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曆史的標準答案來看,那確實是禦駕親征沒錯。
但趙海平在進入試煉幻境的時候係統已經明確提示了,這次的情況不見得會跟曆史上的情況完全一致,還是得自己判斷。
趙海平想了想,請一位名將去打,似乎也未嚐不可?
想到這裏,他問道:“既然如此,眾卿以為,哪位將軍可當此重任?”
幾位重臣稍微考慮了一下,又是兵部尚書出麵說道:“臣以為,岐國公邱垣可當此大任。”
邱垣?
趙海平的腦海中飄過幾個問號,這個名字他從未聽說過。
雖說他也惡補了一些曆史知識,但畢竟不是像楚歌那樣專精曆史的玩家,史書上那些特別有名有姓人辦事都還沒記全,更何況是這種本身就不太出名人物。
趙海平問道:“穀遠將軍如何?”
兵部尚書麵色古怪:“陛下,開平王去年已經病逝了……”
場麵一時間有些尷尬,但還好趙海平此時扮演的是皇帝,哪怕說錯話底下也沒人敢跳出來嘲笑。
這些文官們頂多隻會以為皇帝操勞國事忙昏頭了,或者過度思念愛將,所以才鬧出這樣的烏龍。
趙海平輕輕咳嗽了兩聲,掩飾自己的尷尬,問道:“諸位愛卿都認為岐國公可擔此重任?”
很快,幾位大臣出列附議。
“臣等以為,岐國公行伍出身,屢立戰功,素知兵事,又久在北疆守禦,命其為征虜大將軍,兼與靖安侯、武平侯、定遠侯等北征蠻夷,可保萬無一失。”
趙海平陷入了沉思。
他確實有點被說服了。
之前他想到的那位穀遠將軍,是跟著盛太祖一起打天下的名將,在古往今來的名將中都是能排得上號的。
所以趙海平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他。
如果他能出征北蠻,那趙海平確實可以放心。
但問題是,這個時期,跟隨著盛太祖打天下的那些最頂尖的名將,要麽因病去世,要麽年老體衰、告老還鄉,都已經有些打不動了。
古代人平均年齡隻有三十幾歲,醫療條件又不好,哪怕是名將壽命也不見得很長。像盛太祖這樣能活七十來歲、五十歲還活蹦亂跳的,已經是異類了。
既然這些有名有姓的頂尖名將都沒法指望了,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考慮次一等的選擇。
眾臣推薦的這位叫邱垣的將領,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古代這些能有封號的,基本上都是立下了赫赫戰功的。比如穀遠,因為功勳卓著,所以被封為開平王。
而眾臣推薦的這位邱垣,被封為岐國公,這是最頂尖的公爵。
如果他確實是出身於行伍,一路上憑借著戰功而不斷升遷,能升到這個階段,倒是也足以證明他是個名將。
既然是名將,不求他打出多大的戰果,總不至於像某些完全不懂兵事的皇帝一樣去硬送吧?
而且兵部尚書也說了,又不是讓他一個人去,還有靖安侯、武平侯、定遠侯之類的這一大堆將領跟著。
光看封號也知道,這些人肯定也都是打過仗的,有實實在在的軍功。
想到這裏,趙海平說道:“好,那就依眾卿之言,命岐國公為征虜大將軍,替朕征討北蠻!”
眾臣齊聲說道:“陛下聖明!”
緊接著,趙海平看到了一段過場動畫。
這位岐國公奉詔入京,麵見盛太祖。
而盛太祖則是對他委以重任,臨行前還再三叮囑。
“兵事必須慎重,你到了北疆,即便看不到北蠻的蹤跡,也要做好時時刻刻臨敵的準備。看好時機再進軍,千萬不可固執己見。如果一戰未捷,就耐心等待下一次時機。
“慎則勝,不慎則敗,一定要整肅隊伍,觀察將士的動靜與士氣,深謀遠慮,爭取一戰而大獲全勝,平定北疆。
“如果聽到北蠻很容易擊敗的言論,千萬不要輕信,信之必敗!縛兔與縛虎相比,縛虎固須全力,縛兔也必須用縛虎之力,以保萬全!
