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也知道劇情在郭靖楊康16時開始,不過包惜弱如今覺得自己已改變了太多,也不懼怕什麽了,對不對?就是她還沒想好等楊鐵心真出現了,自家該如何?


    如今二十五歲的趙詢已經是皇帝了,他自登基便開始整頓吏治,發展農業,召將練兵。即使他的登基不是那麽正大光明,可是老百姓看的是誰能讓自己吃飽喝足,可不管那個官家在位的不是,以五年下來他的皇位還算穩固。


    再說他手中有支隱在暗處的錦衣衛,如今的錦衣衛可不是才十人的規模了,看不順眼了,總能揪住小辮子不是,做官的麽?要是想誠心找茬,那還不是妥妥的滿頭都頭都是。內宅啊,寵妾滅妻啦、貪汙啦、受賄的,總之花樣五花八門,愣是沒半點兒重複的,趙詢就收拾了一大批中層官員。


    中國人什麽多,人多,人多意味著什麽?能當官的多,想當官的更多,所以他根本就不愁手上沒人用。


    即位後,加開恩科,收攬了一大批的寒門士子,這些人沒有根基,沒有門路的,想要往上爬,也隻能靠自己這個皇帝。於是趙詢手裏有人了,也有了抗衡老臣的資本,明升暗降,撤職查辦等一通乾坤大挪移後,便開始大刀闊斧的政治改革,宗室早讓他那位好父皇折騰的沒脾氣了,如今他稍稍地給了點甜頭,那些牆頭草便一個個屁顛屁顛兒在後麵喊“官家聖明”了,也不成日裏議論自己這個皇帝來路不正了。


    雖瞧不上這些人的做派,可也知道,好多事讓他們出頭自己能省不少力,而且還能給自己背多少黑鍋,這樣的擋箭牌留著不用,簡直就是浪費呀!


    所以這次的革新也算是自上到下的了,師傅以前說過,人治的國家便是這般,統治者睿智,那麽很快國家就能強盛起來。雖有些不是太明白“人治”是什麽,不過他還是理解這番話中的意思。


    南宋終於在積弱了幾十年後,終於醒了,要翻身了。趙詢這位新主可不是個好糊弄的性子,也不知道他是從哪裏學到的法子,竟然在精簡了好些機構後,大大地提高了衙門的效率,眾人本來對於他宮變即位有些忌憚,尤其是那些隱隱綽綽地傳言讓“錦衣衛”更加地神秘了。如今看著他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地將國庫賺了盆滿缽溢,卻也改變了態度,千裏做官隻為財,如今國庫有錢,皇帝又不小氣,難道死守著讓皇帝扒到底才算事兒麽?節氣這玩意對官員來說,那就是臭狗屎!


    一湧而上地想皇帝表了忠心,這位以前隻會“嗬嗬”傻笑的皇帝陛下也接受了眾人的忠心,他們當是好日子來了。結果發現如今的皇帝可真是不好糊弄,再不是那個宰相說什麽就是什麽的了,也不是內閣能拿捏的住的了。


    皇帝直接成立了一個叫軍機處的地方,各種軍政大事都直接由軍機處向皇帝呈報。


    “剛開始那幾個拿腔作調的老家夥如今也不知道是如何的後悔呢?該!”這是沒資格的人心中的os。


    看看這些年紀輕輕的軍機處行走,高官厚祿,門庭若市,皇帝還信重,唉!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趙詢的這一招確實高明,他將權力緊緊地抓在自己手中,也不走內閣,也不過宰相,算是直接將內閣當空頭部門了,宰相麽,就是個吉祥物了。


    看著史彌遠那張黑透的老臉,趙詢很高興。當初師傅說這個老家夥有個很精明的地方。果不然,這個老狐狸雖貪婪,野心足,可是識才愛才的本事確實是自己所不及的。


    如今這朝堂上將近三分之一的官員都是史彌遠相中的人才,當然,這份功勞他自己可不知道。自己總有辦法讓他相人的不是!


