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0世紀。(.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太昊伏羲氏建都於此,後炎帝神農氏繼都於太昊伏羲之舊墟,故易名為陳,陳由此始。
夏時,陳屬豫州;商湯封舜後虞遂於陳;西周封舜後滿於陳;公元前479年,楚國置陳縣,前278年,楚國建
國都於陳;秦初,設陳縣,後置陳郡;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據陳城;西漢,由於陳在淮水(淮河)之北,
改陳郡為淮陽郡,漢帝封子友為王建淮陽國;東漢,複建陳國;三國魏帝封曹植為陳王;南北朝時,郡、州
相間;隋為陳郡,下置宛丘縣;唐時,沿襲州製,陳州統六縣;宋置淮陽郡後升為淮寧府;元朝,複為陳州;
明時,廢宛丘縣入陳州;清雍正12年升陳州為陳州府;民國2年,改為淮陽縣;新中國成立,置淮陽專區;
平糧台古城遺址
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城址。位於河南省淮陽縣東南4公裏的大朱莊西南側。1979年發現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此多次進行考古發掘。據碳14測定,城址距今4100~4300年左右。對研究中國早期城市的起源、國家的產生和探索夏商文化都有重要意義。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址平麵呈正方形,每邊長185米,麵積約5萬平方米。西南城角保存最為完整,外角略呈弧形,內角較直。城牆頂部寬8~10米,下部寬約13米,殘高3米多。城牆采用版築和堆築法建成,即先用小版夯築寬0.8~0.85米的土牆,然後在其外側逐層呈斜坡狀堆土,夯實,加高到超過牆的高度後,再堆築出城牆的上部。夯層厚0.15~0.2米。夯印清晰,有單個,也有四個一組的圜底圓夯、橢圓形夯。北城門和南城門已經發掘。北城門缺口寬2.25米,位於北城牆正中稍偏西處。南城門位於南城牆正中,門道路土寬1.7米,兩側有門衛房的遺存。門道下鋪排水管道,結構是在門道下挖出上寬下窄的溝,口寬和深均為0.74米,溝底鋪一條套接的陶水管道,其上再並列鋪兩條陶水管道。北端稍高,宜於向城外排水。管道周圍填土並雜以礓石塊,其上再鋪厚0.30米以上的土,作為路麵。這種排水管道在古城其他地方也有發現。
城址內已發掘出10多座房基,多為長方形排房,有3間一組和4間一組的。房基無論是平地起建的,或是夯土高台建築,普遍使用土坯砌牆。在城內還發現有灰坑、陶窯和墓葬。出土遺物有陶質的鼎、罐、甕、、豆、盆、、紡輪,石質的鑿、鏟、斧、锛、鏃、紡輪和骨鑿、骨鏃、蚌刀、蚌鐮等。此外還發現銅渣。
平糧台古城遺址發現後,采取了有效的保護措施1980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設立了淮陽工作站,具體負責對城址的發掘和保護工作。1982年政府撥款,購買了古城遺址所占的全部耕地,並修築了圍牆。
思陵塚
曹植墓,現在有記載的共三處。一處是山東省東阿縣魚山曹植墓。曹植曾被封為東阿王,在東阿時常登魚山遊覽,有安寢於此的願望,死後其子遵囑將其葬於此。一處是河南淮陽城南三裏之“思陵塚”。曹植晚年以陳四縣被封為陳王,食邑3500戶。當年即死在這裏。一處即如前所述之通許七步村曹植墓。曹植兩度被封為雍丘王,在雍丘生活時間最長,此地又是著名的《七步詩》誕生地。以上三種說法,各有理由根據。曹植空間葬於何處,似乎誰也說不清楚,一般認為,東阿為其真正的墓塚。這是根據有“正史”地位的《三國誌?曹植傳》記載得出的結論。但筆者認為以此為據是不足為憑的。我們不防以曹操葬於何處為例作以簡要分析。根據《三國誌?魏武帝紀》及曹操的《遺令》,均明明白白地說是曹操死後葬於高陵(今河北省臨漳縣境內)。而實際情況則是河北臨漳根據資料記述,卻始終找不到曹操的墓,且當地也沒有關於曹操墓的傳說。恰恰相反,在曹操故居(今安微亳州)至今卻盛傳亳州城四門出殯,曹操被埋72疑塚的故事。