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那些有溫度的故事
在中國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中,三國這段時期無疑是最特殊的:它存續的時間不算太長,但留下的曆史積存卻最豐富,活躍在人們集體意識中的人物和故事也最多;它是亂世而非治世、盛世,但在思想和文化上卻大放異彩,使它成為一個充滿魅力的時期,以至令人神往。
魯迅先生說中國社會有“三國氣”,先不論這句話為何而說,隻說這“三國氣”確實已深入所有中國人的內心,三國已不是一個純粹的曆史概念,它成為中華文化的內核之一,千百年來人們說三國、評三國、演三國、看三國,三國的話題總有很高的“點擊率”,擁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文學、戲劇、曲藝、影視等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太遙遠的不說,隻說近代以來,從黎東方在劇場“細說三國”,到新時期新舊兩種版本的《三國演義》電視劇熱播,再到易中天“品三國”,三國題材經常能在不經意間引發新的轟動,成為永不過時、久盛不衰的文化話題。
三國的魅力究竟來自哪裏?有人說三國很熱鬧、故事很精彩,既鬥勇又鬥智,看他們的故事可以讓人增長智慧,也可以讓人加重心機、學會權謀,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不吃虧;還有人說三國是個“草根逆襲”的時代,有夢不怕千裏遠、有誌者事竟成,在三國故事中不僅有陰謀論更有成功學,這都是我們最渴望得到的東西。
然而用這些眼光看三國卻失於狹隘和偏頗,正如戰爭可以視為藝術而殺戮卻不能那樣,心機、權謀和所謂的成功學其實遊離在智慧的大門之外,不能把謀略簡單地理解為計謀,更不能理解為算計與鉤心鬥角,它們的區別既在於手段也在於目的,為一己之私、一人之欲或小集團小團夥的榮辱得失而不擇手段,是庸俗的也是卑劣的,即使成功了也不足道。
看三國,表麵上看是一個個連橫、合縱、反目、背叛、廝殺或鬥智的故事,有些故事在色調上是黑暗的,在溫度上是冰冷的,但當你將思維的觸角探進這些故事的內部,用一顆平常的心細細地去體味,你就能品出這些故事的溫度來,絕大多數的三國英雄都不是亡命之徒,也不是劊子手,他們有奮鬥的目標,也有做事的準則和做人的底線,從他們的身上不僅能看到智慧和勇敢,也能看到忠誠、正義和追求。
這大概才是三國真正的魅力所在,有鍥而不舍、百折不撓,有舍生取義、忠貞不屈,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謀動千危、一騎當千。在特定的曆史環境下人們都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將勇力與智力發揮到極致,這些東西遠遠超越了陰謀與權謀,也超越了庸俗的成功學。它直通每一個人的心靈,即使我們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也會被它深深觸動。
所以讀三國要讀那些真正的三國,而不是“偽三國”“俗三國”。一方麵要傳達正確的曆史知識,還原曆史的本來麵貌,不將真正的曆史與傳說、附會雜糅在一起;另一方麵對曆史要有自己的觀點,是褒揚還是批判、是肯定還是否定,要有明確的說法,不能似是而非,不能在曆史麵前圓滑和世故。除此之外,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特質,品讀三國既需要用時代的語言,又要切合當下的物質成果和精神追求,讀出時代的風尚。
但要做到這些是有難度的。首先,就三國曆史而言,留下來的史料從量上說並不多,可供挖掘的空間非常有限,前人已反複陳說,難以品讀出其中的新意;其次,關於三國的演義和民間故事、傳說很多,且都已深入人心,真正的曆史反而被淡化、弱化;最後,現存的史料有些支離破碎,早期的史家多以紀傳體寫史,從人物個體的角度讀來沒有問題,但要按時間的順序理出曆史大事件的完整頭緒卻很困難,裴鬆之注《三國誌》所引的一大批散佚雜史隻保留下一些片段,其相互之間還存在大量矛盾之說,讀來更難辨真偽、撲朔迷離。
