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不死小強苻堅


    王猛道:“殿下不知道,現在豐樂書院首屆學生已經學習了四年,特別是精通算學的學生,基本上都可以出師了!特別是書院三傑,才學都非常了得,不在猛之下。”


    “哦!”冉明道:“豐樂書院還有三傑,到底是哪三傑啊!”


    王猛道:“書院三傑之首姓崔名宏,乃當朝司徒崔悅的孫子,出身名門號冀州神童,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尤其在算學上,成就不凡。”


    “三傑次者姓張名袞,上穀沮陽人也是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張翼做過遼東太守,父親張卓曾任燕國昌黎郡太守,燕國降魏,隨父卓來鄴定居。張袞是一個全才,字寫得非常漂亮,口才不凡,書院內談玄,無人能辯過他。而且他是遼東漢人,騎、射功夫不俗,書院每次考核,他都是六甲。”


    “隻是在算學上弱於崔宏,若非出身沒有崔宏高,恐怕書院三傑之首就是他的了。三傑之衛健,出身河東衛氏,沉敏多智,雅尚人倫!”


    可惜,冉明的曆史知識並不是太好,王猛提到的三傑,都是曆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物,張袞和崔宏都是北魏重臣,崔宏是天部尚書,掌機要,封白馬公,而張袞也是北魏尚書令,追封太保,諡號文康公。


    就連衛健也是曆史北魏的廣陵公,並州刺史。


    冉明道:“抽個時間,帶那個三傑讓本宮見見吧!”


    隨著冉明親自領銜主持侵稅一案的消息傳出,河洛地區各郡縣大為震動。


    首先得到這個消息的還是鄭議。鄭議並不是滎陽鄭氏,事實上他出身於堵陽鄭氏也是滎陽鄭氏的分支之一。


    鄭議急忙召集各大家豪強密議。


    其中像宜陽甘綽、偃師鄔穆之、鞏縣程琨、孟津方桓等。


    堵陽鄭府,待所有四十餘家大小豪強士紳皆抵達後,鄭議便道:“諸位,這次陛下派太子要進河洛的事情,諸位可曾聽說了!”


    甘綽點點頭,他不像其他人那樣一臉惶急,而是平靜的道:“是聽說了,這事都傳遍了,想不知道都難!”


    “甘兄倒是看得很開啊!”鄭議冷笑道。


    甘綽道:“看不開又能怎麽樣,不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現在還有回頭路嗎?其實這個結局,早在鄭公的意料之中吧!”


    方恒比較膽小,聽到這話就一臉不可思議的道:“鄭公,你早就料到會有今日?”


    方桓因為膽小,三兒子媳婦又是鄭議的侄女,因為有姻親之故,所以他不得不與鄭議同進共退,可是現在他已經後悔死了,如果能給他一個機會,別說就二十倍的隱匿稅糧,他也毫不在乎。


    方氏隻算是一個小地方,不過擁有田地三千多畝。折算錢糧下來,其實也沒有多少錢。


    “確實是在我的意料之中!”鄭議淡淡的道:“隻是議當初隻是猜測有這種可能,然而這個可能性極小的可能,卻變成了現實,這也出乎了議的意料。咱們的陛下,比議對他的最高評價還要高啊!”


    “最高評價?”鄔穆之是一個笑麵狐狸,滿臉堆笑道:“鄭兄對陛下的最高評價是什麽?”


    “人道老而不死為賊。”鄭議道:“老夫今年已經活了六十歲,光皇帝就見過不下六個。匈奴的劉淵、劉聰也罷,羯人的石勒、石弘、石虎也罷,但是他們都比不上陛下啊。陛下其猛如虎,其智若妖,其貪如狼,自起兵以來,所向無敵。如今把目光落在這河洛地區,注定要多事了!”


    甘綽道:“自從陛下打敗了慕容俊,收複了河洛,這個天下已經姓冉了,可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這個陛下,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


    鄭議直視甘綽“甘兄,你說遇到這樣強勢的皇帝是我們的不幸呢,還是我們的幸運呢?”


