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怎會知道,就在幾天前,一柄鋒銳的匕首割開了老相商容的喉管,由此引發了廟堂上的大動蕩。但憑借玄黃譜的造詣他本能的意識到那匕首的非同小可。他謹慎的將匕首貼身藏好。然而就在幾乎同時一聲轟然巨響炸響在他耳邊。整個已沉睡的王都都被這石破天驚的一響震醒了。韋護陡然抬首,在巨響聲中被震翻震飛的土木灰石揚揚灑灑的落下來。他心中突生一種警兆,而那巨響之後城外又寂靜下來了。韋護一語不發的站著,而手指已抑製不住的顫抖起來。他陡然警覺再停留下去無論他自己還是道行天尊,在徐急雨麵前都難以交代。他反身回太師府時候已經決心不容任何人在他麵前危害太師府。但這時候他知道自己在害怕。


    那東西可能已經離王都很近了。可能就在城外。而他的確在害怕。他假作無意的從容的問徐急雨。“這小樓是什麽所在?”


    “太師府的武庫!”徐急雨恭謹的回答,“太師的許多仙兵就存在這裏。”韋護淡淡點了點頭,“既如此,我去了。徐急雨……”


    “仙師!”


    徐急雨並沒有想到出手救他的竟然會是玉虛教下道行天尊,因此他格外謹慎。如果是碧遊門人,那並不奇怪。太師聞仲在碧遊宮中也是傳奇一樣的人物。而不久前太師座下兩大弟子之一的吉利已經親自動身去九龍島搬請碧遊一脈與聞仲親厚的仙人前來助陣。但玉虛宮和碧遊宮素不相容,徐急雨雖不是正派道門中人卻也頗有所知。而道行天尊望向他的目光卻仿佛飽含著親切,言語卻又猶豫。徐急雨心中大奇間,隻聽道行天尊向他道:“多加小心,前途珍重!”


    而後那仙人便化毫光飄然而去。但徐急雨的心裏卻仿佛驟然失落。


    五城兵馬司鄧九公匆匆趕入王城時,以為自己當是最遲的。那股升空的藍火在王都之中是最緊急詔命之一。凡見到藍火無論手中有何等要事也必須即刻放下赴援。藍火一升空,就標誌著王朝真的有大麻煩了。雖然之前王朝早已萌生亂象,七王一相更連五龍捧日九星煙火這樣最高級別的五百裏征召都用上了。但正因為此,這時候還發出救急的藍火就更令人心裏沒底。鄧九公心中七上八下的忐忑著衝進九間大殿的同時就愣住了。這裏跟這位老將所想的濟濟一堂的情況完全相反,簡直寥落冷清到了極點。整座太一殿中就隻有一個人守在那裏。看服飾應當是玄天四十九算之一。那人見鄧九公匆匆而來,微笑道:“是五城兵馬司鄧大人吧?”


    “王上回來了麽?諸位大臣呢?”老將軍滿腹狐疑的東張西望,“誰放的萬裏起煙雲?難道說還有矯詔不成?”


    “並非如此,大人!”那人搖頭道:“您還是親自上城看看吧。王上和各位大人此刻都在那裏。您去了,自然知道!”


    鄧九公再不搭話,立即轉身出殿,跨上他的老馬一股煙塵直奔外城。他策馬狂奔的時候那聲震醒了全城的巨響就炸響了,這反倒給他指引出了方向。老將軍匹馬直撞到巨響傳來的東城。離的還遠就能看到城外轟轟而上的滾滾黑煙。鄧九公心頭一震,險些失手丟掉絲韁,難道老了老了自己還躲不開這一回?


    這時候他終於理解費仲為什麽明明眼見了萬裏起煙雲騰空還是托辭不回來。那個人心機太快了!


    鄧九公飛馬上城。那個玄天四十九算說的不錯。大商王朝年輕的王終於安然無恙的回來了!


