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後,王城東南八裏,八葉原。
虞莬混雜在鬆散不成隊形的隊伍進入鵬城的時候,周圍響起如雷的哄笑聲。這令年輕的戰士有些窘迫,不敢抬頭。雖然他原本也被命令不得胡亂抬頭。這支緩緩入場的隊伍其實頗有些寒酸。總數不過五百多。並且沒有旗纛。骷髏王們的王帳在幾天之內屢次被夷為平地,旗纛都變得絲絲縷縷,此刻連一塊平展點的牛皮都拿不出來。鬼卒們嚐試補綴了很久,然後放棄了。因為很顯然舉著一張漁網入場於他們臉上的容光絲毫無益。即便如此,虞莬仍然沒有想到,在這鬼兵與人界的決戰之地,很可能決定未來九州命運的地方。大商王朝竟然沒有禁止百姓旁觀。從王都中趕來的人們扶老攜幼幾乎塞滿了整個鵬城,總數當逾十萬人。相形之下五百來人的鬼兵隊連鄉下人進城都談不上,充其量算鄉下螞蟻。虞莬深深的埋著頭,生恐他的真實身份被看出來。就在這五百個“鬼兵”當中,摻雜著八十來名虞莬這樣的虎牙軍士。本來像他們這樣血肉飽滿的凡人與鬼兵迥然不同,但前夜的那場惡戰造成的創傷尚未愈合。活人們也有氣無力,身上破破爛爛,看起來與僵屍也沒多大區別。而且這是一支多麽引人注目的隊伍啊。雖然沒有華麗的旗纛前導,但骷髏王們騎著白骨馬在前領路,之後是碩果僅存的身軀龐大的牛頭人們。——天魔與狐龍的戰役中大多數牛頭人都被波及。——他們吸引了絕大多數的目光。之後的破爛的骨架和僵屍就沒那麽多人注意了。虞莬低著頭,心中有些惴惴不安。畢竟,他們是西岐留在這支隊伍中的最後一批人。
天亮之前。西伯侯和冉我豹隱便率領著西岐的餘下力量:四賢八駿,三將諸公子以及虎牙軍殘存的大部悄悄離開了鬼兵大帳。而後,虞莬作為留下的八十人之一加入了鬼兵之中。他是第一次脫離兵勢如虎的虎牙軍。汗水將他手心裏緊攥著的黃絹符咒浸得半濕,他下意識的張了張手,生怕符咒在汗水的浸透下失去作用。同時狠狠的責罵著自己。他是西岐名將太顛的兒子,為什麽竟如此膽怯。
虞莬對在那場驚心動魄的血戰後十戰仍能如期舉行茫然不解。按他年輕戰士的想法,在公平約戰前一方以極優勢兵力圍殺另一方的大將,無論如何有些不合規矩。雖然他不得不承認那一仗的嚴酷是他之前從不能想象的。他原以為王朝會在暴怒之下斷然拒絕十戰。而倘若王朝立即反手報複,即使三千虎牙軍是橫掃西陲的勇悍之士。但王都之中同樣有從五關兼程而來的精銳兵馬,而且據說總數超過八萬。這種兵力上的懸殊差距已絕非任何兵員素質所能中和。然而,此刻當他隨著骷髏王們低著頭走進十戰的擂台宏偉的鵬城時,雖然四麵八方的哄笑和斥罵聲如雷。但仍然沒有任何公然的敵對事件發生。虞莬相信一定有些他不知道的事情已經發生了。而且錯綜細密。它們導引著時勢潛移默化的移轉著,每一刻都不停止。直到最後那一刹那,直到一個聲音從隊前響起。那聲音溫和、清雅,彬彬有禮。
“佳客遠來,有失迎迓。比幹在此恭候多時了。”
骷髏王們一個又一個的從馬上翻下來。與比幹簡略的寒暄見禮。比幹的態度依然溫和從容,舉止也是有條不紊的優雅不失禮數。但虞莬雖然是武將家的子弟,在西岐卻向與西伯侯諸少年公子同學,他接受過嚴格的貴族禮儀教育,自然也聽得出比幹的揖讓言辭雖然彬彬有禮卻掩飾不住拒人千裏的冷漠。
“怎麽不見商容丞相呢?”
