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66歲的魏王曹操駕崩。


    一個時代結束了,但也意味著另一個時代的開始,開啟這個新時代的人,就是萬眾矚目下的新魏王曹丕。曹丕繼位後辦的第一件大事當然是為父親安葬,曹操生前指定的陵寢高陵已基本竣工,就在鄴縣附近。古代講究葉落歸根,曹操為什麽不安葬在故鄉沛國譙縣呢?


    在古代,普通百姓確實講究死後埋骨家鄉,不過對帝王來說這個觀念比較淡,因為國就是家,故鄉的概念已經泛化了,所以他們都把陵寢建在都城的附近而不是故鄉,比如劉邦沒有葬在沛縣、朱元璋沒有葬在鳳陽、順治入關後也沒有葬在關外,他們的陵寢都在當時的首都近郊。


    曹操雖然不是皇帝,但已經是魏王,鄴縣是魏王國的國都,按照慣例也應該葬在國都附近。譙縣有曹氏宗墓,至今仍在,規模很大,裏麵葬著曹操的爺爺曹騰、父親曹嵩等人,曹操如果葬回老家的祖墳,無論地位如何尊貴也都處於卑微的位置,這就是帝王們不能葬在自家祖墳的原因。另外還有一個現實的考慮,譙縣歸沛國,雖然歸豫州刺史部,但距離揚州刺史部的合肥較近,接近孫吳,安全問題也不得不考慮。


    曹操的葬禮由曹丕親自主辦,這是一次公開活動,並不像有人認為的那樣是偷偷摸摸進行的,曹丕撰寫了《武帝哀策文》,從中可以看出下葬的情景:“在正式下葬之前進行了卜筮,寬闊的墓道通向墓室。墓室裏如漫漫長夜,又如幽幽深宮,沒有光明,沒有盡頭,多麽令人悲傷啊!參加喪儀的人們已整齊站好,天、地、水三官也排列整齊,前麵是高高舉起的旗幟,中間還有人手執長戈。從現在起,先王將離開宮廷,到達被安葬的山崗。”


    曹植也參加了葬禮,他寫的是《誄文》,相當於悼詞,有600多字,也記錄了當時的一些情況:“將要入葬時,穿的還是平時的衣服,印信沒有帶到身上,隻帶了印章上的絲帶。陪葬用品也沒有什麽華美的,最值錢的隻是素色的陶器。靈柩到達西陵,墓門慢慢打開,群臣送迎,我王就這樣安葬了。在幽暗的墓室裏,沒有日月星辰之光,墓門落下來了,至尊的魏王將永遠生活在裏麵。”


    從曹丕和曹植兩位親曆者的記述看,曹操的安葬活動不僅公開,而且十分盛大,曹丕和曹植當然知道父親被安葬的確切位置,他們也都親自到墓室裏察看過,所謂“曹操疑塚”的傳言其實並不存在,但高陵距經常變換河道的漳河較近,受河水改道的影響,後來高陵的準確位置找不到了,才留下了至今未解的曆史之謎。


    辦完喪事曹丕還有很多事要辦,最為緊要的是調整“領導班子”。


    曹丕下令任命太中大夫賈詡為魏國太尉,禦史大夫華歆為魏國相國,大理王朗為魏國禦史大夫。這樣的組合有點亂,但基本上相當於“三公”。華歆、王朗一向被認為是大名士,與田疇、邴原那樣的名士相比,他們的政治熱情更高,在一係列重要事件中他們都“經受住了考驗”,對曹魏的忠誠可以放心。至於賈詡,雖然有過往的恩恩怨怨,但他是個聰明人,居高位卻從不介入任何政治紛爭,以腿疾為由平時也很少外出,也是可以讓人放心的人。更為重要的是,在曹丕被冊立為太子的過程中,賈詡曾出過大力。


    荀彧、崔琰、荀攸以及郭嘉等人已離開人世,目前資格比較老的還有程昱,這次他沒有步入魏國“三公”的行列,與早年在兗州期間他曾以人肉幹充當軍糧有關,這被認為觸動了人倫的底線,受到輿論的詬病。以程昱的資曆和貢獻,按理說應超過上麵這幾個人,卻隻能擔任衛尉這樣低一級的職務。至於陳群、司馬懿、吳質等人,雖然他們與曹丕關係更為親密,是曹丕身邊的核心智囊,但他們的資曆還淺,需要進一步培養。


    軍權是曹丕所更看重的,軍隊裏最重要的幾個職務全部由“諸夏侯曹”擔任,其中夏侯惇擔任大將軍,曹仁為車騎將軍,在他們之下,曹洪擔任衛將軍,曹真擔任鎮西將軍,曹休擔任鎮南將軍。此外還有一個驃騎將軍,介於大將軍和車騎將軍之間,曹操生前已給了孫權。


    與賈詡等人的職務不同,夏侯惇等人的軍職都不是魏國的,作為劉漢朝廷下的屬國,魏國沒有設這些高級軍職,所以這些軍職隻能由獻帝發布。這些軍職裏最重要的當屬大將軍,論資曆應該是曹洪,但曹丕不喜歡他,給了夏侯惇。