    史彌遠也覺得自己這個內閣左相做的沒滋沒味的,當初投靠太子的條件就是要當左相,如今皇帝也算是守信。可是,誰能想到,這個毛都沒長齊的小皇帝手段卻不少。


    他再想聯合內閣架空皇帝時,卻發現晚了。本想著賭氣告老,讓朝堂癱瘓,但是看著如今這生機勃勃的大宋,他又有些不忍了,雖然沒有多少為國之心,可是參與其中後,也被皇帝的那份雄心壯誌激起了幾分男兒氣概。


    想著為以後的光複出幾分力的話,自己這個左相亦會名傳青史了不是?一反常態,想通了的史彌遠在朝堂上大力支持皇帝的改革,他本是兩朝老臣,如今這般支持皇帝,那些觀望的、搖擺的牆頭草麽便也順從了,趙詢發現政令更加通暢,也知道是史彌遠的影響力,雖心中有些不高興,但是更為史彌遠的知情識趣高興,朝中掣肘太多的話,放到發展上的精力、財力便少了幾分。如今這樣多好,一個高興,他便下令,加封史彌遠太子太師之銜,流水般的賞賜送到了他府上。


    這是新皇自即位後第一次封賞,眾人立時覺得史彌遠簡在帝心,巴結他的又更多了。


    如今改革也有五個年頭了,趙詢也覺得自己是兵強馬壯,有些賬也該好好地清算了,他即位後還送了三年的歲貢朝貢呢!這口氣要是還能忍下去,自己怕也不是皇帝,而是烏龜了!


    師傅本來對自己的進展很是不滿,每次見了自己也沒半點兒誇讚之詞,每回都是爆栗,臭小子!真是氣死人了。


    他嚴重懷疑,師傅是不是把楊康那臭小子的惹的氣也撒到自己頭上了呢?


    誰讓楊康跑去終南山給牛鼻子送了封信,就騙了個媳婦兒回來,最重要的不是那個姑娘比他大一歲,而是那個姑娘被逐出了師門。還要師傅去給人家上門賠禮,收拾爛攤子!


    包惜弱看著楊康帶著一個眉目清秀的姑娘上門了,也很是高興,不過當她得知這個姑娘叫李莫愁時,頓時臉色很不好了!自家兒子竟然拐帶了李莫愁!!他這是想成為第二個陸展元的節奏?真是欠揍的臭小子!!


    李莫愁雖然性格跳脫,可是在古墓17年,都是單純的環境,看著臉很黑的包惜弱,頓時有些擔心心上人的母親是不是不喜歡自己。她又不懂那些忌諱,又不會看人眼色,便問了出來,


    “康弟,伯母是不是不高興我們在一起?”


    此話一出,包惜弱的臉色更不好了,她恨不得抓住楊康暴打一頓,這到底算什麽呢?


    不過還是深呼吸,別嚇走了兒媳婦兒。先將二人安頓下來為好!


    “不是啊,李姑娘,伯母很喜歡你,我隻是想著這個臭小子竟然一個人回來了,怎麽沒同靖兒一起回來罷了!”包惜弱覺得自己的笑容一定很假,因為李莫愁的看著自己的表情有些奇怪。


    忍了幾番,讓人帶著李莫愁去洗漱休息了,她扭著兒子的耳朵審問起來!


    “老實交代,李姑娘到底是怎麽回事?”


    “媽,你先放開我的耳朵啊,要斷了!”楊康先是告饒,他的母親一直以優雅溫柔示人的,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啊?


    “哼,臭小子,別轉移話題,趕緊地交代!”包惜弱沒好氣地放開了兒子,直直地瞪著他。


    “那個,師傅讓我去終南山給馬鈺道長送封信,結果迷路了,便遇上了莫愁,看她心思純淨,想著娘你也盼兒媳好久了,就帶回來了!啊,娘,你說,莫愁的那個師傅多奇怪,住在活死人墓裏,多無趣!竟然問我願不願意為莫愁去死,我答了願意,這才讓我和莫愁下山的。她竟不想我會不會騙她……”


    “臭小子,你竟然還想著騙人,是不是又想抄四書了?”包惜弱對著兒子如今這副輕佻樣,氣不打一處來。自家兒子小時候本來是一個小萌乖正太,如今為何成這副模樣了呢?


