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清空蝸在紫金紅葫蘆裏頭查找蛛絲馬跡,單表陳諾離了平頂山,將龜年公照地上一甩:“還裝什麽死?速速現形,老爺我要搭車!”
龜妖哪敢羅嗦?急忙翻身一滾,又化成房子大小,待道人道僮兩個上來坐穩了,奮起四肢就往西奔。
又是一路餐風宿‘露’,又是一程坎坷崎嶇,這一日見到座寺院,遠望樓台迭迭殿閣森森,七層寶塔屯雲霧,三尊佛神顯光明。更有文殊殿、伽藍台、彌勒堂、大悲廳,那山‘門’之上燙底五個金字:敕建寶林寺。
原來竟是皇家寺廟,難怪規製齊全,仙姑歎道:“我道‘門’一脈,講究不拘外物、清靜無為,於宮觀上麵,素來持儉持樸,累得信民朝拜都沒個象樣的宮殿,哪裏比得上佛家廟宇這般輝煌?”
陳諾道:“道家所稟,唯修已身;佛‘門’教化,普渡眾生。二者不對路,形式上自不相同,但以我看來,一方大教,若不能凝聚民間信仰,爭奪香火氣運,其勢必微。咱們這邊文明些,再往西去,以教名開戰,清除異端的慘劇當真是數不勝數。”
仙姑奇道:“西天不是佛國嗎?有如來坐鎮,哪個敢在那裏生出異端?”
“佛國之西,還有他國,佛道之外,還有他教,其中以十字教最為狠戾,殺起什麽清真教穆斯林來,跟宰羊沒什麽兩樣,而且那幫瘋子最喜屠城。前後七次戰爭,打了二百多年,也不知死了多少不信十字教的平民。”
這倒是秘辛了,道藏典籍從來不曾記載,仙姑也是第一次聽說,但這所謂十字教仍靠凡人打仗,想來教中,缺少高明之士,就有些不屑:“一群荒野蠻人,能成什麽氣候?”
陳諾搖頭不語,這群蠻人千年以後可是把咱們東方禍害得不輕,任何忽視那個十字威力的行為,都將付出慘重代價,但那離現在著實太遠,還是先敲‘門’借宿才是正經。
山‘門’兩道,二層之內就是大雄寶殿,佛祖三身安坐於此,享受香火。正是晚課時間,僧侶們都去念經,院裏隻有個火工頭陀晃‘蕩’,看到迎麵來了兩個道人,先就一驚:“嚇!這不是王八爬進了蛇‘洞’裏,竄錯‘門’了麽?那雜‘毛’,咱這可是皇家寺院,隻留和尚,不收道人的,速速退去,若被俺院主看到,少不得就是‘亂’棍一通,打你個頭破孤拐折!”
仙姑脾氣,那是‘藥’撚子堆成的,你好好說話便罷,開口雜‘毛’,閉口‘亂’棍,活該作死!就見無垢拂照頭一展,劈劈啪啪照那頭陀臉上‘抽’了幾十回。
那頭陀仰天噴出一嘴碎牙,豁著舌頭隻是呼痛,一路慘號跌撞進了後院,不多時,引出個頭戴毗盧帽,身披百衲衣的僧官來,離得還遠,就已咋呼:“何方道士,敢來我皇家寺院行凶?就不怕鐵尺鎖喉,刀斧加身麽?”
陳諾扯住正要上前的仙姑,先打了個稽首:“貧道雲遊到此,原想借個宿處,正遇貴寺頭陀,話都未說一句,他就要打折我等孤拐,我這僮兒氣不過,略施小戒,倒是驚動了院主,恕過恕過。”
那僧官大怒,一嘴牙齒打得‘精’光,還叫略施小戒?來呀,取俺降魔杵來,貧衲今兒也與你小戒小戒!
早有沙彌四五個,呼兒嘿喲扛了根丈許長短,碗口粗細的巨杵,往僧官麵前一豎,叫道:“老爹啊,你這杵敢是會長‘肉’哩?前者左近山上的強盜來時,俺們兩個人就抬得動,自打將那些強人砸成血餅,這杵倒長了三尺,粗了一圍,俺們四五個來扛,也是吃力!”
僧官哈哈一笑,單手掣杵,舞出朵‘花’來,朝道人勾勾手指:“過來領小戒,俺辦事向來公正,你等‘抽’我‘門’下幾回,我便隻還幾杵,外搭一塊風水寶地包埋。如何,誰先領杵?”
陳諾駭得一臉寡白,指那巨杵吃吃說道:“這樣粗的家什,莫說幾杵,一杵就開瓢要命了,哪個受得起?貧道向來怕痛,最煩打個半死不活的遭罪,院主慈悲,還請動手時利索些,就照我鹵‘門’頂上敲,不求萬杵活,但求一杵死,勁道可不敢泄了。”
那僧官喝道:“你個蠢道,莫不是嚇傻了?過來吃俺一杵,包你死透!”
