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口哨卡處值守的小旗軍士,看著這個衣衫破爛的夜不收,一時間有些恍惚。


    這才多長時間?


    一個多月之前,他們還不如這個夜不收呢!


    人家好歹是夜不收!


    算是很精銳的了,日子過得比一般墩兵要好得多。


    可現在看著,怎麽就這麽落魄呢?


    鴛鴦戰襖上,補丁摞補丁,竟然還有破洞……


    穿了不知道多長時間了,油光鋥亮。


    宣府一帶地處北方,一冬天不洗澡,不換衣服,是很正常的操作。


    這名夜不收身上這件鴛鴦戰襖,恐怕就是從入秋穿到了現在。


    以前大家都是這樣,也不覺得什麽。


    現在,大家都穿得幹幹淨淨,衣裝嶄新。


    再看這個穿著破爛的夜不收,心裏忍不住感慨。


    讓這名夜不收在這兒等著,有人騎了自行車,前去跟趙誠匯報。


    那名夜不收都看呆了。


    有傳言說過,強地新奇玩意兒很多,趙百戶是諸葛武侯和魯班的傳人,發明了很多諸葛神器。


    他是當故事一樣聽的。


    沒想到,竟然都是真的。


    他是千戶大人手下的人,是來傳急報的。


    如果換做其他百戶,敢這麽攔著他,早就一馬鞭抽過去了。


    現在,他卻是有些不敢,老老實實地等著。


    實在是哨卡這兒執勤的這一隊軍士,個個衣甲鮮亮,神采飛揚。


    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


    讓他不由心裏敬畏,不敢隨便冒犯。


    很快,傳訊過來,有人帶著他進去。


    ……


    趙誠叼著一支華子,正在強地村轉悠。


    來根叔跟在他身後,左右耳根後,各夾著一支煙,一臉得意。


    三元一根的華子啊!


    整個強地,抽得起的有幾個?


    更何況,這是大人給他的華子。


    說出去多麽體麵!


    一個小男孩兒正坐在門口石墩上吃飯,端著一個大海碗。


    趙誠上前看了看,見裏麵都是粗糧麵條,開口問道:


    “咋吃粗糧?”


    強地的變化,翻天覆地。


    大家的收入,應該都挺高才對。


    白麵又不貴。


    看到小男孩兒碗裏的粗糧麵條,趙誠有些奇怪。


    “好吃!”


    小男孩兒用袖子擦了一把鼻涕,往後躲了躲。


    他知道這是趙大人,有些害羞。


    “大人!你這臭小子,大人問話呢!躲什麽?”


    一個女人出來了,二十多歲年紀,少婦打扮,穿著一身幹淨的棉布長裙。


    她的麵色紅潤,眼裏有光。


    這是對生活充滿了希冀和期待。


    女人先嗬斥小男孩兒一聲。


    然後,有些誠惶誠恐地跟趙誠道:


    “大人,進來坐吧!”


    “好!”


    趙誠沒有拒絕,看了看這個破舊的小院,邁步走了進去。


    宣府一帶,習慣住的都是窯洞。


    並不是黃土高原那種在山上挖出的窯洞。


    而是用土坯壘出窯洞來,再用厚厚的土層覆蓋……


    夏季涼爽,冬季容易保暖。


    好處多多。


    這是人民的智慧。


    隻是,土窯土炕,很容易滋生跳蚤。


    小男孩兒一邊吃著飯,一邊在身上撓著癢。


    女人把趙誠和來根叔迎進去。


    急急忙忙地拿大海碗盛了水,又急急忙忙地去櫃子裏拿出一袋白糖來,狠狠地抓了兩大把,放進水裏。


    還要繼續抓,被趙誠給攔下了。


    “夠了!夠了!”


    “多虧了大人,俺們現在都能吃飽飯。


    這白糖,是俺當家的從供銷社買來的。”


    女人又繼續抓了一大把,放進去。


    白糖,是他們最珍貴的東西了。


    貴客來了,用白糖水招待,是最有誠意的。


    平時,她舍不得給兒子吃的白糖,現在恨不得全都倒進碗裏,給趙誠喝。


    趙誠看著,哭笑不得。


    加這麽多糖,這水得多膩?


    “臭蛋!快去叫你爸!


    讓他給工頭請個假,別做工了,大人來咱家了!”


    女人一臉興奮,說著,又張羅著要給趙誠煮麵條。


    “我吃過了!你不用客氣。


    也不必叫人回來。


    我就是路過,隨便看一眼。”


    趙誠攔下了小男孩兒。


    沒必要因為他隨便來一趟,耽誤人的工作。


    “你們家,怎麽還吃粗糧呢?白麵吃不起嗎?”


    趙誠很注重民生。


    要想讓人民支持你,首先要讓人民日子好過。


    撇開民生,空談理想和主義,那就是扯淡。


    不要說現在他的事業才剛剛起步了,就算將來統一全國。


    他也不會高坐廟堂,不識民間疾苦。


    “吃得起!”


    女人立刻道。


    “托大人的福,現在俺在製衣廠上班,每個月能掙300元。


    這兩天因為是夜班,所以白天在家。


    俺當家的,在建築隊修建工坊,每個月600元,中午管飯,還能省頓飯錢。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俺們倆人加起來,一個月能掙900元,吃飽喝足花不清。


    這樣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大人您真是救苦救難的菩薩。”


    女人的話,絕對是發自內心。


    “但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他吃起來沒個夠,吃什麽不是一樣?


    吃雜麵省糧食,多攢點糧票,過兩年給他說房好媳婦。”


    女人臉上帶著笑意,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趙誠點點頭。


    多麽樸實的女人啊!


    老百姓的要求,真的不高。


    能吃飽飯,能穿暖衣,日子有個奔頭,他們就很滿意了。


    哪怕吃的是雜糧麵!


    可即便是這麽簡單的要求,絕大部分統治者……被人民養育起來的統治者,也滿足不了他們。


    “要給兒子娶媳婦,你們這窯洞怕是不行哦!”


    趙誠打量一下這窯洞。


    兩間窯洞,有一間已經塌了,隻剩下一間,四處漏風。


    這妥妥是危房。


    “大人說的是。


    的確得再蓋一間。


    俺當家的也說過這個。


    但是,現在做工的機會多,一個月就能掙600元。


    這耽誤不起啊!


    等要是哪天閑下來了,再找人蓋兩間。”


    女人聲音很高。


    以前不蓋,是因為沒錢,沒糧。


    現在,是因為沒時間。


    趙誠閑聊了幾句,從女人家出來,對來根叔道:


    “大家都吃飽穿暖了,住的也要跟得上啊!


    我看強地村的窯洞,都是住了幾代人的,坍塌的太多了。


    我準備搞一個新民居計劃。


    我來出錢,給大家蓋新房。


    但我也不是免費給大家蓋,大家要把他們現在住的房子交出來。


    舊房換新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末搞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郎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郎羨並收藏回到明末搞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