“北蠻十分狡猾,跨越數千裏遠征,務必慎之又慎,如果遇到北蠻臨時有變,你要隨機應變,千萬不要固執。”
說了這麽多,其實就是四個字,慎之又慎!
原因很簡單,盛太祖本來就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軍事天才,所以他很清楚在北疆作戰的關鍵。
關鍵就在於謹慎。
北蠻騎兵來去如風,而且北蠻並不是沒腦子的莽夫,他們也是懂戰術的。
盛軍到了北疆,人生地不熟,對地形不了解,後勤也不見得能很好地保障,士氣也不見得會很高。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輕敵冒進等於白給,所以謹慎是第一要務。
邱垣將軍則是滿口答應,說著“臣一定謹記於心,不負陛下厚望”之類的話。
於是,大軍就這樣開拔。
隻是接下來出現在趙海平麵前的,卻是一封兵敗的軍報。
八百裏加急的軍報上清清楚楚地寫明了邱垣失敗的前因後果。
邱垣領兵進入北疆之後,連戰連捷,北蠻每戰都詐敗退去。於是邱垣撇下大軍主力率千餘騎兵前行,擊敗北蠻遊騎後趁機渡河,追擊中俘虜了北蠻的一名高官,得知北蠻首領聽聞盛軍北上正在倉皇逃竄,離此地不過三十裏。
於是邱垣深信不疑,決定乘勝追擊。靖安侯勸說,不可輕信俘虜之言,要牢記陛下臨行前的囑托。但邱垣一概不聽,率軍疾馳,最終遭遇埋伏,所率數千人全軍覆沒。
趙海平的扮演,自然也就失敗了。
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
趙海平不由得一陣無語:“坑爹呢這是!”
可以想見,盛太祖看到這封軍報時會是什麽樣的反應。
估計挖墳鞭屍的想法都有了。
作為旁觀者,趙海平看得清清楚楚。明明出征之前,盛太祖再三囑咐,讓邱垣不要輕兵冒進,要謹慎,隻要穩紮穩打,這仗怎麽也不會輸。
結果邱垣到了那邊就是不聽,就覺得好像馬上就要抓住北蠻的首領,結果中了埋伏,連累身邊的副將和精銳騎兵一起送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他畢竟也算是懂兵事的,雖然輕率冒進,但也隻送了隨行的千餘名精銳騎兵,沒有把所有大軍給一起送掉。
但即便如此,也已經是無法接受的慘敗。
“果然,我就知道這個試煉副本絕對沒那麽簡單。
“如果隨便派遣一名將領出征北蠻就能完成目標,那簡直太簡單了,根本不需要我去做什麽。
“如此說來,盛太祖當時麵臨的也是同樣的情況?
“提出禦駕親征的時候,朝中肯定也有許多反對的聲音。
“如果派遣一名將領去征討北蠻,恐怕很難讓人放心。
“因為當時能被盛太祖完全信任的名將全都年事已高,無力出征。而能出征的這些將領中,軍事素養卻又不夠。
“找不到一個特別合適的人選。
“這個邱垣是岐國公,按理來說已經是當時大盛朝頂尖的名將,不該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可還是搞出了這樣的慘劇。
“其他的將領,就更難以信任了。
“畢竟當時整個大盛朝軍事水平最高的就是盛太祖本人,而大軍攻打北蠻又屬於是一場絕對不能輸的戰爭,直接決定著未來幾十年大盛朝的國運。
“至於這位統兵征討北蠻的將領未來會不會位高權重、威脅到太子的地位……這反而都是次要的問題了。
“這樣看來,禦駕親征的事還真是隻能親自上啊。”
趙海平有些無奈,隻好重新開始。
這次,他是不能指望其他人了,隻能禦駕親征。
7017k
但趙海平在進入試煉幻境的時候係統已經明確提示了,這次的情況不見得會跟曆史上的情況完全一致,還是得自己判斷。
趙海平想了想,請一位名將去打,似乎也未嚐不可?
