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也不得不歎一句“好寶貝”!
就像是專門為孫悟空量身定做的。好用又實用,且孫悟空很無師自通,自然而然的就知道怎麽用這個兵器,東西自大禹治水後就放在這兒了,沒人知道它還能當兵器用,隻當它就一個功能:“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偏偏這個孫悟空一見就知道了怎麽用,而且用的很順手。
你說奇怪不奇怪?!
悟空得了寶貝,不花錢,自然道謝是少不了的,龍王道:“不敢,不敢!”,連著兩個“不敢”!他的東西白送人了,別人道謝不應該說:“不謝!”、“不客氣!”,為什麽要說“不敢呢?”
為什麽呢?真個奇怪!除非這個不是龍王所有,是物歸原主,所以不敢讓原主道謝。
那孫悟空自然不會想這些,正自高興不已呢!
但元初卻是覺得老龍王對待悟空這件事是很慎重且積極的。
悟空得寸近尺,再要披掛,老龍王道:“這個卻是沒有。”
東海龍宮裏竟然沒有一套披掛送人嗎?兵器任你選,衣服沒有!悟空再問,還是沒有,反正就是沒有,不給!
真個好奇怪的一個龍王!
龍王竟然建議道:“煩上仙再轉一海,或者有之。”
猴子其實水性是不太好的,龍王竟然建議他再到別的“海”轉轉,或者有之,意思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別的海裏有”,你去要,準給!
奇怪的老龍王為什麽自己不給,偏要悟空去別的海要,別個海自然是指“南海、北海、西海”,他的兄弟處有,你去找他們要去!為什麽不讓悟空去別個山、另個洞,找其他人要去?
老龍王這是在坑兄弟嗎?坑兄弟會坑衣服披掛嗎?
孫悟空會費那個事,再大老遠的跑別的海裏去要嗎?不能夠的!麻煩!“一客不犯二主,若沒有,我也定不出此門。”
不給就不走,賴著不走!再不給,就開始言語威脅,“試鐵”!
老龍王顯然已經看出這個猴子連跑跑路都不肯,心中肯定是很鬱悶的,“這也太懶了!”
悟空又說:“隻望你隨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東跑西跑的太麻煩。差不多就行了!”
老龍王能讓他將就嗎?那指定不能啊!
沒的辦法,你不去取,隻能讓他們送來了!龍王慌了道:“上仙,切莫動手,切莫動手!待我看舍弟處可有,當送一副。”
老龍王連和猴子較量一下的想法都沒有。讓兄弟們來送吧!不然還能咋地?準備好的披掛不能浪費了。送不出去不白準備了嗎!
直接動用了凡有緊急事才擂得鼓響,撞得鍾鳴。少時,鍾鼓響處,那三海龍王,須臾來到。是不是很快!效率真高!
而這時在老龍王的說辭裏“不中用”的定海神針,卻又被他介紹為:“那塊鐵,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兒皮破,擦擦兒筋傷!”特別厲害,不能跟那猴子動手,還是得送披掛。
這老龍王在雙方根本沒有動用兵器交手的情況下,怎麽又知道這定海神針特別厲害了呢?還說的很仔細,生恐別人不信。
最後的結果是什麽呢?就是北海龍王敖順有一雙藕絲步雲履,西海龍王敖閏帶了一副鎖子黃金甲,南海龍王敖欽有一頂鳳翅紫金冠。每人拿一件,老龍大喜,以此奉上。
老龍王:真開心,一人一樣,齊了!
整整一套,特別定製,每人拿一件,很平均,三龍王更是都隨身攜帶了,直接拿出來給了,是不是和東海龍王一樣,都很大方。四位龍大方啊!
悟空將金冠、金甲、雲履都穿戴停當,使動如意棒,一路打出去,對眾龍道:“聒噪,聒噪!”
這猴子竟然還嫌四海龍王煩,一路打出去了!好猴子,好牛逼!
而四海龍王竟然覺得“甚是不平”,氣憤不平,要東西都給你了,還打眾海鮮,海鮮是用來吃的,打壞了怎麽辦!不平啊!商議進表吧!上奏玉帝。
而這老龍王上奏的什麽內容呢?就是:這個猴子到了龍宮,把我們嚇唬的不輕,舒身下拜,又送了兵器披掛,還嫌我們“聒噪”,打出去了。我們好委屈啊!他又無敵難製,建議收伏!