因此有人研究推論,曹操死後葬於高陵其實是一假象,真正的墓塚當地亳州這72“疑塚”中,當在亳州“曹四孤堆”、“薛家孤堆”、“觀音山孤堆”這些尚不知墓主者誰拴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中。防人盜挖,則是這一切的出發點。而曹植也畢竟是一代王候,墓塚防盜也應當是其首先考慮的問題。那麽,“葬於魚山”是否也是一種假象呢?讓我們對這兩處墓塚作進一步考察。據筆者調查,東阿魚山曹植墓,按其所處地理情勢,墓園窄小,其形製似不符王候的身份地候。另外應提出的是,在《中國中勝詞典》(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中,介紹山東東阿名勝的條目有兩條,而兩個條目介紹的是同一塊牌,即曹植墓側的“曹子建墓碑”(又稱陳思王廟碑),而卻不是曹植墓。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其碑建於隋開皇13年。碑文22行,行43字。正書兼用篆隸,表現出我國書法由隸向楷過渡的特征,其價值、其被列為名勝的原因也正在這裏。也就是說,東阿魚山曹植墓,有保護價值的是這塊建於隋朝的“碑”,而不是築於三國時的“墓”。由此,東阿曹植墓的真實性不得不大打折扣。而據當地人傳說,此墓過去曾被盜,裏邊僅有曹植的一柄寶劍,因此此塚是否曹植的兵器塚(疑塚多係衣冠塚、兵器器物塚),尚有待於考證。至於淮陽的曹植墓,上世紀60年代“文革”暑期已“出土”,已確定此墓為曹植的衣冠塚。那麽,曹植死後空間葬於何處呢?經過筆者深入考察,我們不得不把鏡頭聚焦到通許長智鎮七步曹植墓。首先,讓我們從七步曹植墓的被發現說起。據七步曹植墓《重修觀音寺碑記》(明數良撰文,原碑已毀,現存碑刻為後來的複製品,而碑文明嘉靖《通許縣誌》有記載)記載:“……成化庚寅夏,波濤鼓激。北之崗瀦焉。涉冬,水複道,所向瀦者,其**幽然,石門扃不可發。而壁皆丹,當臬豎一石,主題曰:魏曹植之墓。……”這就明確告訴人們,七步曹植墓,是在曹植死了1240年之後才發現的。而且這發現,又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是因為黃河決口。而成化庚寅夏的這場大水,《杞縣誌》和《通許縣誌》均有記載,說明這次黃河決口確實存在。設若沒有這場洪水,怕到現在也不知道這裏還有一座曹植墓。那麽,我們不禁要問,倘尚七步曹植墓是座“假墓”(有人說它是衣冠塚),它作為假墓的意義是什麽呢?築假墓(衣冠塚之類)何為?除了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外,多半為掩人耳目,為混淆視聽,為以假亂真,一句話,為防盜挖。還有,如果是座假墓(或衣冠塚),又為何在“地下”埋一石呢?這一石的意義又是什麽呢?從這個角度講,七步曹植墓如果是座“假墓”,當初修築這座墓是毫無意義的。正因為如此,七步曹植墓作為曹植的真正墓葬卻顯而易見了。再者,讓我們從當時的墓葬形製入手作進一步考察。東漢以來,上層社會盛行奢侈糜費,崇喪言孝厚葬之風甚盛。曹操倡導薄葬,並身體力行,特地頒布了一道《終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明確提出,墓葬應象古人那樣選擇瘠薄的土地(少占用良田),依據原有地勢,而且不封土,不樹碑。曹操還多次強調不要用金銀等物陪葬,墓**要深,陵寢不要堆土為墳,地麵不留特別的標誌。南朝宋人沈約也著文說:“東漢以來,喪事極其奢糜,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等物。曹操於建安十年以天下凋弊故,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曹丕、曹睿、曹芳、曹髦等人一直奉行,王公大臣死後墳前不得立碑銘文”。而考察七步曹植墓的墓葬形製,與此是基本相符的。作為王公的曹植,其七步之墓“……當臬豎一石,主題回:魏曹植之墓……”,顯而易見,因**中墓門前有此石,墓前(或稱墓外)不會再有碑。