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行宮內,剛回來的趙銘,便召集內閣會議。
這時,洗了個澡,換了一身衣物的趙銘,出現在大殿。
陳明遇、堵胤錫等人,立時起身恭迎,“殿下!”
趙銘在中堂坐下,揮手道:“都坐吧!”
在幾人落座後,趙銘遂即開口問道:“關中消息送回來呢?”
堵胤錫道:“回稟殿下,已經送回來了。”
趙銘微微頷首,“說說吧!吳三桂為何急於稱藩?”
堵胤錫取出一密折,呈給趙銘,“殿下不在揚州,軍情司就先送到內閣。”
這時趙銘邊看,邊聽堵胤錫解釋道:“年初時,吳三桂率領周軍精騎,與山西薑襄,合擊了河套地區的蒙古部落,將中套和前套納入版圖,收服了那裏十餘萬蒙古人。不過蒙古部落一個首領,卻逃到了漠西。兩個月前,吳三桂收到消息,逃到漠西的那個蒙古首領,正聯絡漠西的蒙古部落,意圖攻擊關中。吳三桂決議主動攻擊漠西,擔心關中空虛,遭受朝廷攻擊,為了避免陷入兩線做戰,所以才急於向朝廷稱臣,以便全力對抗漠西蒙古。”
趙銘一邊聽一邊看,已經完全明白,他合上密信,問道:“現在孫可望就在揚州,諸位先生以為是該接受周國稱臣,還是拒絕?”
幾名內閣學士商量幾句,陳明遇道:“殿下。關中之地,有潼關、函穀之固,巴蜀更是蜀道難行。吳三桂具有巴蜀關隴,據地利,朝野想要攻入,並非易事。今吳三桂出兵漠西,關中空虛,於朝廷而言,確實是個機會。”
趙銘微微頷首,不過他心裏,卻並不想進攻周國,於是問道:“堵先生也這麽看?”
堵胤錫沉吟道:“陳閣老說的有理,如今確實是進攻關中的良機。不過臣以為,同時也是收複北京的良機。”
趙銘微笑道:“怎麽說?”
堵胤錫沉聲道:“臣以為攻關中,不如收複神京!”堵胤錫頓了頓,繼續道:“臣的理由有三點!其一,關中雖空虛,但有潼關、函穀之固,朝廷短時間內,未必能攻入關中。其二,朝廷若發兵攻擊周國,阿濟格定然會發兵南下,為周國解圍,如此,朝廷不如攻擊阿濟格,接受吳三桂稱臣,並在周軍兵力被蒙古牽製之際,掃滅阿濟格!”
趙銘點了點頭,堵胤錫之言,正是他所想。
雖說,明軍已經鑄造出攻城巨炮,但是那炮的作用有限。
一是轟擊間隔太長,就如同奧斯曼用巨炮轟擊君士坦丁一般,作用其實不大。
二是運送緩慢,現在從鎮江運到潼關,得兩三個月的時間,而且河南還在兩順王手中,等一路打過去,怕是半年了。
這也就是說,可能還沒等攻破潼關,吳三桂可能已經結束與蒙古的戰爭。
這樣一來,趙銘便等於白白喪失了機會。
漠西蒙古,對於趙銘來說,也是個威脅,趙銘確實不想,在吳三桂攻擊蒙古時捅他一刀。
堵胤錫見眾人頷首,遂即繼續說道:“其三,周軍如今攻打漠西蒙古,朝廷拒絕周軍稱臣,從背後進攻周軍,等於是幫助蒙古人。雖說,為了取勝,不能婦人之仁,但是臣以為,還是不該這個時候攻擊周軍。”
趙銘微笑著頷首,“不錯!攻打周國,什麽時候都可以,沒必要在吳三桂攻擊蒙古的時候出手。再者,孤王下令,吳三桂立時派使者前來稱藩,孤沒有理由拒絕。最後,阿濟格對於孤的國書,卻沒有任何表示,連使者都未派,實在不將孤與朝廷放在眼裏。”
趙銘環視眾人,朗聲道:“孤意已決,接受吳三桂稱藩之情,並征調各鎮兵,匯集揚州,準備北伐,收複神京!”
幾名內閣學士聞語,內心不禁都有些激動起來。
“喏!”眾人齊齊躬身行禮。
趙銘遂即站起身,揮拳道:“去辦吧!”
