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這一次,又是盧照鄰,當先鼓起了掌,方再次引起了掌聲一片。


    “楊小弟果然天縱橫才,隻聽得一遍,便將在下的陋詩全記了下來,並加以潤色後,脫口而出,實在是令盧某人佩服不已啊——”盧照鄰搖了搖頭,像在感歎楊炯的才華和自己即將逝去的青春。


    “盧大人抬舉了……盧大人的這首《長安古意》洋洋灑灑,場景恢弘而感情細膩,既有對當下社會的批判,更有對未來美好的向往,哪裏是楊炯可以潤色的?隻是此詩實在太美,楊炯怕轉身忘了去,故才不得以加以複述一遍,還望盧大人莫要見怪。若論境界,楊炯的複述,又豈能及得上原作之萬一。”楊炯苦笑著搖著頭,他知道,若單論自己的《戰城南》,無論是創作的難度還是深度,均無法與盧照鄰的《長安古意》相比,如此而言,自己當是輸了。


    “楊小弟過謙了。詩詞高低不在長短,盧某的詩說穿了隻是花花草草情情好好,入不得廳堂,論格局,還是楊小弟的略勝一籌啊。”盧照鄰自謙的說到。


    “小弟愧不敢當!”楊炯連忙彎腰推辭後,轉身對王勃說到:“勃兄,在下是輸給盧大人了,接下來的,還請勃兄助陣了。”


    “不敢。”王勃向楊炯和盧照鄰作了個揖後,感歎到:“兩位之高才勃之前隻是聽聞,未曾想今日竟有幸得見。一見之下,想起眾人將勃與兩位相提並論,實在是令勃慚愧。”


    “兩位既已成詩,勃自愧不如,卻又不敢不獻醜,隻得勉強賦之一二,說的不好,還望二位海涵!”說完王勃謙遜的再次向二人鞠了一躬,惹得兩人連忙回禮。


    隻見王勃低頭向小伍說了句什麽,小伍便慌慌忙忙的從茶樓中搬出一個小板凳,放在了王勃身後,王勃將衣襟一甩,緩緩坐了下來。閉上雙眼,抖開折扇,低下頭,緩緩的扇了起來。


    扇著扇著,足足扇了有一炷香後,突然“啪嗒”一聲,扇子竟從他手中滑落,摔在了地上。


    “哈哈哈哈,感情這小子居然睡著了!”學子們一看,頓時樂了。原本以為王勃也如楊炯和盧照鄰般在醞釀感情呢,何曾想他竟然睡著了!否則扇子何以自由滑落?


    “真是,就這水平,還敢跟盧大人對詩!”“居然還跟我們楊炯平起平坐!”“估計是吹捧出來的草包吧!”一時間,士庶學子們都不樂意了,紛紛對王勃展開了置疑。


    “呼!”王勃突然將手一舉,現場霎得安靜了下來。


    “仆本江上客,牽跡在方內。寤寐霄漢間,居然有靈對。


    翕爾登霞首,依然躡雲背。電策驅龍光,煙途儼鸞態。


    乘月披金帔,連星解瓊珮。浮識俄易歸,真遊邈難再。


    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遺誨。流俗非我鄉,何當釋塵昧。”


    王勃緩緩頌完了詩,方才彎下腰,將折扇拾了起來,輕輕的搖了起來。


    “哈哈哈哈,奇才,奇才啊!——”盧照鄰突然站起了身,離開座位,叮叮咚咚的走下樓梯,來到了王勃身前:“想不到,王小弟居然夢中成詩,任意而為便可遨遊天際,如果王小弟不嫌棄的話,是否可以將命題的任務交由在下?”


    “有盧大人畫龍點睛,在下榮幸之至,那就有勞大人了!”王勃趕緊收起折扇感謝到。


    “恩,坐定起夢,夢中成詩,遨遊仙境。依我看,就叫《忽夢遊仙》可好啊?”盧照鄰的語氣第一次打破了平和,帶著一絲激動。


    “《忽夢遊仙》?好名字!”王勃腦光一閃,對盧照鄰的才華更是高看了一眼。


    “哈哈哈哈,這一局,是兩位小弟勝了,在下輸的心服口服!”盧照鄰笑著拍了拍楊炯和王勃的肩膀,毫不介意的說到。


    “豈敢豈敢!盧大人謙虛了。”楊炯和王勃都紛紛謙讓,自不敢承認自己獲勝。


    “楊小弟胸懷天下,一語擲地;王小弟天縱橫才,一語飛仙。今日有幸與兩位切磋,實乃盧某人的榮幸啊!隻可惜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在下還得回鄧王府公辦,不能與二位把酒言歡。若將來有機會,我定然不會如此輕易讓你們走掉的!哈哈哈哈!”盧照鄰說著,看了看夕陽,意思很明顯了,雖然不舍,卻也不得不離開了。