顧頡剛先生說按照正史的方法寫一部《三國演義》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又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如此,對於熱愛三國曆史的人來說,用正史的方法和時代的語言講述三國時期所發生的那些有溫度的故事仍然是一種追求,這也正是寫作本書的初衷。
人們心目中的“三國”是個廣泛的概念,不能把它理解為曹魏建國(220)到孫吳滅亡(280)的這60年,還應該算上漢末的一段,至少從董卓亂政算起,這樣才能交代清楚三國的來龍去脈,《三國誌》《三國演義》等都采取了這樣的方法,本書也予以參照。
本書講述的內容均來自於《後漢書》、《三國誌》及裴鬆之注、《晉書》、《華陽國誌》等史籍以及三國時期的各種文集、詩集等,為保持閱讀的流暢性,書中沒有一一注明所引述上述典籍的出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原文對照閱讀。
史書中的地名曆來是讀史的一大障礙,關於地名,本書參照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曆史地圖集》等加以古今對照,並在行文中予以說明。有不準確的地方敬請批評指正。
南門太守
寫於古都西安
主要官職簡介
漢末三國的官職體係較為複雜,蓋因朝廷更迭、製度不斷變化所造成,先有東漢朝廷,繼而魏國封建,之後魏、蜀、吳相繼建朝,要將各項官職按朝代、體係一一闡明將十分龐雜,讀起來也較為枯燥,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通典》《東漢會要》《三國會要》《後漢書三國誌補表三十種》等典籍。為便於閱讀,此處僅就書中涉及的主要官職進行介紹,為使條理更為清晰,特作簡單歸類,若存在不嚴謹或遺漏之處,還望批評指正。
一、朝廷官員
(一)上公
1。太傅:位在三公之上,負責教導天子,一般無實際職守,東漢及魏、蜀、吳均設,屬榮譽性職務。
2。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東漢及魏設有,多屬榮譽性職務。
(二)三公
1。太尉:三公之一,中央掌軍事的最高官員。
2。司徒:三公之一,中央掌民政的最高官員。
3。司空:三公之一,中央掌水利、營建、郊祀的最高官員。
(三)丞相及屬官
1。丞相:漢末本不設丞相,曹操廢三公改丞相,丞相總三公之職,其後魏國及蜀、吳均設丞相。
2。丞相長史:丞相府負責綜合事務的官員,類似於秘書長。
3。丞相主簿:典領丞相府文書等事,類似於辦公室主任。
4。諸曹掾:丞相府內設若幹曹,類似於處,各曹掾類似於處長。
5。諸曹掾屬:丞相府各曹的副長官,類似於副處長。
6。丞相軍師:類似於丞相府內的軍事參謀。
7。丞相軍師祭酒:祭酒是首席之意,本職類似於丞相府內的參謀長或參謀處長。
(四)九卿
1。太常(或稱奉常):九卿之一,掌禮儀祭祀。
2。光祿勳(或稱郎中令):九卿之一,掌宿衛侍從。
3。衛尉:九卿之一,掌宮門禁衛。
4。太仆:九卿之一,掌車馬。
5。廷尉(或稱大理):九卿之一,掌訴訟斷案,平決詔獄。
6。大鴻臚:九卿之一,掌管王侯封國和各少數民族事務。
7。宗正:九卿之一,管理皇族事務。
8。大司農:九卿之一,掌管租稅錢穀、鹽鐵及國家財政收支。
9。少府:九卿之一,掌管宮中禦用之物。
(五)宦官
1。大長秋:皇後所在長秋宮的宦官總負責人,後宮宦官的最長職務。
2。中常侍:後宮裏的高級太監。
3。小黃門:後宮裏的中級太監。
4。中黃門:後宮裏的低級太監。
(六)尚書台
1。尚書令:尚書台長官,掌管朝廷日常運行,原為少府屬官,後直接向皇帝負責,品秩雖不高但總攬一切,類似於朝廷的秘書長。
2。尚書仆射:尚書台的副長官,類似於朝廷的副秘書長。
3。尚書:尚書台內設若幹曹,各曹負責人為尚書,類似於尚書台內設的各處處長。
4。尚書郎:尚書的下屬,類似於各尚書台各處內設的各科科長。
(七)其他重要官職
1。太子太傅:位同九卿,輔導太子。
2。執金吾(或稱中尉):位同九卿,負責宮外戒備及京師治安。
3。將作大匠:位略低於九卿,負責修建宗廟、宮室、道路、園林。