當下,內閣便替趙銘擬旨,征調湖廣、贛南諸鎮,並征調漢國、延平藩水軍,準備出征。
一時間,十餘隊插著背旗的騎兵,從揚州奔出,開始傳令天下各地。
次日,揚州行宮。
趙銘端坐攝政大殿,兩側站著,文武百官。
擁有關隴和巴蜀之地的周國,向明朝稱臣,這對明朝而言,可以說,是一件振奮人心的大事。
因此,趙銘召集群臣上殿,要文武百官一起見證,周國向他稱臣。
這必然會使得,趙銘的威望,達到令一個頂點。
這時,孫可望走上大殿,看見兩側站著兩三百人,連六七品的小官,也來湊熱鬧。
趙博安故意的吧!孫可望看到這樣的場麵,不禁嘴角肌肉扯動。u看書uuknshu
“臣周國左臣相孫可望,拜見大明攝政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孫可望走到大殿中央,在三百多雙眼睛的注視下,屈辱的下跪。
十餘年來,孫可望跪過張獻忠,跪過吳三桂,如今又一人須他下跪,這讓內心自視甚高的孫可望,感到異常屈辱。
趙銘卻滿臉微笑,沉浸在自己的虎威,廣布天下的喜悅之中。
這時,趙銘身邊,太監龐天壽,遂即展開教旨,朗聲宣讀,“攝政王製曰:原大明平西伯吳三桂,忍辱負重,忠勇自奮,反戈一擊,破奴酋於關隴之間,收複全陝、巴蜀之地,建大功於朝廷。今遣丞相可望入朝,誠心歸附。孤聞大喜,代皇帝冊封吳三桂為周王,望卿助孤中興大明,楊威西域,為國朝屏障,望卿恭勉乃事,圖報異恩,欽此。”
龐天壽宣讀完後,徐徐合上,雙手捧到孫可望麵前,笑道:“孫國相,接詔吧。”
孫可望聽完詔書,不禁皺起眉頭,難道趙銘已經知道,周國稱臣的目的?
可是居然知道,趙銘為何又同意周國稱臣,難道他以為,周國真會就此屈服嗎?
“孫國相?”龐天壽小聲提醒。
孫可望反應過來,忙雙手捧起詔書,伏地跪拜,朗聲道:“臣孫可望,代臣主,謝攝政王殿下大恩!”
趙銘滿意的頷首,“卿家平身!”
(求月票,推薦,訂閱。白天有事,下章六點更新。)
這時,洗了個澡,換了一身衣物的趙銘,出現在大殿。
陳明遇、堵胤錫等人,立時起身恭迎,“殿下!”
趙銘在中堂坐下,揮手道:“都坐吧!”
在幾人落座後,趙銘遂即開口問道:“關中消息送回來呢?”
堵胤錫道:“回稟殿下,已經送回來了。”
趙銘微微頷首,“說說吧!吳三桂為何急於稱藩?”
堵胤錫取出一密折,呈給趙銘,“殿下不在揚州,軍情司就先送到內閣。”
這時趙銘邊看,邊聽堵胤錫解釋道:“年初時,吳三桂率領周軍精騎,與山西薑襄,合擊了河套地區的蒙古部落,將中套和前套納入版圖,收服了那裏十餘萬蒙古人。不過蒙古部落一個首領,卻逃到了漠西。兩個月前,吳三桂收到消息,逃到漠西的那個蒙古首領,正聯絡漠西的蒙古部落,意圖攻擊關中。吳三桂決議主動攻擊漠西,擔心關中空虛,遭受朝廷攻擊,為了避免陷入兩線做戰,所以才急於向朝廷稱臣,以便全力對抗漠西蒙古。”
趙銘一邊聽一邊看,已經完全明白,他合上密信,問道:“現在孫可望就在揚州,諸位先生以為是該接受周國稱臣,還是拒絕?”
幾名內閣學士商量幾句,陳明遇道:“殿下。關中之地,有潼關、函穀之固,巴蜀更是蜀道難行。吳三桂具有巴蜀關隴,據地利,朝野想要攻入,並非易事。今吳三桂出兵漠西,關中空虛,於朝廷而言,確實是個機會。”
趙銘微微頷首,不過他心裏,卻並不想進攻周國,於是問道:“堵先生也這麽看?”
堵胤錫沉吟道:“陳閣老說的有理,如今確實是進攻關中的良機。不過臣以為,同時也是收複北京的良機。”
趙銘微笑道:“怎麽說?”
