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仍然很熱鬧,孫權擴充了地盤,劉備後來居上,把曹操扔在了一邊。這段時間曹操一直待在北方,其中自建安十四年(209)底到建安十五年(210)春天他都在老家譙縣,一向負責留守鄴縣的曹丕這次罕見地隨父親在外,留守的是他的弟弟曹植。
建安十五年(210)3月,曹操返回鄴縣。
這一年漢獻帝劉協已經29歲了,來許縣也有十多年了。十多年前,曹操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打出天子的旗幟,吸引天下才俊來效命,同時以天子的名義征討對手。的確,曹操在這些方麵都有了很大的收獲,不說別的,官渡之戰能打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天子在自己這邊,掌握了天子就左右了民意,某種程度上可以這樣說。
“奉天子”也罷,“挾天子”也罷,曹操坐收了太多的紅利,這是他取得目前事業成就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是,正如當初袁紹不願意接受獻帝所懷有的顧慮那樣,這件事有利也有害,隨著曹操勢力的進一步擴大,有利的地方正在弱化,有害之處卻在不斷增加。
獻帝快30歲了,要不要還政於他,從朝廷到民間再到對手,很多人都在關注著。官渡之戰時正值獻帝的弱冠之年,按照民間的看法他也成人了,那時就應還政給他,但大戰在即,強敵環顧,這又不可能,對此大部分人也能理解。但又過了這麽多年,形勢已經不那麽嚴峻了,獻帝的年齡在一天天增長,還不還政?對曹操來說這個壓力不斷增大。
讓曹操把權力交出來,這又是不可能的,不說劉協有沒有這樣的能力、曹操有沒有這樣的意願,即使劉協敢幹、曹操願意,曹操手下眾多文臣武將也不會答應。跟著領導奔事業,領導的事業也就是大家的事業,同在一條船上就是命運共同體。韓馥的悲劇告訴人們,無論領導還是部屬,保守和退卻形同自殺。
這是一種無解的矛盾,這種矛盾在一天天加劇著,種種跡象表明,對曹操做法不滿的人也一天天增多,他們有的出於忠君的習慣認識,有的因為對曹操的不了解而產生了不理解,有的則別有用心。
獻帝成了曹操麵對的一個頭疼問題,他幹脆采取了回避的態度,最後一次見獻帝還是幾年前南征張繡前,以後即使路過許縣附近也都匆匆而過,他不想再見到這個人,有什麽事需要辦理都交給荀彧處理,孔融被殺後交給荀彧辦的事也越來越少,大部分都由禦史中丞郗慮出麵辦理。禦史中丞被稱為“副丞相”,既是曹操的助手又是在許縣的朝官首領,地位超過了荀彧。
以獻帝名義做的,也就是任命重要官員、冊封爵位這些事,日常的軍政大權都出於鄴縣的丞相府,保守分子們也會拿這個攻擊曹操,過去有“五大不在邊”的說法,丞相屬“五大”之一,帶兵已經破了例,長期在外不歸更於法度不容,在他們看來丞相應該跟天子在一起,另起爐灶明顯缺乏先例,即使情況特殊也應該給個說法。
曹操不管這些,他讓梁習、董昭等人調集北方各州郡的人力、物力繼續大規模營建鄴縣,擺出了一副長期在外的架勢。
曹操和獻帝的尷尬關係到建安十五年(210)冬天有所打破,主動示好的是獻帝,他突然下詔增加曹操的食邑。
曹操此時是武平侯,這個爵位是十五年前獻帝下詔所封,武平是豫州刺史部陳國所屬的一個縣,曹操的這個縣侯食邑為1萬戶。十五年來在曹操主持下不少人先後封侯,有的一再增加食邑,而曹操的武平侯卻一直沒有變過。在目前的爵製裏,除劉姓以外的人臣到了縣侯一級也就沒有了,再增加隻能增食邑數,按說以曹操的資曆和實力,增加食邑是正常的。
獻帝下詔,在曹操原有武平縣1萬戶食邑的基礎上增加陽夏縣、柘縣和苦縣三個縣各1萬戶作為曹操的食邑,使曹操的總食邑數達到了4萬戶。新增的這三個縣也都屬於陳國,與武平縣相鄰,地理位置大體在如今的豫東地區,介於太康、柘城、鹿邑等幾個縣之間,其中苦縣是老子李耳的故鄉,與曹操的老家譙縣相距僅幾十裏。
食邑上了萬戶就是所謂的萬戶侯,在漢代這基本上是人臣的極致,4萬戶的食邑規模在本朝曆史上還從未有過,但這項殊榮曹操卻不打算接受,這說明獻帝此次下詔增封純屬自己的想法,事先沒有與曹操溝通過。