4。侍中:內朝官之一,略低於九卿,一般由博學高德之士擔任,類似於皇帝的高級顧問。
5。禦史中丞:禦史台長官,負責糾察百官,糾彈百官朝儀。
6。侍禦史:禦史台官員,受命於禦史中丞。
7。散騎常侍:負責在皇帝左右規諫過失,類似於皇帝身邊的顧問。
8。五官中郎將:光祿勳的屬官,協助光祿勳舉察郎官。
9。博士祭酒:類似於太學的首席教授,即太學校長。
10。博士:專司經學傳授,類似於太學的教授。
二、武官
1。大將軍:武將之首,位比三公或在三公之上,類似於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
2。驃騎將軍:僅在大將軍之下,位比三公,類似於全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
3。車騎將軍:位在驃騎將軍之下,位比三公,也類似於全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
4。衛將軍:位在車騎將軍之下,類似於全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
5。四方將軍:即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分掌各方兵權,類似於各戰區司令。
6。四征將軍:即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分掌各方兵權,低於四方將軍,如同一方位兩職並設,四征將軍就類似於各戰區副司令,如不設四方將軍,四征將軍類似於各戰區司令。
7。四鎮將軍:即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分掌各方兵權,低於四方將軍、四征將軍,如同一方位兩職以上並設,四鎮將軍則類似於各戰區副司令,如不設四方將軍、四征將軍,四鎮將軍類似於各戰區司令。
8。四安將軍:即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分掌各方兵權,位在四鎮將軍之下,類似於各戰區副司令。
9。四平將軍: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位在四安將軍之下,類似於各戰區副司令。
10。雜號將軍:各種名號的將軍,如討逆將軍、橫野將軍、伏波將軍、破虜將軍、征虜將軍等,按兵製其麾下滿員時約萬人,故類似於現在的軍長。
11。偏將軍:低於雜號將軍,類似於副軍長。
12。裨將軍:低於雜號將軍,類似於副軍長。
13。中領軍:掌管禁軍,同時負責選拔武官。
14。中護軍:掌管禁軍,同時負責選拔武官,低於中領軍。
15。中郎將:軍中的中郎將低於將軍以及偏將軍、裨將軍,略高於校尉,類似於師長。
16。校尉:軍中的校尉略低於中郎將,類似於師長或旅長。
17。都尉:軍中的都尉與校尉相當或略低,類似於旅長。
18。司馬:一種是各類將軍的屬官,與文職的長史相當,類似於將軍府負責軍事的秘書長;一種是低於校尉、都尉的武官,麾下滿員時約千人,故類似於團長,別部司馬類似於獨立團團長,假司馬類似於代理團長或副團長。
三、地方行政官員
1。州牧:一州的最高行政長官。
2。州刺史:原來負責監察一州,後逐步演變為一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漢末逐漸推行刺史改州牧,刺史、州牧不並設,從職權上看刺史沒有州牧大。
3。別駕:州牧或刺史的主要助手,類似於副州長。
4。治中(或稱治中從事):州裏主掌人事的屬官,類似於各州的人事廳廳長。
5。太守: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
6。郡丞:郡太守的主要助手,類似於副太守。
7。從事:郡政府內設機構的負責人,類似於各處處長。
8。縣令:一縣人口超過萬戶,最高行政長官稱縣令。
9。縣長:一縣人口低於萬戶,最高行政長官稱縣長。
10。縣丞:縣令或縣長的主要助手,類似於副縣長。
11。功曹:郡和縣主掌人事的屬官,類似於人事局局長。
12。都尉:郡、縣所設的都尉主要職責是緝盜、維護地方治安,類似於公安局長。
