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太極殿。


    李世民回到這裏已經有兩三天的時間,好在一切有房玄齡,朝堂上也沒有出現什麽大事。


    今天是李世民回朝後的第一個早朝。


    群臣百官聚集在太極殿上,臉上不自覺的流露出笑容。


    他們昨天晚上剛剛收到消息,大唐軍隊在高昌大獲全勝。


    數以十萬計的高昌百姓願意主動成為大唐子民。


    大唐恩威遍加四海,氣勢如虹。


    作為大唐臣民,他們自然心中難掩激動。


    太極殿上流光溢彩,鮮花錦簇,兩排氣宇軒昂的千牛衛站著筆挺。


    每個人的臉上也都露出自豪之色。


    要不是這個消息是真的,他們怎麽敢相信作為大唐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高昌,如今已然成為他們大唐的國土。


    要知道不僅僅是當今的皇帝,便是先皇,甚至是前隋時期,他們便對著高昌所在的區域念念不忘。


    隻是礙於種種原因,他們沒辦法對高昌動手罷了。


    可如今……


    高昌國百姓自願成為大唐的子民,高昌國自然也是大唐的疆域。


    想到這裏眾人不禁再次對那位遠在前線的漢王殿下心生敬佩。


    中原幾代人都沒有完成的事情,如今竟然已經在趙辰的手裏實現了。


    而且這僅僅才過去幾個月。


    漢王殿下真乃大才!


    我大唐要是再多幾個像漢王殿下這樣的能人,這天下還有誰敢與我大唐作對。


    漢王殿下到底是如何才會這麽厲害的。


    要是我也能像他一樣厲害那就真的厲害了。


    以前一直都聽說漢王殿下了的大名,隻是從來沒有見過他,希望這次能夠親眼見一見。


    可惜漢王殿下現在不收弟子,不然怎麽樣我也得努力讓漢王殿下收我為弟子。


    一眾年輕朝臣,太極殿侍衛紛紛心中感慨,目光緊盯著上方的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心中也是一陣感慨。


    他沒想到高昌竟然這麽快就願意歸降他大唐,有了高昌,大唐軍隊日後可以隨時衝出西域。


    他李世民可是聽說高昌西北,還有一個龐大的帝國,絲毫不比他大唐的實力差。


    若真是如此,李世民倒是很想跟西邊的那個帝國較量一番,看看誰的實力更強。


    “諸位愛卿,高昌的事情大家也都聽說了吧,如今我大唐大獲全勝,高昌百姓願意歸附,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傳朕旨意,大赦天下,凡輕微小罪,一概赦免,大奸大惡之人,允許其回家團圓三個月。”


    “減免大唐疆域百姓一城賦稅,減免一個月的徭役。”


    “傳令下去,大軍班師那天,長安七品以上的官員,務必出城二十裏迎接,如無特殊原因敢不來者罷官削爵。”


    李世民的聲音在大殿上幽幽響起,文武百官並沒有任何人反對。


    輕徭薄賦,釋放囚犯,這都是仁政。


    平日裏百官巴不得皇帝這樣做呢,如今皇帝下達這樣的命令誰還會去反對。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齊聲應道。


    皇帝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目光看向一旁的魏征。


    魏征也看向皇帝,然後慢慢的走出隊伍,拱手朝皇帝行禮,再緩緩開口:“陛下,高昌一戰涉及我大唐安危,吐蕃大兵壓境,並非隻是想攻陷高昌,而是想借高昌作為跳板,企圖虎視我大唐社稷。”


    “高昌一戰十分凶險,但我大唐將士不怕犧牲,敢於犧牲,以此才得以擊退吐蕃大軍。”


    “有功之臣必賞,臣懇請陛下重金撫恤那些戰士大唐將士,保證其妻女父母的生活,被戰死大唐將士刻石紀功,以顯陛下之恩德。”


    魏征的話引得不少大臣們點頭。


    他們當然知道這一戰若非是那些大唐將士們舍生取義,不怕犧牲,才換來這麽一場勝利。


    對這些犧牲將士們的撫恤和褒獎自然是應當的。


    “魏相說的對,我大唐治軍嚴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犧牲的那些戰士們是為國而戰,我們大唐自然不能忘記他們。”


    “臣附議!”


    “臣也附議!”


    百官們齊聲說道。


    “諸位愛卿不必擔心這事,朕會派專人負責這件事情,諸位還有事情嗎?”皇帝擺了擺手做出一副要準備離開的樣子。


    魏征連忙喊住皇帝:“陛下,臣還有事情要說。”


    李世民又緩緩坐下,目光看向前方的魏征。


    “陛下,高昌一戰我大唐能取得大勝,漢王殿下居功至偉。”


    “漢王殿下乃是陛下親子,而且又是我大唐皇長子,軍事,政務,才學前無古人,臣魏征懇請陛下,立漢王殿下為太子,以彰其德。”


    魏征這話說出來之後,太極殿立馬安靜下來。


    百官的臉色都是跟著變了又變。


    有人高興,有人皺眉,更有人感到不快。


    “哦?”


    “封漢王為太子,這是朕倒是沒有考慮過,諸位愛卿覺得如何?”李世民一副意外的樣子。


    讓大家都以為他真的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情。


    房玄齡心中暗自猜測,魏征突然這個時候說要皇帝冊封趙辰為太子,估計不是魏征自己的想法,這是皇帝授意魏征這樣說的。


    皇帝不開口,誰會在即冊立太子的事情。


    之前兩位太子的事情還曆曆在目呢。


    這九成九啊是皇帝自己想要的冊封趙辰為太子。


    不過是需要一個人牽線搭繩而已。


    “陛下,臣覺著魏相說的在理,漢王殿下功勳卓著,又是陛下的嫡長子,才學人品俱佳,視為大唐儲君之唯一人選,臣認為此事可行。”一旁的大理寺少卿戴胄對著皇帝拱手說道。


    “臣附議!”


    “臣也附議!”不少官員跟著也同意冊立趙辰為太子的事情。


    皇帝很滿意眾人的態度,這時雖然說是魏征提起來的,但也是他皇帝授意給魏征的。


    從高昌回來之後,李世民就想著將趙辰冊立為太子。


    這樣也能更好的安撫好趙辰。


    以後要是有什麽事情都可以讓趙辰頂上去,自己以後也就省心了。


    “陛下,臣反對。”李世民都正想這直接就把這件事情敲定下來,沒想到有人突然這站出來反對。


    “你為何反對?”你是你麵無表情的看著眼前的房玄齡。


    確實,反對皇帝冊封造成為太子的人正是房玄齡。


    這讓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


    房玄齡的兒子房遺直跟趙辰是師徒關係,房玄齡反對皇帝冊封趙辰為太子這件事情根本沒有任何道理。


    他應該支持才是,怎麽偏偏是他反對?


    這樣太極殿的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


    就算是魏征此刻也是一臉愕然,他覺著高昌一戰之後正是趙辰封為太子的最佳時機。


    趙辰被冊封為太子,大唐也就有了儲君。


    再加上趙辰的能力,日後大唐竟然可以繼續強盛,甚至超過於如今。


    無論如何房玄齡都不應該反對冊封趙辰為為太子的這件事情。


    可偏偏……


    所有的目光都望向房玄齡,等待著他的解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神級敗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推塔天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推塔天王並收藏大唐之神級敗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