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臉色有些沉,他雖然很多時候做事挺那啥,但底線還是在的,更何況他已經將劉辟麾下的人當做了他自己的子民,現在自家子民被餓死了,他能高興得起來才怪呢。
劉辟見狀,趕緊道:“我等啟程時,糜家知道寨中難處,已經安排就近人手準備往豫州那邊運糧,按照時間來看,已經在半路上了,寨中口糧之事,很快就可緩解。”
向李易解釋的時候,劉辟心裏也是暗暗警惕,他發現這位襄侯是真的很在意百姓性命的,如此的話,他,還有他那些老兄弟將來都得注意點了,甚至,萬不得已之時,事先清理一下門戶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當了這麽多年的反賊,就算是原本的好人心裏也多少都有些些野性,毫不客氣的說,劉辟這些人幹過的事,真的一個個拿出來計較的話,哪怕不計較造反本身,幾乎是人人腦袋上都得挨上一刀,劉辟實在不想因為個別人的臭毛病,失去了投靠李易的機會,或者是因為個別難以管教之人讓李易對他們整體生出厭惡。
李易這時臉色稍緩,歎息道:“世道艱難,百姓困苦,我李易雖然才幹有限,但我可以保證,凡我治下之民,縱然不能保證頓頓飽餐,但絕無餓死凍斃之憂,記住,我說的是我治下之民,無論之前身份如何,盡皆一視同仁,我不光會讓你們如原本南陽百姓一般生息勞作,同樣會讓你們的孩童有機會識字,讀書,明理!”
劉辟眼眶有些惹,一個大禮拜下,道:“謝襄侯!”
類似的話典韋之前就給劉辟說過,但典韋畢竟是典韋,他隻是李易的護衛,現在聽到李易的親口許諾,對劉辟來說自然是另有感觸,隻是寬慰之餘他心中也有些酸楚。
早些年那些大漢官員還有地方世家,倘若全都如李易這般愛護百姓,他們又何必扯旗造反?
李易微微一笑,將劉辟扶了起來,道:“你不要著急謝,我開書院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典韋也應該告訴過你,屆時你與龔都都會進入其中學習,學有所成,加官進爵乃是早晚之事,可你們如果不能虛心求學……醜話我可說在前頭,那樣的話,你今後就真的隻能當個校尉了。”
劉辟聞言又要拜倒,但李易被李易攔住,隻能拱手道:“襄侯願意栽培我等,是我等三輩子攢起來的福氣,若是還不珍惜,莫說別的,便是那校尉之職,我等也無法厚顏擔任,請願歸於鄉裏,為襄侯種田務農!”
李易點點頭,目露欣慰之色,輕輕拍著他的肩膀,道:“你很好,很有上進心!”
劉辟被李易這麽一拍,感覺骨頭都有些軟,暗暗定下決心,要以死相報。
而李易這時目的已經提前達成,卻是比他想的要簡單的多,原本李易可是準備了許多崛起於微末的勵誌雞湯要給劉辟澆灌的。
不過,李易想了想,還是以聊天的方式與劉辟攀談著,拿了許多名人的例子鼓勵他,讓他上進,不要覺得自己不如人等等,畢竟,劉辟看上去雖然是有一定的忠心了,但麵對其他人的時候總是會心生怯意,簡單說就是有點慫,這可不是李易想看到的,隻能是不斷幫他見禮自信了。
李易說的並不是什麽私密之事,所以聲音沒有刻意壓低,坐在旁邊的淩操自然是全都聽到了,暗暗將孫策與李易做了個對比,他發現孫策是個好兄弟,是個優秀的帶頭大哥,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孫策身邊的人,與孫策私交都很親厚。
但李易明顯沒有與身邊人做兄弟的意思,他是用另外一種淩操看不明白的東西,將這些人才聚攏在身邊的。
淩操一直都是盤觀者,所以他看得出,李易麵對這些人的時候,拉攏之意非常明顯,同時又無比自然,雖然許下了許多前景,偏偏還能夠讓人深信不疑,絲毫不覺得李易是在說大話,即便是淩操這個外人聽了,心中都隱隱有一種熱血翻湧的感覺。
淩操有些慚愧的歎了口氣,自己果然是太差勁了啊!
