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就眼瞅著就要結束了,每天都是兩更啊,早上十點左右,晚上七點左右。
本書的成績目前看來並不算理想,正在努力衝榜中,求打賞、收藏、推薦、點擊、評論等等所有的支持!
……
烤叉燒從投料開始到成品出爐,大約需要三個小時左右的時候。趁著這段時間,李安然又開始指導起了熬糖。
在看到了美好的生活即將到來之後,原本就不是懶漢的趙大趙二,更是加班加點地弄出了不少的簡易版過濾器。
經過溶解雜糖、初步過濾、二次過濾、三次過濾、小火煮煉、結晶分蜜等一係列的程序之後,就得到了雪糖。由於雜糖的成色太差,再加上熬製過程中的損耗,每一斤雜糖最多能提煉出六兩,一般情況下隻能提煉出三到四兩。
但相對於這僅有百分之五十的產出比例來說,雪糖的價格卻最少是雜糖的十倍,很可能會更高。最關鍵得是眼下還沒有賣的。
在忙活著熬糖的時候,李安然也沒忘記烤爐裏的那些叉燒。經過不斷的翻轉和調動位置,來讓烤爐裏掛著的肉能夠均勻受熱,而不至於有地方沒熟、有地方卻已經焦了。
等第一爐烤叉燒終於出爐的時候,趙大頭一天去買回來的雜糖也全都被用完,隻剩下最後一批雪糖還在煮煉中。
“好香啊!”
“真香!”
“這肉挺好看啊。”
“沒錯沒錯。”
“咕唧……”
“咕唧……”
就在趙大趙二圍著剛烤好的叉燒,滿臉喜悅表情地發表著各自意見的時候,響亮的腹鳴聲接二連三地響了起來。
忙活了一個上午,眼下也來不及弄飯食。李安然幹脆就把剩下的大骨濃湯給用完,又給大家夥做了拉麵。
這一次的配菜就不再是熏肉了,而是剛剛烤出爐的叉燒。要說趙家兄弟四口子,剛開始還有些舍不得吃。畢竟這肉不但很有賣相,而且光是聞著那味道就知道一定好吃。這麽好的肉自然要賣出去,自己吃太浪費了。
好在李安然最終以這次烤的肉,如果連味道都不嚐得話,以後如何能烤得好為由,才做通了趙家兄弟兩家的工作。足有一厘米厚的肉塊,外層酥脆、內裏軟嫩。由於醃製得到位,飽滿的肉汁全都被叉燒的外層給完美的封在了裏麵。
唯一讓李安然有些不滿意得是,這野豬肉的腥騷味還是重了些。雖然已經想盡辦法去掉,依舊還殘留了一些下來。好在這叉燒用得是烤製的方法,頭一天用各種香料和大醬磨碎後調製出來的醬汁醃過,這一點點味道如果不仔細品嚐完全吃不出來。
等吃完午飯之後,在趙家兄弟四口子的期盼之下,李安然這才下令將烤好的叉燒和熬好的雪糖一起裝車。
由於趙大家的牛雖然已經痊愈,但眼下還處於恢複期,所以隻能又去族老趙青山家裏借來了牛車。為此李安然還特意讓趙大送了兩條烤叉燒和一小袋的雪糖,對於這樣的做法,趙家兄弟四口子雖然多少有些心痛,但卻沒有一個提出反對意見。
很快,去借車的趙大就順利地將牛車給駕了回來。三下五除二,將一筐烤叉燒和一包雪糖給裝上車後,趙大夫婦倆就駕著車子往藍田縣城趕去。
原本李安然還想做些其它事情,可考慮到趙大趙二家所有的資金幾乎都放在了烤肉和雪糖上,隻能暫時將那些其它方麵的計劃暫時擱置起來。不過也並沒有因此就輕閑下來,而是帶著趙二一起,開始依著山坡挖起了山洞,準備建起一個簡陋的小炭窯出來。
同時也沒忘讓趙二婆娘將已經換了好幾次清水,足足吐了兩天髒東西的河蚌給一個個剖開,取出裏麵的肉清洗幹淨。
之前剩下的野豬肉雖然很多,但絕大部分都用為做鹹肉、臘肉、熏肉和烤叉燒了。對於李安然來說,眼下最需要的是錢,所以,吃肉這種事情隻能另想辦法。好在這兩天的功夫,趙大趙二家的小子也沒閑著。在河邊、溝渠裏又摸了不少的河蚌、鱔魚、泥鰍等等之類的河鮮。
至於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的河鮮,卻沒有人來抓。其實很簡單,主要是因為沒人知道這些東西該怎麽吃才好吃。就拿之前弄到的野豬肉來說吧,別看那麽大的一頭。如果隻是直接拖到縣城裏賣的話,其實根本賣不了多少錢。
誰讓這個時代的人根本不會吃豬肉,別說大唐了,就是到了宋代豬肉也一樣都屬於賤肉,因為腥臊氣太重,隻有普通老百姓才吃。老話說得好,仗義每多屠狗輩。在古代,狗肉都比豬肉更受人歡迎。而且,據說三國時期的張飛就是賣狗肉的。
當然,這裏隻是據說,到底是賣啥肉的並不重要。但豬肉一直不受重視卻是真得,要不然也不會有蘇軾寫的詩。
在《仇池筆記》蘇東坡就寫過一首煮豬頭頌:“淨洗鍋,淺著水,深壓柴頭莫教起。黃豕賤如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有時自家打一碗,自飽自知君莫管。”
在貶謫黃州時,這位文壇大拿又曾作有煮肉歌:“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
以眼下的豬肉價,一頭兩百斤重的家豬大約在一千到一千二百錢之間。平均下來得話,大約是五到六錢一斤。要說這價低不低,其實也不算低了。但別忘了,眼下是貞觀元年,受到隋末戰亂的影響,還沒完全恢複過來的唐朝物價,遠沒有後麵貞觀盛世時期那麽低。
好在對於豬肉過於腥臊的問題,李安然自有解決的辦法。後世的豬肉為何會味道比較淡,全取決於一個字,煽!