曹操是個看中實際的人,對這種沒有什麽特別意義、反倒容易被人抓住把柄的事當然不會做,曹操讓人擬一份上表進行推辭。
這不是什麽難事,田疇為讓封剛剛上過好幾道表,拿來抄抄也就行了,如果覺得不夠嚴肅,有陳琳等大筆杆子在,這份例行公事的上表一定會一揮而就。
但曹操對這道上表很重視,秘書們拿著擬好的草稿請他審閱,他看了直搖頭,上麵寫的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大話,不符合他的心意,他決定換個寫法。
論寫詩,在那時很少有人能超過曹操。詩不僅是語言的藝術,詩言誌,詩更是一種情懷,是見識和氣度,在這些方麵再有才氣的文人也難以超越曹操。在寫文章方麵曹操也不遜色,很多軍令、書信都由他親自動筆,所以這一次他幹脆自己寫了。
曹操重新寫了一道辭封的奏表,奏表發出後,他覺得還不夠,又根據奏表的內容發布了一道軍令,這就是《讓縣自明本誌令》,在曹操現存的文章裏這篇算最長的了,但讀起來一點兒都不覺得枯燥,如果耐心地去讀、去品味,可以走進曹操的內心。
在這篇文章裏,曹操回顧了自己奮鬥的曆史,邊敘邊議,有點像口述自傳,把參加工作、當國相、參軍、起兵反董卓、消滅袁紹等群雄這些事一一道來,曹操想利用讓封這件事向外部表達自己對權力的看法。這個“外部”既包括獻帝及其擁護者,也包括本陣營的將士、文臣,還有孫權、劉備這些對手以及天下所有百姓,也就是說,曹操這篇文章的傾訴對象是天下所有人。
曹操想對所有人說,他自己並不貪慕權貴,但他又不能讓權,因為情不由己。放棄了兵權自己和家人都會受到謀害,國家也將有被顛覆的危險,這都是實實在在的,曹操沒有說一堆大話,而是用常人能夠理解的語言把道理闡述清楚。
這篇文章打消了一部分人對曹操的疑慮,對那些成見已深的政治對手,也是一次有力的回擊。魯迅評價說曹操是一個“改造文章的祖師”,認為曹操寫文章膽子很大,文章很通脫,做文章時沒有顧忌,想寫便寫出來,隻可惜流傳下來的太少。
當然,也不全是頭疼的事。
建安十五年(210)冬天,銅雀台竣工了,這是一座高台式建築,位於鄴縣城內,與城牆連為一體,在重修鄴縣城時大概已經做了專門規劃,在其西南角借著城牆修了一座單獨的高台,僅台基就高出了城牆很多,有10丈,加上台上的5層樓閣,整個高度達到了27丈,約合今天的63米。
鄴縣即今河北省臨漳縣,屬邯鄲市,雖然不算特別知名的大縣,但要找一座20層高的大樓也不是什麽難事。但在1800年前,3層以上的建築都很少見到,20層是一個讓人震撼和恐怖的高度。
關於銅雀台名稱的由來有一個傳說,說曹操有一次夢見一道金光,飛向某處就不見了,曹操醒來即命人在該處挖掘,結果發現了一隻銅雀,曹操不知何兆,荀攸認為昔日舜的母親夢見玉雀入懷而生下了舜,今得銅雀是吉祥之兆。曹操很高興,於是修建了這座銅雀台,但這個傳說在史書中並無記載。
還有的認為銅雀台修成後,屋宇之上有一隻1.5丈高的銅雀展翅欲飛,神態逼真,故命名為銅雀台。但據史料記載,銅雀台初成時並無銅雀,曹操以丞相的身份築高台已有違製嫌疑,而弄一個隻有天子才能擁有的銅雀,更容易引起議論。銅雀即使有,也是在曹操稱魏王之後了。
還有的認為,銅雀台建成之初其實名為“銅爵台”,因其像一隻爵而得名,但這也沒有根據。銅雀台究竟因何得名,這仍然需要探究。但這座新建築絕對是一個創舉,它不僅是鄴縣的新地標,而且其高度、體量以及重要性都足以蓋過當時天下的任何一座新建築。
銅雀台的高度令其他建築無法企及,體量也十分碩大,它既不是一根細高的煙筒,也不是一座崗樓,而是人工堆起的一座小山,因為在它上麵居然能建起100多間房屋,按5層計算每層至少也有20多間,相當寬敞。
這還不是這項超級工程的全部,銅雀台建成後,在它的前後還各建了一座姊妹台,稱金虎台、冰井台,中間有複道相通,合稱“銅雀三台”。鄴縣隻是一座縣城,去過宛平和平遙就會有大致的概念,古代的縣城其實沒多大,站在製高點上往往就能把全城一覽無餘。銅雀台無疑是鄴縣的製高點,在上麵可以輕鬆地盡觀全城,向四麵眺望的話,西邊的太行山、腳下的漳河水以及附近數十裏內的村莊道路等也全部盡收眼底。
