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水靈元氣劇增,更有磅礴不回之勢,那龍入黃,如旱魚得水,竟然遊得飛快,隨‘浪’騰挪而下,轉眼不知蹤影。陳諾不急,趕他出洮河就已達目的,既已到此,不如去看看黃河景致,兩岸風光。趁著四下無人,踏‘波’登岸,憑高觀滔,果然水勢驚天,濤聲震野,濁‘浪’排空拍來,頓生粗曠豪邁,陳諾來了雅興,搜腸刮肚,將李白詩剔頭戴帽,‘吟’道:
我自天河舀水來,濯洗下方昆倉山。
濁水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
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
徘徊**無相知,飄若浮雲且西去!
黃河之上,也有漁舟帆影,也聞船工號子,生於斯長於斯,便於斯討生活,縱再苦些險些,隻要老天不斷了活路,終還是能湊合撐持著過下去。隻是常在水裏打滾,哪能就穩保平安?於是細看河岸村落,時不時的會掛起白幡,對一家而言,便是天塌地陷,頂梁柱折,再沒了指望。
北岸漁村自上回撿了十對童男童‘女’,漁夫又久去打探不歸,家中孤兒寡母,幾十張嘴吃著往日積存,這隻出不進的,眼見著就要斷飲。頭前想要領娃自養防老的,便帶了油米柴鹽,舊事重提。
這漁夫渾家也是個有主意的,隻說家中男人未回,不敢做主,待他歸家,都好商量。留了念想,也得了些柴米渡日。但這話說得多了,別人哪裏還信?非但再不予米予糧,反要將前些天“借”的盡數收回,如若不給,拆屋搗房。
漁夫渾家發了潑,錢米是半分無有,要拆房拆去,隻這些娃娃卻是一個也不放,俺們就是住地窩嚼樹皮,也得等著男人!
討債的嘩然:從來隻見要錢的聲高,欠賬的氣短,今兒可是反了世道!欺我當真不敢拆?就有‘腿’腳利索的上房揭瓦,力大的便去盤櫃。漁夫渾家攏了哭哭泣泣二十個娃娃,就在一旁觀看,麵‘色’冷淡,隻那眼神直滲得人心慌。
這一番鬧騰驚動遠處正在賞景的陳諾,本來凡塵世最好不去‘插’手,但俯望下來,那邊上十對童男童‘女’不正是洮河龍王要的祭品?不由歎氣,還是脫不開啊。身形一展,已至村邊,待走到屋前,先宣聲道號,似有驚雷滾過,震得拆屋搬物的人眾手麻腳軟,盡都停了活計望來。一人開口罵道:“兀那道士,嗓‘門’忒大!要化緣去別家,莫來煩燥。”
陳諾問道:“拆人房屋如挖人祖墳,這是作大孽,可是結了了不得的冤仇?殺父奪妻還是弑子絕後?”
那人哼道:“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還不起便用房子家什相抵,縣太爺來了,也說不出話的。你個道士管的甚麽閑事!”
陳諾一指邊上童男童‘女’,道:“怎是管閑事?這些娃娃是我從洮黃村收的道童,托了人照管,卻被你等趕將出來,縣太爺不說話,我可是要說的。”
那人哼道:“正好,這家男人去打聽娃兒們家人,遲遲不歸。他那渾家借了我等許多米糧,原是為你起的鍋夥,且還了賬來,莫耽誤俺工夫打魚!”
