的巨型不明生物上,後來人們將其稱之為大氣生物,也可以說就是東方龍。1987摩根巨龍事件就此來開了序幕,世界各國都曾分過一杯羹。


    不管是什麽把大氣生物拉到了海麵上,麵對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也顯然是人類和大氣生物的第一次完全接觸!各國艦隊、專家打著國際救援的旗號蜂擁而至!眼前這若隱若現的巨碩生物,隻能用“無與倫比”來形容。專家們腦海裏近乎同時想到了一個遠古的詞匯:龍!


    【被解剖的大氣生物】


    “這根本不是解剖,這是在拆城市!拆城市帶手術刀有什麽用?而且這家夥幾天內就會消失,我們帶的液氨連一條鯨魚都凍不了!”,麵對這種前所未見的巨碩生物,一名瑞典科學家無奈地說道,深感瑞典國力不支,無力再參與這次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解剖——重型解剖。


    即:傳統的解剖概念已不適用於超大規模的**,在時間有限的情況,需以巨型重機械與精密重機械相配合,並以工業化方式按猜想分散取點解剖,最後整合出大致的結果。


    從墜龍被發現到解剖工作的結束,一共經過了69小時,在這不到三天的時間裏,人類展現出了空前的強大與團結。在各國的協力下,87歲高齡的茲基碩德教授和他年輕的學生,日本科學家辻博義,分析並繪製了史上第一份大氣生物解剖圖,並以摩根來命名這個偉大的生物。而這1987摩根巨龍事件,可能就是世界上有龍存在的證明。


    世界各大文明對龍的記載


    “中國人喜歡叫它龍,但準確地說,這應該叫做大氣生物,這證明了生物界最偉大的猜想,但我們沒想到的是它如此之大,如此之輕,它身上超過80%的結構都是非碳基組織,對,就是蜻蜓翅膀那種玩意。”茲基碩德教授說道。其實龍最早有科學記錄是在南美,即所謂“太古空水母”,在古代中國被稱為龍,在南美被稱為羽蛇神,兩者在古籍中皆能騰雲駕霧,呼風喚雨。


    第一份記錄龍的手稿來自於一名英國醫生佳斯特·吉奧可。1851年,他作為隨船醫生跟隨商船隊來到南美,在與當地土著居民的交流中繪製了一幅草圖,並寫下了自己的猜想,這張圖至今仍被珍藏在維多利亞博物館中。


    而在中國,《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通過曹操之口,概述了龍的特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在性能上也有諸多契合。


    不止我國的古代文明有這樣的意象,古老的瑪雅文明也有,世界各地有如此多得古老文明都對這種神秘生物有過記載。瑪雅國王pacalthegreat時期修建的神殿頂蓋上的石刻:上圖中,一個年輕人坐在一個對稱的“器具”上,比照上述的“摩根巨龍”切麵圖是不是會發現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呢。雖然石刻刻意突出人物,抑或是瑪雅人的神明,其乘坐的正是大氣生物——“龍”。


    對大氣生物的猜想


    我們頭頂上的這片藍色的天空,是由地球的大氣構成的,而真正的宇宙太空看起來是一片純黑。包圍著地球的一層很厚的氣體被我們稱為大氣層。大氣層高度超過1000公裏,雖然沒有明顯的界限,但是大氣層隨其高度的不同而顯示出不同的特點,於是我們把它分為若幹子層次,大致來說0~17公裏為對流層,17~50公裏為平流層,50~80公裏為中間層,80~500公裏為暖層,500~1000公裏為外層。由於一次次的難以解釋的目擊案例,人們開始猜想,在這厚厚的一片大氣中會不會生存著一種大氣生物呢?


