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溏這幾日都是在訓練營中度過的,大戰在即他急需時間同手下的部眾磨合,不然的話就太對不起自己花費的軍功點了。


    什長什長,一什之長。陳溏現在手中握著九個下屬,八個小兵,一個伍長。


    為了得到一批最強的下屬,陳溏付出了340點軍功,四個刀兵,四個槍兵各是30點。結果是人物體質相應的從21點這個原住民參軍的最低標準,提升到了25點;而為了得到一個最強悍的伍長,陳溏更是費了100點軍功,才換來了鐵雄這個體質30點的強人。


    另外為了加強手下兵備,陳溏有兌取了5個皮盾(200點),10個護心鏡(150點),再次劃出這350點軍功之後,陳溏悲哀的發現自己現在隻剩下500出頭的軍功了!


    淚奔,真是太杯具了!


    從龍須寨撤回後,損失慘重的龍須營被編入了後備營,這讓陳溏大鬆了一口氣。如果盧龍塞不出現重大險情的話,龍須營是用不著上場的。


    就在第三天,陳溏進入訓練營的第三天,盧龍塞想起了陣陣警鳴。


    匈奴人來了!


    一頂頂白色的小賬灑遍了望日樓外的空地,前來的匈奴人攏總的分作三部,以合圍之勢奔襲而來。正北麵,是匈奴右賢王稚子斜帥的本部三萬精騎,西北是白羊王須卜提的萬於部眾,東北便是樓煩王頭曼的萬騎精銳。


    三柄大纛豎立於盧龍塞城前,空氣瞬時間像是凝結了一般,緊張的感覺傳遍了每一個人。


    盧龍塞的係數燕山山脈,地理位置就是現實世界裏的河北喜峰口,乃是漢朝最為重要的邊關哨卡之一。位於徐無山麓的最東麵,坐落於兩山之間。左側是梅山,右側是雲山。


    盧龍塞依山而建,前後共有三道城牆,構成一個“日”字形的防禦體係。外圍主城牆高五丈,頂寬三丈,長一百丈,從裏到外全是由條石整體碼堆而成,中心豎有兩丈高的城樓,叫做望日樓。在主城牆兩端,依著山勢修建了輔牆,城牆上也各有一樓。矗立在梅山上的叫梅樓,修建在雲山上的叫雲樓。


    此外再由兩邊輔牆開始,向更遠的山上延伸,整體規模極為雄渾。由主城牆向後一百步,在兩山之間,修築了第二道城牆,也是為了防止前沿失守。這一座城樓,城牆高寬皆與主城牆一樣,就是短了許多,隻有六十丈長。上有一樓,名字就是盧龍,也是盧龍塞的由來。兩邊以石牆與主城牆相連,兩側是兩列士兵營房。再往後,相距一百步,就是麵對官道的新月樓。


    這道城牆牆高四丈,頂寬兩丈,長八十步,規模較之前二者都小了些。也有名字,叫做新月樓。這裏兩側都是堆積糧草的庫房,以及馬棚和兵器庫。再向後便是塞中居住的百姓,常住人口不是太多,但流通人口數量很不小。


    平日裏,這地方是盧龍最熱鬧的地段,許多玩家都在這裏流連不去,為的就是收購漢軍士卒淘換下的破兵爛甲。但今天情形大不相同,現在這裏布滿了枕戈待旦的邊軍精銳,大部分的玩家都已被驅除出塞了。


    剩下的少數玩家,也都是爛命一條,想要看個熱鬧而已。


    匈奴人沒讓他們失望,休整了僅一天,五萬大軍便在塞外排開了陣勢。


    “嗚嚎”的號角聲,傳綿在天地。


    匈奴的常規軍中是沒有步兵的,誰也不可能讓自認為是長生天的寵兒的他們放下坐騎,像步兵一樣衝擊城池。但對於城池,他們同樣有著自己的獨特手段。遊牧民族的特有手段。


    先用絕對優勢的遠程攻擊壓製城中的反擊,然後數以萬計的騎兵帶著裝土的布袋衝到城下。無法計量的,裝滿土的袋子堆在城下,足以在不是很高的城牆下鋪出一條慢坡,最後匈奴人騎著戰馬踏在城頭。就是這種稱不上高明的辦法,讓遊戲裏的匈奴人縱橫歐亞,中亞、北亞、東歐甚至是中東,在隨後的日子裏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雖然遊戲設置時,匈奴主要是為了限製大漢的發展。


    遊戲中,匈奴總的可分為五部。左右賢王,各有二十萬騎;左右穀蠡王,各有十五萬騎;最後是龍城漢庭,匈奴大漢的帳下控弦五十萬。再加上白羊王、樓煩王這樣的部族小王,近二百萬鐵騎,使得匈奴的實力傲視天下,居於北亞高原(蒙古高原)遊獵四方。實是《夢回》中的第一大帝國,實力榜排列首位。


    相比起美洲的印加、印美兩帝國,歐洲的馬其頓,中東的巴比倫,非洲的迦太基,南亞的天竺這些純種npc勢力而言,匈奴的勢力實在是太強大了。


    畢竟匈奴帝國需要製衡的是排在第二的大漢帝國。有著三國群豪領銜,兵力國力富足雄厚的大漢帝國。(我不認為理查一世、獅心王、漢尼拔.或是小日本的所謂“名將”能跟關張趙馬比單挑,和龍鳳郭賈司五大軍師比謀略)隻因地域龐大,各地需分兵把守,又多是步卒,是以在北疆扁為守勢。然論各式兵種,步騎、水陸皆有頂尖精銳,加上財力物力,綜合實力猶在匈奴之上。


    雖然盧龍塞的守軍配有很多強弓勁弩,之中更有威力絕倫的大黃弩,但麵對的是右賢王領銜的五萬精騎,隻是稍還顏色城頭的守軍很快便躲入巨盾後麵,盲目的透過縫隙向下放箭。


    盧龍塞望日樓五丈高,百丈長,換成現代人熟悉的米來說,就是十二米高,二百四十米長。麵對五萬匈奴騎兵的遠射,嚴綱索性將塞上的大部守軍撤了下來,隻留四五百號人手已當觀察。沒了漢軍的牽製,五萬匈奴騎兵隻花費了大半天的工夫,便堆出了一個三十度左右的斜坡。


    ps:大黃參連弩乃西漢最最著名的勁弩,它可能是在秦朝連弩的基礎上製成的,製作不易,耗費極高。這種弩在當時並不多見。“大黃弩”、“大黃具弩”、“大黃力十石弩”均見於居延漢簡。這幾種弩也是僅次於大黃參連弩的強弩。軍種常見的弩則有“具弩”“二石具弩”、“三石具弩”、“五石具弩”,“六石具弩”,“八石具弩”和“十石具弩”,足見漢弩種類多達十餘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遊之血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過江小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過江小卒並收藏網遊之血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