隻需要把公豬給閹割了,不光是豬肉的腥騷味會變淡,而且脾氣也會變得更溫和,省得吃飽了三天兩頭的打架。考慮到這種手法在古代還屬於匪夷所思之舉,李安然才會讓趙大在縣城市集上買半大豬仔回來,準備做實驗。
有了數量不小的河蚌、泥鰍、鱔魚等河鮮,就算豬肉和雪糖賺得錢還需要繼續投入周轉之中,李安然也不用擔心隻能靠粗茶淡飯來填飽肚皮了。
挖窯這種事情,自然用不到李安然親自動手。早上和中午都吃到飽的趙二,帶著即將“豐收”的喜悅,卯足了勁兒挖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眼瞅著燒炭用的土窯很快就挖好,回身看了看那土木結構的屋院,李安然到是想著要不要順手把磚窯也燒出來,回頭燒點磚,哪怕是劣磚出來也能把屋子擴建一下。可轉念一想,事情還是一步一步來比較好。反正眼下還是夏日,一時半會兒還不用考慮這方麵。而且,眼下就隻有趙家兄弟四口子可以用,根本忙不過來。
等挖好的炭窯後,趙二也沒閑著,連忙從家裏的柴火堆裏挑出最合適燒炭的那些,然後就開始為後麵烤肉需要用到的炭忙活起來。
眼瞅著大家都有事兒做,自己空守著諸多的計劃,卻因為沒有足夠的起動資金隻能閑著,李安然一時之間,對趙大這一趟去縣城的收獲到是不免有些期待與緊張的感覺。
本書的成績目前看來並不算理想,正在努力衝榜中,求打賞、收藏、推薦、點擊、評論等等所有的支持!
……
烤叉燒從投料開始到成品出爐,大約需要三個小時左右的時候。趁著這段時間,李安然又開始指導起了熬糖。
在看到了美好的生活即將到來之後,原本就不是懶漢的趙大趙二,更是加班加點地弄出了不少的簡易版過濾器。
經過溶解雜糖、初步過濾、二次過濾、三次過濾、小火煮煉、結晶分蜜等一係列的程序之後,就得到了雪糖。由於雜糖的成色太差,再加上熬製過程中的損耗,每一斤雜糖最多能提煉出六兩,一般情況下隻能提煉出三到四兩。
但相對於這僅有百分之五十的產出比例來說,雪糖的價格卻最少是雜糖的十倍,很可能會更高。最關鍵得是眼下還沒有賣的。
在忙活著熬糖的時候,李安然也沒忘記烤爐裏的那些叉燒。經過不斷的翻轉和調動位置,來讓烤爐裏掛著的肉能夠均勻受熱,而不至於有地方沒熟、有地方卻已經焦了。
等第一爐烤叉燒終於出爐的時候,趙大頭一天去買回來的雜糖也全都被用完,隻剩下最後一批雪糖還在煮煉中。
“好香啊!”
“真香!”