群雄並起
上篇
在中國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中,三國這段時期無疑是最特殊的:它存續的時間不算太長,但留下的曆史積存卻最豐富,活躍在人們集體意識中的人物和故事也最多;它是亂世而非治世、盛世,但在思想和文化上卻大放異彩,使它成為一個充滿魅力的時期,以至令人神往。
魯迅先生說中國社會有“三國氣”,先不論這句話為何而說,隻說這“三國氣”確實已深入所有中國人的內心,三國已不是一個純粹的曆史概念,它成為中華文化的內核之一,千百年來人們說三國、評三國、演三國、看三國,三國的話題總有很高的“點擊率”,擁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文學、戲劇、曲藝、影視等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太遙遠的不說,隻說近代以來,從黎東方在劇場“細說三國”,到新時期新舊兩種版本的《三國演義》電視劇熱播,再到易中天“品三國”,三國題材經常能在不經意間引發新的轟動,成為永不過時、久盛不衰的文化話題。
三國的魅力究竟來自哪裏?有人說三國很熱鬧、故事很精彩,既鬥勇又鬥智,看他們的故事可以讓人增長智慧,也可以讓人加重心機、學會權謀,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不吃虧;還有人說三國是個“草根逆襲”的時代,有夢不怕千裏遠、有誌者事竟成,在三國故事中不僅有陰謀論更有成功學,這都是我們最渴望得到的東西。
然而用這些眼光看三國卻失於狹隘和偏頗,正如戰爭可以視為藝術而殺戮卻不能那樣,心機、權謀和所謂的成功學其實遊離在智慧的大門之外,不能把謀略簡單地理解為計謀,更不能理解為算計與鉤心鬥角,它們的區別既在於手段也在於目的,為一己之私、一人之欲或小集團小團夥的榮辱得失而不擇手段,是庸俗的也是卑劣的,即使成功了也不足道。
看三國,表麵上看是一個個連橫、合縱、反目、背叛、廝殺或鬥智的故事,有些故事在色調上是黑暗的,在溫度上是冰冷的,但當你將思維的觸角探進這些故事的內部,用一顆平常的心細細地去體味,你就能品出這些故事的溫度來,絕大多數的三國英雄都不是亡命之徒,也不是劊子手,他們有奮鬥的目標,也有做事的準則和做人的底線,從他們的身上不僅能看到智慧和勇敢,也能看到忠誠、正義和追求。
這大概才是三國真正的魅力所在,有鍥而不舍、百折不撓,有舍生取義、忠貞不屈,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謀動千危、一騎當千。在特定的曆史環境下人們都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將勇力與智力發揮到極致,這些東西遠遠超越了陰謀與權謀,也超越了庸俗的成功學。它直通每一個人的心靈,即使我們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也會被它深深觸動。
所以讀三國要讀那些真正的三國,而不是“偽三國”“俗三國”。一方麵要傳達正確的曆史知識,還原曆史的本來麵貌,不將真正的曆史與傳說、附會雜糅在一起;另一方麵對曆史要有自己的觀點,是褒揚還是批判、是肯定還是否定,要有明確的說法,不能似是而非,不能在曆史麵前圓滑和世故。除此之外,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特質,品讀三國既需要用時代的語言,又要切合當下的物質成果和精神追求,讀出時代的風尚。
但要做到這些是有難度的。首先,就三國曆史而言,留下來的史料從量上說並不多,可供挖掘的空間非常有限,前人已反複陳說,難以品讀出其中的新意;其次,關於三國的演義和民間故事、傳說很多,且都已深入人心,真正的曆史反而被淡化、弱化;最後,現存的史料有些支離破碎,早期的史家多以紀傳體寫史,從人物個體的角度讀來沒有問題,但要按時間的順序理出曆史大事件的完整頭緒卻很困難,裴鬆之注《三國誌》所引的一大批散佚雜史隻保留下一些片段,其相互之間還存在大量矛盾之說,讀來更難辨真偽、撲朔迷離。
