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咱們五五分成,如何?”


    “不不不!”


    李高義連連搖頭。


    “嗯?”


    趙誠一愣。


    “你不願意?”


    “不不不……小的不是那個意思。


    大人誤會了。


    嗨!小的的意思是,能跟大人合作,已經是小的的榮幸。


    小的不敢跟大人五五分成。


    這商號,最重要的就是貨源。


    大人能提供貨源,換誰來都能有錢賺。”


    李高義倒是有自知之明。


    並不是他不喜歡錢,而是他知道自己的斤兩。


    受歡迎的,是趙誠的貨。


    隻要趙誠肯供貨,能替代他李高義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老李你太謙虛了。


    貨源的確重要,但是,大掌櫃的同樣重要。


    我說了五五分成,就是五五分成。


    不過,我有個條件。


    這商號,總部必須要在化銷營,或者是強地。


    然後,做生意賺的錢,都得交稅。


    不管是在化銷營、第三堡做生意,還是在京城、塞外做生意。


    都必須要如實做好賬,按照賬目交稅。


    至於稅率,在咱們化銷營,會有統一的標準。


    咱們的商號,也按照標準去交稅,就可以了。”


    這次,趙誠說完之後李高義沒有像點頭蟲一樣答應,而是愣了一下。


    “大人,做生意也要交稅嗎?”


    “當然!”


    趙誠點點頭。


    “老百姓種地才賺幾個錢?


    勉強糊口都做不到。


    就這,還要交稅。


    做生意多賺錢?


    卻不用交稅!


    這也太照顧他們了!


    這些有錢人,家裏酒肉臭。


    但他們該交的稅,卻是讓窮人替他們負擔了。


    你說,這合理嗎?”


    大明最後轟然倒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窮死的。


    收不上稅來。


    明末,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並不比世界的腳步落後。


    但沒有商稅。


    看似商人因而獲利。


    可這隻是目光短淺而已。


    不能收商稅,對這個國家沒有益處,那麽,發展得越大,對於國家來說,就越是毒瘤。


    隻有按照合理的比例交稅,才能良性發展,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大人說的有道理。”李高義點點頭。


    他到底隻是一個莽漢而已。


    隻是沒有聽說過做生意也要交稅,所以才感到奇怪。


    他並不知道趙誠在自己的地盤收商稅,對這個國家來說,有多麽地震撼。


    大明商業發達,尤其是江南一帶,資本主義萌芽,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很先進的。


    但是,沒人敢提商稅。


    因為大明的商業,都是掌握在士紳手中。


    大明,是士紳們的大明。


    就連崇禎皇帝,看似獨斷乾綱。


    隻要是手裏沒兵的大臣,崇禎想殺誰就殺誰。


    但他不敢提商稅的事情。


    曆代明朝皇帝,都不敢提商稅。


    否則的話,有可能在禦花園散個步,都可能掉進池塘裏淹死。


    趙誠在自己的百戶領地內提出收商稅,這絕對是顛覆性的。


    一旦傳出去,就是跟天下士紳為敵。


    趙誠知道這些,他不在乎。


    “又該擴軍了。”


    趙誠琢磨著。


    現在,他實際管轄第三堡和化銷營兩個百戶。


    第三堡,包括強地在內,總共有一萬四千多人。


    化銷營,人口稍多,總共一萬七千多人。


    兩者加起來,有三萬多人。


    以農業社會的生產力,三萬多人口,養育不了多少職業士兵。


    但趙誠有基建係統。


    隻要把這兩地的基礎設施建好了,工廠建起來,生產力發展起來……


    就能夠快速步入工業社會。


    考慮到隨時麵臨強地,要為戰爭做準備,實行軍-的-國-主義的政策,是最為穩妥和正確的方向。


    趙誠準備發展三千正規軍。


    考慮到這三萬多人口包括男女老幼,這個比例,已經非常誇張了。


    “李高義,咱們商號,要有自己的武裝。


    咱們的商隊,要是武裝商隊。


    以後咱們做生意,不僅要跟塞外的韃子做,還要做遍整個大明。


    還要做到蘇祿蘇丹去!做到歐羅巴去!


    我們還會有自己的商船艦隊……


    在這亂世,想做生意賺錢,擁有自己的武裝是前提條件。


    現在咱們公司起步,我先給你安排一支百人的武裝力量。


    一律都裝備前裝滑膛槍,布瓊尼戰馬。


    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大膽地去探索商路。


    咱們商隊所到之處,都會有咱們軍士的火炮為你護航。”


    “百人的武裝力量?”


    李高義心跳加速。


    百人,全都配備滑膛槍,布瓊尼戰馬。


    這是什麽氣派?


    “大人,就怕百人武裝出不了關啊!”


    李高義有疑慮。


    “出得了。”


    趙誠卻是十分自信。


    他對大明宣府鎮的糜爛程度,簡直太有自信了。


    就是這個時期,一直到明朝滅亡,崇禎帝上吊。


    朝廷嚴令禁止的鐵、糧食,都被晉商通過宣府,源源不斷地輸送給建奴。


    這個規模,是非常大的。


    而且,通過晉商的努力,大明就好像是一個篩子一樣,對於建奴來說,完全沒有秘密可言。


    晉商能做到這麽棒。


    趙誠相信,他也可以。


    “金錢開路。稀奇古怪好玩的東西開路。


    如果遇到實在不開竅的,就把他打服了。


    這頭,和尚摸得,難道我摸不得?”


    趙誠引用了一句魯大師的名言。


    李高義沒聽過最後一句話,但是,大致明白是什麽意思了。


    “手段是軟是硬,具體你去操作。


    你現在可以去招聘夥計了。


    創業資金,不用你的,也不用我的。咱們從趙記銀行貸款。


    商隊武裝你不用操心,那個我來負責。”


    趙誠一句話,定下基調。


    他不可能把全天下的好處,全都一個人獨占了。


    那樣,對他的統治也沒什麽好處,對這個國家更沒什麽好處。


    他不在乎一家商號。


    隻要能給這個新興的勢力定下規則,能吸引來一個商號,十個商號,百個商號……


    <a id="wzsy" href="http://www.bidige.com">bidige.com</a>


    那就是好的。


    趙記銀行,是趙誠獨資掌握的。


    他去印了一億元糧票,簽了一個貸款合同,把錢貸給李高義。


    一個億,聽起來數額非常龐大。


    李高義拿到貸款合同的時候,手都是抖的。


    這時候,可沒有什麽電子支付,趙誠給他安排了一個小旗的軍士,負責護送和安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末搞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郎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郎羨並收藏回到明末搞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