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漢一路護送高幹回去,並沒有多說什麽,隻是連連歎氣。
而高幹則一直在觀察著楊漢的神情,今日聽聞張遼戰死而其部下分裂的消息著實令他又驚又喜,徐晃和楊漢隱隱有向他舅父靠過來的意思,更令他振奮。
隻是他必須確定這個消息是否真實,他已經被橋瑁坑過一次,唯恐再被算計,必須小心確認才行,所以他一路都沒有和楊漢說話,就是看他會不會主動搭訕。
高幹住處離徐晃府邸並不遠,很快到了他院門口,楊漢看著門口的四個侍衛,大聲道:“汝等要好生招待高先生,不可怠慢!”
進了院子,楊漢便向高幹道:“高先生,好生休息,某這便告辭。”
說罷向高幹一禮,很利索的轉身就走,全部停留之意。
高幹看楊漢轉身就要離去,全無和自己多說的意思,心中登時一定,疑心去了許多,忙開口道:“楊中郎留步,可否到屋裏一敘?”
背對著高幹的楊漢臉上露出笑容,但回過身麵對高幹時,他臉上已是一副猶疑之色,遲疑道:“這……”
高幹看楊漢神情遲疑,忙道:“並無其他,隻是高某平生最喜歡結交豪傑,看楊中郎英雄人物,想要結交一番。”
楊漢這才道:“不敢當高先生盛讚,如此,某便隨高先生一敘吧。”
高幹大喜,忙道:“快請進屋。”
此時高幹還不知道,二人的第一次較量,他已經輸了。
事實上也不是高幹太傻,而是二人的處境不一樣。
對於楊漢而言,要謀高幹,掌握著完全的主動,這一次不成,下一次還能製造機會,但對高幹而言就不同了,高幹被徐晃幽禁,平日裏不見外人,他這一次不向楊漢打探消息,那就不知什麽時候能等到下一次了。
楊漢正是抓住了高幹無可奈何的急切心理,篤定他這一次一定會留下自己,所以他才故作毫不猶豫轉身離去,以退為進,初步打消了高幹的疑心。
二人進到屋裏,高幹忙給楊漢倒上茶,二人坐定,高幹這才再次問道:“楊中郎,大將軍果真戰死廬江乎?”
這是高幹最關心的事,如果張遼真是戰死,那今日徐晃和橋瑁的內鬥多半就是真的了。
楊漢歎了口氣,道:“高先生一直呆在這院裏,恐怕不知道,如今大將軍戰死廬江的消息外麵已經是人盡皆知了,恐怕令舅都已經知曉了。”
人盡皆知?高幹不由一怔,手指輕敲著案台。人盡皆知,也未必會是真消息吧……
楊漢又低聲道:“高先生有所不知,許褚將軍初時也不信大將軍戰死,遂與黃忠、臧霸帶三萬大軍南下廬江搜尋,結果在皖水發現了一具屍體,還看到了大將軍的鉤鐮刀和戰馬象龍,從捉到的賊兵口中得知,大將軍本來殺的那些賊兵人仰馬翻,可惜中了毒箭,不得不逃走……哎……如今黃忠、臧霸、許褚已經在廬江各據一郡……”
“竟是如此!”高幹聽了楊漢敘述,又察言觀色,登時信了七八分。
事實上楊漢說的沒一句假話,高幹就是事後去打探也發現不了問題。因為許褚、黃忠和臧霸確實去尋張遼了,許褚也確實在皖水中發現過屍體,不過那不是張遼,後來也看到了張遼的鉤鐮刀和象龍,張遼也確實中了毒。
楊漢的話中最重要的是那具屍體,這具屍體與鉤鐮刀和象龍都沒有任何關係,也不是在一起發現的,但楊漢把事情都說到一起,直接就讓高幹誤會了,這屬於言辭上的偽詐。
“高先生有所不知,”楊漢又低聲道:“正是因為得到大將軍戰死的消息,天子才敢褫奪大將軍名號,更授意董承攻打大將軍府,捉拿大將軍家眷。”
天子都開始對付張遼了?高幹聞言不由一驚,忙問道:“可曾捉到大將軍家眷?”