淩操心態崩潰,除了幫助李易背叛孫策這個直接原因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卻是淩操在離開孫策後有些後悔了。
沒辦法,人在孤獨的時候容易胡思亂想,淩操雖然耿直,也不能免俗,而當他聽說李易其實早就拐去了揚州其他地方,明白有沒有他的示警都無關緊要的時候,淩操更是差點噴出一口老血。
合著他自己糾結的要死才做出的事情,原來隻是無用功,正是這樣,讓淩操的心態徹底失衡,才會在聽酒肆掌櫃說典韋是李易的人後,上去與典韋糾纏不休。
可現在聽聽李易說說的話,對比一下自己心中所想,淩操隻覺自己是那麽的淺薄,那麽的愚蠢,可憐,可恨。
就在淩操胡思亂想的時候,忽然間看到麵前多了一碗酒,抬頭一看,這才發現是李易給他放的,然後有見李易微笑道:“哪怕是先賢,心中也難免會有包袱,更何況我等凡俗,暫時我不知如何安慰坤桃,但易可以保證,到了南陽之後,定然會就孫太守之事給坤桃一個交代!”
淩操遲疑片刻,拿起酒碗,低聲說了一句:“多謝襄侯。”然後抬頭一飲而盡。
……
李易一行人匯合後,之事在陽泉縣停留了一日,便動身往南陽折返,隻是在路線選擇上,卻是繞了一個彎。
李易準備親自到劉辟與龔都的山寨中看上一看,提前露個臉,等支援的糧食到的時候,必須讓百姓們知道,這些糧食是李易給他們的。
至於何曼何儀兄弟那邊,李易已經得知,他們基本是鐵了心投靠袁術了,而袁術稱帝在即,正大肆擴充兵馬,肯定會接納他們的投效,那麽,李易就不可能再對他們進行拉攏了,否則袁術知道,問李易你沒事招那麽多人幹嘛,李易實在不好解釋。
至於劉辟龔都這邊,李易倒是不用太擔心,他們算是主動找上李易的,而且也壓根沒有對揚州那邊有聯絡,所以,李易談不上與袁術搶人,而且縱然袁術聞起來,李易也完全可以推脫是心疼那上萬的百姓太過貧苦,心中不忍才將他們收留的。
這解釋完全說的過去,而袁術那邊還有用得著李易的地方,就算有些許不滿,也不會明確表示出來。
在經過細陽縣地界的時候,李易決定還是到何曼那邊看上一眼,畢竟這些人是“友軍”,就算現在不能拉攏,但不代表將來不可以,而李易現在投入的,不過是一個月一千石糧食罷了,真心不對,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
這天中午,李易帶著典韋徐盛以及三十多護衛,讓劉辟在前引路,奔著何曼山寨所在之地而去,中間有寨子裏的探子發現他們,當看到帶頭之人是劉辟,有聽聞來人是李襄侯,自然是放行,不過因為李易等人的馬快,所以山寨的斥候的想往回傳消息,卻是落在了李易等人的後麵,好在劉辟可以“刷臉”,倒也無甚是緊要。
不過到了山寨腳下的時候,一行人卻是停下了腳步。
隻見山腳之下,上千人馬正將一隊大約兩三百人的車馬困在中央,雖然沒有發生直接爭鬥,但雙方已經亮出了兵刃,氣憤很是緊張,很明顯,拿下兵馬是在打車隊的主意。
李易同情那些黃巾不假,但也不是無底線的同情,看到他們要幹這劫掠的勾當,隻覺得分外刺眼,心裏更是罵了一句狗改不了吃si。
不過就在李易考慮要不要參合的時候,目力過人的典韋卻是低呼了一聲,然後對著李易叫道:“主公,那是糜家的商隊!”
“嗯?”
李易一怔,糜家可是給他們送糧食的,山寨中理應還好招待才是,如何會起衝突?
這時,李易這邊又有騎士策馬上前數十步,看了看之後,折返回報道:“主公,前方車駕之上全是糜家旗號,看車上裝載之物,應當是糧食無誤。”
李易心裏罵了一聲,他機會是下意識的,將衝突的責任歸到了何曼一方,畢竟從關係上來講,糜家與他已經是親家了,而且,糜家作為商賈之家,最重的就處理關係,上次與南陽的糾紛還能說是不慎,如果是他們主動與這裏山寨生出矛盾,那樣的糜家生意能做得那麽大麽?