而城中的百姓也會發現,幾乎就在他們的頭頂突然出現了一座龐大建築,離得近的話,可以看到上麵的人,隱隱聽到上麵傳來的樂音;如果離得遠,到了晚上也可以看到上麵燈火閃閃,宛如“天上的街市”。
這是一個天才的創意,一個建築史上的大手筆,公孫瓚的易京和董卓的郿塢在它麵前都相形見絀。當然,要修建這麽龐大的建築,也要耗費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對一向主張節儉的曹操來說,這是非同尋常的。
有人認為曹操修建此台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實力,是一項“形象工程”;有人認為修建此台的目的是提供一個飲宴聚會之所,是一座“高級會所”;有人甚至認為曹操之所以不惜代價修建了這三座高台,是為了征服江東後把大喬、小喬這兩位傳說中的美女接來在此享樂,是曹操的“私人花園”。
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不是沒有依據就是不合常理。曹操修建這三座高台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提高鄴縣的防禦能力。曹操北征烏桓路過易水河畔時參觀過公孫瓚留下的易京,從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台”這種建築形式在秦漢時期得到了最大的發展,在火藥沒有普遍使用、攻城技術還很原始的情況下,高大的城堡仍然是最安全的地方。
冷兵器時代攻城最大的障礙是高度,公孫瓚的易京雖然最後倒了,但它曾經抵禦敵人數年之久。在華北平原,騎兵的攻擊速度極快,鄴縣周邊缺少險隘,如果有人發起突襲,城防不堅固很容易就被攻破,而修建起高台可以延緩敵人的進攻,為馳援和反擊贏得時間。
曹操以銅雀三台為依托修建了銅雀園,東麵連著丞相府,再往東是大批的官署和府宅,那裏是重要文臣武將們在鄴縣城內辦公和居住的地方,一旦鄴縣被突襲,一些重要的人可以迅速登台,在上麵固守待援。銅雀三台的建成,鞏固了鄴縣作為曹操大本營的地位。
建安十五年(210)3月,曹操返回鄴縣。
這一年漢獻帝劉協已經29歲了,來許縣也有十多年了。十多年前,曹操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打出天子的旗幟,吸引天下才俊來效命,同時以天子的名義征討對手。的確,曹操在這些方麵都有了很大的收獲,不說別的,官渡之戰能打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天子在自己這邊,掌握了天子就左右了民意,某種程度上可以這樣說。
“奉天子”也罷,“挾天子”也罷,曹操坐收了太多的紅利,這是他取得目前事業成就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是,正如當初袁紹不願意接受獻帝所懷有的顧慮那樣,這件事有利也有害,隨著曹操勢力的進一步擴大,有利的地方正在弱化,有害之處卻在不斷增加。
獻帝快30歲了,要不要還政於他,從朝廷到民間再到對手,很多人都在關注著。官渡之戰時正值獻帝的弱冠之年,按照民間的看法他也成人了,那時就應還政給他,但大戰在即,強敵環顧,這又不可能,對此大部分人也能理解。但又過了這麽多年,形勢已經不那麽嚴峻了,獻帝的年齡在一天天增長,還不還政?對曹操來說這個壓力不斷增大。
讓曹操把權力交出來,這又是不可能的,不說劉協有沒有這樣的能力、曹操有沒有這樣的意願,即使劉協敢幹、曹操願意,曹操手下眾多文臣武將也不會答應。跟著領導奔事業,領導的事業也就是大家的事業,同在一條船上就是命運共同體。韓馥的悲劇告訴人們,無論領導還是部屬,保守和退卻形同自殺。
這是一種無解的矛盾,這種矛盾在一天天加劇著,種種跡象表明,對曹操做法不滿的人也一天天增多,他們有的出於忠君的習慣認識,有的因為對曹操的不了解而產生了不理解,有的則別有用心。