楊漢搖搖頭:“也是董承時運不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的人馬還沒捉到大將軍家眷,曹操就攻進雒陽,斬殺了董承,又與劉備、於毒共同挾天子以令諸侯。”
“雒陽竟發生了如此大事!”
高幹有些呆愣,他知道楊漢不會在這方麵騙他,這事太大了,出去問誰都知道,何況他此前謀害河內,就與董承有勾結,自然知道一些內幕,隻是沒想到董承居然死了,曹操、劉備還有那個於毒卻掌控了朝廷。
如此看來,張遼必然是已經死了,否則絕不會任由曹操掌控朝廷。
不想楊漢又道:“大將軍雖不在,但他還有師傅賈文和,那老兒豈是等閑,當初就策動涼州人圍攻長安,如今又如法炮製,傳言天子謀害大將軍,策動百姓圍攻雒陽朝廷,大將軍麾下征北將軍高順也南下為大將軍報仇,天子被曹操、劉備和於毒攜裹逃出了雒陽,如今去了關東,天下又是一片大亂,諸侯人心思動,群龍無首,大將軍留下的各路將領也各懷心思。”
高幹直接聽得驚住了,他沒想到自己被囚禁的這一個多月竟然發生了這麽多大事,幾乎要重改天下格局了!
高幹呆了許多,才回過神來,想到了正題,忙收拾心思,道:“既然大將軍已經戰死,楊中郎何不勸徐將軍投奔我舅父,我舅父素來喜納賢士,寬宏待人,當今天下諸侯無人能比,若楊中郎與徐將軍肯投靠,必得我舅父重用,封侯拜將,指日可待。”
楊漢歎道:“某亦久慕袁冀州令名,曾勸徐將軍投靠袁冀州,獻出河內郡,奈何徐將軍太重情重義了!仍是心念大將軍,難做決斷。”
高幹忙道:“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事,如今大將軍既然見害,宜早做決定,還望楊中郎多多勸諫徐將軍。”
“這個自然。”楊漢說罷,又歎了口氣:“隻是大將軍對我等部曲確實恩重,若非我與大將軍本有仇怨,恐也難決斷。”
“楊中郎與大將軍有仇怨?”高幹眼裏登時露出好奇之色。
楊漢神色沉重,一本正經的胡謅道:“其實我本是白波渠帥楊奉的族弟。”
“啊?原來閣下是……是楊渠帥的族弟,真是久仰。”高幹驚得不知該說什麽了,不過對於楊奉嘛,他也隻能勉強說出個久仰,至於久仰哪兒他也不知道。
“徐將軍本是我族兄麾下校尉,後來張遼打敗我族兄,收服徐將軍,而後我族兄又被張遼害死,幸得我平日低調,又有徐將軍顧念舊情暗中相護,我才活到今日。”楊漢說著麵露戚色,頓了頓,又歎道:“但即便是我與大將軍有仇怨,卻不得不為他的風采與恩德所折服,便熄去了報仇的心思,隻是如今大將軍不在了,我自然要另尋他途。”
“原來楊中郎還有這麽一段故事。”高幹聽了,也不由慨歎道:“楊中郎能因恩德而棄仇恨,胸襟著實令高某欽佩,不過確如楊中郎所說,大將軍既死,汝等若不另尋明主,遲早要消亡。”
“知我者,高先生也。”楊漢撫掌歎道:“待我回去便勸徐將軍,先將高先生放回冀州,然後再驅逐橋瑁,占據河內,獻給袁冀州以為進身之階。”
“妙哉!”高幹大喜,忙拉著楊漢的雙手:“如此,有勞楊中郎了,若吾果回冀州,必在舅父麵前為楊中郎請功!”