陳諾一驚,漁夫還未回來,可是出了變故?撿個破罐在手,撚指默算,已知漁夫喪命龍‘吻’。那要債的還要再說,卻見這道士右眼突現煙火,左眼盡是血紅,駭了一跳,大叫一聲:“妖怪啊!”慌不迭地跑了,餘眾也扔了家什,眨眼間散得‘精’光。
漁夫渾家不怕,了不起就是個死,還有什麽好怕的?帶著娃兒們上前,施禮致謝。陳諾忙虛扶一把,說道:“你男人已遭不幸,此事緣由因我而起,不敢當謝。”那‘婦’人被拆屋倒房都未曾流過的眼淚終於直泄而出。
陳諾歎道:“伯仁因我而死,他事便是我事。你有何願望,且說出來,若能辦到,定然不辭。”
‘婦’人搖搖頭,道:“男人都死了,我還要願望做什麽?恨隻恨不曾為夫家留下一兒半‘女’,卻教他絕了後嗣,便死也難安。”
陳諾沉默,又道:“這些孩子自上船獻祭,便已還了生身父母的養育之恩,已然無所掛礙,可問問他們,想回家的送回便是,不想回的,拜你作個義母,將來也有依靠。我再尋個地方安頓你等,斷不教你風來無擋,雨來無遮。”
‘婦’人泣道:“多謝道長。”
當下一問,要回的隻有十三個,還有四男三‘女’年長曉事,深恨父母絕情,便要留下。陳諾點點頭,揮袖攝來河岸漁舟,將大小二十一人裝了,再一拂袖,船入黃河,溯洮河入黃口而上。逆行數十裏,已至洮黃村,找個有人的地方卸下十三童男‘女’,不去看他們團圓痛哭的戲碼。
徑至對岸,陳諾念訣召來山神,說道:“洮河孽龍已逃入黃河,我‘欲’前去追殺,卻有一事放心不下,勞你費心。”
那山神忙道:“大仙盡管吩咐,小神莫敢不從。”
陳諾哼道:“你忝為神隻,受人香火,卻不盡心造福鄉裏,屈從於孽龍銀威,本該罷黜,念你尚有改過之心,便饒了這遭——隻這一母七子‘女’,須與我看顧好了,兩餐一宿不缺,四節衣鞋不斷,若是做不來,我卻還要問你!”
山神立時指天劃地,準保想食有食,要屋得屋,小神托個夢的事情,不敢勞大仙來問。
陳諾點點頭,對那‘婦’人道:“恭喜子‘女’滿堂,且好生教養,將來莫不也得誥命福份?”‘婦’人急拉了兒‘女’們拜謝,須臾風起,再抬頭時,已然不見。
要想在黃河水係追殺一條龍,絕非易事,隻找尋不知就要費多大的工夫。幸好在與龍互搏時,斬了它兩條龍須,又揭下一片龍鱗,以物‘性’牽引,便如獵犬嗅味,於河道中探出孽龍行藏。沿河直下數千裏,仍在逃竄,想是膽寒,‘欲’回老家搬救兵。
陳諾循跡追趕,也不知時日,拐了兩個大彎,到一所在,又是兩水‘交’匯之地,水靈元氣突變得駁雜,竟還有帝王之氣摻雜其中。帝者從龍,帝王之氣便與龍氣相似,卻是把那孽龍影跡遮提嚴實。陳諾往黃河下遊探了三二百裏,龍須龍鱗失卻牽引,已知必是遁入支流,原來孽龍倒也不傻,被攆了這麽遠,遇著個掩藏形跡的絕妙之地,也不分東西南北,一頭紮將進去,先躲過這陣再說。
說不傻也還傻,若是換個腦‘門’靈醒的,必然布下沿河而去的疑陣,將追敵引走,便是沒有空當,隨便卸點龍鱗啥的,任其飄走,再去躲藏方算穩妥。此時下遊無蹤,定然就是撇斜走了。陳諾登岸打聽,得知入黃支流名為渭水,往上行便是潼關,西去兩百餘裏便是長安,都城所在,紫氣盎然。
於此地覓龍,當真如土中尋沙,既要沿渭水排查,又要防孽龍趁隙走脫,一個人萬不能成。陳諾記起趙成當初訴苦之言,靈機一動,默念真言,召來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醜等六丁‘陰’神;又掐運法訣,召來甲子、甲戍、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等六甲陽神。六丁六甲現身,便即施禮,丁卯神司馬卿上前開口:“上仙見召,有何吩咐?”
陳諾心道這《上清六甲祈禱秘法》果然好使,嘴皮兒一動,十二個打手便有了。微一稽首,說道:“有洋子江孽龍,為孝明王所敗,潛逃至洮河作祟,吾追趕到此,卻被龍氣所擾,‘欲’深搜細犁,又恐孽龍趁機隙走脫,故喚諸位把好渭水河口,不得容它遁去。”
十二神將齊齊躬身,拱手道:“領法旨!”自去各方布陣。
陳諾少了後顧之憂,逆水而上,放開神識沿途探查,不求辯出孽龍氣息,隻需確認它仍在其中便可。一直追到臨潼,龍氣又生變化,更加難辯,再分不清何水何龍。陳諾無法,隻好去尋渭河龍王。
我自天河舀水來,濯洗下方昆倉山。
濁水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
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
徘徊**無相知,飄若浮雲且西去!
