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銘隨著李元胤匆匆來到觀音門,進帳便見李成棟正和胡為宗說話。


    胡為宗見趙銘進來,忙起身抱拳,微笑道:“堂主!”


    趙銘走上前去,一拳錘在胡為宗的肩窩,“胡兄弟!”然後招呼他坐下。


    這時李成棟卻沉著臉道:“趙將軍,胡兄弟過來,是為了通報我們一件緊急軍情!”


    胡為宗道:“我前些日在嘉興活動,發現一支清軍,足有萬人,且人人帶甲,晝伏夜出,前往鬆江,估計多鐸已然回軍,所以特來相告!”


    嘉興位於杭州和鬆江府上海縣之間,是浙江通往長江口,最近的通道。


    “多鐸退兵呢?”趙銘先是一喜,遂即又皺眉道:“這支清兵是想封鎖長江口,想要斷我出海之路啊!”


    胡為宗道:“多鐸是否撤軍,目前還不確定,不過我以讓天地會的兄弟去探查了。”


    李成棟黑臉道:“不管多鐸是否撤軍,我們都必須撤退了!”


    趙銘沉著臉,清軍偏師插向上海,崇明可能會有危險,而一旦清軍奪回崇明,構築炮台,那他就不好入海了。


    “怪不得孔有德今日沒有進攻,原來是知道清軍北返了。”趙銘呢喃一句,然後抬頭道:“我等占崇明,入長江,陷鎮江,破南京外郭,祭拜孝陵,震動江南。如今縱橫長江以有兩月有餘,清軍各部已然集結,準備結網圍剿我們,確實到了該撤軍的時候了。”


    堅持到現在,已經十分不易,繼續下去,將會使得自身陷入險地,趙銘決定先撤往長江口。


    此地進可攻,退可走,立於不敗之地。


    若是多鐸沒撤,明軍依然可以長江口的沙洲為依托,四處出擊,襲擾清軍,達到牽製清軍的目的。


    如果多鐸主力撤回,清軍重兵雲集江南,趙銘便能從容返回舟山。


    江南畢竟是清軍控製之地,明軍等於孤軍深入,隨時有被包圍的可能,李成棟早就想走,他見趙明不反對,當機立斷,喝令道:“那就傳令全軍,今晚就走!”


    長江之役,持續數月,隨著孔有德到來,明軍已經難有作為,而現在又得知浙江清軍北返的消息,李成棟與趙銘,遂即決定退出長江,保存實力。


    當下趙銘下令,士卒連夜搬運錢糧,將繳獲物資運上大船,實在搬不走的就放火焚燒,一草一木也不能留給清軍。


    ……


    石灰山下,清軍大營,孔有德正與部將商議,劉良佐道:“賊人居高臨下,大軍仰攻,實在難以見到成效。”


    孔有德卻笑著出示一封密信,胸有成竹的說道:“這是豫王爺送來的書信,入浙大軍返回江南,王爺已經派出一萬人馬去奪崇明和沿江炮台。賊兵願意困守石灰山,就困守好了。屆時豫王爺大兵一到,石灰山便是李訶子、趙鐵棒的墳墓!”


    劉良佐聞語,眼前一亮,忙笑道:“豫王爺回師,趙鐵棒還不溜走,那他死定了。”


    正說著,清將劉良臣挑帳進來,急聲道:“王爺,石灰山、金川門、觀音門、燕子磯火光衝天,賊兵怕是要溜。”


    劉良佐臉上一楞,砸吧砸吧嘴,說不出話來,隻覺得自己這嘴跟開過光似的,賊人居然真要溜。


    孔有德“噌”的一下猛然起身,然後怒吼道:“快,點齊兵馬,給本王追!”


    黑夜中,明軍士卒登上江麵上的船隻,大軍撤離南京,明軍營地和城樓,燃起熊熊烈火,五六百艘大小船隻,蔽江而下。


    船隻順水,快於奔馬,片刻間就離開了南京城,將火光甩在身後。


    孔有德率領騎兵,繞過燃燒的大火,奔至江邊,明軍已經沒了蹤跡,繳獲的物資和財物,也被搬得一點不剩。


    “豈有此理!”孔有德見此大怒,他猛攻半月有餘,死傷無數,最後居然讓明軍從容退走,簡直是他的恥辱。


    匆匆趕來的洪承疇也陰沉著臉,望著江麵不語。


    洪老賊一項自視甚高,看不起人,包括滿清諸多貴族,他其實也看不起,覺得天下間沒幾個人能超過他。


    這麽多年來,讓洪老賊高看一眼的人並不多,皇太極算一個,而今天似乎又出現了一個潛在對手,那便是趙銘,趙鐵棒。


    這人名不見經傳,一出世,便鬧出這麽大的動靜,讓他都感到難堪,今後必定是個禍害。


    洪承疇有一種感覺,或許用不了多久,這個趙鐵棒,就會成為他的勁敵。


    ……


    明軍船隊蔽江而下,兩日後船隊就抵達崇明,uu看書 .uuka 正遇見清軍強攻崇明,水營大船於江上橫衝直撞,清軍竹筏紛紛傾覆,清將覺羅琅球淹死於江中。


    明軍入長江後,陸陸續續將一些百姓,特別是那些帶頭起事的士紳、好漢,轉移到了崇明附近的沙洲。


    這些人在地方上有名氣,目標太大,清軍要報複時,他們肯定跑不掉,所以趙銘勸說他們,一同出海,大多數領頭響應的首領,都陸續來到崇明,不過也有例外,如道士張充輔等人,便決定留在江南,繼續堅持抗清,為明軍收集情報,聯絡心懷明朝的士紳。


    後來張充輔借著道士身份,遊走江南各地,聯絡大批士紳,從他們那裏要來糧***鐵,走私到海上,給趙銘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這次明軍殺入長江,動靜太大,除了大批士紳和豪傑響應外,還有幾十萬普通百姓,也參與進來。


    海上資源匱乏,明軍養不了這麽多人,於是隻能疏散。


    百姓們湊了會熱鬧,殺了幾個清廷狗官,分了點東西,便大多又散於鄉野。


    不過,還是有不少百姓,害怕清軍報複,特別是南京外郭的百姓,許多人都跟隨趙銘來到崇明。


    明軍從金塘島出發時,不過一百多艘船,六千多號人,可現在隨著南京、鎮江等的明軍和百姓,陸續撤到崇明,明軍的規模已然迅速擴張到了六百艘船,十萬軍民。


    金塘島上無法接納這麽多百姓,於是趙銘便將百姓安置在崇明沙洲,並開墾土地,建造水寨,準備留下軍隊和水師,常住於崇明。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求加書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船東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唐船東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