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時分,雪漸漸停了,這時東院門被輕輕推開,發出了“咯吱”一聲,這很輕微的聲音,卻引起了東院新來女客的注意。
淨室內兩位女客聽到這聲音,齊齊睜開眼,那女侍悄然躍到門邊,將耳朵湊到門後仔細聽那動靜。
隻聽得院門被推開後,一陣細碎的腳步聲走進院內,那侍女將門悄悄開了一條小縫,拿眼朝外張去,那人並未點燈,單看身影像是一位女尼,因夜色太沉,無法仔細看清這人樣貌。
看那人走路的方向和聽腳步聲,那女尼似乎朝著那兩間上鎖的淨房走去,一陣開鎖的聲音響起,那人邁進房內,將門掩上後,不再有聲息了。
那女侍蹙了蹙眉,欲待將門掩上,這時又聽得西院的院門被推開的聲音,一陣腳步聲進去後,又有房門被推開的聲音。
這大半夜的,不知哪兩位回來的這麽晚,卻不知去做了甚麽。
“主子,西院的腳步聲估摸著是那位叫靜真的女尼的,傍晚時分,西院隻沒見到這人。”這女侍將門悄悄掩上後,回身壓低聲音對著床上的趙姓女子說道。
“剛咱們這東院的聲音,或許是庵主的也說不定,咱們不是沒見到庵主回來過嗎?這落鎖的房間興許是她的。”那趙姓女子也輕輕說道。
“隻是這院內人太多,無法一一檢視。”那女侍歎了口氣。
“咱們不能打草驚蛇,若引起她們警覺,後麵的事情倒不好辦了,這事看來還需徐徐圖之。”那趙姓女子說道。
一夜無話,天微明時分,院內響起了掃雪的聲音,那女侍將房門打開,走到院內,隻見靜空小尼已拿著掃帚在掃院內的雪。
“早啊,靜空小師父。”那女侍對著小尼打了聲招呼。
“施主起的這般早。”靜空將掃帚放一邊,合掌施禮。
這時,又一間房門被打開,走出了一人,女侍忙回頭望去,卻正是這“相因庵”的庵主了因,她出來的淨室可不正是昨日那落鎖的兩間。
“師父早。”靜空又喚了一聲。
那女侍也回身和那了因打了聲招呼,暗道自家主子倒是猜對了,這女尼昨夜睡的這般晚,今日卻起的這般早。
用過早齋後,天已放明,雪也未曾再下,女尼們已至前麵做功課去了,這主仆二人眼瞅著院內再無動靜,又忙開門走至院內,依然由女侍去檢視了因的臥房,所幸今日那房門並未上鎖。
推開房門,是裏外兩間房,外間正中有一張供桌,上麵供著一尊佛像,地上置著一個蒲團。仔細打量一番,這女侍發現這蒲團頗新,不像是被人久跪的樣子。供桌左邊靠牆處設了一幾兩座。
裏間門上卻是掛著一幅門簾,那女侍走過去掀開門簾,入眼處卻是裏間靠牆大大的書架,幾乎排滿了整張牆,上麵放滿了書。她走過去隨手抽出一本書,卻是一卷經書,再抽一本卻是醫藥書,另外還有一些雜書。
她暗暗吃驚,心道這庵主倒是涉獵甚廣,若是這些書那庵主皆看過的話,這女尼到真要算作博學了。
放回那些書,她四處掃視一番,才發現這房內除了書外,隻有一榻並一張書桌,可算是簡陋。
她推了推那書架,似乎紋絲不動,又看了看這麽多書,即使有機關也不知是哪本,隻好作罷。見再無其他發現,那女侍又走了出來,低低和自家主子說了一通。兩人收拾一番,走到前麵佛堂處,準備和了因告辭。
此時佛堂內的地上整齊地坐著十幾位尼姑,最前方的卻是那庵主了因,她們的早課快要結束,兩人也不打擾,靜靜地站著。
那趙姓女子掃視了一番佛堂內的尼姑,發現在了因身邊坐著一位女尼,二十歲上下年紀,姿容秀美,風采動人,兩眼微闔,嘴裏念著經文。她暗想,這莫不就是那靜真?
很快早課便結束了,這主仆二人忙走上前去和了因施禮,再近看她身邊那女尼,眼含秋水,模樣更顯動人,隻是神清卻是淡淡的,到真是個冷美人。
二人捐了香油錢,又由靜空小尼陪著送至庵門,走至無人處,那趙姓女子又說道,“靜空小師父,我見你們這庵內的師父都頗為貌美,因何年紀輕輕便落發遁入空門?”