    程琨道:“鄭公以為如何?”


    鄭議道:“天下蒼生遇到這樣英明神武的皇帝是大幸,對於我們士紳豪強來說,未必是好事!”


    甘綽道:“不,我不讚同程兄的意見,恰恰相反,綽倒以為,這反而是一件好事!”


    “好事!”鄭議冷笑道:“你真以為當今太子是好相與的角色?難道你曾忘記了,此子自出道以來,哪一次不是殺得人頭滾滾,哪一次不是血流成河?這個小的,未必不如大的狠毒!”


    “鄭兄所言差矣!”甘綽道:“太子殿下雖然夠狠,也夠毒,但是卻也不是不講道理,相反,他凡事都是用道理開路,尤其是對我華夏一脈,尚未見他作出見利忘義之事。這應該是陛下和太子,都是盡一切可能團結我漢人的力量,同時也就是他們的缺陷所在。他既然高舉漢人大旗,那麽我們也就可以用這麵大旗來限製他,他既然處處向我們示好,那我們就接受他的美意,隻要不留下可以讓他作文章的口實,我們卻可以借他的威勢拓展勢力。”


    “可是如今陛下的限期早已過了,我們恐怕已經把陛下和太子得罪透了!”鄭議道。


    其實他又何嚐不知道這個太子和陛下不一樣,滎陽因為跟著冉明經商,不僅第一年就回了本,第二年就大賺特賺,特別是那個錢莊,簡直就是會下金雞蛋的母雞。


    “得罪了又得如何?”甘綽滿不在乎的道:“我們在做的諸位,哪一個不是家大業大,哪一個不是子孫滿堂,家中出現幾個不肖子孫,被這些不肖子孫一時蒙蔽,也不是不可能的……”


    雖然甘綽的話沒有說話,可是裏麵的意思已經明白了。為了家族利益,拋棄一兩個重要子弟也不是不可以的。說一千道一萬,還是為了保全家族。當官的可以一時失察,就算是出了天下的事,也隻是連帶責任,也不用負全責。隻要家族可以延續,可以發展,兒子沒有了,可以再生,媳婦死了可以再娶。


    冉明和王猛決定去豐樂書院去看看三傑到底是何許人也!


    不過,冉明看著王猛滿臉憂慮,就笑道:“先生,何必擔心,侵稅一案,其實很好解決,臉我們給了,是他們不要,就不要怪我們翻臉無情!”


    王猛擔憂的道:“可是士紳是國之柱石啊!”


    “柱石?”冉明冷笑道:“我看是蛀蟲還差不多,這些士紳豪強隻會依附在社稷上敲骨吸髓,當國家遇到危險,他們在哪裏,當國家和人民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在哪裏呢?匈奴人占領了中原,他們就轉身一變,成了匈奴漢國的臣子,替匈奴人欺壓我族同胞,匈奴人被羯人打敗了,他們在轉身一變,又成了石趙國的臣子,即使石虎那個殘暴不仁的狗皇帝,可是他們還不是一樣充當幫凶、走狗?父皇建立大魏,他們一看風向變了,也轉而成了我大魏之臣,可是當我們大魏遇到生死存亡的關頭,他們是怎麽做的?我們又轉投了東晉。說他們是三姓家奴,那是抬舉他們了,說他們是變色龍,那還差不多!”


    王猛雖然不喜士紳,但是知道國家治理,還需要他們。王猛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就聽冉明繼續道:“首先我們要確定一件事,我們在侵稅一案調查方麵,是不是孤軍奮鬥。我們現在要與地主這個龐大的勢力集團戰鬥,是誰會支持我們呢?還是誰會反對我呢?”


