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策是五賢之首,多謀善斷,老成持重,昔日與武成王有舊。黃飛虎見他前來,不禁黯然長歎。丁策道:“武成王,諸位賢王,丁某唐突。王朝十戰,日前便已悉聞。我等雖是山野草民,遇此國家社稷大事,分毫不敢後人,本該早來駕前聽命。隻因五弟呂瀚在祁連山,這才遷延兩日。卻不料竟得親身遭逢慘事。諸位賢王都是明理的人。崇侯虎有名北海凶徒,陰狠凶暴,王朝就再岌岌可危,四大諸侯股肱之臣,又豈能容這等惡人蹈據此位。諸位賢王均是明理之人。王朝若容此奸,天必不佑王朝。說不得一切罪孽盡歸丁某之身——五弟,你還不下手麽?”


    呂瀚一聲斷喝,赭紅素櫻槍已出手。曆代槍法,無非點戳掃帶提攔擄挑,赭紅素櫻槍並非何等沉重之兵,但呂瀚這一出手以槍為刀當頭直砍,威勢昂昂烈烈,非同小可!他丈五長槍槍簇不過數寸,但一當頭直砍,槍尖兩側頓時生出兩簇長約數尺熠熠輝光,皎如月華,利如刀鋒。疾砍之下氣勁嗤嗤有聲。氣勁尚未及身,崇侯虎眉梢鬢角已被槍勢暗勁紛紛削碎。他本已潛運北府滄溟紫氣護住身體,但一招之間便已知來者非同易於,自己若不出手,隻憑護身真氣決計接他不下,當即大喝一聲,瞋目,出手!


    他那一出手,整座鵬城為之一黑。堅如金石的擂台台麵不斷發出吱吱嘎嘎的脆響,仿佛大江封凍!那隻是平平淡淡的一拳。去勢也慢,然而拳搗不到中路,隻聽得叮叮幾聲脆響,呂瀚長槍兩翼刀輝瞬時消滅。


    那不是被強大氣勁強行壓製,而是在突如其來的無形寒流中猝然凍結!素來相鬥,均不曾聽說氣勁也能凍結。但北府滄溟紫氣何等了得?崇侯虎全力出手之下,便以鬼族諸老之強,一招之內也隻能任其魚肉!但呂瀚這一槍竟沒有絲毫遲疑。他運力下壓,槍勢不減反增,槍上氣勁衝騰浮動,縱在北府滄溟紫氣所在即是的籠罩之下也毫不膽怯!正殿上黃飛虎與七王同時拭目,那廂裏丁策四賢一齊低喝!槍快拳慢然而崇侯虎那一拳後發先至,那時呂瀚大槍已將壓下。但崇侯虎變拳為掌,四根指頭在呂瀚胸膛上掃了一掃!


    像親厚舊交無意之間問候那樣輕柔的掃了一掃。然而眾人的心卻都沉了下去。那隻是四根指頭,但指頭上蘊藏的冰寒與殺意卻是千軍萬馬都不能比擬的。隻要被其中一根指頭輕輕點中,甚至不必點中,凡人就會凍成一塊還沒有完全失去意識的冰。何況四指齊發,連丁策等四賢也已駭然失色。而崇侯虎的手倏出即回。已經好整以暇的收了回去。他在袍袖上輕輕擦著自己的手指,冷眼看著麵前的大漢。低聲道:“小子,是你自己討死!”


    呂瀚的槍已離崇侯虎頂門不過寸許。但就隻是這寸許之差,再落下便已是千難萬難。一層細碎的冰花像藤蔓一樣瞬間布滿了那槍身,由槍及手,由手至身。隻這瞬息之間,呂瀚雄壯的身軀已被凍成白花花的一片冰雪。崇侯虎出手向無活路,王朝諸人眾所周知。黃飛虎心裏不禁黯然。哪知就在這時,突聽得雷霆般一聲大喝:“打!”


    “砰”的一聲!四下裏數萬軍民齊聲驚喝!那赭紅素櫻槍槍刃狠狠的斫砍在了崇侯虎頭頂!那變起在不可思議之時,縱以崇侯虎百戰之精,卻也著了道。那一擊直是既響又脆!槍刃砍在頭上,崇侯虎頭顱居然並不破裂,隻槍刃之下沁出一線藍血。突然間喀拉拉一陣脆響,崇侯虎腳下那片冰晶擂台竟同時粉碎成千百小塊。呂瀚單手持槍,持槍的手上流動著一股燦然的紅!像是將火焰跟草莓搗碎在一起再加上雲霞慢慢的攪,既明亮又鮮豔。突然嘭的一聲,一簇小而尖銳的火苗從呂瀚手臂上燃起。緊接著嘭嘭嘭嘭數聲輕響。原本覆蓋在呂瀚身上的冰雪就倏然間消融了。呂瀚默然而立,遍身上下紅色火焰烈烈衝騰!


