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計劃剛開始,就用上正勞力有些資源虛耗,也增加了成本。


    因而,他要以十五文的工價招募少年做後勤。


    少年有把子力氣,幹不了重活兒,端茶遞水發幹糧、整理工具、幫著管事打下手,這些輕便小活兒還是容易的。


    五十到六十的老農人,仍有餘力,便可以二十五文的工價,做正勞力初期的活兒。


    六十以上的老人,則以二十文的工價,做輕鬆些的輔助活兒。


    這是第一期,也就是計劃中包括查勘、伐枯樹鏟野草,將可以變荒為田的地方規劃出來,弄平地麵之後,再牽耕牛犁田。


    這些活兒不是正勞力也幹得來,隻要是真正的農人,都不是什麽累得慌的活兒。


    當然累與不累,在於他的計劃與實施步驟。


    他不急功近利,不會苛刻農工食宿、不會鞭撻欺壓。


    當然工錢不高,卻也沒低得離譜,畢竟他這裏是包食宿的,而且每個月三天假期輪流連休,讓大家可以回家,也會允許家人去看望他們。


    因為開荒是在青華州及十二縣各轄地拓展出來,並不是將人趕到遙遠的地方全部集中墾荒。


    管工會就近從村子裏找村長或耆老來管理,不會讓縣衙安排人手從中搞小動作,壞他官譽。


    當然這些管工是沒有工錢的,但點到的各村必須負責。


    事後收驗若效果好,再予以嘉獎,並送上銀兩感謝。


    而這感謝的銀兩,也肯定不會比每天算工錢多,最後又能省下一小筆成本了。


    這樣的方式,早在京城時,他就與榜眼、探花三人探討過了。


    三人中隻有他出身農門,對農人耕作方式、各奪管理模式熟悉,但如何省錢合理、管理妥善,另兩人也有他們的經驗。


    而葉子皓最後強調了一點,也就是三不。


    有序實施、不急功近利;


    善待農人、不欺上瞞下欺壓農人;


    監工輪流轉、不合夥苛扣、瞞騙、虛報工錢。


    並給予參與農人舉報權。


    監工是監督管工行為的,並不是監督農人的。


    監督農人的職責自然在管工那裏。


    但管工有沒有搞鬼,農人是不知道的,因而才要城守府統一派出監工。


    但為了從明麵上有效避免同流合汙、欺上瞞下,監工不是專人專管一處地方,而是附近的輪流轉,幾處地方轉完就轉回到府城去了。


    也不是每天都去管,而是上一個監工走了,沒多久下一個監工又到了,但沒有具體時間,管工自然不敢怠慢。


    每個農人都要簽下用工契約、工錢現結。


    簽契約是官方穩當做法,起到約束的作用,工錢現結則是安撫農人的做法,沒有人不願意拿現錢的,拖欠才讓人不安。


    而現結,也能緩和工錢低於正常工價的不滿。


    這是第一期,當酷暑來臨時,就要增加五文辛苦費,同時調整工時。


    早上提前一個時辰上工,提前半個時辰收工;


    下午延後一個時辰上工,延後半個時辰收工;


    夜裏不趕工,大家休息,少年們也可趁機認認字。


    現在是四月末,已收了麥子,正在孵稻秧,端午之前會完成插秧。


    因而端午之後,若有意向的農人和農家少年們,就該報名了。


    報名時間隻有告示張貼之後半個月。


    農閑之時有這錢賺就不錯了,何況還不是正勞力呢,並不影響正勞力去做零工賺錢呢。


    官府此舉,已很仁德了。


    而在等報名的這段時間,葉子皓也要將墾荒之地圈劃出來。


    這個到不用他挨村挨鎮去找,管理整個州府人口、農耕、戶籍、稅收等地方政務的便是各級戶房。


    最後數據再上報到府城戶房,司戶主簿是有據可查的。


    而農耕、山地、山林、荒山、荒地都是有數據在冊的,不然田地契就不好管理了。


    葉子皓暫時還不敢大動,計劃再好,也需要實踐中經得起推敲,因而他計劃是先從各縣墾出一百畝,就今年完成。


    地墾出來後再交給附近村子的佃農,或是無田的貧苦農人、或是自願遷徙到兵田之地的軍戶。


    軍戶也多無田,但種與不種,遵從其意願。


    兵田與官田都是免稅的,因為田裏的糧食都是官家的、是朝廷的。


    因而種官田的佃農也跟著不用繳糧稅,種兵田亦如是。


    兵田在很久很久以前聽說過,隻不過那時正是交由軍隊去種,但軍隊屬兵部所管,或各路將領自行管理。


    這樣就會造成牽扯的人員勢力過多,管理不善、數據不明的情況,也對軍糧沒有明顯的效果。


    加之朝廷怕駐軍私下囤糧、意圖危險,自然也就早早取消了。


    葉子皓重提兵田策增加了許多合理的思路與後備方案,這才讓朝廷與聖上動了心思。


    葉子皓現在要執行兵田策,朝廷都盯著呢,uu看書 ww.uukanshuco 但他不著急。


    今年夏天隻要墾出一千五百畝新田,在秋收後種上麥子與油菜,來年春夏便能有糧和油了。


    油菜好肥地,肥了地改種稻子,麥地就種紅薯,秋收時便糧與紅薯都有了。


    如此交叉輪種,有種肥地和增產。


    而且夏天墾地到秋天,放農人回家秋收,之後解除六十歲以上的農人,增加五十歲以下的正勞力。


    冬天農閑,在經過第一期觀望以後,總有農人願意來加入的,到時正勞力多了,就能趕在下雪前再在各縣墾出一百畝荒地出來。


    雖然第二期投入人數多,要監管難度也會增加,但有了第一期的測試,應對起來自然也會完善許多。


    地方官任期都是五年為限,五年後會不會在原地、會不會是原職,或者另外調走,都由吏部考核之後調度。


    葉子皓也不管五年後的事情,隻要在任內五年好好發展就行,因而,他也是計劃將那些少年們好生培養一翻,五年後就是新的正勞力了。


    第一個月每天認三個字,第二個月開始每天認五個字,第一期大約是三個月到三個半月時間,足夠他們背下《千字文》和一些詩詞了。


    希望能逮著機會教輟學的農家少年們讀書認字,是葉青凰那天見葉子皓與榜眼、探花在討論實施事宜時,偷偷和葉子皓提出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凰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羽鳳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羽鳳麟並收藏農門凰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