想到這裏,他問道:“既然如此,眾卿以為,哪位將軍可當此重任?”
幾位重臣稍微考慮了一下,又是兵部尚書出麵說道:“臣以為,岐國公邱垣可當此大任。”
邱垣?
趙海平的腦海中飄過幾個問號,這個名字他從未聽說過。
雖說他也惡補了一些曆史知識,但畢竟不是像楚歌那樣專精曆史的玩家,史書上那些特別有名有姓人辦事都還沒記全,更何況是這種本身就不太出名人物。
趙海平問道:“穀遠將軍如何?”
兵部尚書麵色古怪:“陛下,開平王去年已經病逝了……”
場麵一時間有些尷尬,但還好趙海平此時扮演的是皇帝,哪怕說錯話底下也沒人敢跳出來嘲笑。
這些文官們頂多隻會以為皇帝操勞國事忙昏頭了,或者過度思念愛將,所以才鬧出這樣的烏龍。
趙海平輕輕咳嗽了兩聲,掩飾自己的尷尬,問道:“諸位愛卿都認為岐國公可擔此重任?”
很快,幾位大臣出列附議。
“臣等以為,岐國公行伍出身,屢立戰功,素知兵事,又久在北疆守禦,命其為征虜大將軍,兼與靖安侯、武平侯、定遠侯等北征蠻夷,可保萬無一失。”
趙海平陷入了沉思。
他確實有點被說服了。
之前他想到的那位穀遠將軍,是跟著盛太祖一起打天下的名將,在古往今來的名將中都是能排得上號的。
所以趙海平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他。
如果他能出征北蠻,那趙海平確實可以放心。
但問題是,這個時期,跟隨著盛太祖打天下的那些最頂尖的名將,要麽因病去世,要麽年老體衰、告老還鄉,都已經有些打不動了。
古代人平均年齡隻有三十幾歲,醫療條件又不好,哪怕是名將壽命也不見得很長。像盛太祖這樣能活七十來歲、五十歲還活蹦亂跳的,已經是異類了。
既然這些有名有姓的頂尖名將都沒法指望了,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考慮次一等的選擇。
眾臣推薦的這位叫邱垣的將領,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古代這些能有封號的,基本上都是立下了赫赫戰功的。比如穀遠,因為功勳卓著,所以被封為開平王。
而眾臣推薦的這位邱垣,被封為岐國公,這是最頂尖的公爵。
如果他確實是出身於行伍,一路上憑借著戰功而不斷升遷,能升到這個階段,倒是也足以證明他是個名將。
既然是名將,不求他打出多大的戰果,總不至於像某些完全不懂兵事的皇帝一樣去硬送吧?
而且兵部尚書也說了,又不是讓他一個人去,還有靖安侯、武平侯、定遠侯之類的這一大堆將領跟著。
光看封號也知道,這些人肯定也都是打過仗的,有實實在在的軍功。
想到這裏,趙海平說道:“好,那就依眾卿之言,命岐國公為征虜大將軍,替朕征討北蠻!”
眾臣齊聲說道:“陛下聖明!”
緊接著,趙海平看到了一段過場動畫。
這位岐國公奉詔入京,麵見盛太祖。
而盛太祖則是對他委以重任,臨行前還再三叮囑。
“兵事必須慎重,你到了北疆,即便看不到北蠻的蹤跡,也要做好時時刻刻臨敵的準備。看好時機再進軍,千萬不可固執己見。如果一戰未捷,就耐心等待下一次時機。
“慎則勝,不慎則敗,一定要整肅隊伍,觀察將士的動靜與士氣,深謀遠慮,爭取一戰而大獲全勝,平定北疆。
“如果聽到北蠻很容易擊敗的言論,千萬不要輕信,信之必敗!縛兔與縛虎相比,縛虎固須全力,縛兔也必須用縛虎之力,以保萬全!