見李易不高興,劉辟感覺臉熱,畢竟前麵是他的同行,而且這種事他也幹過,趕忙說道:“主公,不如我前去問詢一下,究竟發生了何事?”
李易搖搖頭,一指前方,道:“已經有人來了。”
劉辟順著李易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一個山寨中的軍士正向他們這邊快步奔來,顯然在李易發現他們的同時,對方也發現了李易,不過山寨那邊軍士沒有騎馬,所以速度上險得慢了一些。
而且,那軍士在靠近到李易前麵五六丈的時候,更是不敢往前走了,眼前的人雖然不多,但看氣勢明顯不是山寨眾人能比的,而且,看上去還頗為眼熟。
李易沒管那軍士的心思,直接指著前麵問道:“那是怎麽回事,你寨眾人,為何為難糜家車隊?”
那軍士“啊”了一聲,沒想到這些人是與糜家商隊認識的,下意識感覺有些不好,心中一慌,沒有答話,這時典韋已經出列喝道:“我家主公問你話呢,還不回答!”
之前那軍士的注意力被李易吸引,並未及時察覺到典韋的存在,現在典韋這一喝,再看旁人,這不是那個號稱步戰第一的典韋麽?而旁邊臉色同樣不善的,則是同樣是黃金頭領的劉辟劉頭領。
軍士心知要遭,眼睛亂轉,顯然再動別的心思,而一直默默跟在李易身後沒動的徐盛,忽然張弓搭箭,瞄準了軍士,雖然臉上表情沒什麽變化,但此刻最嚇人的就是徐盛了,那軍師感覺自己在猶豫,肯定會死的!
“別,別動,我說!”
這軍士也是倒黴,一連被這麽多猛人威脅,他大概也算是頭一號了,當即竹筒倒豆子一般,將這裏的事情經過說了出來。
原來,糜家在被劉辟告知這邊缺少糧食之後,對此很是重視,再加上為了向李易有所表示,當即就裝了兩千石糧草送往豫州。
按照計劃,這些糧草第一次的時候,是何曼與劉辟他們各分一半的,而在之後,李易這邊會知會糜家將何曼這邊的份額陸續減少,以此來分化何曼麾下的內部人心,也算是一個殺人不見血的小毒計。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事,今日糜家的運糧隊到了之後,卸糧食時,何曼卻要求讓糜家卸下一千五百石,uu看書 .uukashu 理由是他們寨中人多。
糜家送糧食是出於李易的要求,至於何曼算老幾?而且他們也知道劉辟比何曼的關係要親近,要是答應了何曼,這邊糜家,李易,還有劉辟的麵子都會掛不住,而且糜家事後也不好交代,於是果斷拒絕了何曼,卻不想何曼竟然認為糜家人輕視於他,果斷派人將糜家的兩隊圍了。
大概是感覺這麽做不太地道,何曼沒有真的動手,隻是想要以此威懾糜家拿出糧食就好,哪知道糜家雖然是商人,卻也不慫,幾百人直接抄刀子就跟何曼盯上了,反而搞的何曼有些下不來台,在李易來之前,雙方已經僵持了好一會。
最後,那軍士戰戰兢兢的說道:“我家頭領好像被糜家逼得急了,有點想要動手。”
李易都被氣笑了,直接罵道:“糜家逼迫你們?嗬嗬,這般厚顏無恥之人李某還是頭一次遇到,如此貪得無厭,良心都被狗吃了麽!”
自家大頭領被罵,那軍士臉色漲紅,但徐盛的弓箭還盯著他呢,他一句話也不敢辯駁。
李易罵了一聲,又問:“糜家帶隊的是何人,你可知他姓名?”
軍士臉色煞白的說道:“好像是糜家家主的弟弟。”
李易心中又是一聲暗罵,糜竺的弟弟不就是糜芳麽?
如果糜芳在這邊,因為送糧食的事情出點意外,兩家初步建立起來的關係,立馬就要斷裂。
想到此,又看了一眼遠方那散亂的陣營,李易嘴角動了動,然後雙腿輕輕踢打馬腹,同時下令道:“典韋上前開路,若有人敢阻攔,殺了便是!”