“施主有所不知,我們庵內的師兄們,皆因身世淒慘,無處容身,方投入這庵內。畢竟庵內三餐不愁,清靜悠然,每日裏隻需做做功課、禮禮佛、講講經文便可,也無需出去拋頭露麵賺取銀兩。”那靜空小尼倒是知無不言,頗為純樸。
“靜空小師父又因何入庵?”那趙姓女子又問道。
“小尼因家中窮苦,家裏人養不起這許多孩子,便將我送至庵內,當時師父還給了我爹娘一些銀兩助他們度日。”靜空頗為惆悵地說道。
“方才我見你師父身邊有位樣貌出色的女師父,卻又不知是何人?”那趙姓女子頗為好奇地問道。
“樣貌出色?那必定是靜真師兄了,她是我們庵內最得師父器重的,據師父說頗有佛根。”靜空臉露羨慕之色。
“二位施主快快出門吧,趁現在天色不晚,趕緊去找輛馬車入的內城方為上策。”靜空忙好心催促這二人。
這二人見已套問的差不多了,忙道謝告辭。臨出庵門前,那女侍包了幾顆碎銀塞進了靜空懷內,靜空推拖一番後方道謝收下。
這二人離開“相因庵”後,也未見找車馬去內城,隻是進了一間藥局,她們直直走入內室後,那趙姓女子吩咐拿筆和紙,便坐在書桌邊細細描摹出那靜真的模樣。
不多時,她將畫好的圖交給了一位在此等候多時的男子手中,說道,“你將此圖拿去給李二,讓他找人去認,是否是這女尼,我在此等你回複。”
那男子低頭應了聲,便匆匆離去。
停了一會,那趙姓女子問道,“趙顏,我師兄回來了嗎?”
那侍女答道,“尚未回來,不過信早已送出,回信說這兩日便能回來。”
聽這對答,這兩人正是趙嫻和趙顏,為了能進“相因庵”,兩人倒是回複了女身的打扮。
趙嫻端起香茗輕啜一口,朝後靠在椅子上,長舒了口氣,說道,“若我猜的沒錯,那孫子琮是中毒而亡,隻是這毒下的頗為巧妙,一時竟查不出來。等師兄回來,或許能看出所中何毒。”
趙顏說道,“相因庵頗多怪異之處,那了因高深莫測,她房內也查探不出任何異狀,倒是讓人頗為躊躇。”
趙嫻笑道,“無妨,我到不信她們能隱秘到瞞過所有人去。”
這時有人將趙顏喚了出去,沒多久,趙顏進的房內,對趙嫻說道,“主子,昨兒半夜,咱們有人無意中發現了一群人,這些人每人背著一個袋子,袋子裏似乎有人,進了一所民宅,非常像前些日子在揚州看到的人牙幫派。”
“哦?這麽巧,昨兒半夜了因和靜真夜歸,昨兒半夜人牙幫又出現了,看來這出戲倒是越來越熱鬧了。”趙嫻揚眉說道。
淨室內兩位女客聽到這聲音,齊齊睜開眼,那女侍悄然躍到門邊,將耳朵湊到門後仔細聽那動靜。
隻聽得院門被推開後,一陣細碎的腳步聲走進院內,那侍女將門悄悄開了一條小縫,拿眼朝外張去,那人並未點燈,單看身影像是一位女尼,因夜色太沉,無法仔細看清這人樣貌。
看那人走路的方向和聽腳步聲,那女尼似乎朝著那兩間上鎖的淨房走去,一陣開鎖的聲音響起,那人邁進房內,將門掩上後,不再有聲息了。
那女侍蹙了蹙眉,欲待將門掩上,這時又聽得西院的院門被推開的聲音,一陣腳步聲進去後,又有房門被推開的聲音。
這大半夜的,不知哪兩位回來的這麽晚,卻不知去做了甚麽。
“主子,西院的腳步聲估摸著是那位叫靜真的女尼的,傍晚時分,西院隻沒見到這人。”這女侍將門悄悄掩上後,回身壓低聲音對著床上的趙姓女子說道。
“剛咱們這東院的聲音,或許是庵主的也說不定,咱們不是沒見到庵主回來過嗎?這落鎖的房間興許是她的。”那趙姓女子也輕輕說道。
“隻是這院內人太多,無法一一檢視。”那女侍歎了口氣。
“咱們不能打草驚蛇,若引起她們警覺,後麵的事情倒不好辦了,這事看來還需徐徐圖之。”那趙姓女子說道。
一夜無話,天微明時分,院內響起了掃雪的聲音,那女侍將房門打開,走到院內,隻見靜空小尼已拿著掃帚在掃院內的雪。
“早啊,靜空小師父。”那女侍對著小尼打了聲招呼。
“施主起的這般早。”靜空將掃帚放一邊,合掌施禮。
這時,又一間房門被打開,走出了一人,女侍忙回頭望去,卻正是這“相因庵”的庵主了因,她出來的淨室可不正是昨日那落鎖的兩間。
“師父早。”靜空又喚了一聲。
那女侍也回身和那了因打了聲招呼,暗道自家主子倒是猜對了,這女尼昨夜睡的這般晚,今日卻起的這般早。