楊漢點了點頭:“此事須要盡快,如今曹操、劉備、劉表、孫策等各路諸侯都在暗中拉攏大將軍舊部,遲則晚矣。”
高幹登時有些急了,忙道:“楊中郎可先勸徐將軍放我回去,我必勸舅父來使相迎。”
“好!一言為定。”
楊漢與高幹擊掌為誓。
而高幹則一直在觀察著楊漢的神情,今日聽聞張遼戰死而其部下分裂的消息著實令他又驚又喜,徐晃和楊漢隱隱有向他舅父靠過來的意思,更令他振奮。
隻是他必須確定這個消息是否真實,他已經被橋瑁坑過一次,唯恐再被算計,必須小心確認才行,所以他一路都沒有和楊漢說話,就是看他會不會主動搭訕。
高幹住處離徐晃府邸並不遠,很快到了他院門口,楊漢看著門口的四個侍衛,大聲道:“汝等要好生招待高先生,不可怠慢!”
進了院子,楊漢便向高幹道:“高先生,好生休息,某這便告辭。”
說罷向高幹一禮,很利索的轉身就走,全部停留之意。
高幹看楊漢轉身就要離去,全無和自己多說的意思,心中登時一定,疑心去了許多,忙開口道:“楊中郎留步,可否到屋裏一敘?”
背對著高幹的楊漢臉上露出笑容,但回過身麵對高幹時,他臉上已是一副猶疑之色,遲疑道:“這……”
高幹看楊漢神情遲疑,忙道:“並無其他,隻是高某平生最喜歡結交豪傑,看楊中郎英雄人物,想要結交一番。”
楊漢這才道:“不敢當高先生盛讚,如此,某便隨高先生一敘吧。”
高幹大喜,忙道:“快請進屋。”
此時高幹還不知道,二人的第一次較量,他已經輸了。
事實上也不是高幹太傻,而是二人的處境不一樣。
對於楊漢而言,要謀高幹,掌握著完全的主動,這一次不成,下一次還能製造機會,但對高幹而言就不同了,高幹被徐晃幽禁,平日裏不見外人,他這一次不向楊漢打探消息,那就不知什麽時候能等到下一次了。
楊漢正是抓住了高幹無可奈何的急切心理,篤定他這一次一定會留下自己,所以他才故作毫不猶豫轉身離去,以退為進,初步打消了高幹的疑心。
二人進到屋裏,高幹忙給楊漢倒上茶,二人坐定,高幹這才再次問道:“楊中郎,大將軍果真戰死廬江乎?”
這是高幹最關心的事,如果張遼真是戰死,那今日徐晃和橋瑁的內鬥多半就是真的了。
楊漢歎了口氣,道:“高先生一直呆在這院裏,恐怕不知道,如今大將軍戰死廬江的消息外麵已經是人盡皆知了,恐怕令舅都已經知曉了。”
人盡皆知?高幹不由一怔,手指輕敲著案台。人盡皆知,也未必會是真消息吧……
楊漢又低聲道:“高先生有所不知,許褚將軍初時也不信大將軍戰死,遂與黃忠、臧霸帶三萬大軍南下廬江搜尋,結果在皖水發現了一具屍體,還看到了大將軍的鉤鐮刀和戰馬象龍,從捉到的賊兵口中得知,大將軍本來殺的那些賊兵人仰馬翻,可惜中了毒箭,不得不逃走……哎……如今黃忠、臧霸、許褚已經在廬江各據一郡……”
“竟是如此!”高幹聽了楊漢敘述,又察言觀色,登時信了七八分。
事實上楊漢說的沒一句假話,高幹就是事後去打探也發現不了問題。因為許褚、黃忠和臧霸確實去尋張遼了,許褚也確實在皖水中發現過屍體,不過那不是張遼,後來也看到了張遼的鉤鐮刀和象龍,張遼也確實中了毒。
楊漢的話中最重要的是那具屍體,這具屍體與鉤鐮刀和象龍都沒有任何關係,也不是在一起發現的,但楊漢把事情都說到一起,直接就讓高幹誤會了,這屬於言辭上的偽詐。
“高先生有所不知,”楊漢又低聲道:“正是因為得到大將軍戰死的消息,天子才敢褫奪大將軍名號,更授意董承攻打大將軍府,捉拿大將軍家眷。”
天子都開始對付張遼了?高幹聞言不由一驚,忙問道:“可曾捉到大將軍家眷?”
