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邦軍經過了一夜的勞碌,付出近百人的傷亡,將鐵蒺藜清理大半。
吳國柱見此,遂即回到營地,莫迪而比便也領著軍隊回到營地休息。
可是令周軍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四更剛退,明軍五更天就搭了壕橋,從新撒了鐵蒺藜,而且這次還淬了劇毒。
次日清晨,周軍用過早飯後,便開始準備進攻。
吳三桂遂即巡查各營,卻發現令土邦各營連夜趕製的盾車、大盾,居然隻有寥寥幾輛,而這時斥候又稟報,昨夜清理的鐵蒺藜,又被明軍鋪上,令吳三桂隻能叫停了進攻。
當下,吳三桂下令殺了一個都督造器械不利的土邦王公,給土邦軍下達死命,一天之內造三百輛盾車,然後讓莫迪而比繼續清理鐵蒺藜。
在吳三桂的敦促下,土邦軍用了一日時間,終於造完了器械,做好了攻城準備。
是夜,周將王屏藩押送著數千輛輜重車,還有大炮和攻城器械,抵達了大營。
次日清晨,周軍一切準備就緒,數萬大軍從新在明軍營地外擺陣。
這兩日間圍繞著營地外鐵蒺藜的清理,讓土邦軍士氣低迷,也讓吳三桂恨得牙癢癢。
“之前都是趙雜毛進攻咱們,這次換咱們進攻趙雜毛。看他拚命往營地外撒鐵蒺藜,便可以知道那廝其實很懼怕朕,準備做縮頭烏龜,躲在營寨裏不出來了!”吳三桂調整心情,安慰自己,也安撫眾人道。
讓鐵蒺藜折磨的不行的莫迪而比,依舊垂頭喪氣,兩天時間,就連這麽個玩意兒,都沒有解決,確實讓他陷入了自我懷疑。
多爾袞看著眾人,遂即打氣道:“趙雜毛困守營盤,其實就是變相的向朕服軟,認為野戰無法勝過大周。眼下他憑寨固守,但他想用一堵爛牆阻擋我們,朕看他是癡心妄想。現在朕的火炮到了,大軍也趕製完器械。朕用攻城的手法,來對付趙雜毛的營盤,難道還不能破之嗎?”
聽了吳三桂的話,他身邊的將領,還有土邦貴族勉強提起信心。
吳三桂見此,遂即揮手下令道:“傳令下去,先以大炮猛轟,砸爛他的土牆,然後將士齊出,務必踩爛他的營盤。”
在吳三桂給屬下打氣之時,趙銘等人則在巡視防禦,檢查守寨的器械。
這時,如潮水般的敵軍,從敵營中湧了出來。
趙銘站在城頭上,向外看去,隻見敵軍已經慢慢匯集成了一片大海,而在這片人海中,一座座高大的盾車,聳立在前。
趙銘隻看了一眼,便微笑道:“看來這兩天吳三桂下足了功夫,是要將寡人的營盤,當做城池來打了。”
“不過是又來送死罷了!”金聲桓卻頗有自信道:“臣料定他們連第一道壕溝都過不了。”
趙銘微笑道:“不要輕敵,都做好準備,給寡人迎頭痛擊。”
這時,營地外號角聲衝天而起,此起彼伏的號子聲響徹大地!周軍準備兩日之後,終於準備再顯身手了!
“攝政,先下去吧!”金聲桓看見,周軍在架設火炮,擔心趙銘的安全。
“不急,先看看無妨!”王彥擺了擺手,拿起千裏鏡,看著遠處的周軍炮陣,問道:“再我們炮陣的覆蓋範圍內吧!”
“在射程之內!”金聲桓笑道。
趙銘冷哼一聲,“在他們開炮之前,炮擊覆蓋,摧毀敵軍炮隊。”
這時,吳三桂觀察著明軍營地,沉聲道:“朕先以重炮,擊毀明軍的營牆,然後土邦軍全員壓上,咱們一戰破敵!”