陳諾果然就近前,將腦‘門’往僧官麵前一湊,道:“咱可說好了啊,一杵死透,還要包埋。”
僧官笑道:“依你,都依你。”語落杵起,帶出陣惡風,似虎嘯龍‘吟’,照了道人頭頂就是一砸,隻聽“當”的一聲,那杵被巨力彈回,正敲中僧官鹵‘門’,開西瓜般紅的白的濺灑一地,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
陳諾歎道:“果然是一杵死透,想不到院主還是個信人。”
眾沙彌看得目瞪口呆,院主的降魔杵有多大力道,隻論份量便已知曉,不成想砸中這道人的腦袋,卻跟敲了鐵砧子也似,那聲音震得耳朵裏頭開了鐵匠鋪子一般。院主也是命苦,想來這一記使老了力,措不開手,竟然生生被彈死!
那道人似不滿意,看看院中:“不過這包埋麽——”
就有靈醒的沙彌慌忙斂了院主屍身,一連聲回道:“俺這就去埋,這就去埋。”
這就對了嘛,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說包埋就一定要包埋的,陳諾點點頭道:“選個風水寶地,不用立碑,把這杵往墳頭一‘插’,任哪個來看,也曉得是院主寶宅,必不會錯的。”
眾沙彌急抬屍扛杵,風風火火往山間尋風水寶地去了,陳諾又轉向傻了一般的火工頭陀,道:“現在,咱們接著說借宿的事情,好不好?”
話說這寶林寺自敕建以來,為表忠心,每當有國主登基,必然立長生牌位於佛堂之上,年長日久,飽受香火。也是佛法無邊,三年前當今王上遭災飲恨,丟了‘性’命,一點真靈竟未轉入輪回,倒直接投了牌位之上。
這國主每日祈求佛祖助他報仇,但那泥胎雖然金光閃耀,終究還是個泥胎,再說佛祖忙得很,哪裏有空管他?
天可憐見,今日來個道人,那頭也不知是什麽物事鑄就,受院主四百斤重杵砸頂,‘毛’都不掉一根,反而彈死了院主,可見神通廣大,道行高深。
國主起意,就在晚間亥末‘陰’氣濃鬱之時,飄飄‘蕩’‘蕩’徑往後院禪房道人的宿處,準備來個星夜托夢,遊魂訴苦。
隻是道行高深之人豈無‘侍’從隨扈?這國主尚未進‘門’,就見那廊下趴著好大一隻烏龜,吞風吐月,納真存靈,隻看那背殼上的甲紋,就知這龜沒活一千年,也有八百歲,成了‘精’了。
國主不敢近前,正惶急無措,忽見禪房‘門’開,有個道僮出來,照那巨龜肚皮就是一腳,喝道:“滾遠些!要收天地靈氣,山頂穀中,何處不行?偏在禪房‘門’口,鬧出這樣動靜來,擾了老爺休息,你可是想死?”
那巨龜急忙連滾帶爬,幾步就撞出山‘門’,另尋別處吐納去了。
國主大喜,卷起一陣‘陰’風,就往‘門’內投去,想尋那道人睡處,卻隻見燈下道僮‘侍’立,道人趺坐,正一臉輕笑,看著自己,那道人回語道僮:“你看看,我說龜兒子一走,就有客人上‘門’,你還不信!”
道僮寒著張俏臉,朝國主斥道:“你個遊魂,死就死了,該投胎投胎去!滯留陽間,信不信我收了你,發配十八層地獄,永受刀桀火燎之苦!”
國主一臉驚慌:“兩位仙長看得到我?”
道人笑道:“你這一身‘陰’氣,瞎子都聞得出來。待我瞧瞧,嗯,你來時便站在坎位,坎上之坎,是為象日,象卦為水,主險,兩坎相重,險上加險,各生一陽,卻陷二‘陰’。看來你是淹死的,所幸‘陰’虛而陽實,雖然不易,但還陽有期。”
國主早聽得目瞪口呆,再顧不得身份,往道人腳下就拜,眼中垂淚:“仙長垂憫,我本這烏‘雞’國的天子,五年前遭逢大旱,寸草難生,整整三年滴水未降,河枯井涸,百姓飲水,都難供給。忽然從鍾南山來了個全真道士,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請他立壇,果有雨下。這是救國活民之恩,我見他仗義,便八拜結‘交’,稱兄道弟。”
“誰知這全真早就圖我富貴,三年前我與他賞玩禦‘花’園時,陡起凶心,將我推下八角琉璃井,封死了井口,搖身一變,化成我的模樣,占我朝堂,欺我後宮。可憐六院嬪妃,盡被異人所日,卻還隻當是我的雨‘露’,我這王冕,早已綠得通透,不以全真之血洗之,難複得紅也!”