    大氣生物,顧名思義是生活在大氣層中的一種生物。鳥類雖然也能在天上飛行,但是鳥類必須在地麵做巢,它們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離不開地麵的。而大氣生物則不同,它們完全以大氣為家,不用和地麵發生直接的關係。


    龍其實是一種大氣生物,即生活在高空的巨大浮遊生物,亦即“太古空水母”。它們在雲中的飛行的姿態就像在水中遊動一樣。如果想做到這一點,大氣生物的身體密度就必須接近空氣。既是一種固體用來組成身體,同時又具有像氣體一樣輕的密度。在2013年,中國浙江大學的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稱作“全碳氣凝膠”的固體物質,密度僅為0.16kg/m3,甚至比空氣還輕。既然人類能製造出這樣的物質,大自然中的生物也完全可能擁有用類似物質構成的身體。這樣的身體,密度就可以比較接近空氣。如果再加上一個類似魚鰾的調節機製,完全可以實現在大氣中自由地沉浮翱翔


    另外,大氣生物需是透明的,但即使是透明的,兩種折射率差別較大的物質放在一起,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邊界。舉例來說,空氣的折射率幾乎等於1(實際約為1.0003),而玻璃的折射率大約為1.5,玻璃製成的生物是無法在空氣中隱形的。


    即使有一個極其純淨透明的玻璃生物在空中飛過,不但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在陽光照射下,地上還會投下它的影子。水的折射率約為1.33,冰的折射率約為1.30,即使是冰放在水中,仍然可見,雖然不很明顯。


    有一種折射率達到1.015的物質,雖然和空氣還有一定差距,在空氣中它可以被發現,但是這樣的物質已經幾乎不太容易被注意到了。如果距離較遠,真的有可能被觀察者忽略。它就是由氣凝膠製造的一種玻璃,稱為“氣凝膠玻璃”。


    考慮到生物在億萬年的進化中所獲得的能力遠比人類掌握的製造技術更為精巧,所以大氣生物能夠用折射率更低,更接近空氣的物質來做到真正的隱身,甚至這樣繁衍自身也不會令人感到驚奇。


    最能說明此現象的就是“凝膠流星”,生活在地麵的人類,經常可以觀察到流星現象。一般的解釋是來自天外的星體被地球引力捕獲,落入大氣層而形成的。這類流星,往往會以隕石或隕鐵的形式落到地麵上。


    假設生活在大氣中的生物,當它們死後,是否有可能會落到地麵呢?如果它們的遺骸落到地麵上,會是怎樣一個效果呢?會不會就是那偶然一現的“凝膠流星”呢?也就是說“天雨筋”、“天雨膏”、“天雨肉”的事件,事實上可歸為“墜龍”事件,u看書 .ukansh即“龍”死後,器官碎裂遺落而導致的現象。


    諸如龍一樣的大氣生物的體積其實被嚴重低估了,一條成年龍的側翼膜完全展開麵積巨碩,宛如城市。如此巨大的身軀所需的能量肯定無法靠進食滿足,於是龍直接從積雨雲中采集閃電,直接利用龐大的電能,可以說他本身就是一個漂浮的巨型采電器,這也是為什麽龍的出現總是伴隨風雨雷電,他本身便是追蹤雷電而來的。


    而與之龐大身軀相對應的則是它極其脆弱的身體結構,它的組織結構類似於海洋中的水母,隻是在強度上遠超後者,但這仍然無法保護它扁平細長的身軀,有時它的比較脆弱的側翼膜會被撕下一條,飄到地表反而會被認為是它的本體。


    古書上記載的墜龍事件其實並不神秘,側翼膜在下墜過程中如同紙片在攪拌的蜂蜜中一樣,被擠壓變形,落到地麵上時已經變得奇形怪狀,而且會在接下來的幾天迅速液化,好像突然消失了一樣,於是這些事件便被不斷神化。


    現代科學普遍認可的生物進化脈絡是生命產生於原始海洋中,然後漸漸登上陸地,並出現了會飛行的生物。按這個脈絡,我們無法想象大氣生物是從哪個環節進化而來的。


    但是如果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生物進化的起點也許未必是海洋,而是大氣。也許在海洋中出現生物之前,就先出現了大氣生物。而由於某種原因,大氣生物的一個分支落入海洋,開始了在海洋中的進化。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噬魂歸玄錄》,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噬魂歸玄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佛歸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佛歸玄並收藏噬魂歸玄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