此時,周軍的炮隊已經在馬匹的拉動下,進入了明軍重炮的射程範圍,但是明軍的炮隊卻並沒有開炮。
周軍的火炮,在洪承疇的督造之下,與明軍大炮差距不大,並不輸給明朝。
關中之戰後,周軍倉惶撤離,丟失了全部重炮,這批火炮是占據南亞後,洪承疇從新鑄造,並且還請了英夷指點,所以很快恢複了鑄造水平。
雙方火炮射程,其實差不多,不過明軍火炮,卻布置在這裏唯一的山包上。
這時,四十門周軍重炮,在營地三裏外,一字排開,布置炮陣,然後迅速進行裝填。
“陛下,炮陣準備就緒!”吳國柱騎馬來到中軍,抱拳稟報。
吳三桂呼出一口氣,“開始吧!朕要將趙雜毛的營地砸成爛泥。”
這時,周軍剛要傳令,明軍營寨內的土包上,卻忽然“轟轟轟”的一陣轟鳴,騰起團團白煙。
吳三桂臉上一驚,便見數十枚炮彈,從山包上直射向清軍炮陣,uu看書 w.uukshu.co落在剛布置好的炮陣之中,猛然炸開,猶如旱雷一般。
一瞬間,清軍炮陣白光暴起,濃煙滾滾,屍體亂飛,吳三桂等人頓時就被驚呆了。
清軍炮陣上,數百名正在架設火炮的炮手,還沒反應過來,就氣浪掀飛,重重砸在地上,漫天的泥土劈裏啪啦的落下來。
以前火炮主要使用實心彈,炮陣對射傷害有限,重炮多半用來轟擊城牆,等目標巨大的固定工事。
現在明軍火炮大量裝備開花彈,可以實現範圍殺傷,所以炮陣的作用,便有了一些改變。
明軍的火炮思想是,發現敵軍炮陣,立刻先發製人,覆蓋炮擊,摧毀敵方炮陣。
周軍火炮雖然也裝備了開花彈,但是戰術思想,還停留在幾十年前,居然將炮陣直接暴露在明軍陣前。
這時,整個周軍炮陣一片狼藉,到處都是倒地哀嚎的炮手,有的重炮甚至與炮架脫離,掉在了地上。
吳三桂還沒反應過來,山頭再次爆發出一陣雷鳴,又一輪打擊接踵而至。
“快,還擊!”吳三桂,急忙一聲大吼。
“轟轟轟”回應他的是巨響連連的爆炸聲,還有完全被黑煙籠罩的周軍炮陣。
吳三桂身邊眾將全都鴉雀無聲,震驚不已,看著被煙塵籠罩的周軍炮陣,不知所措。
“陛下,還進攻嗎?”莫迪而比顫聲道。
吳三桂臉色陰沉,“攻!現在就給朕衝上去,踏平明寨。”
吳國柱見此,遂即回到營地,莫迪而比便也領著軍隊回到營地休息。
可是令周軍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四更剛退,明軍五更天就搭了壕橋,從新撒了鐵蒺藜,而且這次還淬了劇毒。
次日清晨,周軍用過早飯後,便開始準備進攻。
吳三桂遂即巡查各營,卻發現令土邦各營連夜趕製的盾車、大盾,居然隻有寥寥幾輛,而這時斥候又稟報,昨夜清理的鐵蒺藜,又被明軍鋪上,令吳三桂隻能叫停了進攻。
當下,吳三桂下令殺了一個都督造器械不利的土邦王公,給土邦軍下達死命,一天之內造三百輛盾車,然後讓莫迪而比繼續清理鐵蒺藜。
在吳三桂的敦促下,土邦軍用了一日時間,終於造完了器械,做好了攻城準備。
是夜,周將王屏藩押送著數千輛輜重車,還有大炮和攻城器械,抵達了大營。
次日清晨,周軍一切準備就緒,數萬大軍從新在明軍營地外擺陣。
這兩日間圍繞著營地外鐵蒺藜的清理,讓土邦軍士氣低迷,也讓吳三桂恨得牙癢癢。
“之前都是趙雜毛進攻咱們,這次換咱們進攻趙雜毛。看他拚命往營地外撒鐵蒺藜,便可以知道那廝其實很懼怕朕,準備做縮頭烏龜,躲在營寨裏不出來了!”吳三桂調整心情,安慰自己,也安撫眾人道。
讓鐵蒺藜折磨的不行的莫迪而比,依舊垂頭喪氣,兩天時間,就連這麽個玩意兒,都沒有解決,確實讓他陷入了自我懷疑。
多爾袞看著眾人,遂即打氣道:“趙雜毛困守營盤,其實就是變相的向朕服軟,認為野戰無法勝過大周。眼下他憑寨固守,但他想用一堵爛牆阻擋我們,朕看他是癡心妄想。現在朕的火炮到了,大軍也趕製完器械。朕用攻城的手法,來對付趙雜毛的營盤,難道還不能破之嗎?”
