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
大戲還沒有正式上畫,謠言攻勢卻早已開始。
在長安城大街小巷之中.不斷謠傳出呂布為了奪權,指使陷陣營高順以及蕩寇將軍高山領軍突襲雍西軍大營,不料行軍中消息外泄而被賈詡設陣埋伏,最終陷陣營高順事敗突圍而去,高山卻被張繡出手生擒並在送往長安途中。
在雍西所發生之軍事政變雖然隻有雍西軍中人仕的片麵之詞,然而主事者之一的高山落網,對方更有身負重傷的樊稠作為人證,本來縱任呂布說得天花龍鳳也是百詞莫辯。
然而在同時間,在朝廷之內的董承、王允、士孫瑞、蔡邕等一眾重臣,卻是一反其低調常態,出麵力挺呂布、高山等人的忠於朝廷之心,更指摘雍西軍中人仕存有異心,表麵上突襲遠赴漢中平亂的呂布軍,實際上卻在削弱朝廷軍力,意圖謀反朝廷,叛亂之心更是昭然若揭。
更誇張的是連甚少發言的漢獻帝,此時亦怒斥雍西軍的不是,並下令要求已被眨為右將軍的皇甫嵩重新領軍以應付亂黨,隻是董卓在朝中的勢力亦是不少,這個提議最終隻能不了了之。
然而有了這一批重臣的支持,呂布在此事之上更是立於不敗之地,加上長安城乃是呂布軍的重要據點之一,所流傳而出的謠言很快即被平息;雖然被呂布漂漂亮亮地玩了一手.李儒也不敢冒著被冠以‘謀反’之名的後果,而親自出麵指摘呂布不是.而且以李儒的智謀亦是很清楚,此事自己一旦出麵,那換來的將不單隻是悠悠眾口的指摘,而是連董卓亦會被拉下這趟渾水...
李儒可以為對付呂布而不惜犧牲一切乃至自己的性命,但卻不能給呂布一個堂而皇之的籍口對付董卓主公!
所以他隻能忍!直至呂布露出那狐狸尾巴的一天!
...
長安將軍府。
身為呂布心腹大將的張遼文武雙全,故此有很多重要事件也必會倚重張遼完成,而且以張遼的能力,隻是不是遇到逆天級數的對手,也沒有什麽事情可以難倒這位奇才!尤其是現在這種重要時刻,就天突顯張遼的重要性。
張遼在外收到不少消息後道:“主公,真想不到賈詡還真敢動真格,就連退居幕後多年的張繡也禁不住要出手對付高山,毒計賈詡行事之魄力真不簡單!另外高順已傳來消息,突圍後陷陣營隻餘下二百多騎,恐怕未能完成主公之命。”
身在府中隻穿著一身長袍的呂布,身上縱使沒有盔甲,卻依舊淡淡流露出一股懾人的英氣,那陣悠然而生的自信,彷佛天下間的一切事物皆不能夠影響他分毫!回道:“通知高順,要他暫且按兵不動,並先待在漢中盡快恢複過來;高山此次也未免太倒楣了,竟然遇上張繡這硬骨頭,現在要救他出來恐怕不是件易事。”
張繡近年雖已深居簡出,但在軍中武名之赫赫,縱使是當日的華雄亦敬重他三分;呂布雖未真正與張繡交手,但張遼亦能看出呂布對後者的忌憚,高山此戰落敗於此人之手,實在是非戰之罪!可是向來重情重義的張遼,又豈會任由兄弟落在敵人手上而不營救!立時回道:“請放心,這點小事又何需主公親自出手!以高山的戰力,隻要文遠在大牢之中弄出一點點小意外,高山定可自行突圍而出,怕的就隻怕李儒這家夥不甘善休!”
張遼行事向來慎重、更是智勇雙全,加上長安城乃是自軍的勢力範圍之內,故此張遼現在要考慮的並不是如何去營救高山,而是如何在營救之後能不留下任何話柄,進而影響呂布的大計!
然而呂布聽罷卻隻是淺淺一笑,彷佛張遼所放出的難題並不是難顥一樣,回道:“要對付董卓這隻梟雄,則必先取李儒!此事文遠放心去辦吧,呂某自會讓李儒不敢亦不願再提起這件事,何況呂某也想看一下李儒這家夥能忍至何時!”
以張遼的性格,恐怕是呂布不答應也必定會單幹,但有了呂布的應允,成功機會自然大的多,滿意地笑著道:“有主公一言,文遠辦事起來亦放心多了;李儒雖強,然而手上卻是無兵無將,縱任他才智再高也難有作為;可是身在雍州的賈詡,在軍中的名聲雖不高,然而在得到張繡的支持之下,軍中諸將已是對他言聽計從,手握十萬重兵、才智更是冠絕天下,相信他才是我軍真正的心腹大患!”