而此也僅為一“石”,且隻有簡單的墓主名字,而無銘文。而墓建在崗巒之中,因水瀦現**,墓顯在隱於地下(崗內),因此不用封土,符合“不封不樹”、墓**要深,陵寢不要堆土為墳,地麵不留特別的標誌等規製要求。如前所說,倘若不是“因水而發之”,其墓碑不但不能現於世,七步曹植墓也將永不被人知道,這也符合墓葬隱蔽保秘的基本要求。而真正引起筆者興趣的還在後麵。據明婁良《重修觀音寺碑記》記載:“……門之南,深遠不敢入,其隧達於長智……”。即是說,在大水衝涮出來的洞**中,人們發現了曹植墓的石門(石門扃不可發),在墓門的南側(其實是對麵),有一條很深很長的隧道,這條隧道一直通到四公裏之外的長智。這條隧道,從大水衝現出來的1470年,到碑記作者撰寫此碑記時的1479年,“今塚隧猶存”(《重修觀音寺碑記》)。可見,這墓塚、這隧道,不僅是碑記作者詢之所說,而又是親眼所見。碑記作者婁良,本邑人,幼家貧而孤,明正統七年(1442年)進士,官至副都禦使,巡撫甘肅等地,後因年邁從甘肅涼州告老還鄉。他為官清廉,甘涼遠近軍民遮道泣送,追送數百裏。返鄉後居住在鄉下草屋,死後就葬在通許縣城東三裏崗(今通許縣烈士陵園北邊,原址已無存)這些《河南通誌》、《通許縣誌》均有記載。婁良節操高尚,所撰碑記是真實可信的(《重修觀音寺碑記》全文見第五章曹植墓碑存)另據有關資料,又從另一方麵印證了這條隧道的存在。首先,清朝詩人劉懿春在其《吊七步子建墓》詩中寫道:“冥冥荒隧暮雲邊,歲月推移幾度年”(全詩見附後),清楚地提到這條隧道。再者,上世紀八十年代,通許縣政府地名辦公室在編修《河南省通許縣地名資料匯編、地名錄》時調查得知:“解放前(這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甚或更早一些。筆者)長智學校東北角有一洞**,極為深邃,據傳是曹植生前避難藏身的地方……”。所謂“避難藏身的地方”,或是市井傳言,或是掩入耳目。因為,雍丘王曹植,其王府距離此二十多公裏,曹植怎能選擇此處作避難藏身之地呢?倘有緊急情況如何又能跑到四、五十裏外的地方躲藏呢?據此,筆者又深又長智對這一說法進行了調查。長智學校北邊一東一西原有兩座崗丘,而前所述洞**在東邊的崗丘上。經調查村上幾位六、七十歲的老人,大都說小時候聽大人講,學校東北角的那個“崗塚通到七步曹植墓”。進一步追問,卻說不出更多的東西,隻說是傳說。令人奇怪的是,據退休老幹部王世傑(當地人、74歲)和其它老人講,兩個崗丘相距雖不太遠,而土層結構卻不一樣。西邊的崗丘的土層呈豎立狀,這是地殼變動的原生狀態。而東邊的崗丘(即有洞**的崗丘)的土層則是橫向堆積狀,顯然是後來堆積而成的。分析此崗丘的堆積過程、土方來源,筆者認為堆積這崗丘的土應來之這通到七步曹植墓的洞**,這又恰好為這條長達四千餘米的洞**的土方問題找到了答案。因此,筆者認為,此洞**於前麵提到的“其隧達於長智”的那條隧道遙相呼應,長智之洞**,應是七步曹植墓隧道的彼端出口。這隧道(或叫洞**)實際是通向曹植墓的地下暗道。它的作用應是用於修築曹植墓,以及供曹植的後人祭奠曹植時行走的暗道。正因為此,曹植墓的隱蔽性才得以保證。七步曹植墓距長智有四公裏還要多,按照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構築此地下暗道,並非一項小的工程。筆者曾參觀過安徽亳州曹操構築的地下運兵道。作為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曹操地下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它遠遠超過了地麵上保留一座完整古城池的價值”,而這條地下運兵道除了其結構更為複雜之外,其東西南北的長度規模也僅近6000米,比曹植墓直達長智之隧道長不出多少。因此,筆者認為,如果說七步曹植墓僅僅是一座衣冠塚,曹植及其後人能為一處假墓如此大興土木嗎?還在於,如果曹植的墓不在這裏,修築這條地下暗道的意義又是什麽呢?凡此種種疑問,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對此種種疑問,隻有一個接近真實的解釋,那就是:真正的曹植墓,不在它處,而在通許七步。
