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金星二人再次一唱一和,把事就又這麽定了。即命降了詔書,仍著金星領去。
真的不是說相聲嗎?
第二次因人設崗,一個一直嚷嚷著威脅要打上靈霄寶殿的造反派,他再次升官了,加官進爵,玉帝對猴王絕對是“真愛”!
又是沒人反對,看來大家都知道玉帝在拉攏猴子了。
金星二次下界傳旨,猴王如願以償,遂歡歡喜喜的又上天了。
玉帝連個臉子都沒給,直接安排了頭銜,“今宣你做個齊天大聖,官品極矣,但切不可胡為。”
玉帝官授猴王“齊天大聖”,“官品極矣”,至於為什麽那麽輕易的就同意了這個齊天大聖之說,原因一則可能是有大謀劃,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官位大了,接觸的層次人群高,狂妄惹事也惹的禍大。二則身配其位,他的出身配得上齊天大聖之銜。
無論因何,猴王都已經是仙名永注長生籙。
玉帝又命工幹官張、魯二班,在蟠桃園右首起一座齊天大聖府,府內設個二司:一名安靜司,一名寧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
這玉帝是真的很有意思,讓個愛吃桃的猴子在蟠桃園右首建宅入住,還現起了一座齊天大聖府。
真的不是故意想讓大聖翻牆去偷桃嗎?猴王兵器都是偷搶的,這麽個好偷放在桃園做鄰居,蟠桃都已經瑟瑟發抖了!
玉帝又另外賜禦酒二瓶,金花十朵,著他安心定誌,再勿胡為。二瓶酒回去就同眾盡飲了。金花十朵大聖也用不著。玉帝可真摳啊!天庭的好東西何其多,就給了這兩樣,大聖又是個有官無祿的空銜職位,見著好東西豈不是得幹瞪眼!
這大聖卻是個極不識趣的,完全沒有去偷桃的想法。隻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閑時節會友遊宮,交朋結義。今日東遊,明日西蕩,雲去雲來,行蹤不定。
隔壁蟠桃們都鬆了一口氣!
這大聖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隻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
真個好一個“彼此稱呼”!絕不是大聖一人亂叫,單方麵自做多情,而是彼此認可,以弟兄相待相處相稱。
這大聖不按套路出牌,玉帝是有點煩的,梯子都給你遞了,竟然不幹正事!那麽大的一個蟠桃園,瞎了嗎!
這天早朝,大聖就被人告了:“閑時節會友遊宮,交朋結義。恐後閑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
明著給大聖找事啊!
玉帝聽了下屬的建議,很痛快的同意了,即時宣詔。“朕見你身閑無事,與你件執事。你且權管那蟠桃園。”
蟠桃園本是瑤池王母栽培,更是王母娘娘設宴,做蟠桃勝會所用。
玉帝一經奏報,不經與王母商量,直接立刻定下老孫去處,可見已早有腹案。讓猴子去管蟠桃園乃是計劃之一。
猴兒愛吃桃,玉帝又豈能不知,讓猴子來代管蟠桃園,實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這猴兒又是個天不怕地不怕,敢於反下天界,赭黃袍加身,又有些法力,實在是一顆好用的棋子,隻需輕輕撥動,便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隻要王母失了蟠桃供應,開不得蟠桃勝會。而被邀來參加蟠桃會吃桃的基本上都是各路的厲害神仙,吃一個蟠桃可以增加500年的壽命。可想而知,王母可以憑此拉攏多少的人脈關係。
而此時,玉帝發現,神仙裏佛派的教眾越來越多了,佛派的發展速度已經十分驚人。怎麽辦呢?如何才能削弱佛派勢力?
王母娘娘一係勢力持續增長,現在也是不容小覷。
怎麽削弱各方勢力呢?最好的辦法當然是不給他們蟠桃吃!沒有了蟠桃,延年益壽就困難,那你佛派神仙、王母一係要渡過壽命這劫難就難了!