用過早齋後,天已放明,雪也未曾再下,女尼們已至前麵做功課去了,這主仆二人眼瞅著院內再無動靜,又忙開門走至院內,依然由女侍去檢視了因的臥房,所幸今日那房門並未上鎖。
推開房門,是裏外兩間房,外間正中有一張供桌,上麵供著一尊佛像,地上置著一個蒲團。仔細打量一番,這女侍發現這蒲團頗新,不像是被人久跪的樣子。供桌左邊靠牆處設了一幾兩座。
裏間門上卻是掛著一幅門簾,那女侍走過去掀開門簾,入眼處卻是裏間靠牆大大的書架,幾乎排滿了整張牆,上麵放滿了書。她走過去隨手抽出一本書,卻是一卷經書,再抽一本卻是醫藥書,另外還有一些雜書。
她暗暗吃驚,心道這庵主倒是涉獵甚廣,若是這些書那庵主皆看過的話,這女尼到真要算作博學了。
放回那些書,她四處掃視一番,才發現這房內除了書外,隻有一榻並一張書桌,可算是簡陋。
她推了推那書架,似乎紋絲不動,又看了看這麽多書,即使有機關也不知是哪本,隻好作罷。見再無其他發現,那女侍又走了出來,低低和自家主子說了一通。兩人收拾一番,走到前麵佛堂處,準備和了因告辭。
此時佛堂內的地上整齊地坐著十幾位尼姑,最前方的卻是那庵主了因,她們的早課快要結束,兩人也不打擾,靜靜地站著。
那趙姓女子掃視了一番佛堂內的尼姑,發現在了因身邊坐著一位女尼,二十歲上下年紀,姿容秀美,風采動人,兩眼微闔,嘴裏念著經文。她暗想,這莫不就是那靜真?
很快早課便結束了,這主仆二人忙走上前去和了因施禮,再近看她身邊那女尼,眼含秋水,模樣更顯動人,隻是神清卻是淡淡的,到真是個冷美人。
二人捐了香油錢,又由靜空小尼陪著送至庵門,走至無人處,那趙姓女子又說道,“靜空小師父,我見你們這庵內的師父都頗為貌美,因何年紀輕輕便落發遁入空門?”
“施主有所不知,我們庵內的師兄們,皆因身世淒慘,無處容身,方投入這庵內。畢竟庵內三餐不愁,清靜悠然,每日裏隻需做做功課、禮禮佛、講講經文便可,也無需出去拋頭露麵賺取銀兩。”那靜空小尼倒是知無不言,頗為純樸。
“靜空小師父又因何入庵?”那趙姓女子又問道。
“小尼因家中窮苦,家裏人養不起這許多孩子,便將我送至庵內,當時師父還給了我爹娘一些銀兩助他們度日。”靜空頗為惆悵地說道。
“方才我見你師父身邊有位樣貌出色的女師父,卻又不知是何人?”那趙姓女子頗為好奇地問道。
“樣貌出色?那必定是靜真師兄了,她是我們庵內最得師父器重的,據師父說頗有佛根。”靜空臉露羨慕之色。
“二位施主快快出門吧,趁現在天色不晚,趕緊去找輛馬車入的內城方為上策。”靜空忙好心催促這二人。
這二人見已套問的差不多了,忙道謝告辭。臨出庵門前,那女侍包了幾顆碎銀塞進了靜空懷內,靜空推拖一番後方道謝收下。
這二人離開“相因庵”後,也未見找車馬去內城,隻是進了一間藥局,她們直直走入內室後,那趙姓女子吩咐拿筆和紙,便坐在書桌邊細細描摹出那靜真的模樣。
不多時,她將畫好的圖交給了一位在此等候多時的男子手中,說道,“你將此圖拿去給李二,讓他找人去認,是否是這女尼,我在此等你回複。”
那男子低頭應了聲,便匆匆離去。
停了一會,那趙姓女子問道,“趙顏,我師兄回來了嗎?”
那侍女答道,“尚未回來,不過信早已送出,回信說這兩日便能回來。”
聽這對答,這兩人正是趙嫻和趙顏,為了能進“相因庵”,兩人倒是回複了女身的打扮。
趙嫻端起香茗輕啜一口,朝後靠在椅子上,長舒了口氣,說道,“若我猜的沒錯,那孫子琮是中毒而亡,隻是這毒下的頗為巧妙,一時竟查不出來。等師兄回來,或許能看出所中何毒。”
趙顏說道,“相因庵頗多怪異之處,那了因高深莫測,她房內也查探不出任何異狀,倒是讓人頗為躊躇。”
趙嫻笑道,“無妨,我到不信她們能隱秘到瞞過所有人去。”
這時有人將趙顏喚了出去,沒多久,趙顏進的房內,對趙嫻說道,“主子,昨兒半夜,咱們有人無意中發現了一群人,這些人每人背著一個袋子,袋子裏似乎有人,進了一所民宅,非常像前些日子在揚州看到的人牙幫派。”
“哦?這麽巧,昨兒半夜了因和靜真夜歸,昨兒半夜人牙幫又出現了,看來這出戲倒是越來越熱鬧了。”趙嫻揚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