太昊伏羲氏建都於此,後炎帝神農氏繼都於太昊伏羲之舊墟,故易名為陳,陳由此始。
夏時,陳屬豫州;商湯封舜後虞遂於陳;西周封舜後滿於陳;公元前479年,楚國置陳縣,前278年,楚國建
國都於陳;秦初,設陳縣,後置陳郡;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據陳城;西漢,由於陳在淮水(淮河)之北,
改陳郡為淮陽郡,漢帝封子友為王建淮陽國;東漢,複建陳國;三國魏帝封曹植為陳王;南北朝時,郡、州
相間;隋為陳郡,下置宛丘縣;唐時,沿襲州製,陳州統六縣;宋置淮陽郡後升為淮寧府;元朝,複為陳州;
明時,廢宛丘縣入陳州;清雍正12年升陳州為陳州府;民國2年,改為淮陽縣;新中國成立,置淮陽專區;
平糧台古城遺址
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城址。位於河南省淮陽縣東南4公裏的大朱莊西南側。1979年發現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此多次進行考古發掘。據碳14測定,城址距今4100~4300年左右。對研究中國早期城市的起源、國家的產生和探索夏商文化都有重要意義。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址平麵呈正方形,每邊長185米,麵積約5萬平方米。西南城角保存最為完整,外角略呈弧形,內角較直。城牆頂部寬8~10米,下部寬約13米,殘高3米多。城牆采用版築和堆築法建成,即先用小版夯築寬0.8~0.85米的土牆,然後在其外側逐層呈斜坡狀堆土,夯實,加高到超過牆的高度後,再堆築出城牆的上部。夯層厚0.15~0.2米。夯印清晰,有單個,也有四個一組的圜底圓夯、橢圓形夯。北城門和南城門已經發掘。北城門缺口寬2.25米,位於北城牆正中稍偏西處。南城門位於南城牆正中,門道路土寬1.7米,兩側有門衛房的遺存。門道下鋪排水管道,結構是在門道下挖出上寬下窄的溝,口寬和深均為0.74米,溝底鋪一條套接的陶水管道,其上再並列鋪兩條陶水管道。北端稍高,宜於向城外排水。管道周圍填土並雜以礓石塊,其上再鋪厚0.30米以上的土,作為路麵。這種排水管道在古城其他地方也有發現。
城址內已發掘出10多座房基,多為長方形排房,有3間一組和4間一組的。房基無論是平地起建的,或是夯土高台建築,普遍使用土坯砌牆。在城內還發現有灰坑、陶窯和墓葬。出土遺物有陶質的鼎、罐、甕、、豆、盆、、紡輪,石質的鑿、鏟、斧、锛、鏃、紡輪和骨鑿、骨鏃、蚌刀、蚌鐮等。此外還發現銅渣。
平糧台古城遺址發現後,采取了有效的保護措施1980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設立了淮陽工作站,具體負責對城址的發掘和保護工作。1982年政府撥款,購買了古城遺址所占的全部耕地,並修築了圍牆。
思陵塚
曹植墓,現在有記載的共三處。一處是山東省東阿縣魚山曹植墓。曹植曾被封為東阿王,在東阿時常登魚山遊覽,有安寢於此的願望,死後其子遵囑將其葬於此。一處是河南淮陽城南三裏之“思陵塚”。曹植晚年以陳四縣被封為陳王,食邑3500戶。當年即死在這裏。一處即如前所述之通許七步村曹植墓。曹植兩度被封為雍丘王,在雍丘生活時間最長,此地又是著名的《七步詩》誕生地。以上三種說法,各有理由根據。曹植空間葬於何處,似乎誰也說不清楚,一般認為,東阿為其真正的墓塚。這是根據有“正史”地位的《三國誌?曹植傳》記載得出的結論。但筆者認為以此為據是不足為憑的。我們不防以曹操葬於何處為例作以簡要分析。根據《三國誌?魏武帝紀》及曹操的《遺令》,均明明白白地說是曹操死後葬於高陵(今河北省臨漳縣境內)。而實際情況則是河北臨漳根據資料記述,卻始終找不到曹操的墓,且當地也沒有關於曹操墓的傳說。恰恰相反,在曹操故居(今安微亳州)至今卻盛傳亳州城四門出殯,曹操被埋72疑塚的故事。因此有人研究推論,曹操死後葬於高陵其實是一假象,真正的墓塚當地亳州這72“疑塚”中,當在亳州“曹四孤堆”、“薛家孤堆”、“觀音山孤堆”這些尚不知墓主者誰拴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中。