劉辟見狀,趕緊道:“我等啟程時,糜家知道寨中難處,已經安排就近人手準備往豫州那邊運糧,按照時間來看,已經在半路上了,寨中口糧之事,很快就可緩解。”
向李易解釋的時候,劉辟心裏也是暗暗警惕,他發現這位襄侯是真的很在意百姓性命的,如此的話,他,還有他那些老兄弟將來都得注意點了,甚至,萬不得已之時,事先清理一下門戶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當了這麽多年的反賊,就算是原本的好人心裏也多少都有些些野性,毫不客氣的說,劉辟這些人幹過的事,真的一個個拿出來計較的話,哪怕不計較造反本身,幾乎是人人腦袋上都得挨上一刀,劉辟實在不想因為個別人的臭毛病,失去了投靠李易的機會,或者是因為個別難以管教之人讓李易對他們整體生出厭惡。
李易這時臉色稍緩,歎息道:“世道艱難,百姓困苦,我李易雖然才幹有限,但我可以保證,凡我治下之民,縱然不能保證頓頓飽餐,但絕無餓死凍斃之憂,記住,我說的是我治下之民,無論之前身份如何,盡皆一視同仁,我不光會讓你們如原本南陽百姓一般生息勞作,同樣會讓你們的孩童有機會識字,讀書,明理!”
劉辟眼眶有些惹,一個大禮拜下,道:“謝襄侯!”
類似的話典韋之前就給劉辟說過,但典韋畢竟是典韋,他隻是李易的護衛,現在聽到李易的親口許諾,對劉辟來說自然是另有感觸,隻是寬慰之餘他心中也有些酸楚。
早些年那些大漢官員還有地方世家,倘若全都如李易這般愛護百姓,他們又何必扯旗造反?
李易微微一笑,將劉辟扶了起來,道:“你不要著急謝,我開書院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典韋也應該告訴過你,屆時你與龔都都會進入其中學習,學有所成,加官進爵乃是早晚之事,可你們如果不能虛心求學……醜話我可說在前頭,那樣的話,你今後就真的隻能當個校尉了。”
劉辟聞言又要拜倒,但李易被李易攔住,隻能拱手道:“襄侯願意栽培我等,是我等三輩子攢起來的福氣,若是還不珍惜,莫說別的,便是那校尉之職,我等也無法厚顏擔任,請願歸於鄉裏,為襄侯種田務農!”
李易點點頭,目露欣慰之色,輕輕拍著他的肩膀,道:“你很好,很有上進心!”
劉辟被李易這麽一拍,感覺骨頭都有些軟,暗暗定下決心,要以死相報。
而李易這時目的已經提前達成,卻是比他想的要簡單的多,原本李易可是準備了許多崛起於微末的勵誌雞湯要給劉辟澆灌的。
不過,李易想了想,還是以聊天的方式與劉辟攀談著,拿了許多名人的例子鼓勵他,讓他上進,不要覺得自己不如人等等,畢竟,劉辟看上去雖然是有一定的忠心了,但麵對其他人的時候總是會心生怯意,簡單說就是有點慫,這可不是李易想看到的,隻能是不斷幫他見禮自信了。
李易說的並不是什麽私密之事,所以聲音沒有刻意壓低,坐在旁邊的淩操自然是全都聽到了,暗暗將孫策與李易做了個對比,他發現孫策是個好兄弟,是個優秀的帶頭大哥,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孫策身邊的人,與孫策私交都很親厚。
但李易明顯沒有與身邊人做兄弟的意思,他是用另外一種淩操看不明白的東西,將這些人才聚攏在身邊的。
淩操一直都是盤觀者,所以他看得出,李易麵對這些人的時候,拉攏之意非常明顯,同時又無比自然,雖然許下了許多前景,偏偏還能夠讓人深信不疑,絲毫不覺得李易是在說大話,即便是淩操這個外人聽了,心中都隱隱有一種熱血翻湧的感覺。
淩操有些慚愧的歎了口氣,自己果然是太差勁了啊!