    一片寂靜之中,隻聽得腳步踐踏冰屑吱吱咯咯的聲音。崇侯虎雙目緊盯呂瀚,絕不稍瞬,雙臂緩緩張開,一步一步向後退卻。呂瀚仍是單手執槍,也不稍動。放他走出圈外。崇侯虎伸手上頭摸了一把血,吸口長氣,低聲道:“十二年來,本侯還是初次受傷。好,好得很!”


    突然之間,籠罩在崇侯虎身周的紫氣就黑了一層。眾人都揉眼,疑是錯覺。然而轉瞬之間又黑一層,而無數細碎的骨節爆裂聲音從崇侯虎周身上下不斷響起來。萬籟俱寂之中,令人不禁駭然。那紫氣黑了五重之後,崇侯虎的身形已完全被黑氣籠罩,氤氳之中視而不見。那時觀戰七王之中,才有人低聲說:“火麟精魄!”


    諸王登時了然!那時丁策說數日之前,呂瀚在祁連山。祁連山中素有神獸火麒麟,那是上古燭天之火未滅餘燼所化一股火氣精魂,凝而為獸,散則為氣,千變萬化,不可思議。原來呂瀚不辭千裏遠去祁連,竟是將這世人窮盡一生難以一見的火魄收束入身!那上古燭天火魄專克一切冰寒陰勁。北府滄溟紫氣雖是了得,呂瀚以真氣凝成的尺餘刀刃都能凍化,但對這上承造化之功的火麟精魄竟是凍他不住,反為呂瀚趁勢所傷!


    但那卻也終於激起了北海凶徒崇侯虎隱藏在四大諸侯光輝下的戾氣!崇侯虎身上紫氣每黑一層,出手勁力便強數籌。待到黑沉如風暴將至,人身已捉摸不定時,出手便有通天之力。


    呂瀚仍是單手執槍,身形凝立如山,另一隻手卻伸到背後,將背後雙刀一一解下。低聲道:“昔年師尊傳我刀槍合形之術,想不到今日方得揚於天下!”


    諸王彼此以目相視,都深知其中利害。十戰中一戰,勝負固然緊要,那倒也還罷了。但倘若任由呂瀚與崇侯虎交手,那便是前所未有的王朝中人以十戰擂台內爭!大商王朝六百多年傳承,連天接地不朽光輝,便將在這內爭之中喪失殆盡。黃飛虎道:“呂瀚,你可真要與崇侯打這場十戰麽?”


    呂瀚道:“世人皆智,呂瀚獨愚。隻問事在當為,雖百死而不悔。”


    黃飛虎與比幹對望一眼,均知此事非宜,卻也苦無良策。那時呂瀚與崇侯虎已各運功力,全神貫注。以他二人之強,一旦全力交手,就是黃飛虎也休想拆解的開。何況王朝與鬼族各出十戰,出何等樣人原無規定。倘若強行上台拆解終究不妥。不禁各自扭頭,兩人均是一聲長歎。


    那時鵬城擂台之上,空中光焰開始轔轔閃動。四戰對陣雙方名姓便要標出。這場王朝高手同室操戈的內鬥一觸即發,終於不可避免。那時雖是鵬城數萬軍民,也均感心頭發堵。均知這一場無論輸贏勝敗,總大失王朝臉麵。丁策一打手勢,四賢各亮兵刃,諸人都屏住呼吸,深知呂瀚雖然了得,未必勝得了那享名已就得王朝四大諸侯。設若呂瀚真格落敗,他四人便要一擁而上。就算拚得幾具屍骸仍在鵬城,也要替死難無辜百姓在崇侯虎身上臉上斫上一刀。眼見得呂瀚沉肩擎槍,那兩柄背後雙刀已分別嵌在長槍兩側。眼見得崇侯虎十指交錯相握,身周黑氣已漸凝成形狀,犬牙交錯,猙獰宛如妖魔。這一番一旦動手,必是不死不休,龍爭虎鬥。就黃飛虎也低頭閉目,不忍再看。


    突聽得一人道:“住手!”


    那聲音從萬籟俱靜中響起,直響進眾人的耳朵裏。那隻是平平淡淡的兩個字,然而但聽得出那熟悉聲音的人,心裏突然都像亮起來一般。黃飛虎渾身一震,險些跌倒。他緩緩回首向七王望去,那些享年已久飽經風雨的老人們臉上竟也陰晴不定。黃飛虎道:“是他?”


    比幹道:“真的是他!!”


    黃飛虎微然一笑。隻覺得胸中氣血翻湧,險些便支撐不住。他深吸口氣,氣運丹田,這才強自止住沸騰不休得內息。那時尚未回過頭去。但,這個聲音,他已經等的太久太久了!