楊漢搖搖頭:“也是董承時運不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的人馬還沒捉到大將軍家眷,曹操就攻進雒陽,斬殺了董承,又與劉備、於毒共同挾天子以令諸侯。”
“雒陽竟發生了如此大事!”
高幹有些呆愣,他知道楊漢不會在這方麵騙他,這事太大了,出去問誰都知道,何況他此前謀害河內,就與董承有勾結,自然知道一些內幕,隻是沒想到董承居然死了,曹操、劉備還有那個於毒卻掌控了朝廷。
如此看來,張遼必然是已經死了,否則絕不會任由曹操掌控朝廷。
不想楊漢又道:“大將軍雖不在,但他還有師傅賈文和,那老兒豈是等閑,當初就策動涼州人圍攻長安,如今又如法炮製,傳言天子謀害大將軍,策動百姓圍攻雒陽朝廷,大將軍麾下征北將軍高順也南下為大將軍報仇,天子被曹操、劉備和於毒攜裹逃出了雒陽,如今去了關東,天下又是一片大亂,諸侯人心思動,群龍無首,大將軍留下的各路將領也各懷心思。”
高幹直接聽得驚住了,他沒想到自己被囚禁的這一個多月竟然發生了這麽多大事,幾乎要重改天下格局了!
高幹呆了許多,才回過神來,想到了正題,忙收拾心思,道:“既然大將軍已經戰死,楊中郎何不勸徐將軍投奔我舅父,我舅父素來喜納賢士,寬宏待人,當今天下諸侯無人能比,若楊中郎與徐將軍肯投靠,必得我舅父重用,封侯拜將,指日可待。”
楊漢歎道:“某亦久慕袁冀州令名,曾勸徐將軍投靠袁冀州,獻出河內郡,奈何徐將軍太重情重義了!仍是心念大將軍,難做決斷。”
高幹忙道:“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事,如今大將軍既然見害,宜早做決定,還望楊中郎多多勸諫徐將軍。”
“這個自然。”楊漢說罷,又歎了口氣:“隻是大將軍對我等部曲確實恩重,若非我與大將軍本有仇怨,恐也難決斷。”
“楊中郎與大將軍有仇怨?”高幹眼裏登時露出好奇之色。
楊漢神色沉重,一本正經的胡謅道:“其實我本是白波渠帥楊奉的族弟。”
“啊?原來閣下是……是楊渠帥的族弟,真是久仰。”高幹驚得不知該說什麽了,不過對於楊奉嘛,他也隻能勉強說出個久仰,至於久仰哪兒他也不知道。
“徐將軍本是我族兄麾下校尉,後來張遼打敗我族兄,收服徐將軍,而後我族兄又被張遼害死,幸得我平日低調,又有徐將軍顧念舊情暗中相護,我才活到今日。”楊漢說著麵露戚色,頓了頓,又歎道:“但即便是我與大將軍有仇怨,卻不得不為他的風采與恩德所折服,便熄去了報仇的心思,隻是如今大將軍不在了,我自然要另尋他途。”
“原來楊中郎還有這麽一段故事。”高幹聽了,也不由慨歎道:“楊中郎能因恩德而棄仇恨,胸襟著實令高某欽佩,不過確如楊中郎所說,大將軍既死,汝等若不另尋明主,遲早要消亡。”
“知我者,高先生也。”楊漢撫掌歎道:“待我回去便勸徐將軍,先將高先生放回冀州,然後再驅逐橋瑁,占據河內,獻給袁冀州以為進身之階。”
“妙哉!”高幹大喜,忙拉著楊漢的雙手:“如此,有勞楊中郎了,若吾果回冀州,必在舅父麵前為楊中郎請功!”
楊漢點了點頭:“此事須要盡快,如今曹操、劉備、劉表、孫策等各路諸侯都在暗中拉攏大將軍舊部,遲則晚矣。”
高幹登時有些急了,忙道:“楊中郎可先勸徐將軍放我回去,我必勸舅父來使相迎。”
“好!一言為定。”
楊漢與高幹擊掌為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