龜妖哪敢羅嗦?急忙翻身一滾,又化成房子大小,待道人道僮兩個上來坐穩了,奮起四肢就往西奔。
又是一路餐風宿‘露’,又是一程坎坷崎嶇,這一日見到座寺院,遠望樓台迭迭殿閣森森,七層寶塔屯雲霧,三尊佛神顯光明。更有文殊殿、伽藍台、彌勒堂、大悲廳,那山‘門’之上燙底五個金字:敕建寶林寺。
原來竟是皇家寺廟,難怪規製齊全,仙姑歎道:“我道‘門’一脈,講究不拘外物、清靜無為,於宮觀上麵,素來持儉持樸,累得信民朝拜都沒個象樣的宮殿,哪裏比得上佛家廟宇這般輝煌?”
陳諾道:“道家所稟,唯修已身;佛‘門’教化,普渡眾生。二者不對路,形式上自不相同,但以我看來,一方大教,若不能凝聚民間信仰,爭奪香火氣運,其勢必微。咱們這邊文明些,再往西去,以教名開戰,清除異端的慘劇當真是數不勝數。”
仙姑奇道:“西天不是佛國嗎?有如來坐鎮,哪個敢在那裏生出異端?”
“佛國之西,還有他國,佛道之外,還有他教,其中以十字教最為狠戾,殺起什麽清真教穆斯林來,跟宰羊沒什麽兩樣,而且那幫瘋子最喜屠城。前後七次戰爭,打了二百多年,也不知死了多少不信十字教的平民。”
這倒是秘辛了,道藏典籍從來不曾記載,仙姑也是第一次聽說,但這所謂十字教仍靠凡人打仗,想來教中,缺少高明之士,就有些不屑:“一群荒野蠻人,能成什麽氣候?”
陳諾搖頭不語,這群蠻人千年以後可是把咱們東方禍害得不輕,任何忽視那個十字威力的行為,都將付出慘重代價,但那離現在著實太遠,還是先敲‘門’借宿才是正經。
山‘門’兩道,二層之內就是大雄寶殿,佛祖三身安坐於此,享受香火。正是晚課時間,僧侶們都去念經,院裏隻有個火工頭陀晃‘蕩’,看到迎麵來了兩個道人,先就一驚:“嚇!這不是王八爬進了蛇‘洞’裏,竄錯‘門’了麽?那雜‘毛’,咱這可是皇家寺院,隻留和尚,不收道人的,速速退去,若被俺院主看到,少不得就是‘亂’棍一通,打你個頭破孤拐折!”
仙姑脾氣,那是‘藥’撚子堆成的,你好好說話便罷,開口雜‘毛’,閉口‘亂’棍,活該作死!就見無垢拂照頭一展,劈劈啪啪照那頭陀臉上‘抽’了幾十回。
那頭陀仰天噴出一嘴碎牙,豁著舌頭隻是呼痛,一路慘號跌撞進了後院,不多時,引出個頭戴毗盧帽,身披百衲衣的僧官來,離得還遠,就已咋呼:“何方道士,敢來我皇家寺院行凶?就不怕鐵尺鎖喉,刀斧加身麽?”
陳諾扯住正要上前的仙姑,先打了個稽首:“貧道雲遊到此,原想借個宿處,正遇貴寺頭陀,話都未說一句,他就要打折我等孤拐,我這僮兒氣不過,略施小戒,倒是驚動了院主,恕過恕過。”
那僧官大怒,一嘴牙齒打得‘精’光,還叫略施小戒?來呀,取俺降魔杵來,貧衲今兒也與你小戒小戒!
早有沙彌四五個,呼兒嘿喲扛了根丈許長短,碗口粗細的巨杵,往僧官麵前一豎,叫道:“老爹啊,你這杵敢是會長‘肉’哩?前者左近山上的強盜來時,俺們兩個人就抬得動,自打將那些強人砸成血餅,這杵倒長了三尺,粗了一圍,俺們四五個來扛,也是吃力!”
僧官哈哈一笑,單手掣杵,舞出朵‘花’來,朝道人勾勾手指:“過來領小戒,俺辦事向來公正,你等‘抽’我‘門’下幾回,我便隻還幾杵,外搭一塊風水寶地包埋。如何,誰先領杵?”
陳諾駭得一臉寡白,指那巨杵吃吃說道:“這樣粗的家什,莫說幾杵,一杵就開瓢要命了,哪個受得起?貧道向來怕痛,最煩打個半死不活的遭罪,院主慈悲,還請動手時利索些,就照我鹵‘門’頂上敲,不求萬杵活,但求一杵死,勁道可不敢泄了。”
那僧官喝道:“你個蠢道,莫不是嚇傻了?過來吃俺一杵,包你死透!”