南海龍戰戰兢兢,西海龍淒淒慘慘,北海龍縮首歸降。是不是感覺好慘?
“舒身下拜”,是不是很自然,很舒服,沒有一點不情願的意思?
又送東西,又恭敬,uu看書.ukanshuom 但他仍弄武藝,顯神通,非說我們:‘聒噪,聒噪!’,他又是個果然無敵,甚為難製的,你說我們忙和了這一通,本應在猴子那兒落點人情好處,最後卻被嫌棄,又打我們,你說我們委屈不委屈。
最後,按原計劃上奏請求收伏。
老龍王有對孫悟空驚懼害怕的理由嗎?
孫悟空是老龍王的緊鄰,孫悟空的事,他多少肯定是知道的。孫悟空榮歸故裏,也就是剿了混世魔王一眾妖,又到傲來國王城偷了些凡兵。別的就是演練一下花果山的猴子們了,其他戰績就沒有了。
老龍王為什麽一見孫悟空不滿意就驚懼害怕呢?在元初的分析看來,就是這石猴來曆不凡唄!老龍王心中有數哩。有背景哩!不然誰會服他一個剛剛得道的毛猴?四海龍宮不要麵子的?其他妖魔有敢去四海龍宮鬧的嗎?就比如牛魔王你去龍宮鬧一個試試!分分鍾辦挺你!
老龍王很顯然的拉攏示好。至於背後告刁狀,根本就是走個程序。告了狀,訴了委屈,程序走完,自己的任務也就完成了。至於送出去的東西,龍大方表示“不敢”,應該給的!功成身退!
元初跳出局中,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孫悟空勢力發展是很快的,他有很多擁蹙者。他的身邊圍攏過來很多人。當然也包括很多細作、密探、推手。
悟空僅聚群猴,就有四萬七千餘口。又有七十二洞,都來參拜猴王為尊。(每年獻貢,四時點卯。也有隨班操演的,也有隨節征糧的。齊齊整整,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鐵桶金城。)
......
就像是專門為孫悟空量身定做的。好用又實用,且孫悟空很無師自通,自然而然的就知道怎麽用這個兵器,東西自大禹治水後就放在這兒了,沒人知道它還能當兵器用,隻當它就一個功能:“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偏偏這個孫悟空一見就知道了怎麽用,而且用的很順手。
你說奇怪不奇怪?!
悟空得了寶貝,不花錢,自然道謝是少不了的,龍王道:“不敢,不敢!”,連著兩個“不敢”!他的東西白送人了,別人道謝不應該說:“不謝!”、“不客氣!”,為什麽要說“不敢呢?”
為什麽呢?真個奇怪!除非這個不是龍王所有,是物歸原主,所以不敢讓原主道謝。
那孫悟空自然不會想這些,正自高興不已呢!
但元初卻是覺得老龍王對待悟空這件事是很慎重且積極的。
悟空得寸近尺,再要披掛,老龍王道:“這個卻是沒有。”
東海龍宮裏竟然沒有一套披掛送人嗎?兵器任你選,衣服沒有!悟空再問,還是沒有,反正就是沒有,不給!
真個好奇怪的一個龍王!
龍王竟然建議道:“煩上仙再轉一海,或者有之。”
猴子其實水性是不太好的,龍王竟然建議他再到別的“海”轉轉,或者有之,意思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別的海裏有”,你去要,準給!
奇怪的老龍王為什麽自己不給,偏要悟空去別的海要,別個海自然是指“南海、北海、西海”,他的兄弟處有,你去找他們要去!為什麽不讓悟空去別個山、另個洞,找其他人要去?
老龍王這是在坑兄弟嗎?坑兄弟會坑衣服披掛嗎?
孫悟空會費那個事,再大老遠的跑別的海裏去要嗎?不能夠的!麻煩!“一客不犯二主,若沒有,我也定不出此門。”
不給就不走,賴著不走!再不給,就開始言語威脅,“試鐵”!
老龍王顯然已經看出這個猴子連跑跑路都不肯,心中肯定是很鬱悶的,“這也太懶了!”