獻帝成了曹操麵對的一個頭疼問題,他幹脆采取了回避的態度,最後一次見獻帝還是幾年前南征張繡前,以後即使路過許縣附近也都匆匆而過,他不想再見到這個人,有什麽事需要辦理都交給荀彧處理,孔融被殺後交給荀彧辦的事也越來越少,大部分都由禦史中丞郗慮出麵辦理。禦史中丞被稱為“副丞相”,既是曹操的助手又是在許縣的朝官首領,地位超過了荀彧。
以獻帝名義做的,也就是任命重要官員、冊封爵位這些事,日常的軍政大權都出於鄴縣的丞相府,保守分子們也會拿這個攻擊曹操,過去有“五大不在邊”的說法,丞相屬“五大”之一,帶兵已經破了例,長期在外不歸更於法度不容,在他們看來丞相應該跟天子在一起,另起爐灶明顯缺乏先例,即使情況特殊也應該給個說法。
曹操不管這些,他讓梁習、董昭等人調集北方各州郡的人力、物力繼續大規模營建鄴縣,擺出了一副長期在外的架勢。
曹操和獻帝的尷尬關係到建安十五年(210)冬天有所打破,主動示好的是獻帝,他突然下詔增加曹操的食邑。
曹操此時是武平侯,這個爵位是十五年前獻帝下詔所封,武平是豫州刺史部陳國所屬的一個縣,曹操的這個縣侯食邑為1萬戶。十五年來在曹操主持下不少人先後封侯,有的一再增加食邑,而曹操的武平侯卻一直沒有變過。在目前的爵製裏,除劉姓以外的人臣到了縣侯一級也就沒有了,再增加隻能增食邑數,按說以曹操的資曆和實力,增加食邑是正常的。
獻帝下詔,在曹操原有武平縣1萬戶食邑的基礎上增加陽夏縣、柘縣和苦縣三個縣各1萬戶作為曹操的食邑,使曹操的總食邑數達到了4萬戶。新增的這三個縣也都屬於陳國,與武平縣相鄰,地理位置大體在如今的豫東地區,介於太康、柘城、鹿邑等幾個縣之間,其中苦縣是老子李耳的故鄉,與曹操的老家譙縣相距僅幾十裏。
食邑上了萬戶就是所謂的萬戶侯,在漢代這基本上是人臣的極致,4萬戶的食邑規模在本朝曆史上還從未有過,但這項殊榮曹操卻不打算接受,這說明獻帝此次下詔增封純屬自己的想法,事先沒有與曹操溝通過。
曹操是個看中實際的人,對這種沒有什麽特別意義、反倒容易被人抓住把柄的事當然不會做,曹操讓人擬一份上表進行推辭。
這不是什麽難事,田疇為讓封剛剛上過好幾道表,拿來抄抄也就行了,如果覺得不夠嚴肅,有陳琳等大筆杆子在,這份例行公事的上表一定會一揮而就。
但曹操對這道上表很重視,秘書們拿著擬好的草稿請他審閱,他看了直搖頭,上麵寫的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大話,不符合他的心意,他決定換個寫法。
論寫詩,在那時很少有人能超過曹操。詩不僅是語言的藝術,詩言誌,詩更是一種情懷,是見識和氣度,在這些方麵再有才氣的文人也難以超越曹操。在寫文章方麵曹操也不遜色,很多軍令、書信都由他親自動筆,所以這一次他幹脆自己寫了。
曹操重新寫了一道辭封的奏表,奏表發出後,他覺得還不夠,又根據奏表的內容發布了一道軍令,這就是《讓縣自明本誌令》,在曹操現存的文章裏這篇算最長的了,但讀起來一點兒都不覺得枯燥,如果耐心地去讀、去品味,可以走進曹操的內心。
在這篇文章裏,曹操回顧了自己奮鬥的曆史,邊敘邊議,有點像口述自傳,把參加工作、當國相、參軍、起兵反董卓、消滅袁紹等群雄這些事一一道來,曹操想利用讓封這件事向外部表達自己對權力的看法。這個“外部”既包括獻帝及其擁護者,也包括本陣營的將士、文臣,還有孫權、劉備這些對手以及天下所有百姓,也就是說,曹操這篇文章的傾訴對象是天下所有人。
曹操想對所有人說,他自己並不貪慕權貴,但他又不能讓權,因為情不由己。放棄了兵權自己和家人都會受到謀害,國家也將有被顛覆的危險,這都是實實在在的,曹操沒有說一堆大話,而是用常人能夠理解的語言把道理闡述清楚。
這篇文章打消了一部分人對曹操的疑慮,對那些成見已深的政治對手,也是一次有力的回擊。魯迅評價說曹操是一個“改造文章的祖師”,認為曹操寫文章膽子很大,文章很通脫,做文章時沒有顧忌,想寫便寫出來,隻可惜流傳下來的太少。
當然,也不全是頭疼的事。
建安十五年(210)冬天,銅雀台竣工了,這是一座高台式建築,位於鄴縣城內,與城牆連為一體,在重修鄴縣城時大概已經做了專門規劃,在其西南角借著城牆修了一座單獨的高台,僅台基就高出了城牆很多,有10丈,加上台上的5層樓閣,整個高度達到了27丈,約合今天的63米。