    冉明自然知道,古代的封建王朝改朝換代,其實就是一個經濟成分劃分的過程,依附在前朝的士紳階級在建國後,要有很大一部分被打倒的,因為這個新生的國家需要從這些士紳身上吸血。用這些血液,也滋養新的士紳階級。


    就像宋朝大力扶持文官,那是因為被五代十國那些藩鎮割據勢力弄怕了,隻要選擇了文官這個階級,以文製武。並不是宋朝皇帝認為讀書人比武人忠心,而是他們知道文人注定百事無成,就算造反,也沒有武將危害大。可是明朝呢?明朝是的政治體製,自成祖以後就是弱藩,特別是土木堡事變之後,明朝皇帝既沒有藩王宗室可以依賴,又失去了他們的勳貴集團,作為孤家寡人,皇帝沒有力量抗衡文官集團。


    在這個時代的豪強和士紳土地和稅就是他們身上的肉,朝廷想從他們身上割肉,其實很難。不過開國之初,當勳貴還不是真正的士紳階級時,他們這些勳貴還會幫著皇帝,從士紳身上割肉,可是到了後期,早期的勳貴,為了這個國家建立了不朽勳勞的勳貴們,也成長為了士紳階級,這時,讓他們自己從自己身上割肉,誰會願意?這也是曆史上,為何越是王朝後期,國家財稅流失越大,以致破產。


    冉明自從穿越後,這才發現很多東西太理想化了。漢族人民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給他們刀劍,他們可以成為優秀的戰士,一漢抵五胡也是現實中存在的。成祖帶領漢家步騎,也照樣五征蒙古,讓不可一世的蒙古鐵騎狼狽逃竄。給他們工具,他們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工匠,讓他們做學問,他們也能成為舉世無比的賢者,給他們鋤頭,他們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農民。即使做生意,也可以富可敵國。但是這樣一個民族,卻恰恰不能當官,一旦當官,就會迅速成為敗類。


    在中國不缺孝子賢孫,恰恰最缺少為國為民的公仆。人無完人,冉明也無可奈何,可以擁有千年不朽的世家,卻容不下千年屹立的王朝。


    張袞是遼東漢人,和中原漢人有一定的區別,燕趙男兒,自古多豪情,他是一個降臣之後,所以注定要比任何人更努力一點。張袞進入豐樂書院,進入冉明的書院,其實未免沒有分散投資的意思。正是因為張袞被家族放在一個藩王舉力的書院裏,充當家族未來的希望之一。在冉明地位不明,前程莫名的時候,進入書院,張袞有了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可是柳暗花明,冉明居然成了太子,未來的國家繼承人。他張袞也從一個一文不名的學生,成了太子門生。每次月底休假回家,張母都會像眾星扮月一般,圍著張袞團團轉。uu看書 .uukanshu 張袞非常喜歡這種感覺。可是他知道,他如何努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快速進入冉明的視線。


    機會向來是給有準備的人,張袞就是這麽一個人。在冉明成為侵稅案的主官之後,張袞就知道他的機會來了!


    張袞找來一些河洛地區豪強子弟,每日花錢請他們吃酒,從他們嘴裏得出了一些可貴的資料,比如,每家有多少田產,每年有多少產出,有多少收益。他們家中都是什麽時候賣糧,有什麽營生等,張袞利用這些蛛絲馬跡,從中找出了他需要的東西。


    張袞非常認真的把這個自己用了數天時間,廢寢忘食整理出來的報告,這個報告他已經反複看了三遍,幾乎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用反複推敲後,才定稿的。張袞還知道,冉明喜歡白話文,他又第一次用這種白話文體寫了這份報告。


    苻堅在康延川建築國都康城,其眼光顯示非常獨到。這裏是川、青、滇三省進藏的重要門戶,既有橫斷山脈之險,也有三江環繞,這裏既是桓溫控製巴蜀的力量薄弱處,也是吐蕃較早接受漢文化同化的工區,關鍵有一點,這裏盛產食鹽,苻堅控製著康延川,也是控製著吐蕃賴以生存的生命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魏霸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tx程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tx程誌並收藏大魏霸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