“北蠻十分狡猾,跨越數千裏遠征,務必慎之又慎,如果遇到北蠻臨時有變,你要隨機應變,千萬不要固執。”
說了這麽多,其實就是四個字,慎之又慎!
原因很簡單,盛太祖本來就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軍事天才,所以他很清楚在北疆作戰的關鍵。
關鍵就在於謹慎。
北蠻騎兵來去如風,而且北蠻並不是沒腦子的莽夫,他們也是懂戰術的。
盛軍到了北疆,人生地不熟,對地形不了解,後勤也不見得能很好地保障,士氣也不見得會很高。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輕敵冒進等於白給,所以謹慎是第一要務。
邱垣將軍則是滿口答應,說著“臣一定謹記於心,不負陛下厚望”之類的話。
於是,大軍就這樣開拔。
隻是接下來出現在趙海平麵前的,卻是一封兵敗的軍報。
八百裏加急的軍報上清清楚楚地寫明了邱垣失敗的前因後果。
邱垣領兵進入北疆之後,連戰連捷,北蠻每戰都詐敗退去。於是邱垣撇下大軍主力率千餘騎兵前行,擊敗北蠻遊騎後趁機渡河,追擊中俘虜了北蠻的一名高官,得知北蠻首領聽聞盛軍北上正在倉皇逃竄,離此地不過三十裏。
於是邱垣深信不疑,決定乘勝追擊。靖安侯勸說,不可輕信俘虜之言,要牢記陛下臨行前的囑托。但邱垣一概不聽,率軍疾馳,最終遭遇埋伏,所率數千人全軍覆沒。
趙海平的扮演,自然也就失敗了。
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
趙海平不由得一陣無語:“坑爹呢這是!”
可以想見,盛太祖看到這封軍報時會是什麽樣的反應。
估計挖墳鞭屍的想法都有了。
作為旁觀者,趙海平看得清清楚楚。明明出征之前,盛太祖再三囑咐,讓邱垣不要輕兵冒進,要謹慎,隻要穩紮穩打,這仗怎麽也不會輸。
結果邱垣到了那邊就是不聽,就覺得好像馬上就要抓住北蠻的首領,結果中了埋伏,連累身邊的副將和精銳騎兵一起送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他畢竟也算是懂兵事的,雖然輕率冒進,但也隻送了隨行的千餘名精銳騎兵,沒有把所有大軍給一起送掉。
但即便如此,也已經是無法接受的慘敗。
“果然,我就知道這個試煉副本絕對沒那麽簡單。
“如果隨便派遣一名將領出征北蠻就能完成目標,那簡直太簡單了,根本不需要我去做什麽。
“如此說來,盛太祖當時麵臨的也是同樣的情況?
“提出禦駕親征的時候,朝中肯定也有許多反對的聲音。
“如果派遣一名將領去征討北蠻,恐怕很難讓人放心。
“因為當時能被盛太祖完全信任的名將全都年事已高,無力出征。而能出征的這些將領中,軍事素養卻又不夠。
“找不到一個特別合適的人選。
“這個邱垣是岐國公,按理來說已經是當時大盛朝頂尖的名將,不該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可還是搞出了這樣的慘劇。
“其他的將領,就更難以信任了。
“畢竟當時整個大盛朝軍事水平最高的就是盛太祖本人,而大軍攻打北蠻又屬於是一場絕對不能輸的戰爭,直接決定著未來幾十年大盛朝的國運。
“至於這位統兵征討北蠻的將領未來會不會位高權重、威脅到太子的地位……這反而都是次要的問題了。
“這樣看來,禦駕親征的事還真是隻能親自上啊。”
趙海平有些無奈,隻好重新開始。
這次,他是不能指望其他人了,隻能禦駕親征。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