    不但王,而且常陪伴在王身邊的那個美麗異常的女子,武成王黃飛虎都已歸來。在他們身邊肅立著兩個狀貌異常的人。一個出色的大胖子,另一個則是翩翩的少年,正是台閣五老中的商先生和徴先生,徴先生身前一臉端嚴沉默無語的則是首相楊任。紂王的另一側站立著七王之首比幹,以次是所有在王都也及時趕來的諸王諸臣。鄧九公上城的時候隻有楊任和比幹轉過頭來向他打了個招呼,但兩人的臉色都像死灰一樣難看。鄧九公心下便惶恐起來。自己還是來遲了。他搶前幾步就拜倒在紂王麵前,但年輕的王疾速伸手將他攙了住,即使在攙他的時候紂王的眼神仍沒有注視在他身上,鄧九公這才感覺到異樣。其實以老將的經驗他早該分辨出眾人的茫然或惶恐其實並非針對於他,隻是老將軍見了紂王之後心心念念就都隻在這個王身上。直到紂王將他攙起來然後不做聲的用手指了指他的背後,老將軍才回過頭,然後就徹底的驚呆了!


    “我們是回來了。”紂王低聲道:“可是也把它招回來了!”


    ——那是一隻天魔!


    沒有人跟鄧九講述過以往的經過,但老將軍憑著近百年在九州的曆練一眼望去就斷定那是一隻天魔。因為除了天魔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像那樣沉鬱的黑!老將軍雖已高齡,然而吃得肉喝得酒輪得刀上得陣,素來不覺得天下會有怎樣的絕境。但隻望了一眼那黑,心中就猝然生出一種低沉若死的念頭,一霎那竟覺得自己還不如已經死了,而他雖活著,附著在骨骼和筋脈上的血肉也正以可感知的速度迅速枯萎下去。


    如果不是一團極燦爛的白在拚命擋著那股沉鬱的黑,恐怕那隻天魔此刻已經攻破了城池了。那黑和白都極巨大,巨大的仿佛兩座移動的城。而黑色的天魔無數次凶猛的攻擊都被那白色的東西攔了下來。雖以鄧九之淵博竟也認不出那白色的東西究竟是何神獸!那望上去像是一條巨大無比的白龍,但本應是龍頭的巨大獸受卻又像一頭蒼老的狐,滿布鱗甲的四隻爪也仍然沒有脫去狐爪的模樣,而兩肋上伸出兩隻白色的翼,身後拖著一隻龍尾!正是在這神獸的牽製之下天魔雖然暴躁無比,卻竟不能傷到王都。而這時鄧九才發覺,並非所有人都撤回了城上。即使在這種壯觀到令任何人都自感渺小的宏大戰鬥之中,仍然有一個人在城外與白色神獸並肩作戰者。


    那個人就是十九輕騎第二的筆墨紙硯!


    倘若沒有筆墨紙硯的“武庫”寶圖力戰,這時候還能站回王都青黛的城牆上的就未必還是這些人了。之前,包括紂王本人這個十九輕騎之首,誰都沒想到筆墨紙硯全力出手竟然是這樣的強悍!或者也不能說是他的強悍,而是那張圖!那張集筆墨紙硯門派之力經數百年而繪就的寶圖!筆墨紙硯為了竭力守護紂王和王都已不惜將那張凝聚了本派無數前輩宗師心血甚至生命的圖在這城外拚光拚盡!即使麵對著龐大無倫的天魔筆墨紙硯也毫無懼色。他並非一個人而是統率著整整一支三千人的軍隊。如果說金城湯池是武庫之中最強防禦的話,那麽武陣千軍就是武庫之中最強的進攻!在這支軍隊舍死忘生前仆後繼的牽製之下,那白色神獸才勉強跟天魔打了個平手。


    因此站在城牆上觀戰的人每一個都神色緊張,盡管能夠身在此地的人幾乎每一個都是王朝有數高手。商先生和徴先生雖然已身在城上,但每當白色神獸不支的時候仍然相繼出手助戰。包括武成王黃飛虎。戰火雖已蔓延到城下,但很明顯的,這些人並不想做城下之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靖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靖岩並收藏封神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