呂布道:“呂某向來用計總喜歡先送禮!文遠也未免太過於憂心,賈詡在想什麽難道呂某會不明白?他既欲以漢中之行來拖垮我軍兵力,又以謠言把叛亂之惡名安放在呂某頭上,一方麵可令董卓心生早作防範,另一方麵亦可壞呂某名聲進而失去軍方的支持;用計之準實是厲害。”
又隨手拿起了一份卷軸丟至張遼麵前,才接著道:“然任賈詡才智超絕,也斷斷想不到呂某早已跟皇帝小兒達成共識,利用朝中那群忠臣的影響力,以其人之道還自其人之身,以叛亂之惡名加諸在雍西軍頭上;萬一日後長安城內出現任何異況,雍西軍也不能輕易領兵進京,試問城中那區區的二千親兵,又豈能阻住呂某的大計!”
呂布所訂下之計劃可算是完美無霞,先取得皇室的支持,再利用漢室舊臣之影響力,反以叛亂之名把雍西軍拒諸於長安城外,同時又利用袁紹準備出兵的消息,令駐守於弘農一帶的徐榮不能動彈,新徵之兵以及華雄舊部又盡在呂布掌握之中;現在董卓軍座下四大軍閥盡去,禁軍又必是忠於皇上,那在七除八扣之下,在長安城內死忠於董卓的就隻有那二千西涼親兵!
可是無論計劃如何完美,張遼心中依舊存在著一絲不可言喻之擔憂,彷佛一切都來得太順利一樣,隻得再次慎重地道:“所謂明槍易擋,暗箭難防,以賈詡行計之力主公還是小心一點好;主公既已明說先動李儒,那下一步該是如何?”
呂布彷佛能看到李儒的行動一樣,想也沒想已回道:“以李儒之智謀,斷不會在此時任由呂某宰割;現在的他該在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去說服城中一眾處於中立的將軍,隻要利用董卓之威名把一眾將軍拉攏,才可獲得與呂某有一戰之力;故此現在該做的,就是要令一眾將軍不敢投到董卓帳下。”
“請主公明示!”
呂布指了指已落在張遼手中的卷軸,一麵詭異地笑道:“董卓既願善待呂某這個義子,那身為義子也該是時候向義父送份大禮了!咱倆現在就去見見皇帝那小子,要他刻日舉行禪讓大典,並把皇位禪讓給董卓!呂某就要看一下這消息傳出後,天下間還有誰敢出麵支持這個位奪權的亂臣賊子!”
12月份書友群.
大戲還沒有正式上畫,謠言攻勢卻早已開始。
在長安城大街小巷之中.不斷謠傳出呂布為了奪權,指使陷陣營高順以及蕩寇將軍高山領軍突襲雍西軍大營,不料行軍中消息外泄而被賈詡設陣埋伏,最終陷陣營高順事敗突圍而去,高山卻被張繡出手生擒並在送往長安途中。
在雍西所發生之軍事政變雖然隻有雍西軍中人仕的片麵之詞,然而主事者之一的高山落網,對方更有身負重傷的樊稠作為人證,本來縱任呂布說得天花龍鳳也是百詞莫辯。
然而在同時間,在朝廷之內的董承、王允、士孫瑞、蔡邕等一眾重臣,卻是一反其低調常態,出麵力挺呂布、高山等人的忠於朝廷之心,更指摘雍西軍中人仕存有異心,表麵上突襲遠赴漢中平亂的呂布軍,實際上卻在削弱朝廷軍力,意圖謀反朝廷,叛亂之心更是昭然若揭。
更誇張的是連甚少發言的漢獻帝,此時亦怒斥雍西軍的不是,並下令要求已被眨為右將軍的皇甫嵩重新領軍以應付亂黨,隻是董卓在朝中的勢力亦是不少,這個提議最終隻能不了了之。
然而有了這一批重臣的支持,呂布在此事之上更是立於不敗之地,加上長安城乃是呂布軍的重要據點之一,所流傳而出的謠言很快即被平息;雖然被呂布漂漂亮亮地玩了一手.李儒也不敢冒著被冠以‘謀反’之名的後果,而親自出麵指摘呂布不是.而且以李儒的智謀亦是很清楚,此事自己一旦出麵,那換來的將不單隻是悠悠眾口的指摘,而是連董卓亦會被拉下這趟渾水...
李儒可以為對付呂布而不惜犧牲一切乃至自己的性命,但卻不能給呂布一個堂而皇之的籍口對付董卓主公!
所以他隻能忍!直至呂布露出那狐狸尾巴的一天!
...