聽了吳三桂的話,他身邊的將領,還有土邦貴族勉強提起信心。
吳三桂見此,遂即揮手下令道:“傳令下去,先以大炮猛轟,砸爛他的土牆,然後將士齊出,務必踩爛他的營盤。”
在吳三桂給屬下打氣之時,趙銘等人則在巡視防禦,檢查守寨的器械。
這時,如潮水般的敵軍,從敵營中湧了出來。
趙銘站在城頭上,向外看去,隻見敵軍已經慢慢匯集成了一片大海,而在這片人海中,一座座高大的盾車,聳立在前。
趙銘隻看了一眼,便微笑道:“看來這兩天吳三桂下足了功夫,是要將寡人的營盤,當做城池來打了。”
“不過是又來送死罷了!”金聲桓卻頗有自信道:“臣料定他們連第一道壕溝都過不了。”
趙銘微笑道:“不要輕敵,都做好準備,給寡人迎頭痛擊。”
這時,營地外號角聲衝天而起,此起彼伏的號子聲響徹大地!周軍準備兩日之後,終於準備再顯身手了!
“攝政,先下去吧!”金聲桓看見,周軍在架設火炮,擔心趙銘的安全。
“不急,先看看無妨!”王彥擺了擺手,拿起千裏鏡,看著遠處的周軍炮陣,問道:“再我們炮陣的覆蓋範圍內吧!”
“在射程之內!”金聲桓笑道。
趙銘冷哼一聲,“在他們開炮之前,炮擊覆蓋,摧毀敵軍炮隊。”
這時,吳三桂觀察著明軍營地,沉聲道:“朕先以重炮,擊毀明軍的營牆,然後土邦軍全員壓上,咱們一戰破敵!”
此時,周軍的炮隊已經在馬匹的拉動下,進入了明軍重炮的射程範圍,但是明軍的炮隊卻並沒有開炮。
周軍的火炮,在洪承疇的督造之下,與明軍大炮差距不大,並不輸給明朝。
關中之戰後,周軍倉惶撤離,丟失了全部重炮,這批火炮是占據南亞後,洪承疇從新鑄造,並且還請了英夷指點,所以很快恢複了鑄造水平。
雙方火炮射程,其實差不多,不過明軍火炮,卻布置在這裏唯一的山包上。
這時,四十門周軍重炮,在營地三裏外,一字排開,布置炮陣,然後迅速進行裝填。
“陛下,炮陣準備就緒!”吳國柱騎馬來到中軍,抱拳稟報。
吳三桂呼出一口氣,“開始吧!朕要將趙雜毛的營地砸成爛泥。”
這時,周軍剛要傳令,明軍營寨內的土包上,卻忽然“轟轟轟”的一陣轟鳴,騰起團團白煙。
吳三桂臉上一驚,便見數十枚炮彈,從山包上直射向清軍炮陣,uu看書 w.uukshu.co落在剛布置好的炮陣之中,猛然炸開,猶如旱雷一般。
一瞬間,清軍炮陣白光暴起,濃煙滾滾,屍體亂飛,吳三桂等人頓時就被驚呆了。
清軍炮陣上,數百名正在架設火炮的炮手,還沒反應過來,就氣浪掀飛,重重砸在地上,漫天的泥土劈裏啪啦的落下來。
以前火炮主要使用實心彈,炮陣對射傷害有限,重炮多半用來轟擊城牆,等目標巨大的固定工事。
現在明軍火炮大量裝備開花彈,可以實現範圍殺傷,所以炮陣的作用,便有了一些改變。
明軍的火炮思想是,發現敵軍炮陣,立刻先發製人,覆蓋炮擊,摧毀敵方炮陣。
周軍火炮雖然也裝備了開花彈,但是戰術思想,還停留在幾十年前,居然將炮陣直接暴露在明軍陣前。
這時,整個周軍炮陣一片狼藉,到處都是倒地哀嚎的炮手,有的重炮甚至與炮架脫離,掉在了地上。
吳三桂還沒反應過來,山頭再次爆發出一陣雷鳴,又一輪打擊接踵而至。
“快,還擊!”吳三桂,急忙一聲大吼。
“轟轟轟”回應他的是巨響連連的爆炸聲,還有完全被黑煙籠罩的周軍炮陣。
吳三桂身邊眾將全都鴉雀無聲,震驚不已,看著被煙塵籠罩的周軍炮陣,不知所措。
“陛下,還進攻嗎?”莫迪而比顫聲道。
吳三桂臉色陰沉,“攻!現在就給朕衝上去,踏平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