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一件事轟動了整個火路墩。


    “大家快來看啊!大人騎著一匹木牛流馬,在大街上跑得飛快!”


    人們都招呼著,大街兩旁,圍滿了人。


    現在,正是上工時間,換做後世的話說,就是上班早高峰。


    自從趙誠到來之後,強地的人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


    他們得到的是吃飽喝足,是一份穩定的活計,是晚上能看《西遊記》。


    失去的是一覺睡到自然醒,是一整天的無所事事曬太陽的懶散……


    有小孩兒端著碗,站在街頭,看著騎著兩輪“木牛流馬”在大街上奔馳如飛的趙大人,甚至忘了往嘴裏送飯。


    “小臭蛋,看你的鼻涕都流到嘴巴裏了。


    你爹你娘、你爺你奶,現在都有工做,每個月光是夥食補助加起來就有一千多元。


    別光掙錢,舍不得花錢。讓你娘去供銷社給你買點紙,鼻涕擦幹淨點。”


    趙誠順手在路邊一個小孩兒腦袋上摸了一把。


    想提高人們的衛生觀念,任重道遠啊!


    “早啊,來根叔!今天村子裏有沒有鬧瘧疾的?”


    又看到迎麵走來的來根叔,趙誠停下車,坐在車座子上,左腳踩地支撐,右腳放在車蹬子上。


    <a id="wzsy" href="http://m.lingdiankanshu.com">零點看書</a>


    來根叔遠遠就看到這東西飛一樣過來,看到騎在車上的趙誠,在震驚之餘,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大人最喜歡搞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


    “放心吧,大人。今天再沒有了。


    昨天劉小旗來,把村子裏得了瘧疾的,都給帶走了。


    把那些人家裏,還都……消了毒。”


    來根叔每天都在記這些新鮮詞匯。


    他不覺得麻煩,也不感到累。


    每天有新鮮事物,每天有新鮮詞匯,這讓他覺得生活很有意思。


    最近不到一個月時間,強地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他感覺這二十多天所經曆的事情,比他這一輩子五十多年經曆得都要更多。


    “繼續加強宣傳,要讓大家都講起衛生來。


    街道辦的工作,就是要對接群眾,要了解村子裏每一戶的信息,每一個人的情況。


    要把咱們的政策,宣傳和落實到最基層,落實到每一個人頭上。


    這瘧疾,就是因為不講衛生引起的。


    如果大家再不改掉那些壞習慣,以後就不僅僅是瘧疾了,還會有更大的傳染疾病。


    十室九空,那也不是開玩笑的。”


    趙誠聲音凝重。


    明末人口銳減最大的凶手之一——疫病!


    他當然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在他的統治範圍內。


    他跟來根叔不止一次交流過,強調過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這番說辭,他已經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了。


    來根叔聽得多了,基本上也都能聽懂。


    “哎,俺知道了。


    大人放心,誰要是敢再不講衛生,俺拿著大棍子梆他們!量他們也不敢跟俺動手!”


    來根叔很有信心。


    趙誠沉吟一下。


    這手段,看起來有些蠻橫。


    但他知道,後世的溫和措施,在這裏根本就不起作用。


    在通往法製的道路上,就得有蠻橫的過程。


    “街道辦也得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不能隻憑你老人家的威望。


    具體管理,就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嗯,是他們本來就不應該得的利益。


    時間久了,肯定會有人狗急跳牆的。


    這樣吧,俺再招收一些人,交給你管理,輔助你的工作。”


    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管理要因地製宜。


    在這裏,想要管束那些不聽話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上棍子打。


    “那太好了!”來根叔高興得直拍手。


    他這個官,是要越當越大了啊!


    “大人,您騎的這個,就是木牛流馬嗎?”


    談好事情,來根叔還記掛著心裏的好奇,繞著圈,前後打量著這頭“木牛流馬”。


    “差不多吧!屬於木牛流馬同類的,你可以叫它自行車。”趙誠道。


    “嘿!大人一說,還真是那麽回事。


    你看咱們的手推車,都是一個輪子……


    這個,它是兩個輪子,的確不是牛馬,算是車。


    自行車……自己能走的車!好!真是好東西!”


    來根叔吧嗒吧嗒地抽著煙袋,連連點頭讚歎。


    “的確是好東西,它不用吃草,人踩著就能走。


    而且,大街小巷地穿梭,也更加便利。


    更加重要的是,它不拉屎……”


    趙誠笑了。


    牛馬太多的話,街道衛生是很難搞好的。


    這說話的功夫,他腳下動了一下,就差點才上一坨牛糞。


    “來根叔,你也可以買一輛啊!


    隻要攢夠糧票,就可以到供銷社買。


    一輛隻需要666元。”趙誠鼓動。


    他不斷推出新品,甚至一大早特意在早高峰時期親自騎上自行車滿火路墩轉。


    目的就是讓大家眼饞,勾起大家購買的欲望來。


    供銷社裏,賣東西不收銀子,不收銅錢,不收糧食……隻要糧票。


    所以,不管大家想買什麽,他們手裏都得有糧票。


    現在的行情是,趙誠放出來的糧票少,放出來的商品多。


    用經濟常識來解釋的話,就是錢不夠用,錢就會越來越值錢。


    這是趙誠初期想要達到的目的。


    糧票越來越值錢,大家才會認可糧票。


    糧票隨時能兌換糧食,跟糧食掛鉤,它的信譽才穩定。


    等大家漸漸習慣了糧票,甚至是習慣了手裏時常存放著一些糧票……


    趙誠推廣貨幣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作為一方勢力,必須要有自己的貨幣。


    主要也是因為大明的貨幣體係太不穩定了。


    連銀價,都不穩定。


    更不要提銅錢了。


    同樣麵值的銅錢,鑄造的質量不一樣,價值相差就很大。


    比如崇禎初年鑄造的銅錢,用料紮實,用銅多,大家就都認可。


    後來,私造濫鑄的錢幣越來越多,銅錢又小又薄不說,裏麵還加入大量錢……


    那小銅錢,隨便一捏就碎了,拿出去人們都不願意要。


    這種貨幣形勢,大家還怎麽放心交易?


    好而穩定的貨幣體係,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


    趙誠正在為自己的貨幣體係打基礎。


    “軍隊也應該改革一下,實行官兵一體等級薪酬製。”


    趙誠琢磨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末搞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郎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郎羨並收藏回到明末搞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