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在自家老爹,康熙皇帝賓天後,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夢中的他也是皇帝,不過卻比如今悲催了許多。


    自己的母親依舊是德妃烏雅氏,自己也依舊是皇帝,可惜晚了6年才登基,那時候自己已經45了。


    也許,自己一直就是個沒親緣的人。在夢中,依舊不被親額娘所喜,當然也沒龍鳳胎的嫡子嫡女,嫡長子依舊殤於8歲。


    自己兄弟們為了那個位置鬥的死去活來,可惜,老狐狸似的皇阿瑪緊緊地握著手中權力至死不放手。果然,他們都太嫩了,綁在一起都鬥不過他的,更遑論他們之間還勾心鬥角,下絆子挖陷阱的無所不為了。


    自己在犧牲了自家十三弟十幾年的青春年華後,才悟出了些許的道理,改變了策略,隻低頭做起了“純臣孝子”,這樣似乎才能換取皇阿瑪的青眼片刻。可惜,永遠得不到他的鍾愛,他如山的父愛先是給了廢太子,然後是十四,再後來是十六、十七這些小的,雖然明白這些人對皇阿瑪沒威脅,可是他總覺得自己心中有些不甘,能幹了所以要被打壓,所以活該倒黴麽?


    皇家的黑暗誰不知道呢?在大位的爭奪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作為勝利者,是有權對失敗者嘲諷的,當然,也有權利在失敗者身上驗收自己的勝利果實。


    老八老九除宗祠,老十關押在張家口,十四、十五兩個去守先考皇陵,他們不是自詡為孝子的麽?


    他倒是要看看這些人怎麽能在先考陵前一日複一日地表現自己的孝心?想想十四那張不甘心的臉,就覺得諷刺的緊,果然有什麽樣的娘就有什麽樣的兒子?看著太後娘娘死活不接受太後寶冊,他有些嘲諷地想著。


    烏雅氏既然不認自己這個兒子,覺得自己登上大位“實非吾夢之所期也”,那麽她期待的是誰?是她孝順的小兒子?


    做夢,他就是要那個人看著,看著他如何呼風喚雨,如何地治理大清,比她那個沒用的小兒子能幹千倍萬倍!


    可惜,最後的勝利者似乎也是失敗者。作為一個不被親母所承認的皇帝,雖也知道皇家無親情,可那一刻,他還是覺得寒氣似乎從骨子裏冒出來了。


    看著夢中的自己在這種責任、親情中掙紮,沉淪,雍正皇帝很是著急,他也不敢去探究自己五味雜陳的心情究竟是為了什麽。


    當然,夢中也沒有皇阿瑪退位,沒有林如海,林氏黛玉,沒有“四王八公”、“新月格格”這些烏七八糟的。


    雖沒有這些很是離譜的事情,但是也沒有丁點兒的溫情,自雍正8年怡親王去世,雍正9年,皇後那拉氏去世,那個偌大的皇宮真正地變成了一座空城般就自己一個人,空蕩蕩的,不曉得哪裏能去了。這對於燈火輝煌的紫禁城來說也許也算是一種諷刺?


    看著夢中自己的去世,看著弘曆那個不孝子開始所謂的“27天心孝”,看著那個不孝子如何如何張狂地敗壞大清的基業,如何如何地和聖祖爺攀比,甚至連下江南的次數也要比,這可真是諷刺的緊。自家皇阿瑪可是一直看不上弘曆的。


    敗家子丁點兒也不知道“三年不改父誌”,他是不知道嗎?不,也許他是故意的,看著弘曆,看著他日漸奢侈驕縱,狂妄自大,沉溺女色,他治下的朝臣們馬屁連天,四處鑽營,賣官鬻爵,大清子民的生活漸漸地陷入水生火熱中,雍正帝氣的想殺人,覺得自己不能放縱這個不孝子下去了,他這是在斷大清的根基,然後他就醒了。


    看著這滿麵縞素的靈堂,不知道為何他有種不真實感,覺得夢中才是自己的人生一般,也許莊生夢蝶,蝶夢莊生罷了!


    這般寬慰著自己,他也慢慢地放下了心中莫名的不爽。雖然覺得不真實,但是他還是喜歡如今的日子。


    看著夢中的自己,雍正開始慶幸了。不管他有過怎樣的苦難,如今他大權在握,雖然皇阿瑪賓天了,可他也替自己清除了所有的障礙,默默地為自己做了好多事情,不管是派自己的兄弟們去海外,去台灣,還是那張巨大詳細的《萬國堪輿圖》,都是自己的資本,更遑論,他給自己那麽多的書籍,工匠了。尤其這些工匠中以生產西洋槍支為多。


    自己如今有嫡子,雖年紀不大,但是聰慧穩重,而不孝子弘曆也沒有夢中那般狂妄無知。不過在女色上,弘曆已經顯現出了自己偏聽偏信的本性。


    太輕易得到是不會珍惜的,也許他如同弘曆那般輕鬆上位,沒有經曆過那些絆子的話,如今說不定也不會這般兢兢業業地,不,他可不是那個不孝子,就算是為了自己心中理想的大清,他也會奮鬥,更何況,他是知道皇阿瑪的心思的,擴大大清的版圖,做一個開拓上進的皇帝。嗯,自己會奮鬥下去的。


