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兒子一副小心翼翼地樣子,丁來喜覺得有再大的氣也消了。再說了這位又不是自己的親兒子,哪有那麽多氣要生的?如果真是那樣,自己怕是有問題了。雖然相處了一段時間,發現金多壽好多問題,可是至孝是他不多的優點。


    她故意板著臉不看他,果然,金多壽的腳步又沉重了幾分,拿著湯品送到了丁來喜的手上。


    “娘,你多少也吃點,我聽四德說你最近都沒怎麽好好吃東西呀。”


    “唉,還哪裏吃的下呀?我要被你們三兄弟給氣死了。”


    “娘,對不起,我不是故意要騙你的。其實呢,我自小就不愛武功的,可是看娘你喜歡,才想去學的……”


    “這是你的理由嗎?不喜歡可以早早地告訴我,我們母子之間到這麽生分的地步了嗎?從小到大,我雖對你寄予厚望,可也從沒勉強過你什麽呀。算了,以後呀,我不管你了,你隨便吧!真是給你氣死算了。”


    “娘,娘,我錯了,真的錯了。以後我會好好跟著師傅學的,就算,就算成不了大將軍,可當個軍官也可以的呀!”金多壽一聽母親這樣的語氣,就知道她氣算是消了一大半了,於是狗腿地上前替他捶背捏肩的。


    丁來喜本也不是真生氣,很快也就被兒子一副賴皮樣給逗笑了。


    “啊,笑了,笑了好。笑了呢就代表不生氣了,不生氣呢,娘就先吃東西,省的對身體不好。”


    “……”白了他一眼,丁來喜吃了一碗他送的補湯。“這個湯誰做的?似乎不是我們家廚子的手藝。”


    “娘,說起這個呢,就是四德的功勞了,這是她看你好幾天沒好好吃飯,特地煲給你吃的。”


    “四德,就是新來的那個丫頭?”對於吳四德丁來喜當然也是知道些的,據說是個食量很大的丫頭。


    “是呀,四德好能幹的,會劈柴,會做飯,而且心地善良!”說起這個吳四德呢,金多壽就話題滿滿。


    “算了,再能幹也不好是個小丫頭而已。你既然不喜歡學武呢,那你真正想幹什麽?”


    “娘啊,其實我對生意很感興趣,可是從小呢,你就不讓我進店。”金多壽也知道母親的想法,覺得金家家產是大哥、二哥的,怕自己以後會有抱怨,所以從小就給自己安排了不同的路,免得以後出現兄弟鬩牆的事兒,他也知道母親的一片苦心,可是真的不喜歡習武啊,以至於母親被昭陽公主那樣嘲笑。


    “兒子,不喜歡習武呢,那就算了,你喜歡生意呢,娘就教你,不過你一定要記住——”


    “金家是大哥的,鑒金號是金家的。”金多壽接話到。


    “知道就好了,娘知道你最乖了。你是娘的兒子,我怎麽會不了解你,放心吧,等以後呀,娘閑下來了帶你去遊遍大唐,總會找到適合你的生意。”


    “是,謝謝娘。我是不會有那種心思的,娘你放心吧!”金多壽看著母親似乎還要說下去,急忙賭咒發誓地表了態。


    丁來喜這廂也算是和兒子和解了,不過金家的事兒,她不能就這樣算了的。


    第二天,照樣沒搭理小心翼翼地眾人,早飯完了直接去了鑒金號,最近快要中秋節了,她打算推出新品和優惠,做個促銷,雖然很多商家也促銷,不過沒那麽多手段罷!順勢呢就推出鑒金號的玉器。


    眾人看著冷臉的二娘,又看著神色平靜的三弟,也知道他可能取得了二娘的原諒,於是目光灼灼地盯著他,讓金多壽頭皮有些發麻。


    “都別這麽看我,我好容易才取得娘的原諒,讓她消了氣,不過剩下的你們可別指望我,我不行的。”


    “今天的金家精神是,萬眾一心,取得原諒。”金太夫人在旁邊也不嫌事大的表了一番態度。


    “金家精神,萬眾一心,取得原諒”大家邊高呼口號,邊鼓掌鼓勁。


    不過打定了主意,要給金家人一個教訓,他們那裏能輕易得到丁來喜的原諒。


    讓人捧著新打的首飾,丁來喜帶著丫頭去了公主府,看著這富麗堂皇的大廳,暗想,李世民果然疼這個女兒。


    “銀屏姑娘,煩你去通報公主一聲,我有些首飾呢要送給公主,已賀中秋佳節。”


    “哼,等著吧,公主還不一定有時間見你的。”一甩帕子,轉身走了。


    丁來喜暗暗搖頭,這樣的侍婢也不知道是不是給昭陽拉仇恨值來的?還是是個會看人下菜碟的主兒?不過這不關自己事兒,她隻是來送禮的而已。


    “你到底有什麽事兒呀?是不是想巴結我給你們金家謀什麽利呀?”姍姍來遲的昭陽似乎對金家的觀感又下降了一層。


    “公主贖罪,昨天是金家太過失禮了,今日民婦特來請罪致歉,希望公主大仁大義,不要過於怪罪金家。”