    “得盧大人指點,勃感激不盡,將來若有機會,定然前往滋擾大人,還望大人不要嫌棄。”王勃知不好挽留,故向盧照鄰行了個禮,以期將來再見。


    “盧大人走好,我們後會有期。”楊炯畢竟代表著庶人學子,雖對盧照鄰的德才傾慕不已,卻也不便隨意表態,故隻禮貌的告了個辭。


    “哈哈哈哈,好勒,我們後會有期!”盧照鄰說著,轉身踏著快步,離開了。一邊走,還一邊搖頭晃腦,似乎仍在回味剛才三人的詩詞。


    “楊兄,我也出來很久了,該回家了,我們就此別過,將來有緣再見如何?”王勃轉身看著楊炯,微笑著說到。楊炯之才,確實配得上他的名,沒讓王勃失望。


    “王兄,小弟雖不舍,但也不便相留,今日得王兄仗義出手相助,實在是小弟的榮幸。誠如王兄所言,期將來有幸,我們再一續今日之緣。”對王勃,楊炯少了士庶之間的那份顧慮,故大膽的說出了真心話。


    “好,那我們就此別過。”王勃說完,揮了揮手,帶著小伍離開了。


    “唉……”楊炯站在原地,看著王勃的背影消失在街頭,又看了看盧照鄰離去的方向,低聲感歎到:“不知如此筵席,我此生能得幾回?不知如此嬌子,我大唐能得幾人呐……”


    “楊兄,那盧大人的詩聽你一說,我們倒也懂了幾分,可這王勃的詩,到底在說什麽啊?到底如何啊?”旁邊一學子憋了很久,見楊炯似乎也有了去意,終於忍不住問出口來。


    “是啊,是啊,他這說的什麽個夢話,聽得我們糊裏糊塗的。”跟著,眾學子皆問出聲來。甚至連正要離開的士族學子都刻意放緩了腳步,想聽聽楊炯對《忽夢遊仙》的詮釋。


    “唉,這首詩……千古難得啊……”楊炯虛起了眼睛,似要找回王勃夢中成詩的意境,uu看書 .uukahu一直沉寂了很久,方才開了口:


    “我本是一名無足輕重的山野之士,生活在這凡凡俗俗的塵世之間。半夢半醒中,似乎突然乘著白雲禦風而行,來到了仙人之境,受此感悟,竟偶然間拾得了幾句神來之筆。”


    “恍惚中,一抹豔麗的夕陽撒向大地,照亮了七色的雲彩,帶著我飛到雲端。祥雲如巨龍般在我身側飄過,似煙似風又似雨。”


    “夕陽很快便落下了,月亮裹著金色的披風從我腳下升起,星星如鑲嵌在夜空中的金玉,閃閃發光。我想從半夢半醒中掙紮醒來,以便將這盛景看得更加清晰,卻發現自己已無法辨別,究竟是魂在仙境,還是身在人間?”


    “深遠空虛的仙境讓我忍不住遐想,難道是周公帶我來這裏,以找回我曾經遺落在此的心愛之物嗎?可是,若我曾經來過這裏,那我又為何要離開呢?凡俗的世間,愚昧的世人,你們可以告訴我答案嗎……”


    “凡俗的世間,愚昧的世人,你們,可以告訴我答案嗎……”楊炯說完後,又將最後一句重複了一遍,似在問自己,又似在問仙人。


    “是啊,若我曾到過仙境,又為何要離開呢?”幾位被代入其中的學子,漸漸開始拷問自己。


    “這人世,究竟有什麽是值得我們珍惜和留戀的呢?”漸漸的,王勃的詩帶著眾位學子陷入了哲學的思維。


    “又有什麽心愛之物,是我們曾舍棄過,又不可複得的呢……”


    “怎麽又能斷定,我們現在是魂在仙境,還是身在人間呢……”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古情才空自流——王勃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短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短袖並收藏萬古情才空自流——王勃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