陳諾果然就近前,將腦‘門’往僧官麵前一湊,道:“咱可說好了啊,一杵死透,還要包埋。”
僧官笑道:“依你,都依你。”語落杵起,帶出陣惡風,似虎嘯龍‘吟’,照了道人頭頂就是一砸,隻聽“當”的一聲,那杵被巨力彈回,正敲中僧官鹵‘門’,開西瓜般紅的白的濺灑一地,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
陳諾歎道:“果然是一杵死透,想不到院主還是個信人。”
眾沙彌看得目瞪口呆,院主的降魔杵有多大力道,隻論份量便已知曉,不成想砸中這道人的腦袋,卻跟敲了鐵砧子也似,那聲音震得耳朵裏頭開了鐵匠鋪子一般。院主也是命苦,想來這一記使老了力,措不開手,竟然生生被彈死!
那道人似不滿意,看看院中:“不過這包埋麽——”
就有靈醒的沙彌慌忙斂了院主屍身,一連聲回道:“俺這就去埋,這就去埋。”
這就對了嘛,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說包埋就一定要包埋的,陳諾點點頭道:“選個風水寶地,不用立碑,把這杵往墳頭一‘插’,任哪個來看,也曉得是院主寶宅,必不會錯的。”
眾沙彌急抬屍扛杵,風風火火往山間尋風水寶地去了,陳諾又轉向傻了一般的火工頭陀,道:“現在,咱們接著說借宿的事情,好不好?”
話說這寶林寺自敕建以來,為表忠心,每當有國主登基,必然立長生牌位於佛堂之上,年長日久,飽受香火。也是佛法無邊,三年前當今王上遭災飲恨,丟了‘性’命,一點真靈竟未轉入輪回,倒直接投了牌位之上。
這國主每日祈求佛祖助他報仇,但那泥胎雖然金光閃耀,終究還是個泥胎,再說佛祖忙得很,哪裏有空管他?
天可憐見,今日來個道人,那頭也不知是什麽物事鑄就,受院主四百斤重杵砸頂,‘毛’都不掉一根,反而彈死了院主,可見神通廣大,道行高深。
國主起意,就在晚間亥末‘陰’氣濃鬱之時,飄飄‘蕩’‘蕩’徑往後院禪房道人的宿處,準備來個星夜托夢,遊魂訴苦。
隻是道行高深之人豈無‘侍’從隨扈?這國主尚未進‘門’,就見那廊下趴著好大一隻烏龜,吞風吐月,納真存靈,隻看那背殼上的甲紋,就知這龜沒活一千年,也有八百歲,成了‘精’了。
國主不敢近前,正惶急無措,忽見禪房‘門’開,有個道僮出來,照那巨龜肚皮就是一腳,喝道:“滾遠些!要收天地靈氣,山頂穀中,何處不行?偏在禪房‘門’口,鬧出這樣動靜來,擾了老爺休息,你可是想死?”
那巨龜急忙連滾帶爬,幾步就撞出山‘門’,另尋別處吐納去了。
國主大喜,卷起一陣‘陰’風,就往‘門’內投去,想尋那道人睡處,卻隻見燈下道僮‘侍’立,道人趺坐,正一臉輕笑,看著自己,那道人回語道僮:“你看看,我說龜兒子一走,就有客人上‘門’,你還不信!”
道僮寒著張俏臉,朝國主斥道:“你個遊魂,死就死了,該投胎投胎去!滯留陽間,信不信我收了你,發配十八層地獄,永受刀桀火燎之苦!”
國主一臉驚慌:“兩位仙長看得到我?”
道人笑道:“你這一身‘陰’氣,瞎子都聞得出來。待我瞧瞧,嗯,你來時便站在坎位,坎上之坎,是為象日,象卦為水,主險,兩坎相重,險上加險,各生一陽,卻陷二‘陰’。看來你是淹死的,所幸‘陰’虛而陽實,雖然不易,但還陽有期。”
國主早聽得目瞪口呆,再顧不得身份,往道人腳下就拜,眼中垂淚:“仙長垂憫,我本這烏‘雞’國的天子,五年前遭逢大旱,寸草難生,整整三年滴水未降,河枯井涸,百姓飲水,都難供給。忽然從鍾南山來了個全真道士,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請他立壇,果有雨下。這是救國活民之恩,我見他仗義,便八拜結‘交’,稱兄道弟。”
“誰知這全真早就圖我富貴,三年前我與他賞玩禦‘花’園時,陡起凶心,將我推下八角琉璃井,封死了井口,搖身一變,化成我的模樣,占我朝堂,欺我後宮。可憐六院嬪妃,盡被異人所日,卻還隻當是我的雨‘露’,我這王冕,早已綠得通透,不以全真之血洗之,難複得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