    “哼,還算你們金家有一個知禮之人,本公主呢,就大人大量的不怪罪你們了,否則,我去告訴父皇,讓父皇通透砍了你們的腦袋也不是不行的。”


    “是,多謝公主仁義。我這次求見公主呢,還有一事,就是不知道公主你是否方便,中秋佳節將至,我想邀公主去金府一聚,大家一起吃頓團圓飯,已賀佳節。”


    “啊,這個我要考慮一下的,你也知道本公主日理萬機的,很忙的,那有那麽多時間去參加什麽全家聚會呀!”雖也心動,不過昭陽也是堂堂大唐公主,那個傲嬌勁兒卻依舊不改。


    她最近有些感懷身世,想知道民間的骨肉親情是怎樣的,如今丁來喜的邀約對她來說也算是個機會,金家人口眾多,在金秋佳節這樣的團聚的日子裏,大家聚在一起,最能體現骨肉親情了。


    “是,當然,我們都知道公主的忙碌,不過正是因為公主忙碌,所以也要趁著佳節來臨之時,好好吃頓飯,也算是解解乏悶了。”丁來喜也不在意昭陽的話,又述說了一邊自己的邀請。


    “啊呀,行了,你們家人都這麽囉嗦麽,本公主答應你們了,到時候去就行了!”


    聽著公主應承了此事,她也不在意昭陽的態度,作為皇帝寵大的公主,有點小脾氣,小性子也是應該的。當然,也跟皇帝不會教女兒有關,實在是不能完全怪她。


    看著丁來喜離開了,昭陽和銀屏開始了嘰嘰喳喳地討論,似乎很想知道民間過節都是怎樣過的。


    雖然每年宮中都有飲宴,可是實在是乏味至極,今年正好可以見識一下與眾不同的了。


    丁來喜從公主府回到了金府大廳,看著眾人圍著中秋節禮打轉兒,聽著一大堆地什麽皇親國戚,朝廷大員送來的東西,再看看小玉娘家送來的幾盒燕菜點心的,這樣一來,老大夫妻的臉色不是很好。


    於是大家就“哈哈哈哈……”地讓送禮這事兒過去了。


    丁來喜也和自家婆婆進行了一場深入的聊天,說起了分家舊事。雖然她是當家人,可誰讓上頭還有個婆婆呢?這個高堂在,不分家呀,再說了婆婆怕是對丁來喜也沒有原主想的那般放心吧!


    唉,果然,一說分家,自己和老三什麽都不分,老太太先是高興,然後才是不緊不慢地說了句,那怎麽行呢?多壽也是我的乖孫啊。


    丁來喜默默抬頭翻了個白眼。果然,涉及到家產了,這個二夫人其實沒多少分量的,雖然她也算是替金家當牛做馬這麽些年了,以前的丁來喜不在乎,如今的丁來喜更不在乎了。


    於是兩人便說好了中秋後分家的事情,丁來喜在金家這麽些年,雖沒存下大錢,不過小錢還是有的,夠她們母子二人妥當地生活了。


    這日,正好是中秋佳節,全家人團聚的時刻。山珍美酒,家人團聚,雖然其中也有些金多祿和昭陽的磨牙,不過也還算是和睦。


    不過之後金家就沒了和睦了,在聽二娘說要分家後,金家人頓時進入了亂七八糟的地步。


    “就是這樣了,你們都大了,我也老了,精力不濟了。想趁著還能走動,把我娘的骨灰送回揚州去。”


    老大夫妻先是高興,接著又是惶恐,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雖說他們也很想接受鑒金號和金家,可要是脫離了二娘的本事和公主的庇護,那麽他們要怎麽辦?


    “二娘呀,我們絕對不分家,我們三兄弟離不開你呀。金家離不開你,再說鑒金號不是剛剛推出新品,這個時候你怎麽能拋下這一切分家回揚州呢?”老大金多福先是出來說話了。


    “是呀,是呀,二娘,最近我們不是正在為皇宮打造那支金鳳簪麽?這麽緊要關頭怎麽能分家呢?”老二也幫腔,他雖是個渾人,可是丁點兒外形沒有外心,隻一心要金家人好。不像老大兩口子有很多小心思。


    “娘啊,要麽等過了這段時間,我再陪你去揚州吧?”金多壽也在一旁勸說母親,自此上次兩人聊過後,他是知道母親心思的人,也讚同她要分家另過的想法。可看著大哥二哥都不是很同意,他又有些於心不忍了。


    “這事兒就這麽定了,你們奶奶呀,也是同意了的。你們都大了,成家了,也該挑起家族的擔子讓我們這些老人休息休息了。”


    眾人聽著此事似乎沒有轉圜的餘地了,也都默默不語了。


    作者有話要說:文文沒修。


    等會兒修呀


    謝謝你們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看你不順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慕容紅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慕容紅苓並收藏看你不順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