    曹丕不僅不喜歡曹洪,甚至想殺他,這件事可以說一說。


    曹丕剛被冊立為太子時,手下的人一下子多了,平時想給大家發點兒福利,手頭上就有些緊,曹操管得很嚴,曹丕隻得另想別的辦法。曹洪很富有,有一次曹丕開口向這位叔叔借幾百匹絹,但曹洪卻不給。曹丕是個記仇的人,這件事就記在了心裏。所以曹洪隻當上了掛虛銜的衛將軍,後來還遇到了更大的麻煩,有一年曹洪的門客犯法,曹洪因為連帶責任被抓入獄,曹丕抓住機會竟然要判曹洪死刑。大家覺得曹洪有點兒冤,但曹丕意誌很堅決,群臣嚇得不敢說話。


    曹丕下令處死曹洪時曹真剛好在場,曹真和曹洪關係也不好,但畢竟是老前輩,曹真有些顧慮:“您今天要殺曹洪,他肯定會認為是我陷害的。”曹丕說:“我自然會處理好,你不必多慮。”眼看曹洪命將不保,卞太後急了,找到曹丕一頓怒斥:“沒有曹子廉,咱們能有今天嗎?”雖然被母親罵了,曹丕仍然不動搖,還是想殺了曹洪。


    這時曹丕的皇後是郭氏,曹丕對她很寵愛,從來言聽計從,卞太後把郭氏找來,嚇唬她:“曹洪今天要是死了,我明天就讓皇帝廢了你這個皇後!”郭氏害怕了,多次為曹洪求情,以至於流淚,這樣曹洪才保住一命,改為免官削爵。


    安排好人事,曹丕對內又一連推出了多項重要舉措。


    第一項,減輕賦稅。延康元年(220)2月,即曹丕繼位魏王的當月,即下令:“關口、津道是用來通商旅的,池塘、苑囿是用來抵禦災荒的,設置禁規、加重稅收都不是便民的辦法,現在要清除有關禁令,減輕關津稅收,稅率一律定為十稅一。”經過連年戰亂,經濟受到極大破壞,為支持戰爭各地又加重了稅賦,適當地降低稅率、減輕百姓負擔不僅能贏得民心,而且有利於經濟的恢複發展。


    第二項,賞賜百官。還是在這個月,曹丕下令對諸侯王將相以下百官進行賞賜,最多的有1萬斛糧食、1000匹帛,還有大量金銀,按品秩不同人人有份。這也是贏得人心的一項舉措,這項措施惠及各級公務人員,大家剛剛升了官,現在又拿獎金,自然皆大歡喜。之所以實物賞賜為主而不是通行的五銖錢,是因為現在物價飛漲,發東西比發錢更實惠。


    第三項,撫恤已故老臣的家屬。那些故去的老臣,名氣大一些、生前地位較高的人還好說,像荀彧等人他們的子弟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照顧到,那些名氣和影響小一些的老臣,家屬子弟難免照顧不到。曹丕下令表彰已故老臣們的功績,如尚書仆射毛玠,奉常王修、涼茂,郎中令袁渙,少府謝奐、萬潛,中尉徐奕、國淵等,曹丕下令表彰他們忠直在朝、履蹈仁義,征召他們的子弟擔任公職。


    第四項,禁止宦官擔任重要職務。20多年前一群大宦官被消滅了,宦官幹政的痼疾被清除,但那次消滅的是宦官篡權而不是宦官製度本身,有帝王就有內宮,有內宮就少不了宦官,從漢室到魏宮,其實一直都有宦官的存在。為避免宦官重新崛起,曹丕下令宦官擔任的最高職務不得超過諸署令,諸署指的是後宮裏負責服務的太官、禦府、尚方、中藏府等機構,諸署令是他們的負責人,這些部門的日常工作隻是打掃打掃衛生、保管保管東西、負責飲食起居這些事,不涉及政務和軍務。


    為把這項政策傳之後世子孫永遠銘記,曹丕命人把它刻在金屬板上,藏在保管重要檔案圖冊的石室裏。


    以上這些措施受到上上下下的一致歡迎,鼓舞了曹魏軍民的士氣,曹丕的威望也樹立了起來。


    外部的情況也不錯,好事接踵而至。聽說曹丕繼位魏王,濊貊、扶餘單於、焉耆、於闐王等少數民族部落當即遣使奉獻,又過了幾個月,叛亂的鮮卑部族首領、關中地區馮翊一帶的山賊鄭甘、王照,以及盧水地區的胡人首領等也紛紛率眾投降。


    曹丕很高興,拿著這些降書給大家看:“前麵有人建議我討伐鮮卑,我沒聽,鮮卑不戰而降;又有人建議我在今年秋天討伐盧水的胡人,我也沒聽,胡人現在也投降了。當年魏武侯一謀應驗,有自得之色,李悝因此譏笑他。我今天說這個並不是自以為得意,而是說坐在這裏等他們歸降,功勞遠遠大於動刀動兵啊!”


    說不得意,其實很得意,曹丕下令對投降的山賊和部族首領皆封為列侯。隨即發生了孟達來降事件,曹丕更得意了。萬國來朝,眾叛歸降,不僅解決了實際問題,而且預示著好兆頭。


    這樣的開局,順利得超乎想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全史:全兩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門太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門太守並收藏三國全史:全兩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