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進帶馬步軍回了梁山,便在聚義廳召集所有頭領議事。(.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眾人都到齊,史進便道:“今天召集大家來,主要為的兩件事。第一件,就是整合山東綠林。這些年我們替天行道殺了不少貪官劣紳,但是對四山五嶽打家劫舍的綠林中人卻是一直沒有動過手。這兩年朝廷賦稅日重,各地盜匪叢生,危害百姓甚劣。因此我想整合山東綠林,免得他們為害百姓。”


    事先史進隻和朱武、蕭嘉穗說過此事。


    眾頭領聽得史進這話,一些心有溝壑的頭領便猜測起來。


    史進準備造反,這是已經挑明的。


    現在整合山東綠林,可以說是深化替天行道,也可以說是為攻略山東做準備。


    宋朝禁軍不濟事,以梁山如今的兵力和史進在聲威,攻占山東、河北並不難,難得是治理地方和抵禦朝廷的反撲。


    如果剿滅了各地綠林,那治理地方的難度也就會減輕很多。


    當然也有很多頭領並沒想這麽多。


    陳達卻皺眉道:“綠林中人也算江湖同道,傳到江湖上隻怕不好聽吧?”


    魯達聞言,馬上瞪了陳達一眼,道:“什麽江湖同道,灑家是替天行道的好漢,和那些打家劫舍的人卻不是一路。”


    陳達撓撓頭,也知道自己說錯了,梁山替天行道,隻殺貪官劣紳,說江湖中人似乎都有些說不過去,更不用說綠林中人了。


    不過陳達也不願意讓人以為他怕了魯達,反瞪了魯達一眼,道:“我們都是江湖出身,總有些香火情。”


    史進看二人要吵起來,笑道:“我們也不會直接對他們動手,先放出風去,給他們一個月時間,讓他們來梁山歇馬,或者還為百姓。若是冥頑不化的,我們再派兵攻打。江湖出身的兄弟也看看各處山頭可有熟識的,若是有時可以勸他們來入夥,免得日後兵戈相見。”


    話音剛來,晁蓋便道:“我和對影山王倫有些交情,隻是招了他兩次,他都不願意來。不過如今哥哥要整合山東綠林,想必他會來。”


    柴進聞言,也道:“我也與他有些交情,回頭我也可以修書一封,請他來入夥。”


    因為梁山聲勢大,附近的豪傑都先後來入夥,山東地麵大夥強人並不多。


    其他頭領卻是沒有想起自己有什麽相識來。


    林衝道:“哥哥這個主意確實不錯,先禮後兵,誰也說不得什麽。”


    蕭嘉穗則笑道:“朝廷、綠林,我們原本就哪一邊也不是,我們隻要得了民心就好。試問,如今天下還有比哥哥更得民心的人嗎?”


    眾人聽得蕭嘉穗之言,紛紛點頭。


    “第二件事就是出海的事,水軍可以沿著濟水出海,沿途的東平府、齊州、淄州都不打緊,隻有出海口所在的青州駐紮了五千禁軍,那裏的兵馬統製秦明又有萬夫不當之勇,需要駐一支兵馬在青州,讓青州兵馬不敢輕舉妄動才好。”


    話音未落,魯達便道:“秦明那廝確實好武藝,當年灑家就是不想和他硬拚,才來梁山入夥的。”


    史進點頭道:“秦明確實不能小覷,我想請楊誌、魯達、武鬆、孔明、孔亮和水軍一起去青州立寨,震懾青州兵馬,也為水軍護航。”


    被點到的五人連忙起身應道:“是。”


    史進看著楊誌道:“你們為水軍護航的同時,也可以招兵買馬,擴充軍力。不過記住一點,若不是精兵,絕不收編禁軍。”


    楊誌、魯達、武鬆這水滸中的二龍山三雄兜兜轉轉,又回了青州,不過大當家卻變成了楊誌。


    史進定下按功排位的規矩後,山寨頭領人人奮勇爭先,楊誌也數次利用弓箭建功,因此仍在魯達前麵坐著。


    從領兵布陣來說,楊誌也要優於魯達。


    武鬆上山較遲,建的功勞也沒二人多,在聚義廳中的座位離二人尚遠,不過武鬆武藝卻是不遜於二人。


    史進讓武鬆去,也是防備秦明、黃信、花榮三人聯手,楊誌、魯達、武鬆三人卻是可以穩勝三人的。


    孔明、孔亮則是青州人,雖然武藝不高,但是對青州地麵比較熟悉,而且楊誌、魯達、武鬆三人已經足以鎮壓青州兵馬,並不需要再多派武藝高強的頭領,隻是害怕三營兵馬不足以牽製青州和鄰近州府的兵馬,這才讓二人同去。


    眾人又商議了一陣,這才散去。


    朱貴掌管的梁山耳目當即向山東各地綠林中人送信,傳達史進的意思。


    在梁山的威名下,山東各地落草的人或者來入夥,或者轉移去其他路,或者散夥,倒是沒有敢和梁山作對的。


    這幾年白衣秀士王倫在對影山也聚集了五七百人,他也不沒學梁山替天行道,而是和傳統的草寇一樣,在附近村鎮借糧,再劫掠山下驛道上的一些過往客人過活,雖然沒弄到什麽大富貴,但是也能得些快活。


    泰安州派兵圍剿了幾次,都被摸著天杜遷和雲裏金剛宋萬靠著地利擊退。


    柴進和晁蓋的書信卻是一人同時送來的。


    王倫看二人書信中都寫著梁山限期整頓山東綠林之事,不由暗罵史進的多管閑事,不過他也知道自己不能無視梁山的傳信,隻能讓人請來杜遷、宋萬商議。


    二人來了,便問道:“哥哥喚我們來何事?”


    王倫道:“梁山史進要山東境內占山為王的綠林中人限期去梁山入夥,不去入夥的便散夥,免得危害百姓,否則梁山便要動武。柴大官人和晁保正寫了信來,邀我們去入夥。”


    杜遷道:“柴大官人和晁保正都對我們有恩,晁保正又已經是第三次相招,這番正好去梁山入夥。”


    宋萬點頭道:“如今梁山做的好大事業,梁山好漢又名聞天下,既然史頭領發下話來,索性我們也去做個梁山好漢。有柴大官人和晁保正引薦,想來也能做個頭領。”


    王倫皺眉道:“隻是怕他們鬧得大了,日後不得善終。”


    杜遷笑道:“梁山有那許多精兵猛將,朝廷要剿滅他們也萬難,有甚好怕的。”


    宋萬也道:“我們幹的就是刀口舔血的事情,在哪裏也不一定就能善終。”


    王倫原本還想攛掇二人去其他路立寨,看二人這般說,也隻好和二人帶對影山人馬來梁山入夥。rs


    最快更新,閱讀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義氣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藏劍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藏劍翁並收藏義氣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