淩操心態崩潰,除了幫助李易背叛孫策這個直接原因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卻是淩操在離開孫策後有些後悔了。
沒辦法,人在孤獨的時候容易胡思亂想,淩操雖然耿直,也不能免俗,而當他聽說李易其實早就拐去了揚州其他地方,明白有沒有他的示警都無關緊要的時候,淩操更是差點噴出一口老血。
合著他自己糾結的要死才做出的事情,原來隻是無用功,正是這樣,讓淩操的心態徹底失衡,才會在聽酒肆掌櫃說典韋是李易的人後,上去與典韋糾纏不休。
可現在聽聽李易說說的話,對比一下自己心中所想,淩操隻覺自己是那麽的淺薄,那麽的愚蠢,可憐,可恨。
就在淩操胡思亂想的時候,忽然間看到麵前多了一碗酒,抬頭一看,這才發現是李易給他放的,然後有見李易微笑道:“哪怕是先賢,心中也難免會有包袱,更何況我等凡俗,暫時我不知如何安慰坤桃,但易可以保證,到了南陽之後,定然會就孫太守之事給坤桃一個交代!”
淩操遲疑片刻,拿起酒碗,低聲說了一句:“多謝襄侯。”然後抬頭一飲而盡。
……
李易一行人匯合後,之事在陽泉縣停留了一日,便動身往南陽折返,隻是在路線選擇上,卻是繞了一個彎。
李易準備親自到劉辟與龔都的山寨中看上一看,提前露個臉,等支援的糧食到的時候,必須讓百姓們知道,這些糧食是李易給他們的。
至於何曼何儀兄弟那邊,李易已經得知,他們基本是鐵了心投靠袁術了,而袁術稱帝在即,正大肆擴充兵馬,肯定會接納他們的投效,那麽,李易就不可能再對他們進行拉攏了,否則袁術知道,問李易你沒事招那麽多人幹嘛,李易實在不好解釋。
至於劉辟龔都這邊,李易倒是不用太擔心,他們算是主動找上李易的,而且也壓根沒有對揚州那邊有聯絡,所以,李易談不上與袁術搶人,而且縱然袁術聞起來,李易也完全可以推脫是心疼那上萬的百姓太過貧苦,心中不忍才將他們收留的。
這解釋完全說的過去,而袁術那邊還有用得著李易的地方,就算有些許不滿,也不會明確表示出來。
在經過細陽縣地界的時候,李易決定還是到何曼那邊看上一眼,畢竟這些人是“友軍”,就算現在不能拉攏,但不代表將來不可以,而李易現在投入的,不過是一個月一千石糧食罷了,真心不對,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
這天中午,李易帶著典韋徐盛以及三十多護衛,讓劉辟在前引路,奔著何曼山寨所在之地而去,中間有寨子裏的探子發現他們,當看到帶頭之人是劉辟,有聽聞來人是李襄侯,自然是放行,不過因為李易等人的馬快,所以山寨的斥候的想往回傳消息,卻是落在了李易等人的後麵,好在劉辟可以“刷臉”,倒也無甚是緊要。
不過到了山寨腳下的時候,一行人卻是停下了腳步。
隻見山腳之下,上千人馬正將一隊大約兩三百人的車馬困在中央,雖然沒有發生直接爭鬥,但雙方已經亮出了兵刃,氣憤很是緊張,很明顯,拿下兵馬是在打車隊的主意。
李易同情那些黃巾不假,但也不是無底線的同情,看到他們要幹這劫掠的勾當,隻覺得分外刺眼,心裏更是罵了一句狗改不了吃si。
不過就在李易考慮要不要參合的時候,目力過人的典韋卻是低呼了一聲,然後對著李易叫道:“主公,那是糜家的商隊!”
“嗯?”
李易一怔,糜家可是給他們送糧食的,山寨中理應還好招待才是,如何會起衝突?
這時,李易這邊又有騎士策馬上前數十步,看了看之後,折返回報道:“主公,前方車駕之上全是糜家旗號,看車上裝載之物,應當是糧食無誤。”
李易心裏罵了一聲,他機會是下意識的,將衝突的責任歸到了何曼一方,畢竟從關係上來講,糜家與他已經是親家了,而且,糜家作為商賈之家,最重的就處理關係,上次與南陽的糾紛還能說是不慎,如果是他們主動與這裏山寨生出矛盾,那樣的糜家生意能做得那麽大麽?