黃河之上,也有漁舟帆影,也聞船工號子,生於斯長於斯,便於斯討生活,縱再苦些險些,隻要老天不斷了活路,終還是能湊合撐持著過下去。隻是常在水裏打滾,哪能就穩保平安?於是細看河岸村落,時不時的會掛起白幡,對一家而言,便是天塌地陷,頂梁柱折,再沒了指望。
北岸漁村自上回撿了十對童男童‘女’,漁夫又久去打探不歸,家中孤兒寡母,幾十張嘴吃著往日積存,這隻出不進的,眼見著就要斷飲。頭前想要領娃自養防老的,便帶了油米柴鹽,舊事重提。
這漁夫渾家也是個有主意的,隻說家中男人未回,不敢做主,待他歸家,都好商量。留了念想,也得了些柴米渡日。但這話說得多了,別人哪裏還信?非但再不予米予糧,反要將前些天“借”的盡數收回,如若不給,拆屋搗房。
漁夫渾家發了潑,錢米是半分無有,要拆房拆去,隻這些娃娃卻是一個也不放,俺們就是住地窩嚼樹皮,也得等著男人!
討債的嘩然:從來隻見要錢的聲高,欠賬的氣短,今兒可是反了世道!欺我當真不敢拆?就有‘腿’腳利索的上房揭瓦,力大的便去盤櫃。漁夫渾家攏了哭哭泣泣二十個娃娃,就在一旁觀看,麵‘色’冷淡,隻那眼神直滲得人心慌。
這一番鬧騰驚動遠處正在賞景的陳諾,本來凡塵世最好不去‘插’手,但俯望下來,那邊上十對童男童‘女’不正是洮河龍王要的祭品?不由歎氣,還是脫不開啊。身形一展,已至村邊,待走到屋前,先宣聲道號,似有驚雷滾過,震得拆屋搬物的人眾手麻腳軟,盡都停了活計望來。一人開口罵道:“兀那道士,嗓‘門’忒大!要化緣去別家,莫來煩燥。”
陳諾問道:“拆人房屋如挖人祖墳,這是作大孽,可是結了了不得的冤仇?殺父奪妻還是弑子絕後?”
那人哼道:“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還不起便用房子家什相抵,縣太爺來了,也說不出話的。你個道士管的甚麽閑事!”
陳諾一指邊上童男童‘女’,道:“怎是管閑事?這些娃娃是我從洮黃村收的道童,托了人照管,卻被你等趕將出來,縣太爺不說話,我可是要說的。”
那人哼道:“正好,這家男人去打聽娃兒們家人,遲遲不歸。他那渾家借了我等許多米糧,原是為你起的鍋夥,且還了賬來,莫耽誤俺工夫打魚!”