    “啊呀!娘,請你聽重點,好不好?我說的是莫愁的師傅很容易輕信,並不是我要騙她,我費心將她領下山,騙她做什麽?我是真心實意的喜歡她,要娶她的,好不好?”楊康看著自家母親的樣子,無語地搖搖頭,然後表了心跡。


    “嘿,沒想到,你顯本事了不是?竟然能將這般漂亮的姑娘騙到手了,不過倒也不錯。娘呢,同意了!你向七公稟告後,便自己準備聘禮,去古墓下聘吧!”


    “娘,請你嚴肅點,我是真心喜歡莫愁,並不是要騙她,好不好?我沒有欺騙過莫愁一點兒,誠心待她的!”


    “行了,行了,娘知道你乖,既然喜歡,那就趕緊地娶進門,生孫子吧!”包惜弱是無所謂,誰當兒媳都行,隻要能好好過日子就成了。


    “娘,下聘的事情,怕是還需要你出馬的,師兄讓我去臨安,統領錦衣衛三局,說是要北伐,讓我去幫忙。”


    “行,行,你們都忙,你師兄就知道偷懶,你告訴他要注意自身安危,別成日裏想著衝鋒陷陣的,一個皇帝,不穩當地坐鎮指揮,就知道以身犯險,叫什麽事兒……”


    又想著囑咐兒子一通,不過看著他稍顯疲憊的眉眼,心中一時閃過不忍,便放過他,就讓休息去了!


    楊康離開大廳後,立即變的神采奕奕,哪裏有變點的疲乏,果然,要逃避娘的念叨神功,還是師兄的法子好,示弱最有用了!


    這個時候的郭靖正在河南總舵幫自家好弟弟善後呢,想著師傅這般生氣,這次康弟怕是逃不過師傅的責罰了吧!


    雖私心裏也覺得拐帶大姑娘很是不對,可是誰讓犯事兒的是自家弟弟呢?想著全真教掌教馬玨道長托人送來古墓那位掌門的書信,再看看師傅如今火冒三丈的樣兒,他有些慶幸康弟聰明,直接帶著那位李姑娘回了嘉興。


    洪七公自視年紀大了,雖然幫主之位還是他老人家坐鎮,可幫中事務早交到了郭靖手上,這位幫主的親傳弟子,武功肯定沒問題的,身兼全真,丐幫兩派絕技,年輕一輩中似乎也就一個楊康能和他較量一番,二人卻是不分勝負的。


    武功好,並不代筆會管家理事不是,丐幫雖是乞丐,可也是天下第一大幫,幫中的長老就有九層的分級,這些人中,又有淨汙之分,兩派間矛盾重重,誰也不服誰。


    如今老幫主洪七公年紀大了,底下人本來就為了幫主之位蠢蠢欲動的,如今又有選了郭靖這個敦厚小子繼承丐幫的意思,汙衣派是洪七公的死忠,當然也看在七公的麵子上全力支持郭靖,心裏也不是沒有估量郭靖的意思。可淨衣派卻都是不服氣的,一個16的小子,就想踩在他們這些人頭上了?他們這些人為了丐幫立下汗馬功勞的時候,郭靖隻怕還在吃奶呢?


    於是郭靖麵對的就是這般兩難的局麵,他性子厚道,做事也是對事不對人。他雖然性格憨厚,可也自知威望不足以服眾,所以通常都是身先士卒,這樣幾次三番下來,那些想欺負他年輕的,看他沒經驗的,卻跌了個大跟頭。


    郭靖對於管理這種事情,做的很是順手,從小就在姑姑的教導下學習如何調配人手,奸猾的人該怎麽用,老實的人該如何使,這些內宅婦人當家理事的手段都被郭靖用到了一個幫派的日常事務管理中去了。


    包惜弱為了讓孩子們重視內宅,還特點編出了一本不知道超過內宅多少範圍的《內宅三十六計》,這本書別說是郭靖和楊康了,就是李萍都聽的滲的慌。


    作者有話要說:嘿嘿。李莫愁被楊康拐回來了。有沒有很驚悚?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看你不順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慕容紅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慕容紅苓並收藏看你不順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