一個骷髏王左右張望。他的確詫異在這種公開且隆重的場合中竟然不見王朝首相的蹤影。雖然比幹以王朝亞相兼七王之首的身份,也未可說失禮。但總是蹊蹺的事。
比幹身後的兩個文官之一立即黑下了臉。但比幹隻是淡然道:“老相身體不好。畢竟年紀高大了。……諸位這邊請。”
於是幾百個鬼兵就開始在王朝訓練有素的詩禮侍者引導下轟隆轟隆的走進涼棚。這是鵬城的四角之一。專門給鬼兵們搭蓋了能遮蔽陽光的偏殿。雖然時間倉促,手工仍是精雕細刻,鏤花點翠,令人無可挑剔。稍事休息,比幹便謙和而親切的請骷髏王們上鵬城之中的砌玉台致辭。
骷髏王們彼此相顧,都搖了搖頭。一切話語已無需言講。而他們也隱隱感覺到鵬城之中彌漫著一種緊張而詭異的氣氛。那不止是敵意。以數百鬼兵悍然挑戰強大的王朝,身在鵬城的十數萬軍民對骷髏王們的敵意濃如實質。這他們並不在乎。但令他們更擔心的是,這時勢此刻已非他們所能左右。盡管在這些鬼兵裏他們還是最高的君王。
比幹就也不說話。清雅溫和的賢王直到這時候麵色才漸漸冰冷下來。他轉過身去,沉著臉緩緩的走回去。鵬城的四麵同時敲起細密的鼓聲,它們連成一片像沉沒在暗雲下的雷。紛雜擾攘的鵬城在鼓聲響起後瞬時安靜了下來。十餘萬人都漸漸收住聲音。偌大的鵬城之中就隻見比幹一個人緩緩的走。身影小成一點,十餘萬人的目光下這倜儻優雅的賢王之首似乎也深深的落寞。直到他的身影漸漸消沒在遠方。與鬼兵們所在的偏殿遙遙相對。這時候他們才注意到那是一座格調威嚴的正殿。比鬼兵們所在的偏殿大得多,也高得多,相隔遙遠仍能看見。而它儼然矗立在鵬城的一隻羽翼之下。骷髏王才知道自己的偏殿上空必然也是一隻鵬城的羽翼。他們占據了鵬城的兩隅。這時候鼓聲更烈了。
在激烈的千鼓齊鳴聲中,原本平滑如鏡的鵬城中間空場開始慢慢的向上凸起。形成一座高台。但無論雙翼之下的正殿偏殿還是鵬城四周容納百姓的回廊——那些回廊盤桓在鵬城的上空像一條條巨龍。——都比高台還高。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高台上的情形。那座高台與地麵平齊的時候毫無異狀,但漸而凸起之後顏色卻在慢慢變化,逐漸現出青碧的玉色。竟似整個一塊美玉雕成。高台之上空無一物。
高台升到一個高度,就不再升。而四周激蕩如雷的鼓聲也由連綿敲打變成一聲接一聲的齊響。每一聲都像重拳搗到心裏。隨著千麵鼓一聲一聲的轟響。簇擁在鵬城四周回廊上的百姓和佇立在鵬城各處的軍兵也開始大聲的相和。那聲音澎湃如海洋。鬼兵們棲身的偏殿仿佛巨浪拍打下懸崖上搖搖欲墜的鳥巢。
那是在邀戰!
於是第一個勇士開始現身。從骷髏王們背後的牛頭中,一隻牛頭站起身來。
虞莬混雜在鬆散不成隊形的隊伍進入鵬城的時候,周圍響起如雷的哄笑聲。這令年輕的戰士有些窘迫,不敢抬頭。雖然他原本也被命令不得胡亂抬頭。這支緩緩入場的隊伍其實頗有些寒酸。總數不過五百多。並且沒有旗纛。骷髏王們的王帳在幾天之內屢次被夷為平地,旗纛都變得絲絲縷縷,此刻連一塊平展點的牛皮都拿不出來。鬼卒們嚐試補綴了很久,然後放棄了。因為很顯然舉著一張漁網入場於他們臉上的容光絲毫無益。即便如此,虞莬仍然沒有想到,在這鬼兵與人界的決戰之地,很可能決定未來九州命運的地方。大商王朝竟然沒有禁止百姓旁觀。從王都中趕來的人們扶老攜幼幾乎塞滿了整個鵬城,總數當逾十萬人。相形之下五百來人的鬼兵隊連鄉下人進城都談不上,充其量算鄉下螞蟻。虞莬深深的埋著頭,生恐他的真實身份被看出來。就在這五百個“鬼兵”當中,摻雜著八十來名虞莬這樣的虎牙軍士。本來像他們這樣血肉飽滿的凡人與鬼兵迥然不同,但前夜的那場惡戰造成的創傷尚未愈合。活人們也有氣無力,身上破破爛爛,看起來與僵屍也沒多大區別。而且這是一支多麽引人注目的隊伍啊。雖然沒有華麗的旗纛前導,但骷髏王們騎著白骨馬在前領路,之後是碩果僅存的身軀龐大的牛頭人們。——天魔與狐龍的戰役中大多數牛頭人都被波及。——他們吸引了絕大多數的目光。之後的破爛的骨架和僵屍就沒那麽多人注意了。虞莬低著頭,心中有些惴惴不安。畢竟,他們是西岐留在這支隊伍中的最後一批人。