陳諾一驚,漁夫還未回來,可是出了變故?撿個破罐在手,撚指默算,已知漁夫喪命龍‘吻’。那要債的還要再說,卻見這道士右眼突現煙火,左眼盡是血紅,駭了一跳,大叫一聲:“妖怪啊!”慌不迭地跑了,餘眾也扔了家什,眨眼間散得‘精’光。
漁夫渾家不怕,了不起就是個死,還有什麽好怕的?帶著娃兒們上前,施禮致謝。陳諾忙虛扶一把,說道:“你男人已遭不幸,此事緣由因我而起,不敢當謝。”那‘婦’人被拆屋倒房都未曾流過的眼淚終於直泄而出。
陳諾歎道:“伯仁因我而死,他事便是我事。你有何願望,且說出來,若能辦到,定然不辭。”
‘婦’人搖搖頭,道:“男人都死了,我還要願望做什麽?恨隻恨不曾為夫家留下一兒半‘女’,卻教他絕了後嗣,便死也難安。”
陳諾沉默,又道:“這些孩子自上船獻祭,便已還了生身父母的養育之恩,已然無所掛礙,可問問他們,想回家的送回便是,不想回的,拜你作個義母,將來也有依靠。我再尋個地方安頓你等,斷不教你風來無擋,雨來無遮。”
‘婦’人泣道:“多謝道長。”
當下一問,要回的隻有十三個,還有四男三‘女’年長曉事,深恨父母絕情,便要留下。陳諾點點頭,揮袖攝來河岸漁舟,將大小二十一人裝了,再一拂袖,船入黃河,溯洮河入黃口而上。逆行數十裏,已至洮黃村,找個有人的地方卸下十三童男‘女’,不去看他們團圓痛哭的戲碼。
徑至對岸,陳諾念訣召來山神,說道:“洮河孽龍已逃入黃河,我‘欲’前去追殺,卻有一事放心不下,勞你費心。”
那山神忙道:“大仙盡管吩咐,小神莫敢不從。”
陳諾哼道:“你忝為神隻,受人香火,卻不盡心造福鄉裏,屈從於孽龍銀威,本該罷黜,念你尚有改過之心,便饒了這遭——隻這一母七子‘女’,須與我看顧好了,兩餐一宿不缺,四節衣鞋不斷,若是做不來,我卻還要問你!”
山神立時指天劃地,準保想食有食,要屋得屋,小神托個夢的事情,不敢勞大仙來問。
陳諾點點頭,對那‘婦’人道:“恭喜子‘女’滿堂,且好生教養,將來莫不也得誥命福份?”‘婦’人急拉了兒‘女’們拜謝,須臾風起,再抬頭時,已然不見。
要想在黃河水係追殺一條龍,絕非易事,隻找尋不知就要費多大的工夫。幸好在與龍互搏時,斬了它兩條龍須,又揭下一片龍鱗,以物‘性’牽引,便如獵犬嗅味,於河道中探出孽龍行藏。沿河直下數千裏,仍在逃竄,想是膽寒,‘欲’回老家搬救兵。
陳諾循跡追趕,也不知時日,拐了兩個大彎,到一所在,又是兩水‘交’匯之地,水靈元氣突變得駁雜,竟還有帝王之氣摻雜其中。帝者從龍,帝王之氣便與龍氣相似,卻是把那孽龍影跡遮提嚴實。陳諾往黃河下遊探了三二百裏,龍須龍鱗失卻牽引,已知必是遁入支流,原來孽龍倒也不傻,被攆了這麽遠,遇著個掩藏形跡的絕妙之地,也不分東西南北,一頭紮將進去,先躲過這陣再說。
說不傻也還傻,若是換個腦‘門’靈醒的,必然布下沿河而去的疑陣,將追敵引走,便是沒有空當,隨便卸點龍鱗啥的,任其飄走,再去躲藏方算穩妥。此時下遊無蹤,定然就是撇斜走了。陳諾登岸打聽,得知入黃支流名為渭水,往上行便是潼關,西去兩百餘裏便是長安,都城所在,紫氣盎然。
於此地覓龍,當真如土中尋沙,既要沿渭水排查,又要防孽龍趁隙走脫,一個人萬不能成。陳諾記起趙成當初訴苦之言,靈機一動,默念真言,召來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醜等六丁‘陰’神;又掐運法訣,召來甲子、甲戍、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等六甲陽神。六丁六甲現身,便即施禮,丁卯神司馬卿上前開口:“上仙見召,有何吩咐?”
陳諾心道這《上清六甲祈禱秘法》果然好使,嘴皮兒一動,十二個打手便有了。微一稽首,說道:“有洋子江孽龍,為孝明王所敗,潛逃至洮河作祟,吾追趕到此,卻被龍氣所擾,‘欲’深搜細犁,又恐孽龍趁機隙走脫,故喚諸位把好渭水河口,不得容它遁去。”
十二神將齊齊躬身,拱手道:“領法旨!”自去各方布陣。
陳諾少了後顧之憂,逆水而上,放開神識沿途探查,不求辯出孽龍氣息,隻需確認它仍在其中便可。一直追到臨潼,龍氣又生變化,更加難辯,再分不清何水何龍。陳諾無法,隻好去尋渭河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