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策開口,向趙雲問出了一個問題。


    劉備是不是英雄?


    但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卻是拿劉備同曹操做了比較。


    再加上那句“亂世出梟雄,亦當有英雄”,張策的態度無疑表露了出來。


    劉備是英雄嗎?


    在張策這裏,他的回答是。


    故此。


    張策沒有選擇在趙雲的麵前一上來就詆毀劉備是偽君子,言什麽劉備皇叔的身份存疑。


    因為那樣,隻會惹得對劉備觀感不錯的趙雲心生厭惡, 顯得他張策像是一個誹謗他人的小人。


    一想到後世某些站曹操的三國迷言及曹操是偽君子,身份造假,張策就是不禁搖頭一笑。


    如果劉備是偽君子,其如何能夠得到黃權,徐庶等人的誓死追隨?


    這二人一個是與東吳作戰兵敗之後道絕歸魏,一個是進曹營一言不發。


    倘若沒有極大的人格魅力,似黃權,徐庶這等智謀之士何以為劉備做到如此地步?是他們眼光看不清劉備嗎?


    好像都不是。


    而是。


    劉備好像本來就如此,其原本就是一個君子。


    有意思的是。


    人們都吐槽劉備動不動就哭,但無論是演義還是三國誌記載中,曹操哭的次數卻是比之劉備還多。


    至於劉備身份造假之說,那更是無稽之談了。


    別的不說,單是劉備少時求學盧植那關就過不去。


    盧植收公孫瓚,劉備等人為學生的時候, 其雖然未曾像後來平定黃巾之亂那般名動天下, 但也是拜師一代大儒馬融學成歸來。


    想要拜師求學的人不說比比皆是, 但也非是尋常人家的子弟能拜入門下的。


    在士人需要養名望來求官的漢末,還有什麽比教授達官顯貴,皇親貴胄之後更容易出名嗎?


    隻要盧植不蠢,其必然會對自己的學生加以篩選。


    而這些戶籍身份, 都是可以通過查詢當地的戶籍名冊查到的。


    期間隻要劉備身份存疑,勢必無法成為盧植的學生。


    想到這, 張策的目光看向了許都所在的中原之地。


    如果劉備冒用漢室宗親的身份,對劉備既欣賞又忌憚的曹操會允許劉備活下去?會不阻止劉協認下這位皇叔?


    張策覺的自己如果沒有記錯的話……


    曆史上在劉備投效曹操,委身於許都的時候,無論是郭嘉還是程昱都曾建議曹操殺了劉備。


    然而。


    他們發難的理由僅是劉備此人心懷大誌,非久居人下之輩,而不是拿劉備的身份真假作文章。


    由此可見。


    劉備漢室皇叔的身份是經得起考證和推敲的。


    後世的那部分三國迷之所以會對劉備的身份產生懷疑,在張策看來更多的則是對劉備這等“草根”逆襲的不太能接受。


    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劉備這個編草鞋的,麵對四世三公的袁紹,麵對官宦之後的曹操,麵對真漢室宗親劉表,劉璋,麵對漢末的一個個門閥世家,豪強大族,他需要扯出一個可以匹配四世三公,官宦之後的名頭來與之匹配。


    唯有這樣。


    他們才會在劉備三分天下,建立蜀漢的時候勉為其難的接受,並且說服自己。


    畢竟劉備這個偽君子借了大漢皇叔的光嘛。


    所以才有了他後來的草根逆襲, 做到了袁紹, 劉表, 劉璋等人都沒做到的三分天下。


    這個說辭聽起來或許很可笑, 但,這就是人性啊。


    麵對他人的成功,人們在自己辦不到的時候,總會給自己尋找理由說服自己,卻是忘記了他人背後的努力。


    心中感慨一番,張策看向許都的時候,眼底流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春闈狩獵不知是否已經發生?


    李儒應當已經從國舅董承的手裏取到了衣帶詔吧!


    收回思緒,張策將目光落在了趙雲的身後,等待著趙雲的答複。


    對於張策投來的目光,不知道張策心中已然經曆了思緒百轉的趙雲在凝視著張策片刻之後,笑著說道:“回將軍!”


    “在雲的心中,劉皇叔當的起英雄二字。”


    “劉皇叔同雲長,翼德的結義之事,雲在聽聞後更是神往不已。”


    “可惜……”


    “劉皇叔眼下雖有匡扶漢室之心,但卻時運不濟。”


    說到這,趙雲神色莫名的看了一眼張策。


    張策自然讀懂了趙雲這一個眼色中包涵的意味,與其說趙雲看的是自己,不如說是在指代他那便宜嶽父呂布。


    正是呂布奪取了劉備的徐州,才使得劉備時運不濟。


    對此,張策沒有跟趙雲爭論什麽劉備得了徐州能不能匡扶漢室,而是點點頭說道:“子龍說的不錯!”


    “劉備此人的確是有匡扶漢室之心,奈何時運不濟!”


    “所以……”


    “他縱為英雄,但也隻是個心懷理想的英雄罷了,而這個理想想要實現……”


    “很難很難!”


    “以至於當其走到最後的時候,或許會以悲劇落幕!”


    說出這話的時候,張策心中五味雜陳。


    遍觀整個漢末三國,以悲劇落幕的何止是劉備一人?


    至死未曾篡位的曹操。


    北伐中原殞命五丈原的諸葛孔明。


    死於獄中的最後的漢臣荀文若。


    哪一個不是以悲劇落幕?


    甚者,毫不誇張的說。


    漢末三國整個時代就是一曲離殤,一幕難言的悲劇。


    在經曆了百年的內亂之後,新建立的帝朝沒有像秦崩漢立那般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華夏盛世,而是在漢亡之後等來了兩晉離亂,五胡亂入中原。


    三國,就像是大漢最後的絕唱。


    漢帝國,最後的回光返照。


    三國紛爭百年,更像是耗盡了漢民族最後的民族底蘊。


    讓英雄,梟雄,能臣,名將,在短短的區區百餘年間如群星隕墜,死絕,死盡。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文謀兵武之傳承,就此斷絕。


    以至於五胡入主中原之時,漢家山河暗淡,周天無光。


    神州大地,一片黑暗。


    張策麵前,趙雲麵露詫異之色。


    “理想的英雄?悲劇落幕?”


    趙雲低喃一聲,不得不說,張策的說辭引起了他的的興趣。


    但在細細的品味的這一番之後。


    對劉備早已經認可的趙雲卻是輕輕的搖了搖頭,否定了張策的說辭。


    “張將軍,汝所言的雲有些不敢苟同!”


    “雲相信……”


    “劉皇叔終有一天會成功!”


    “因為方今天下心懷漢室,念著大漢的不隻是皇叔一人,大漢終有一天會迎來中興,一如當初的光武皇帝一般。”


    聽到趙雲的話語,張策麵露苦笑之色。


    看來心懷理想的不止是劉備,還有眼前的趙雲。


    “子龍!”


    “你口中所言的方今天下心懷漢室的人中,包括公孫將軍嗎?”


    下一刻。


    張策出聲,言辭殺人誅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一紙婚書,嶽父竟是呂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唐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唐血並收藏三國:一紙婚書,嶽父竟是呂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