而玉帝卻可以依靠仙丹召開丹元大會,可以吃仙丹,拉攏人心。
玉帝可謂把方方麵麵都想到了,連偷桃的最合適人選也已經到位了,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啊!猴頭,你可要給力呀!
......
元初便是這個當口來的。
怎麽說呢?元初感覺大家還真都不是傻子!就是這個大聖傻嗎?真不傻!心裏可有數了。
包括兩次招安的經過,龍宮、地府的違合之處,他心裏能沒數?沒數他會大鬧嗎?龍宮裏兵器披掛到手,為什麽還嫌“聒噪”?嫌別人來謀算他唄,uu看書ukanshu 煩躁!所以打出去!不管為什麽引他來,先打了再說!誰都別得好,就看看你們想幹啥。
地府也一樣,我好好的在睡覺呢,非給弄地府一遊,不是找事是什麽?不給你們個教訓,難道還留著過年嗎!
終於知道兩起突發事件的後續了,天差來了,招安上界天庭做官,拜受仙籙。哦!原來在這兒等著呢!
所以猴王他都是很積極的,後來也是不斷的在試探天上仙人的底線,尤其是玉帝。
他可是有六個本事很大的兄弟的,為什麽玉帝不讓他們上天做官?他才得道多久,說句實話,資曆是真的淺,本事也不及他們。所以他已經察覺這裏麵必有緣故。
猴王下山尋仙求道先“學人禮,學人話”,他是懂道理的。拜師學藝時,整衣端肅,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
那祖師即命大眾引孫悟空出二門外,教他灑掃應對,進退周旋之節。次早,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
猴王是不通禮儀的嗎?不是的!他自上天庭進南天門開始,已經在試探了。
而試探的結果是令猴王十分震驚的,玉帝和其他仙人對他的態度很奇怪,原因他卻不知道。
嫌棄弼馬溫官小下界,鬼王獻黃袍,定名“齊天大聖”,都不過是猴王進一步的試探。
後來托塔天王和哪叱太子前來收伏,隻來了一路人馬,打了兩場,就草草收兵了。
之後更是官封“齊天大聖”,官品極矣。
......
真的不是說相聲嗎?
第二次因人設崗,一個一直嚷嚷著威脅要打上靈霄寶殿的造反派,他再次升官了,加官進爵,玉帝對猴王絕對是“真愛”!
又是沒人反對,看來大家都知道玉帝在拉攏猴子了。
金星二次下界傳旨,猴王如願以償,遂歡歡喜喜的又上天了。
玉帝連個臉子都沒給,直接安排了頭銜,“今宣你做個齊天大聖,官品極矣,但切不可胡為。”
玉帝官授猴王“齊天大聖”,“官品極矣”,至於為什麽那麽輕易的就同意了這個齊天大聖之說,原因一則可能是有大謀劃,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官位大了,接觸的層次人群高,狂妄惹事也惹的禍大。二則身配其位,他的出身配得上齊天大聖之銜。
無論因何,猴王都已經是仙名永注長生籙。
玉帝又命工幹官張、魯二班,在蟠桃園右首起一座齊天大聖府,府內設個二司:一名安靜司,一名寧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
這玉帝是真的很有意思,讓個愛吃桃的猴子在蟠桃園右首建宅入住,還現起了一座齊天大聖府。
真的不是故意想讓大聖翻牆去偷桃嗎?猴王兵器都是偷搶的,這麽個好偷放在桃園做鄰居,蟠桃都已經瑟瑟發抖了!
玉帝又另外賜禦酒二瓶,金花十朵,著他安心定誌,再勿胡為。二瓶酒回去就同眾盡飲了。金花十朵大聖也用不著。玉帝可真摳啊!天庭的好東西何其多,就給了這兩樣,大聖又是個有官無祿的空銜職位,見著好東西豈不是得幹瞪眼!
這大聖卻是個極不識趣的,完全沒有去偷桃的想法。隻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閑時節會友遊宮,交朋結義。今日東遊,明日西蕩,雲去雲來,行蹤不定。
隔壁蟠桃們都鬆了一口氣!