顧頡剛先生說按照正史的方法寫一部《三國演義》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又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如此,對於熱愛三國曆史的人來說,用正史的方法和時代的語言講述三國時期所發生的那些有溫度的故事仍然是一種追求,這也正是寫作本書的初衷。
人們心目中的“三國”是個廣泛的概念,不能把它理解為曹魏建國(220)到孫吳滅亡(280)的這60年,還應該算上漢末的一段,至少從董卓亂政算起,這樣才能交代清楚三國的來龍去脈,《三國誌》《三國演義》等都采取了這樣的方法,本書也予以參照。
本書講述的內容均來自於《後漢書》、《三國誌》及裴鬆之注、《晉書》、《華陽國誌》等史籍以及三國時期的各種文集、詩集等,為保持閱讀的流暢性,書中沒有一一注明所引述上述典籍的出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原文對照閱讀。
史書中的地名曆來是讀史的一大障礙,關於地名,本書參照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曆史地圖集》等加以古今對照,並在行文中予以說明。有不準確的地方敬請批評指正。
南門太守
寫於古都西安
主要官職簡介
漢末三國的官職體係較為複雜,蓋因朝廷更迭、製度不斷變化所造成,先有東漢朝廷,繼而魏國封建,之後魏、蜀、吳相繼建朝,要將各項官職按朝代、體係一一闡明將十分龐雜,讀起來也較為枯燥,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通典》《東漢會要》《三國會要》《後漢書三國誌補表三十種》等典籍。為便於閱讀,此處僅就書中涉及的主要官職進行介紹,為使條理更為清晰,特作簡單歸類,若存在不嚴謹或遺漏之處,還望批評指正。
一、朝廷官員
(一)上公
1。太傅:位在三公之上,負責教導天子,一般無實際職守,東漢及魏、蜀、吳均設,屬榮譽性職務。
2。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東漢及魏設有,多屬榮譽性職務。
(二)三公
1。太尉:三公之一,中央掌軍事的最高官員。
2。司徒:三公之一,中央掌民政的最高官員。
3。司空:三公之一,中央掌水利、營建、郊祀的最高官員。
(三)丞相及屬官
1。丞相:漢末本不設丞相,曹操廢三公改丞相,丞相總三公之職,其後魏國及蜀、吳均設丞相。
2。丞相長史:丞相府負責綜合事務的官員,類似於秘書長。
3。丞相主簿:典領丞相府文書等事,類似於辦公室主任。
4。諸曹掾:丞相府內設若幹曹,類似於處,各曹掾類似於處長。
5。諸曹掾屬:丞相府各曹的副長官,類似於副處長。
6。丞相軍師:類似於丞相府內的軍事參謀。
7。丞相軍師祭酒:祭酒是首席之意,本職類似於丞相府內的參謀長或參謀處長。
(四)九卿
1。太常(或稱奉常):九卿之一,掌禮儀祭祀。
2。光祿勳(或稱郎中令):九卿之一,掌宿衛侍從。
3。衛尉:九卿之一,掌宮門禁衛。
4。太仆:九卿之一,掌車馬。
5。廷尉(或稱大理):九卿之一,掌訴訟斷案,平決詔獄。
6。大鴻臚:九卿之一,掌管王侯封國和各少數民族事務。
7。宗正:九卿之一,管理皇族事務。
8。大司農:九卿之一,掌管租稅錢穀、鹽鐵及國家財政收支。
9。少府:九卿之一,掌管宮中禦用之物。
(五)宦官
1。大長秋:皇後所在長秋宮的宦官總負責人,後宮宦官的最長職務。
2。中常侍:後宮裏的高級太監。
3。小黃門:後宮裏的中級太監。
4。中黃門:後宮裏的低級太監。
(六)尚書台
1。尚書令:尚書台長官,掌管朝廷日常運行,原為少府屬官,後直接向皇帝負責,品秩雖不高但總攬一切,類似於朝廷的秘書長。
2。尚書仆射:尚書台的副長官,類似於朝廷的副秘書長。
3。尚書:尚書台內設若幹曹,各曹負責人為尚書,類似於尚書台內設的各處處長。
4。尚書郎:尚書的下屬,類似於各尚書台各處內設的各科科長。
(七)其他重要官職
1。太子太傅:位同九卿,輔導太子。
2。執金吾(或稱中尉):位同九卿,負責宮外戒備及京師治安。
3。將作大匠:位略低於九卿,負責修建宗廟、宮室、道路、園林。
4。侍中:內朝官之一,略低於九卿,一般由博學高德之士擔任,類似於皇帝的高級顧問。