“這肉挺好看啊。”
“沒錯沒錯。”
“咕唧……”
“咕唧……”
就在趙大趙二圍著剛烤好的叉燒,滿臉喜悅表情地發表著各自意見的時候,響亮的腹鳴聲接二連三地響了起來。
忙活了一個上午,眼下也來不及弄飯食。李安然幹脆就把剩下的大骨濃湯給用完,又給大家夥做了拉麵。
這一次的配菜就不再是熏肉了,而是剛剛烤出爐的叉燒。要說趙家兄弟四口子,剛開始還有些舍不得吃。畢竟這肉不但很有賣相,而且光是聞著那味道就知道一定好吃。這麽好的肉自然要賣出去,自己吃太浪費了。
好在李安然最終以這次烤的肉,如果連味道都不嚐得話,以後如何能烤得好為由,才做通了趙家兄弟兩家的工作。足有一厘米厚的肉塊,外層酥脆、內裏軟嫩。由於醃製得到位,飽滿的肉汁全都被叉燒的外層給完美的封在了裏麵。
唯一讓李安然有些不滿意得是,這野豬肉的腥騷味還是重了些。雖然已經想盡辦法去掉,依舊還殘留了一些下來。好在這叉燒用得是烤製的方法,頭一天用各種香料和大醬磨碎後調製出來的醬汁醃過,這一點點味道如果不仔細品嚐完全吃不出來。
等吃完午飯之後,在趙家兄弟四口子的期盼之下,李安然這才下令將烤好的叉燒和熬好的雪糖一起裝車。
由於趙大家的牛雖然已經痊愈,但眼下還處於恢複期,所以隻能又去族老趙青山家裏借來了牛車。為此李安然還特意讓趙大送了兩條烤叉燒和一小袋的雪糖,對於這樣的做法,趙家兄弟四口子雖然多少有些心痛,但卻沒有一個提出反對意見。
很快,去借車的趙大就順利地將牛車給駕了回來。三下五除二,將一筐烤叉燒和一包雪糖給裝上車後,趙大夫婦倆就駕著車子往藍田縣城趕去。
原本李安然還想做些其它事情,可考慮到趙大趙二家所有的資金幾乎都放在了烤肉和雪糖上,隻能暫時將那些其它方麵的計劃暫時擱置起來。不過也並沒有因此就輕閑下來,而是帶著趙二一起,開始依著山坡挖起了山洞,準備建起一個簡陋的小炭窯出來。
同時也沒忘讓趙二婆娘將已經換了好幾次清水,足足吐了兩天髒東西的河蚌給一個個剖開,取出裏麵的肉清洗幹淨。
之前剩下的野豬肉雖然很多,但絕大部分都用為做鹹肉、臘肉、熏肉和烤叉燒了。對於李安然來說,眼下最需要的是錢,所以,吃肉這種事情隻能另想辦法。好在這兩天的功夫,趙大趙二家的小子也沒閑著。在河邊、溝渠裏又摸了不少的河蚌、鱔魚、泥鰍等等之類的河鮮。
至於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的河鮮,卻沒有人來抓。其實很簡單,主要是因為沒人知道這些東西該怎麽吃才好吃。就拿之前弄到的野豬肉來說吧,別看那麽大的一頭。如果隻是直接拖到縣城裏賣的話,其實根本賣不了多少錢。
誰讓這個時代的人根本不會吃豬肉,別說大唐了,就是到了宋代豬肉也一樣都屬於賤肉,因為腥臊氣太重,隻有普通老百姓才吃。老話說得好,仗義每多屠狗輩。在古代,狗肉都比豬肉更受人歡迎。而且,據說三國時期的張飛就是賣狗肉的。
當然,這裏隻是據說,到底是賣啥肉的並不重要。但豬肉一直不受重視卻是真得,要不然也不會有蘇軾寫的詩。
在《仇池筆記》蘇東坡就寫過一首煮豬頭頌:“淨洗鍋,淺著水,深壓柴頭莫教起。黃豕賤如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有時自家打一碗,自飽自知君莫管。”
在貶謫黃州時,這位文壇大拿又曾作有煮肉歌:“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
以眼下的豬肉價,一頭兩百斤重的家豬大約在一千到一千二百錢之間。平均下來得話,大約是五到六錢一斤。要說這價低不低,其實也不算低了。但別忘了,眼下是貞觀元年,受到隋末戰亂的影響,還沒完全恢複過來的唐朝物價,遠沒有後麵貞觀盛世時期那麽低。
好在對於豬肉過於腥臊的問題,李安然自有解決的辦法。後世的豬肉為何會味道比較淡,全取決於一個字,煽!
隻需要把公豬給閹割了,不光是豬肉的腥騷味會變淡,而且脾氣也會變得更溫和,省得吃飽了三天兩頭的打架。考慮到這種手法在古代還屬於匪夷所思之舉,李安然才會讓趙大在縣城市集上買半大豬仔回來,準備做實驗。
有了數量不小的河蚌、泥鰍、鱔魚等河鮮,就算豬肉和雪糖賺得錢還需要繼續投入周轉之中,李安然也不用擔心隻能靠粗茶淡飯來填飽肚皮了。
挖窯這種事情,自然用不到李安然親自動手。早上和中午都吃到飽的趙二,帶著即將“豐收”的喜悅,卯足了勁兒挖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眼瞅著燒炭用的土窯很快就挖好,回身看了看那土木結構的屋院,李安然到是想著要不要順手把磚窯也燒出來,回頭燒點磚,哪怕是劣磚出來也能把屋子擴建一下。可轉念一想,事情還是一步一步來比較好。反正眼下還是夏日,一時半會兒還不用考慮這方麵。而且,眼下就隻有趙家兄弟四口子可以用,根本忙不過來。
等挖好的炭窯後,趙二也沒閑著,連忙從家裏的柴火堆裏挑出最合適燒炭的那些,然後就開始為後麵烤肉需要用到的炭忙活起來。
眼瞅著大家都有事兒做,自己空守著諸多的計劃,卻因為沒有足夠的起動資金隻能閑著,李安然一時之間,對趙大這一趟去縣城的收獲到是不免有些期待與緊張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