天亮之前。西伯侯和冉我豹隱便率領著西岐的餘下力量:四賢八駿,三將諸公子以及虎牙軍殘存的大部悄悄離開了鬼兵大帳。而後,虞莬作為留下的八十人之一加入了鬼兵之中。他是第一次脫離兵勢如虎的虎牙軍。汗水將他手心裏緊攥著的黃絹符咒浸得半濕,他下意識的張了張手,生怕符咒在汗水的浸透下失去作用。同時狠狠的責罵著自己。他是西岐名將太顛的兒子,為什麽竟如此膽怯。
虞莬對在那場驚心動魄的血戰後十戰仍能如期舉行茫然不解。按他年輕戰士的想法,在公平約戰前一方以極優勢兵力圍殺另一方的大將,無論如何有些不合規矩。雖然他不得不承認那一仗的嚴酷是他之前從不能想象的。他原以為王朝會在暴怒之下斷然拒絕十戰。而倘若王朝立即反手報複,即使三千虎牙軍是橫掃西陲的勇悍之士。但王都之中同樣有從五關兼程而來的精銳兵馬,而且據說總數超過八萬。這種兵力上的懸殊差距已絕非任何兵員素質所能中和。然而,此刻當他隨著骷髏王們低著頭走進十戰的擂台宏偉的鵬城時,雖然四麵八方的哄笑和斥罵聲如雷。但仍然沒有任何公然的敵對事件發生。虞莬相信一定有些他不知道的事情已經發生了。而且錯綜細密。它們導引著時勢潛移默化的移轉著,每一刻都不停止。直到最後那一刹那,直到一個聲音從隊前響起。那聲音溫和、清雅,彬彬有禮。
“佳客遠來,有失迎迓。比幹在此恭候多時了。”
骷髏王們一個又一個的從馬上翻下來。與比幹簡略的寒暄見禮。比幹的態度依然溫和從容,舉止也是有條不紊的優雅不失禮數。但虞莬雖然是武將家的子弟,在西岐卻向與西伯侯諸少年公子同學,他接受過嚴格的貴族禮儀教育,自然也聽得出比幹的揖讓言辭雖然彬彬有禮卻掩飾不住拒人千裏的冷漠。
“怎麽不見商容丞相呢?”
一個骷髏王左右張望。他的確詫異在這種公開且隆重的場合中竟然不見王朝首相的蹤影。雖然比幹以王朝亞相兼七王之首的身份,也未可說失禮。但總是蹊蹺的事。
比幹身後的兩個文官之一立即黑下了臉。但比幹隻是淡然道:“老相身體不好。畢竟年紀高大了。……諸位這邊請。”
於是幾百個鬼兵就開始在王朝訓練有素的詩禮侍者引導下轟隆轟隆的走進涼棚。這是鵬城的四角之一。專門給鬼兵們搭蓋了能遮蔽陽光的偏殿。雖然時間倉促,手工仍是精雕細刻,鏤花點翠,令人無可挑剔。稍事休息,比幹便謙和而親切的請骷髏王們上鵬城之中的砌玉台致辭。
骷髏王們彼此相顧,都搖了搖頭。一切話語已無需言講。而他們也隱隱感覺到鵬城之中彌漫著一種緊張而詭異的氣氛。那不止是敵意。以數百鬼兵悍然挑戰強大的王朝,身在鵬城的十數萬軍民對骷髏王們的敵意濃如實質。這他們並不在乎。但令他們更擔心的是,這時勢此刻已非他們所能左右。盡管在這些鬼兵裏他們還是最高的君王。
比幹就也不說話。清雅溫和的賢王直到這時候麵色才漸漸冰冷下來。他轉過身去,沉著臉緩緩的走回去。鵬城的四麵同時敲起細密的鼓聲,它們連成一片像沉沒在暗雲下的雷。紛雜擾攘的鵬城在鼓聲響起後瞬時安靜了下來。十餘萬人都漸漸收住聲音。偌大的鵬城之中就隻見比幹一個人緩緩的走。身影小成一點,十餘萬人的目光下這倜儻優雅的賢王之首似乎也深深的落寞。直到他的身影漸漸消沒在遠方。與鬼兵們所在的偏殿遙遙相對。這時候他們才注意到那是一座格調威嚴的正殿。比鬼兵們所在的偏殿大得多,也高得多,相隔遙遠仍能看見。而它儼然矗立在鵬城的一隻羽翼之下。骷髏王才知道自己的偏殿上空必然也是一隻鵬城的羽翼。他們占據了鵬城的兩隅。這時候鼓聲更烈了。
在激烈的千鼓齊鳴聲中,原本平滑如鏡的鵬城中間空場開始慢慢的向上凸起。形成一座高台。但無論雙翼之下的正殿偏殿還是鵬城四周容納百姓的回廊——那些回廊盤桓在鵬城的上空像一條條巨龍。——都比高台還高。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高台上的情形。那座高台與地麵平齊的時候毫無異狀,但漸而凸起之後顏色卻在慢慢變化,逐漸現出青碧的玉色。竟似整個一塊美玉雕成。高台之上空無一物。
高台升到一個高度,就不再升。而四周激蕩如雷的鼓聲也由連綿敲打變成一聲接一聲的齊響。每一聲都像重拳搗到心裏。隨著千麵鼓一聲一聲的轟響。簇擁在鵬城四周回廊上的百姓和佇立在鵬城各處的軍兵也開始大聲的相和。那聲音澎湃如海洋。鬼兵們棲身的偏殿仿佛巨浪拍打下懸崖上搖搖欲墜的鳥巢。
那是在邀戰!
於是第一個勇士開始現身。從骷髏王們背後的牛頭中,一隻牛頭站起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