堵胤錫沉聲道:“臣以為攻關中,不如收複神京!”堵胤錫頓了頓,繼續道:“臣的理由有三點!其一,關中雖空虛,但有潼關、函穀之固,朝廷短時間內,未必能攻入關中。其二,朝廷若發兵攻擊周國,阿濟格定然會發兵南下,為周國解圍,如此,朝廷不如攻擊阿濟格,接受吳三桂稱臣,並在周軍兵力被蒙古牽製之際,掃滅阿濟格!”
趙銘點了點頭,堵胤錫之言,正是他所想。
雖說,明軍已經鑄造出攻城巨炮,但是那炮的作用有限。
一是轟擊間隔太長,就如同奧斯曼用巨炮轟擊君士坦丁一般,作用其實不大。
二是運送緩慢,現在從鎮江運到潼關,得兩三個月的時間,而且河南還在兩順王手中,等一路打過去,怕是半年了。
這也就是說,可能還沒等攻破潼關,吳三桂可能已經結束與蒙古的戰爭。
這樣一來,趙銘便等於白白喪失了機會。
漠西蒙古,對於趙銘來說,也是個威脅,趙銘確實不想,在吳三桂攻擊蒙古時捅他一刀。
堵胤錫見眾人頷首,遂即繼續說道:“其三,周軍如今攻打漠西蒙古,朝廷拒絕周軍稱臣,從背後進攻周軍,等於是幫助蒙古人。雖說,為了取勝,不能婦人之仁,但是臣以為,還是不該這個時候攻擊周軍。”
趙銘微笑著頷首,“不錯!攻打周國,什麽時候都可以,沒必要在吳三桂攻擊蒙古的時候出手。再者,孤王下令,吳三桂立時派使者前來稱藩,孤沒有理由拒絕。最後,阿濟格對於孤的國書,卻沒有任何表示,連使者都未派,實在不將孤與朝廷放在眼裏。”
趙銘環視眾人,朗聲道:“孤意已決,接受吳三桂稱藩之情,並征調各鎮兵,匯集揚州,準備北伐,收複神京!”
幾名內閣學士聞語,內心不禁都有些激動起來。
“喏!”眾人齊齊躬身行禮。
趙銘遂即站起身,揮拳道:“去辦吧!”
當下,內閣便替趙銘擬旨,征調湖廣、贛南諸鎮,並征調漢國、延平藩水軍,準備出征。
一時間,十餘隊插著背旗的騎兵,從揚州奔出,開始傳令天下各地。
次日,揚州行宮。
趙銘端坐攝政大殿,兩側站著,文武百官。
擁有關隴和巴蜀之地的周國,向明朝稱臣,這對明朝而言,可以說,是一件振奮人心的大事。
因此,趙銘召集群臣上殿,要文武百官一起見證,周國向他稱臣。
這必然會使得,趙銘的威望,達到令一個頂點。
這時,孫可望走上大殿,看見兩側站著兩三百人,連六七品的小官,也來湊熱鬧。
趙博安故意的吧!孫可望看到這樣的場麵,不禁嘴角肌肉扯動。u看書uuknshu
“臣周國左臣相孫可望,拜見大明攝政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孫可望走到大殿中央,在三百多雙眼睛的注視下,屈辱的下跪。
十餘年來,孫可望跪過張獻忠,跪過吳三桂,如今又一人須他下跪,這讓內心自視甚高的孫可望,感到異常屈辱。
趙銘卻滿臉微笑,沉浸在自己的虎威,廣布天下的喜悅之中。
這時,趙銘身邊,太監龐天壽,遂即展開教旨,朗聲宣讀,“攝政王製曰:原大明平西伯吳三桂,忍辱負重,忠勇自奮,反戈一擊,破奴酋於關隴之間,收複全陝、巴蜀之地,建大功於朝廷。今遣丞相可望入朝,誠心歸附。孤聞大喜,代皇帝冊封吳三桂為周王,望卿助孤中興大明,楊威西域,為國朝屏障,望卿恭勉乃事,圖報異恩,欽此。”
龐天壽宣讀完後,徐徐合上,雙手捧到孫可望麵前,笑道:“孫國相,接詔吧。”
孫可望聽完詔書,不禁皺起眉頭,難道趙銘已經知道,周國稱臣的目的?
可是居然知道,趙銘為何又同意周國稱臣,難道他以為,周國真會就此屈服嗎?
“孫國相?”龐天壽小聲提醒。
孫可望反應過來,忙雙手捧起詔書,伏地跪拜,朗聲道:“臣孫可望,代臣主,謝攝政王殿下大恩!”
趙銘滿意的頷首,“卿家平身!”
(求月票,推薦,訂閱。白天有事,下章六點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