    雍正皇帝是一位清史上少有的進取型皇帝,在他治理大清的幾十年中,大清的版圖擴張了三分之一。


    雍正十五年,大清理密親王奏請,將南洋並入大清的轄下。


    上大喜,允。並新設一省,作‘馬六甲省’,中國自此控製了整個馬六甲海峽,並入了印度,馬來半島、南洋(今新加坡)。


    控製了皇阿瑪說過的“海上生命線”胤礽和雍正都很高興,皇阿瑪在世時,曾多次強調過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如今,他們也算是完成了皇阿瑪的心願。


    同年,直郡王奏請,將高麗,倭國並入大清。可皇帝因著這兩地本屬大清的屬國,並不另設州府,將兩地並入黑龍江,作為轄下一縣。


    胤礽雖然沒當過皇帝,可這不能代表他不知曉自己四弟這個疑心病重症患者的心理。


    他和自家四弟好好喝酒緬懷了一次皇阿瑪,然後就勢提出了要回京養老的要求,雍正雖然放心自家二哥,可他不放心他的後代,馬六甲那麽重要,皇阿瑪那麽重視肯定是有道理的,就看著如今國庫增加了五成的收入,就知道海上貿易有多來錢了。萬一以後弘晳或者他的後人不聽朝廷指令,脫離大清了,那豈不是得不償失了。


    於是他就答應了二哥帶著八弟、九弟回京養老的請求。派了新培訓出來,熟悉海戰的人去管理馬六甲。


    老九雖然舍不得離開這個這麽能掙錢的地方,不過在聽了自家四哥的保證,說是以後內務府和戶部的商路,鋪子都交給他處理。於是他就歡快地交接了船隊的一切作業,回京去了。


    話說離開京城這麽些年,他還真是有些想念自家額娘和子女了。宜太妃如今已經80多了,身子骨還康健,這也是老九能放下打拚多年的事業回京的主要原因。


    老八回去的主要原因是自家嫡子要入上書房念書了,皇阿瑪離世那一年,派人送來了一個小盒子,說是等三年後打開,他也沒太當回事兒,結果出了孝期後,沒多久,他的福晉竟然懷孕了。快40歲的八福晉老蚌懷珠,讓京城人跌落一路的眼珠子。


    人們隻當是八福晉這些年吃齋念佛,誠心拜求來到,隻有他們夫妻知道這是皇阿瑪賜給他們的。


    八福晉這些年因著沒有子嗣受了多少的嘲諷,吃了多少苦頭,才得了這一胎,於是夫妻倆小心翼翼地在府裏養胎。


    一向看不上四哥的胤禩親自去宮裏求了兩個擅長安胎的嬤嬤,當然也不知道是不是其中有四哥的探子,不過這個時候,老八覺得自己坦蕩蕩,事無不能對人言,高興地謝了恩,領著兩個老嬤嬤回府去了。


    不過這次他倒是冤枉雍正了,雍正這次絕對是好心,也沒什麽安插探子的心思,他可不認為如今的八弟還有多大的威脅。這兩個老嬤嬤可是自家皇後懷孕期間經過皇阿瑪的人培訓過的,最有經驗的。


    八福晉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得了個八斤八兩的大胖小子,兩口子快樂傻了。八福晉更是在孩子滿月時大辦特辦,出盡了風頭,也算是盡吐這些年的鬱氣。


    自此,八福晉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遲來的心肝肉上了,廉親王雖覺得有些對不住大兒子弘旺,可他還是喜歡嫡子。


    於是在弘旺滿20後,他上書給兒子請封,雖然小氣的四哥隻給了貝勒的爵位,可他還是讓弘旺分府單過去了。作為補償,他將廉親王府的財務分了一半兒給弘旺。


    弘旺也知道如今嫡額娘有了親兒子,自己的處境尷尬,分出去單過怕還是好些的,再說他因著阿瑪的歉疚,分的了王府一半的財產,也夠自己幾輩子的花銷了。


    於是他就淡定地接受了阿瑪安排的一切,這讓眾人都有些失望,還想看廉王府的好戲,誰知道如今這樣平和,真是一點兒也不符合眾人的八卦心思。


    不過雍正為了安老八的心,下旨封老八的嫡子為廉王府世子,也算是安了老八的心。


    在子嗣上,他最能理解老八的心思,也受過那份煎熬,所以他不願意在這個上算計別人,尤其那個還是自己的八弟。


    好吧,雍正用了很多法子想讓老八臣服,沒想到,他幹脆地冊封世子此事讓老八和他徹底交心了。


    雖然還是有些不放心,但是如今大清正需要人手,他對於自家八弟的才能還是信得過的。再說了,如今他一直謹記,皇阿瑪說的那句話,要立足於自己的強大,別糾結別人的進步,這樣你就一直能領先。


    於是這位赫赫有名的八賢王進了戶部,一改他以往老好人的作風,雷厲風行,眾人叫苦不迭,戶部如今成了黑臉專業部門了麽?連一向溫文爾雅的廉親王都化身為冷麵王了!這讓大家怎麽活呀?這位倒也不愧是當今的親兄弟,二人冷臉起來一樣怕人。


    大清從此進入了一個高速前進的時代,而太宗皇帝在清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現代中國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作者有話要說:嗯,我心中的雍正帝


    咕~~(╯﹏╰)b


    寫的有些糾結


    也不好


    但是也算是小小地彌補下遺憾。。。


    (⊙_⊙)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看你不順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慕容紅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慕容紅苓並收藏看你不順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