鄴縣即今河北省臨漳縣,屬邯鄲市,雖然不算特別知名的大縣,但要找一座20層高的大樓也不是什麽難事。但在1800年前,3層以上的建築都很少見到,20層是一個讓人震撼和恐怖的高度。
關於銅雀台名稱的由來有一個傳說,說曹操有一次夢見一道金光,飛向某處就不見了,曹操醒來即命人在該處挖掘,結果發現了一隻銅雀,曹操不知何兆,荀攸認為昔日舜的母親夢見玉雀入懷而生下了舜,今得銅雀是吉祥之兆。曹操很高興,於是修建了這座銅雀台,但這個傳說在史書中並無記載。
還有的認為銅雀台修成後,屋宇之上有一隻1.5丈高的銅雀展翅欲飛,神態逼真,故命名為銅雀台。但據史料記載,銅雀台初成時並無銅雀,曹操以丞相的身份築高台已有違製嫌疑,而弄一個隻有天子才能擁有的銅雀,更容易引起議論。銅雀即使有,也是在曹操稱魏王之後了。
還有的認為,銅雀台建成之初其實名為“銅爵台”,因其像一隻爵而得名,但這也沒有根據。銅雀台究竟因何得名,這仍然需要探究。但這座新建築絕對是一個創舉,它不僅是鄴縣的新地標,而且其高度、體量以及重要性都足以蓋過當時天下的任何一座新建築。
銅雀台的高度令其他建築無法企及,體量也十分碩大,它既不是一根細高的煙筒,也不是一座崗樓,而是人工堆起的一座小山,因為在它上麵居然能建起100多間房屋,按5層計算每層至少也有20多間,相當寬敞。
這還不是這項超級工程的全部,銅雀台建成後,在它的前後還各建了一座姊妹台,稱金虎台、冰井台,中間有複道相通,合稱“銅雀三台”。鄴縣隻是一座縣城,去過宛平和平遙就會有大致的概念,古代的縣城其實沒多大,站在製高點上往往就能把全城一覽無餘。銅雀台無疑是鄴縣的製高點,在上麵可以輕鬆地盡觀全城,向四麵眺望的話,西邊的太行山、腳下的漳河水以及附近數十裏內的村莊道路等也全部盡收眼底。
而城中的百姓也會發現,幾乎就在他們的頭頂突然出現了一座龐大建築,離得近的話,可以看到上麵的人,隱隱聽到上麵傳來的樂音;如果離得遠,到了晚上也可以看到上麵燈火閃閃,宛如“天上的街市”。
這是一個天才的創意,一個建築史上的大手筆,公孫瓚的易京和董卓的郿塢在它麵前都相形見絀。當然,要修建這麽龐大的建築,也要耗費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對一向主張節儉的曹操來說,這是非同尋常的。
有人認為曹操修建此台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實力,是一項“形象工程”;有人認為修建此台的目的是提供一個飲宴聚會之所,是一座“高級會所”;有人甚至認為曹操之所以不惜代價修建了這三座高台,是為了征服江東後把大喬、小喬這兩位傳說中的美女接來在此享樂,是曹操的“私人花園”。
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不是沒有依據就是不合常理。曹操修建這三座高台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提高鄴縣的防禦能力。曹操北征烏桓路過易水河畔時參觀過公孫瓚留下的易京,從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台”這種建築形式在秦漢時期得到了最大的發展,在火藥沒有普遍使用、攻城技術還很原始的情況下,高大的城堡仍然是最安全的地方。
冷兵器時代攻城最大的障礙是高度,公孫瓚的易京雖然最後倒了,但它曾經抵禦敵人數年之久。在華北平原,騎兵的攻擊速度極快,鄴縣周邊缺少險隘,如果有人發起突襲,城防不堅固很容易就被攻破,而修建起高台可以延緩敵人的進攻,為馳援和反擊贏得時間。
曹操以銅雀三台為依托修建了銅雀園,東麵連著丞相府,再往東是大批的官署和府宅,那裏是重要文臣武將們在鄴縣城內辦公和居住的地方,一旦鄴縣被突襲,一些重要的人可以迅速登台,在上麵固守待援。銅雀三台的建成,鞏固了鄴縣作為曹操大本營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