防人盜挖,則是這一切的出發點。而曹植也畢竟是一代王候,墓塚防盜也應當是其首先考慮的問題。那麽,“葬於魚山”是否也是一種假象呢?讓我們對這兩處墓塚作進一步考察。據筆者調查,東阿魚山曹植墓,按其所處地理情勢,墓園窄小,其形製似不符王候的身份地候。另外應提出的是,在《中國中勝詞典》(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中,介紹山東東阿名勝的條目有兩條,而兩個條目介紹的是同一塊牌,即曹植墓側的“曹子建墓碑”(又稱陳思王廟碑),而卻不是曹植墓。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其碑建於隋開皇13年。碑文22行,行43字。正書兼用篆隸,表現出我國書法由隸向楷過渡的特征,其價值、其被列為名勝的原因也正在這裏。也就是說,東阿魚山曹植墓,有保護價值的是這塊建於隋朝的“碑”,而不是築於三國時的“墓”。由此,東阿曹植墓的真實性不得不大打折扣。而據當地人傳說,此墓過去曾被盜,裏邊僅有曹植的一柄寶劍,因此此塚是否曹植的兵器塚(疑塚多係衣冠塚、兵器器物塚),尚有待於考證。至於淮陽的曹植墓,上世紀60年代“文革”暑期已“出土”,已確定此墓為曹植的衣冠塚。那麽,曹植死後空間葬於何處呢?經過筆者深入考察,我們不得不把鏡頭聚焦到通許長智鎮七步曹植墓。首先,讓我們從七步曹植墓的被發現說起。據七步曹植墓《重修觀音寺碑記》(明數良撰文,原碑已毀,現存碑刻為後來的複製品,而碑文明嘉靖《通許縣誌》有記載)記載:“……成化庚寅夏,波濤鼓激。北之崗瀦焉。涉冬,水複道,所向瀦者,其**幽然,石門扃不可發。而壁皆丹,當臬豎一石,主題曰:魏曹植之墓。……”這就明確告訴人們,七步曹植墓,是在曹植死了1240年之後才發現的。而且這發現,又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是因為黃河決口。而成化庚寅夏的這場大水,《杞縣誌》和《通許縣誌》均有記載,說明這次黃河決口確實存在。設若沒有這場洪水,怕到現在也不知道這裏還有一座曹植墓。那麽,我們不禁要問,倘尚七步曹植墓是座“假墓”(有人說它是衣冠塚),它作為假墓的意義是什麽呢?築假墓(衣冠塚之類)何為?除了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外,多半為掩人耳目,為混淆視聽,為以假亂真,一句話,為防盜挖。還有,如果是座假墓(或衣冠塚),又為何在“地下”埋一石呢?這一石的意義又是什麽呢?從這個角度講,七步曹植墓如果是座“假墓”,當初修築這座墓是毫無意義的。正因為如此,七步曹植墓作為曹植的真正墓葬卻顯而易見了。再者,讓我們從當時的墓葬形製入手作進一步考察。東漢以來,上層社會盛行奢侈糜費,崇喪言孝厚葬之風甚盛。曹操倡導薄葬,並身體力行,特地頒布了一道《終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明確提出,墓葬應象古人那樣選擇瘠薄的土地(少占用良田),依據原有地勢,而且不封土,不樹碑。曹操還多次強調不要用金銀等物陪葬,墓**要深,陵寢不要堆土為墳,地麵不留特別的標誌。南朝宋人沈約也著文說:“東漢以來,喪事極其奢糜,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等物。曹操於建安十年以天下凋弊故,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曹丕、曹睿、曹芳、曹髦等人一直奉行,王公大臣死後墳前不得立碑銘文”。而考察七步曹植墓的墓葬形製,與此是基本相符的。作為王公的曹植,其七步之墓“……當臬豎一石,主題回:魏曹植之墓……”,顯而易見,因**中墓門前有此石,墓前(或稱墓外)不會再有碑。而此也僅為一“石”,且隻有簡單的墓主名字,而無銘文。而墓建在崗巒之中,因水瀦現**,墓顯在隱於地下(崗內),因此不用封土,符合“不封不樹”、墓**要深,陵寢不要堆土為墳,地麵不留特別的標誌等規製要求。