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從來都是謠言傳播最快。


    不過一日之間,執金吾張遼夤夜血洗歌舞坊,又殺死天子表兄的流言就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數不清的人對張遼痛罵不絕於口,連張遼如何殘殺無辜的細節都傳的猶如身臨其境,也有不少曾受過張遼恩惠的遷徙百姓紛紛出口為“小張司馬”辯解,但他們沒有證據,辯解是那麽無力。甚至有不少遷徙百姓在“有理有據”的流言麵前,也不得不相信了小張司馬行凶的“事實”。


    張遼轉眼之間在長安就成了大惡徒,凶名遠揚,連他在關東戰場上殘殺俘虜的傳言也出來了。


    連太學生也群情激奮起來,要求誅殺張遼。


    而太師董卓,還在四百多裏外的郿塢,沒有回來。


    未央宮,天子劉協與王允再次召集朝臣,商議歌舞坊血案之事。


    隻是往日朝臣前的“三獨坐”少了俾睨眾臣的司隸校尉劉囂,隻餘下了尚書令王允和禦史中丞皇甫嵩,不過在董卓一手遮天的朝堂,禦史中丞也不過是個擺設而已。


    但董卓和劉囂不在,眾朝臣無疑輕鬆了許多,對於血案一番議論,有不少猜測,卻不得結果。民間謠言四處傳播,但隻有他們這些人才知道,截至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張遼是凶手,隻是因為天子表兄被殺,事體太大,才將張遼暫時關押了起來。


    除此之外,因為張遼與劉囂皆是董卓親信,大家都是心懷顧忌,不敢亂言,最終王允隻能責令廷尉宣璠盡快查案。


    天子劉協坐在上麵,掃過下麵各有顧忌的眾臣,忽然說了句:“朕聽聞執金吾巡城之時,長安百姓跪倒一片,其風光更勝朕與太師,不知可是屬實?”


    眾臣不防天子冷不丁來了這麽一句,不由麵麵相覷。他們不知道年幼的天子為何突然說了這麽一句話,但他們能感受得到,天子似乎對執金吾張遼有些不滿。


    司徒王允也沉聲道:“張文遠此舉確實有違大禮,縱然他無關血案,也該責處。”


    這時,左中郎將蔡邕開口道:“張文遠得百姓擁戴,是他當初冒死向董太師請命,督管遷徙,救活百姓無數,其時陛下與司徒幾度擔憂百姓,而張文遠為陛下與司徒分憂,為天子救民於水火,而今司徒卻以此責怪,臣以為有失公允。若是因此而問罪文遠,臣恐寒了人心,有失百姓之望。”


    一旁大司農周忠和京兆尹司馬防附和道:“正是如此。”


    緊跟著曾受益於張遼守護家眷的司空淳於嘉等關東大臣也紛紛開口。


    王允神情一僵,禦座上的天子劉協也沉默了下來。


    ……


    北闕甲第,蔡府後園之中,蔡琰倚坐在亭台下,素手正捧書卷,低頭靜讀。


    自從心上人來到長安後,蔡琰去了相思之苦,便又恢複了從小的習慣,讀書。


    她青絲微攏,神情恬淡,靜靜的看書,別有一種睿智的美,這就是大才女獨有的風姿,風華絕代,令人自慚形穢之餘又不覺心生愛慕。


    十二歲的蔡瓔陪在阿姊身邊讀書,平日好動的她此時也乖巧的像個小淑女,頗有幾分姊姊的氣質。


    姊妹兩個一起讀書,如同一道美麗的風景,為秋葉凋零的後園添了幾分靈氣。


    隻是還沒讀片刻,從弟蔡琬便急急忙忙進來,大呼道:“阿姊,不好了,姊夫在歌舞坊殺人被下了廷尉大獄了!”


    “廷尉獄?”蔡琰手中書卷落地,麵色蒼白。


    她自然知道廷尉獄的可怕,進去了的官員很少能有出來的,她急忙詢問從弟情況。


    蔡琬都是從坊間聽回來的謠言,自然極為嚴重,連張遼怎麽動手都有說法。


    “文遠不可能這麽做,必是有人構陷。”蔡琰選擇了完全相信心上人,隻是從謠言就能看出來,情況確實很嚴重,至少張遼的名聲在一日之間就急轉直下,這對張遼就是一個最大的不利之處。


    她心中焦急,再也顧不得看書,疾步趕到前院,正好看到父親蔡邕回來,急聲道:“阿翁,文遠真的被關入了廷尉獄?”


    蔡邕歎了口氣。


    蔡琰立時知道了結果,她急聲道:“阿翁,文遠怎會行凶?可有證據?”


    蔡邕搖頭道:“天子表兄見害,事體重大,有人舉報,他就免不得牢獄之災,除非有他當夜不在場的證據。”


    “不在場的證據?”蔡琰蹙起眉頭,如果是白天還好說,但晚上,大家都在睡覺,又如何能有不在場的證據。


    蔡邕看到女兒神情憂慮,當即寬言道:“阿行,不必擔憂,文遠是董太師愛將,隻有沒有證據,他早晚會從廷尉獄裏出來。”


    蔡琰仍是蹙眉道:“可是坊間街巷到處都是傳言,對他的名聲很不利。”


    蔡邕搖頭歎道:“這卻是無法了,清者自清吧。”


    ……


    無獨有偶,司徒府中,王允與長子王蓋也在密議張遼之事。


    “父親,”王蓋沉聲道:“張遼為董卓臂膀,此次若能借此良機除去張遼,則父親謀殺董卓更增勝算。”


    王允搖頭道:“歌舞坊血案,張文遠並無行凶動機,多半是冤屈,為父將他打入廷尉獄,隻是想壓一壓他的氣焰,若是枉殺之,有違道理。”


    “父親!”王蓋見父親反對,不由急道:“孩兒在天子身邊侍奉,察知天子對張遼頗有偏見,父親若趁此殺了張遼,必能得天子信任。”


    “豈能因喜惡而行誣陷之事!”王允看了一眼長子,不悅的哼了一聲,又皺眉道:“可知天子為何不喜張文遠?”


    王蓋沉吟道:“孩兒略有猜測,或是因張遼取唐姬之事,天子曾感歎王嫂沒於惡人之手。”


    王允聞言,怒哼了一聲:“張文遠不尊禮法,亂了尊卑,行此違禮之事,天子責怨,理所當然。”


    王蓋看到父親指責張遼,趁機道:“父親,除去張遼,亦非獨為天子耳,更為天下大義。”


    王允看了他一眼,道:“如何為天下大義?”秋風知了說昨天在年會上被同事放倒了,請大家見諒。祝大家小年快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召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風知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風知了並收藏漢末召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