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高俅大營後,史進便和蕭嘉穗坐鎮高俅大帳,等待眾頭領匯報戰果。


    董平、欒廷玉合力捉了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其他頭領雖然沒有捉到節度使,但是卻捉了數萬官兵。


    史進讓各部繳了他們兵甲,每人發錢一貫,全部放還回去。


    水軍也報來消息,大敗劉夢龍水軍,把劉夢龍所有戰船全部留在了水泊,捉住了濟州團練使牛邦喜。


    可惜那劉夢龍卻從水裏逃走了。


    水軍一戰,比陸路上還要容易。


    劉夢龍水軍雖然都是大江中出生,水性精熟之人,但平日也就是捉一些販私鹽、私渡的人,並沒經過什麽戰陣。


    進的梁山水泊蘆葦蕩中,被梁山水軍截成幾處後便亂了陣腳,被梁山水軍各個擊破。


    王煥雖然年紀高大,但性子卻十分暴烈,被董平和欒廷玉打下馬才被捉住。


    史進正聽先到的頭領匯報戰果,看到董平、欒廷玉押著五花大綁的王煥到來,連忙起身道:“怎麽對王將軍如此無禮。”


    一邊說,一邊親自上前為王煥鬆綁。


    王煥卻扭身撞開史進。


    “大膽。”


    “砍了這廝。”


    “敢對哥哥無禮。”


    ……


    大帳中脾性暴烈的頭領看到王煥對史進無禮,不由都怒吼起來。(.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史進揮手止住眾人,對王煥笑道:“老將軍想必也聽過我梁山行事。你若不降,我這便送你出去,絕不留難。”


    王煥原本是有些惱怒多少年威名喪於梁山之手。看到史進這般寬厚,也有些羞臊的道:“今日一見,方知頭領名不虛傳。若是王煥年輕,便隨著頭領做一番事又何妨。隻是我這般年紀了,卻不好再做那背反朝廷的事。”


    史進也領會了王煥的意思,不想晚節不保,王煥存了這般想法。他也覺得勸不了王煥,解開王煥綁縛,笑道:“將軍這般說。那我這便送將軍出去。隻是還請將軍莫再與我們敵對!”


    王煥聽得史進這般說,抱拳道:“頭領仁義,老夫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回去便告病不出。”


    史進點點頭。扭頭道:“呂方。給王將軍準備一匹馬,送老將軍出營。”


    “是。”


    帥案後侍立的呂方應了一聲,大步出去。


    王煥抱拳道:“多謝頭領。”


    史進笑道:“為了避免官兵看到,我便不送老將軍出去了,我們就此別過。”


    王煥也怕落人口實,抱拳道:“告辭。”


    史進抱拳道:“老將軍保重。”


    送王煥出了大帳,史進這才回到帥案後坐下。


    劉唐道:“哥哥脾性也太好了,他要衝撞我時。我一刀砍了他。”


    史進笑道:“我就是看他是和你一樣的烈性漢子,才不和他計較。”


    劉唐撓著頭道:“哥哥說的也是。”


    眾人陸續回來。又等了一陣,才見林衝一臉不快的回來。


    眾人看林衝臉色也知道林衝沒有追到高俅了。


    林衝衝眾人拱拱手,皺眉道:“眼看便要追到高俅了,那廝派了幾個武將上來送死,史文恭那廝又趁機用弓箭射傷了我的戰馬,因此讓高俅那廝逃走了。”


    史進想起史文恭的暗箭也直冒冷汗,道:“史文恭那廝弓箭了得,下次大夥撞到他時,一定要多加小心。”


    林衝點頭道:“那廝弓箭確實厲害,被張清兄弟傷了手腕,還能射中我戰馬。”


    史進看眾頭領都回來,便讓人拆了高俅大營,把所有物資都運回梁山大營。


    高俅大營中備用和梁山從俘虜身上繳獲的兵甲卻是堆積如山。


    再說高俅在史文恭護送下擺脫了林衝的追殺,也不敢去鄆城縣歇息,一氣逃到濟州城,才讓人收攏潰敗。


    前番兵敗,他直接逃回東京。


    皇帝雖然沒有處罰他,但是私下也責備了他。


    因此,這一次他也不敢直接逃回去了。


    高俅在濟州衙門坐了一陣,才驚魂稍定。


    八個節度使也陸續逃回來,各部計點兵馬,回來的不到五萬人。


    高俅聽得一陣便折損過半,也愁眉不展的道:“如今隻剩五萬人卻如何剿賊?”


    張叔夜道:“依梁山作風,被捉到的官兵很快就會放回來。隻是下次對陣,恐怕他們更不會拚死廝殺。”


    高俅聞言,罵道:“便是那些賊配軍不肯出力,才贏不了梁山賊寇!”


    這話一出,下麵幾個節度使麵上都有些不快。


    宋朝重文輕武,文人看不起武將,常以賊配軍稱呼。


    高俅不把自己當武人,眾人也沒把高俅當做同類。


    誰不知道高俅是個市井無賴出身,靠著陪皇上踢球發跡。


    但是高俅這樣當眾嗬斥他們賊配軍,還是讓他們不快。


    尤其這不出力還有指責眾人的意思。


    他們是逃了,可如果高俅的帥旗一直樹立在戰場,誰敢逃走。


    不過這些節度使都招安多年了,脾性火爆的也都消磨的差不多了,哪敢當著高俅的麵分辯這事。


    高俅看眾人都不說話,又道:“你們都是久經戰陣的人,可有計策剿滅梁山賊寇?”


    張叔夜道:“梁山耳目早已遍布附近州府,用計隻怕行不通,還得在戰場上以堂堂之陣擊敗他們。”


    高俅聞言,皺眉道:“十二萬兵馬都打不贏梁山賊寇,剩下五萬兵馬又如何濟事?”


    張叔夜道:“依下官之見,兵不在多,而在精。朝廷兵馬幾次敗於梁山賊寇,不是因為兵馬數量不如梁山賊寇,而是將士們的鬥誌不如梁山賊寇。如果將士們能死戰不退,未嚐不能擊敗梁山賊寇。朝廷有雄兵百萬,而梁山賊寇不過四五萬人,隻要讓他們傷亡數千人,恐怕他們就不敢和朝廷正麵交鋒了。”


    那八個節度使對張叔夜這話卻是不以為然,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即使他們能死戰不退,可也無法保證麾下士卒不逃啊。


    高俅卻是盯著八個節度使道:“看來還是本官的將令不嚴啊!先前本官早有將令,臨陣脫逃者殺無赦。你們可有把本官放在眼裏?”


    眾人聞言,不由麵麵相覷。


    這也太無恥了吧!


    自己第一個逃的,現在還要問別人臨陣脫逃的罪責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義氣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藏劍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藏劍翁並收藏義氣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