悟空又說:“隻望你隨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東跑西跑的太麻煩。差不多就行了!”
老龍王能讓他將就嗎?那指定不能啊!
沒的辦法,你不去取,隻能讓他們送來了!龍王慌了道:“上仙,切莫動手,切莫動手!待我看舍弟處可有,當送一副。”
老龍王連和猴子較量一下的想法都沒有。讓兄弟們來送吧!不然還能咋地?準備好的披掛不能浪費了。送不出去不白準備了嗎!
直接動用了凡有緊急事才擂得鼓響,撞得鍾鳴。少時,鍾鼓響處,那三海龍王,須臾來到。是不是很快!效率真高!
而這時在老龍王的說辭裏“不中用”的定海神針,卻又被他介紹為:“那塊鐵,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兒皮破,擦擦兒筋傷!”特別厲害,不能跟那猴子動手,還是得送披掛。
這老龍王在雙方根本沒有動用兵器交手的情況下,怎麽又知道這定海神針特別厲害了呢?還說的很仔細,生恐別人不信。
最後的結果是什麽呢?就是北海龍王敖順有一雙藕絲步雲履,西海龍王敖閏帶了一副鎖子黃金甲,南海龍王敖欽有一頂鳳翅紫金冠。每人拿一件,老龍大喜,以此奉上。
老龍王:真開心,一人一樣,齊了!
整整一套,特別定製,每人拿一件,很平均,三龍王更是都隨身攜帶了,直接拿出來給了,是不是和東海龍王一樣,都很大方。四位龍大方啊!
悟空將金冠、金甲、雲履都穿戴停當,使動如意棒,一路打出去,對眾龍道:“聒噪,聒噪!”
這猴子竟然還嫌四海龍王煩,一路打出去了!好猴子,好牛逼!
而四海龍王竟然覺得“甚是不平”,氣憤不平,要東西都給你了,還打眾海鮮,海鮮是用來吃的,打壞了怎麽辦!不平啊!商議進表吧!上奏玉帝。
而這老龍王上奏的什麽內容呢?就是:這個猴子到了龍宮,把我們嚇唬的不輕,舒身下拜,又送了兵器披掛,還嫌我們“聒噪”,打出去了。我們好委屈啊!他又無敵難製,建議收伏!
南海龍戰戰兢兢,西海龍淒淒慘慘,北海龍縮首歸降。是不是感覺好慘?
“舒身下拜”,是不是很自然,很舒服,沒有一點不情願的意思?
又送東西,又恭敬,uu看書.ukanshuom 但他仍弄武藝,顯神通,非說我們:‘聒噪,聒噪!’,他又是個果然無敵,甚為難製的,你說我們忙和了這一通,本應在猴子那兒落點人情好處,最後卻被嫌棄,又打我們,你說我們委屈不委屈。
最後,按原計劃上奏請求收伏。
老龍王有對孫悟空驚懼害怕的理由嗎?
孫悟空是老龍王的緊鄰,孫悟空的事,他多少肯定是知道的。孫悟空榮歸故裏,也就是剿了混世魔王一眾妖,又到傲來國王城偷了些凡兵。別的就是演練一下花果山的猴子們了,其他戰績就沒有了。
老龍王為什麽一見孫悟空不滿意就驚懼害怕呢?在元初的分析看來,就是這石猴來曆不凡唄!老龍王心中有數哩。有背景哩!不然誰會服他一個剛剛得道的毛猴?四海龍宮不要麵子的?其他妖魔有敢去四海龍宮鬧的嗎?就比如牛魔王你去龍宮鬧一個試試!分分鍾辦挺你!
老龍王很顯然的拉攏示好。至於背後告刁狀,根本就是走個程序。告了狀,訴了委屈,程序走完,自己的任務也就完成了。至於送出去的東西,龍大方表示“不敢”,應該給的!功成身退!
元初跳出局中,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孫悟空勢力發展是很快的,他有很多擁蹙者。他的身邊圍攏過來很多人。當然也包括很多細作、密探、推手。
悟空僅聚群猴,就有四萬七千餘口。又有七十二洞,都來參拜猴王為尊。(每年獻貢,四時點卯。也有隨班操演的,也有隨節征糧的。齊齊整整,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鐵桶金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