見李易不高興,劉辟感覺臉熱,畢竟前麵是他的同行,而且這種事他也幹過,趕忙說道:“主公,不如我前去問詢一下,究竟發生了何事?”
李易搖搖頭,一指前方,道:“已經有人來了。”
劉辟順著李易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一個山寨中的軍士正向他們這邊快步奔來,顯然在李易發現他們的同時,對方也發現了李易,不過山寨那邊軍士沒有騎馬,所以速度上險得慢了一些。
而且,那軍士在靠近到李易前麵五六丈的時候,更是不敢往前走了,眼前的人雖然不多,但看氣勢明顯不是山寨眾人能比的,而且,看上去還頗為眼熟。
李易沒管那軍士的心思,直接指著前麵問道:“那是怎麽回事,你寨眾人,為何為難糜家車隊?”
那軍士“啊”了一聲,沒想到這些人是與糜家商隊認識的,下意識感覺有些不好,心中一慌,沒有答話,這時典韋已經出列喝道:“我家主公問你話呢,還不回答!”
之前那軍士的注意力被李易吸引,並未及時察覺到典韋的存在,現在典韋這一喝,再看旁人,這不是那個號稱步戰第一的典韋麽?而旁邊臉色同樣不善的,則是同樣是黃金頭領的劉辟劉頭領。
軍士心知要遭,眼睛亂轉,顯然再動別的心思,而一直默默跟在李易身後沒動的徐盛,忽然張弓搭箭,瞄準了軍士,雖然臉上表情沒什麽變化,但此刻最嚇人的就是徐盛了,那軍師感覺自己在猶豫,肯定會死的!
“別,別動,我說!”
這軍士也是倒黴,一連被這麽多猛人威脅,他大概也算是頭一號了,當即竹筒倒豆子一般,將這裏的事情經過說了出來。
原來,糜家在被劉辟告知這邊缺少糧食之後,對此很是重視,再加上為了向李易有所表示,當即就裝了兩千石糧草送往豫州。
按照計劃,這些糧草第一次的時候,是何曼與劉辟他們各分一半的,而在之後,李易這邊會知會糜家將何曼這邊的份額陸續減少,以此來分化何曼麾下的內部人心,也算是一個殺人不見血的小毒計。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事,今日糜家的運糧隊到了之後,卸糧食時,何曼卻要求讓糜家卸下一千五百石,uu看書 .uukashu 理由是他們寨中人多。
糜家送糧食是出於李易的要求,至於何曼算老幾?而且他們也知道劉辟比何曼的關係要親近,要是答應了何曼,這邊糜家,李易,還有劉辟的麵子都會掛不住,而且糜家事後也不好交代,於是果斷拒絕了何曼,卻不想何曼竟然認為糜家人輕視於他,果斷派人將糜家的兩隊圍了。
大概是感覺這麽做不太地道,何曼沒有真的動手,隻是想要以此威懾糜家拿出糧食就好,哪知道糜家雖然是商人,卻也不慫,幾百人直接抄刀子就跟何曼盯上了,反而搞的何曼有些下不來台,在李易來之前,雙方已經僵持了好一會。
最後,那軍士戰戰兢兢的說道:“我家頭領好像被糜家逼得急了,有點想要動手。”
李易都被氣笑了,直接罵道:“糜家逼迫你們?嗬嗬,這般厚顏無恥之人李某還是頭一次遇到,如此貪得無厭,良心都被狗吃了麽!”
自家大頭領被罵,那軍士臉色漲紅,但徐盛的弓箭還盯著他呢,他一句話也不敢辯駁。
李易罵了一聲,又問:“糜家帶隊的是何人,你可知他姓名?”
軍士臉色煞白的說道:“好像是糜家家主的弟弟。”
李易心中又是一聲暗罵,糜竺的弟弟不就是糜芳麽?
如果糜芳在這邊,因為送糧食的事情出點意外,兩家初步建立起來的關係,立馬就要斷裂。
想到此,又看了一眼遠方那散亂的陣營,李易嘴角動了動,然後雙腿輕輕踢打馬腹,同時下令道:“典韋上前開路,若有人敢阻攔,殺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