長安將軍府。
身為呂布心腹大將的張遼文武雙全,故此有很多重要事件也必會倚重張遼完成,而且以張遼的能力,隻是不是遇到逆天級數的對手,也沒有什麽事情可以難倒這位奇才!尤其是現在這種重要時刻,就天突顯張遼的重要性。
張遼在外收到不少消息後道:“主公,真想不到賈詡還真敢動真格,就連退居幕後多年的張繡也禁不住要出手對付高山,毒計賈詡行事之魄力真不簡單!另外高順已傳來消息,突圍後陷陣營隻餘下二百多騎,恐怕未能完成主公之命。”
身在府中隻穿著一身長袍的呂布,身上縱使沒有盔甲,卻依舊淡淡流露出一股懾人的英氣,那陣悠然而生的自信,彷佛天下間的一切事物皆不能夠影響他分毫!回道:“通知高順,要他暫且按兵不動,並先待在漢中盡快恢複過來;高山此次也未免太倒楣了,竟然遇上張繡這硬骨頭,現在要救他出來恐怕不是件易事。”
張繡近年雖已深居簡出,但在軍中武名之赫赫,縱使是當日的華雄亦敬重他三分;呂布雖未真正與張繡交手,但張遼亦能看出呂布對後者的忌憚,高山此戰落敗於此人之手,實在是非戰之罪!可是向來重情重義的張遼,又豈會任由兄弟落在敵人手上而不營救!立時回道:“請放心,這點小事又何需主公親自出手!以高山的戰力,隻要文遠在大牢之中弄出一點點小意外,高山定可自行突圍而出,怕的就隻怕李儒這家夥不甘善休!”
張遼行事向來慎重、更是智勇雙全,加上長安城乃是自軍的勢力範圍之內,故此張遼現在要考慮的並不是如何去營救高山,而是如何在營救之後能不留下任何話柄,進而影響呂布的大計!
然而呂布聽罷卻隻是淺淺一笑,彷佛張遼所放出的難題並不是難顥一樣,回道:“要對付董卓這隻梟雄,則必先取李儒!此事文遠放心去辦吧,呂某自會讓李儒不敢亦不願再提起這件事,何況呂某也想看一下李儒這家夥能忍至何時!”
以張遼的性格,恐怕是呂布不答應也必定會單幹,但有了呂布的應允,成功機會自然大的多,滿意地笑著道:“有主公一言,文遠辦事起來亦放心多了;李儒雖強,然而手上卻是無兵無將,縱任他才智再高也難有作為;可是身在雍州的賈詡,在軍中的名聲雖不高,然而在得到張繡的支持之下,軍中諸將已是對他言聽計從,手握十萬重兵、才智更是冠絕天下,相信他才是我軍真正的心腹大患!”
呂布道:“呂某向來用計總喜歡先送禮!文遠也未免太過於憂心,賈詡在想什麽難道呂某會不明白?他既欲以漢中之行來拖垮我軍兵力,又以謠言把叛亂之惡名安放在呂某頭上,一方麵可令董卓心生早作防範,另一方麵亦可壞呂某名聲進而失去軍方的支持;用計之準實是厲害。”
又隨手拿起了一份卷軸丟至張遼麵前,才接著道:“然任賈詡才智超絕,也斷斷想不到呂某早已跟皇帝小兒達成共識,利用朝中那群忠臣的影響力,以其人之道還自其人之身,以叛亂之惡名加諸在雍西軍頭上;萬一日後長安城內出現任何異況,雍西軍也不能輕易領兵進京,試問城中那區區的二千親兵,又豈能阻住呂某的大計!”
呂布所訂下之計劃可算是完美無霞,先取得皇室的支持,再利用漢室舊臣之影響力,反以叛亂之名把雍西軍拒諸於長安城外,同時又利用袁紹準備出兵的消息,令駐守於弘農一帶的徐榮不能動彈,新徵之兵以及華雄舊部又盡在呂布掌握之中;現在董卓軍座下四大軍閥盡去,禁軍又必是忠於皇上,那在七除八扣之下,在長安城內死忠於董卓的就隻有那二千西涼親兵!
可是無論計劃如何完美,張遼心中依舊存在著一絲不可言喻之擔憂,彷佛一切都來得太順利一樣,隻得再次慎重地道:“所謂明槍易擋,暗箭難防,以賈詡行計之力主公還是小心一點好;主公既已明說先動李儒,那下一步該是如何?”
呂布彷佛能看到李儒的行動一樣,想也沒想已回道:“以李儒之智謀,斷不會在此時任由呂某宰割;現在的他該在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去說服城中一眾處於中立的將軍,隻要利用董卓之威名把一眾將軍拉攏,才可獲得與呂某有一戰之力;故此現在該做的,就是要令一眾將軍不敢投到董卓帳下。”
“請主公明示!”
呂布指了指已落在張遼手中的卷軸,一麵詭異地笑道:“董卓既願善待呂某這個義子,那身為義子也該是時候向義父送份大禮了!咱倆現在就去見見皇帝那小子,要他刻日舉行禪讓大典,並把皇位禪讓給董卓!呂某就要看一下這消息傳出後,天下間還有誰敢出麵支持這個位奪權的亂臣賊子!”
12月份書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