這大聖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隻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
真個好一個“彼此稱呼”!絕不是大聖一人亂叫,單方麵自做多情,而是彼此認可,以弟兄相待相處相稱。
這大聖不按套路出牌,玉帝是有點煩的,梯子都給你遞了,竟然不幹正事!那麽大的一個蟠桃園,瞎了嗎!
這天早朝,大聖就被人告了:“閑時節會友遊宮,交朋結義。恐後閑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
明著給大聖找事啊!
玉帝聽了下屬的建議,很痛快的同意了,即時宣詔。“朕見你身閑無事,與你件執事。你且權管那蟠桃園。”
蟠桃園本是瑤池王母栽培,更是王母娘娘設宴,做蟠桃勝會所用。
玉帝一經奏報,不經與王母商量,直接立刻定下老孫去處,可見已早有腹案。讓猴子去管蟠桃園乃是計劃之一。
猴兒愛吃桃,玉帝又豈能不知,讓猴子來代管蟠桃園,實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這猴兒又是個天不怕地不怕,敢於反下天界,赭黃袍加身,又有些法力,實在是一顆好用的棋子,隻需輕輕撥動,便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隻要王母失了蟠桃供應,開不得蟠桃勝會。而被邀來參加蟠桃會吃桃的基本上都是各路的厲害神仙,吃一個蟠桃可以增加500年的壽命。可想而知,王母可以憑此拉攏多少的人脈關係。
而此時,玉帝發現,神仙裏佛派的教眾越來越多了,佛派的發展速度已經十分驚人。怎麽辦呢?如何才能削弱佛派勢力?
王母娘娘一係勢力持續增長,現在也是不容小覷。
怎麽削弱各方勢力呢?最好的辦法當然是不給他們蟠桃吃!沒有了蟠桃,延年益壽就困難,那你佛派神仙、王母一係要渡過壽命這劫難就難了!
而玉帝卻可以依靠仙丹召開丹元大會,可以吃仙丹,拉攏人心。
玉帝可謂把方方麵麵都想到了,連偷桃的最合適人選也已經到位了,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啊!猴頭,你可要給力呀!
......
元初便是這個當口來的。
怎麽說呢?元初感覺大家還真都不是傻子!就是這個大聖傻嗎?真不傻!心裏可有數了。
包括兩次招安的經過,龍宮、地府的違合之處,他心裏能沒數?沒數他會大鬧嗎?龍宮裏兵器披掛到手,為什麽還嫌“聒噪”?嫌別人來謀算他唄,uu看書ukanshu 煩躁!所以打出去!不管為什麽引他來,先打了再說!誰都別得好,就看看你們想幹啥。
地府也一樣,我好好的在睡覺呢,非給弄地府一遊,不是找事是什麽?不給你們個教訓,難道還留著過年嗎!
終於知道兩起突發事件的後續了,天差來了,招安上界天庭做官,拜受仙籙。哦!原來在這兒等著呢!
所以猴王他都是很積極的,後來也是不斷的在試探天上仙人的底線,尤其是玉帝。
他可是有六個本事很大的兄弟的,為什麽玉帝不讓他們上天做官?他才得道多久,說句實話,資曆是真的淺,本事也不及他們。所以他已經察覺這裏麵必有緣故。
猴王下山尋仙求道先“學人禮,學人話”,他是懂道理的。拜師學藝時,整衣端肅,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
那祖師即命大眾引孫悟空出二門外,教他灑掃應對,進退周旋之節。次早,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
猴王是不通禮儀的嗎?不是的!他自上天庭進南天門開始,已經在試探了。
而試探的結果是令猴王十分震驚的,玉帝和其他仙人對他的態度很奇怪,原因他卻不知道。
嫌棄弼馬溫官小下界,鬼王獻黃袍,定名“齊天大聖”,都不過是猴王進一步的試探。
後來托塔天王和哪叱太子前來收伏,隻來了一路人馬,打了兩場,就草草收兵了。
之後更是官封“齊天大聖”,官品極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