如前所說,倘若不是“因水而發之”,其墓碑不但不能現於世,七步曹植墓也將永不被人知道,這也符合墓葬隱蔽保秘的基本要求。而真正引起筆者興趣的還在後麵。據明婁良《重修觀音寺碑記》記載:“……門之南,深遠不敢入,其隧達於長智……”。即是說,在大水衝涮出來的洞**中,人們發現了曹植墓的石門(石門扃不可發),在墓門的南側(其實是對麵),有一條很深很長的隧道,這條隧道一直通到四公裏之外的長智。這條隧道,從大水衝現出來的1470年,到碑記作者撰寫此碑記時的1479年,“今塚隧猶存”(《重修觀音寺碑記》)。可見,這墓塚、這隧道,不僅是碑記作者詢之所說,而又是親眼所見。碑記作者婁良,本邑人,幼家貧而孤,明正統七年(1442年)進士,官至副都禦使,巡撫甘肅等地,後因年邁從甘肅涼州告老還鄉。他為官清廉,甘涼遠近軍民遮道泣送,追送數百裏。返鄉後居住在鄉下草屋,死後就葬在通許縣城東三裏崗(今通許縣烈士陵園北邊,原址已無存)這些《河南通誌》、《通許縣誌》均有記載。婁良節操高尚,所撰碑記是真實可信的(《重修觀音寺碑記》全文見第五章曹植墓碑存)另據有關資料,又從另一方麵印證了這條隧道的存在。首先,清朝詩人劉懿春在其《吊七步子建墓》詩中寫道:“冥冥荒隧暮雲邊,歲月推移幾度年”(全詩見附後),清楚地提到這條隧道。再者,上世紀八十年代,通許縣政府地名辦公室在編修《河南省通許縣地名資料匯編、地名錄》時調查得知:“解放前(這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甚或更早一些。筆者)長智學校東北角有一洞**,極為深邃,據傳是曹植生前避難藏身的地方……”。所謂“避難藏身的地方”,或是市井傳言,或是掩入耳目。因為,雍丘王曹植,其王府距離此二十多公裏,曹植怎能選擇此處作避難藏身之地呢?倘有緊急情況如何又能跑到四、五十裏外的地方躲藏呢?據此,筆者又深又長智對這一說法進行了調查。長智學校北邊一東一西原有兩座崗丘,而前所述洞**在東邊的崗丘上。經調查村上幾位六、七十歲的老人,大都說小時候聽大人講,學校東北角的那個“崗塚通到七步曹植墓”。進一步追問,卻說不出更多的東西,隻說是傳說。令人奇怪的是,據退休老幹部王世傑(當地人、74歲)和其它老人講,兩個崗丘相距雖不太遠,而土層結構卻不一樣。西邊的崗丘的土層呈豎立狀,這是地殼變動的原生狀態。而東邊的崗丘(即有洞**的崗丘)的土層則是橫向堆積狀,顯然是後來堆積而成的。分析此崗丘的堆積過程、土方來源,筆者認為堆積這崗丘的土應來之這通到七步曹植墓的洞**,這又恰好為這條長達四千餘米的洞**的土方問題找到了答案。因此,筆者認為,此洞**於前麵提到的“其隧達於長智”的那條隧道遙相呼應,長智之洞**,應是七步曹植墓隧道的彼端出口。這隧道(或叫洞**)實際是通向曹植墓的地下暗道。它的作用應是用於修築曹植墓,以及供曹植的後人祭奠曹植時行走的暗道。正因為此,曹植墓的隱蔽性才得以保證。七步曹植墓距長智有四公裏還要多,按照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構築此地下暗道,並非一項小的工程。筆者曾參觀過安徽亳州曹操構築的地下運兵道。作為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曹操地下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它遠遠超過了地麵上保留一座完整古城池的價值”,而這條地下運兵道除了其結構更為複雜之外,其東西南北的長度規模也僅近6000米,比曹植墓直達長智之隧道長不出多少。因此,筆者認為,如果說七步曹植墓僅僅是一座衣冠塚,曹植及其後人能為一處假墓如此大興土木嗎?還在於,如果曹植的墓不在這裏,修築這條地下暗道的意義又是什麽呢?凡此種種疑問,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對此種種疑問,隻有一個接近真實的解釋,那就是:真正的曹植墓,不在它處,而在通許七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