5。禦史中丞:禦史台長官,負責糾察百官,糾彈百官朝儀。
6。侍禦史:禦史台官員,受命於禦史中丞。
7。散騎常侍:負責在皇帝左右規諫過失,類似於皇帝身邊的顧問。
8。五官中郎將:光祿勳的屬官,協助光祿勳舉察郎官。
9。博士祭酒:類似於太學的首席教授,即太學校長。
10。博士:專司經學傳授,類似於太學的教授。
二、武官
1。大將軍:武將之首,位比三公或在三公之上,類似於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
2。驃騎將軍:僅在大將軍之下,位比三公,類似於全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
3。車騎將軍:位在驃騎將軍之下,位比三公,也類似於全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
4。衛將軍:位在車騎將軍之下,類似於全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
5。四方將軍:即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分掌各方兵權,類似於各戰區司令。
6。四征將軍:即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分掌各方兵權,低於四方將軍,如同一方位兩職並設,四征將軍就類似於各戰區副司令,如不設四方將軍,四征將軍類似於各戰區司令。
7。四鎮將軍:即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分掌各方兵權,低於四方將軍、四征將軍,如同一方位兩職以上並設,四鎮將軍則類似於各戰區副司令,如不設四方將軍、四征將軍,四鎮將軍類似於各戰區司令。
8。四安將軍:即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分掌各方兵權,位在四鎮將軍之下,類似於各戰區副司令。
9。四平將軍: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位在四安將軍之下,類似於各戰區副司令。
10。雜號將軍:各種名號的將軍,如討逆將軍、橫野將軍、伏波將軍、破虜將軍、征虜將軍等,按兵製其麾下滿員時約萬人,故類似於現在的軍長。
11。偏將軍:低於雜號將軍,類似於副軍長。
12。裨將軍:低於雜號將軍,類似於副軍長。
13。中領軍:掌管禁軍,同時負責選拔武官。
14。中護軍:掌管禁軍,同時負責選拔武官,低於中領軍。
15。中郎將:軍中的中郎將低於將軍以及偏將軍、裨將軍,略高於校尉,類似於師長。
16。校尉:軍中的校尉略低於中郎將,類似於師長或旅長。
17。都尉:軍中的都尉與校尉相當或略低,類似於旅長。
18。司馬:一種是各類將軍的屬官,與文職的長史相當,類似於將軍府負責軍事的秘書長;一種是低於校尉、都尉的武官,麾下滿員時約千人,故類似於團長,別部司馬類似於獨立團團長,假司馬類似於代理團長或副團長。
三、地方行政官員
1。州牧:一州的最高行政長官。
2。州刺史:原來負責監察一州,後逐步演變為一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漢末逐漸推行刺史改州牧,刺史、州牧不並設,從職權上看刺史沒有州牧大。
3。別駕:州牧或刺史的主要助手,類似於副州長。
4。治中(或稱治中從事):州裏主掌人事的屬官,類似於各州的人事廳廳長。
5。太守: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
6。郡丞:郡太守的主要助手,類似於副太守。
7。從事:郡政府內設機構的負責人,類似於各處處長。
8。縣令:一縣人口超過萬戶,最高行政長官稱縣令。
9。縣長:一縣人口低於萬戶,最高行政長官稱縣長。
10。縣丞:縣令或縣長的主要助手,類似於副縣長。
11。功曹:郡和縣主掌人事的屬官,類似於人事局局長。
12。都尉:郡、縣所設的都尉主要職責是緝盜、維護地方治安,類似於公安局長。
群雄並起
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