    隻聽得當啷一聲響,赭紅素櫻槍脫手落在擂台之上。呂瀚緩緩轉頭,望向鵬城門口。那時夕陽已落,漫天雲霞漸暗。鵬城連天蔽日的雄偉城門之下,一個墨色的影子立在那裏。比周圍的暗影都深,深到灼然明亮。令人不敢直視。隻望了一眼,這個敢與北海凶徒以死相拚的彪形大漢便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悲憤委屈的淚水在他臉上縱橫肆虐,將金冠之下叢叢散發濡濕。呂瀚撲翻身跪倒在地,哽咽道:“師尊!……”


    那時鵬城中的人們已無需人言,紛紛的站起。數萬人起身的聲音匯成一種極震撼人心的聲浪。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並不能看清那在城門之下並不高大的身影,但卻都相信那個人一定看得見他們。而在他的目光之下,無人還能安坐。如果說之前呂瀚與崇侯虎的大戰山雨欲來,壓的滿場萬籟俱寂,那麽這時候這個人的出現就令已被壓製的寂滅的萬籟同時恢複了勃勃生機。在每個人的心裏那些細微而敏感的東西像草原一樣無聲而迅速的生長起來。已將映成實型的四戰雙方名姓突然之間就消失了。連崇侯虎也不得不在陰雲之中現出身來。向那人恭恭敬敬的遙施一禮。當他身子深躬下去的時候,他相信自己的敬意是真誠的。


    因為那並不是等閑的人。


    那時滿場漸漸的靜下去。從萬籟俱寂更靜下去,靜到許多人怔怔的望著,連呼吸也不知不覺停止,而自己稍不覺察。卻感覺心髒跳動太烈,血液奔流過速。而當這一切都在恍然間被忘懷時。人們都嗅到一聲又一聲奇妙的香!鵬城的玉石地麵之上出現了一朵淡墨色的蓮花。那蓮花仿佛從虛空中生出,蓮花之上,卻踩著一隻似龍爪又似鹿蹄一樣的東西。緊接著另一隻相似的蹄爪落在地上。而在落地之前蹄爪下就開出墨色蓮花。那些蓮花一朵一朵的從虛空中綻放,直到走過去仍在原地耽留良久。而一隻龍頭一樣的黑色獸首已被暮色映亮。那就是在王朝已流於傳說的墨麒麟。而它所以成為傳說,是因為他的主人。那端坐在墨麒麟之上慢慢向鵬城擂台走來的人。那是王朝八大朝臣之首,三朝元老荷國之重威德行於天下的人。王朝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大商太師聞仲!


    那時黃飛虎和七王也已先後奔出正殿。但呂瀚身形展起,起落之間已搶在他們前麵,大聲道:“師父,師父。你可來了!難道王朝沒了你就沒了公道麽?”


    聞仲雙目微睜,雙目精光之下呂瀚隻覺周身劇震,惶恐之下趕忙低頭。隻聽聞仲低聲道:“事有輕重緩急!呂瀚,你若信我,日後我還你一個公道!”


    呂瀚默不作聲的站起來,伺立一邊。那時王朝諸王已紛紛上前。聞仲也忙翻身下麟。諸人心神激蕩,一時竟不知說些什麽。數日之前,聞仲突離王都,此後劇變迭起,大事累出,光怪陸離直令人目不暇接,就心思再細密之人也已惘然茫然。數十年來人們已經習慣了擁有太師的王朝,一旦突然失去這層屏障,在足以顛覆整個王朝的大變局下竟覺手足無措。此刻聞仲終於回來了。在已發生了數不清的變故之後聞太師回來了。這些擁有著諸王頭銜名譽的王朝文武一時之選心氣頓壯。聞仲點頭道:“相王、諸位親王,武成王,大略我已知悉。萬事安心,有我聞仲在此!”


    比幹搶將過來,抓住他手,大聲道:“邀天之幸!邀天之幸!太師。您回來了。這數日王都紛繁擾亂。比幹日夜都在思想著你。太師你終於回來了,千斤重擔從此由你來擔。比幹何幸,王朝何幸?”說到這裏,語音已然顫抖,語聲也低落下去。


    “人皆以為比幹累次連番不出戰,是嫉賢妒能,怕死貪生,甚或另有異心謀略。可老相已薨了,太師你又不在。滿朝上下,別無智將。比幹雖知不賢不能,當此時節,不得不咬牙頂上,替國家王朝保全一口元氣!比幹心裏之苦,又有誰能言說。今日幸得太師返駕。此後大事自有太師執掌。比幹願效前驅,以掌中蘭劍決一死戰!”


    太師聞仲驟然現身,鵬城舉城轟動的時候。鬼兵偏殿的殿宇裏也靜悄悄的多了幾個人。他們的身形突然顯現出來,卻直到良久之後才為人所見,仿佛他們亙古以來就在那裏了。而他們的身影自來便是這殿宇中的一部分。即使當帽簷遮住眉眼的兵士率先發現他們的到來時,很多人或非人仍沒有意識到這赫然出現的三數人意味著什麽。隻有一個輕柔的聲音回響在殿中。


    “感謝你們能挺到這等時分。——我們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靖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靖岩並收藏封神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