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是典農中郎將治所,潁川一郡民屯軍政事務悉由此間政令出。此地比鄰伐劉前線南陽,緊靠都城許昌,曆來是曹魏重兵駐紮之地。
此時的鄧艾,年介十七,剛剛被舉孝廉的他五日後就要去襄城典農中郎將處報到,不過他清楚自己的弊端,不善言辭,或者說的不好聽,便是口吃了。
臉盤剛毅的青年鄧艾看著案前那卷羊皮卷,上麵刻畫著豫州一帶的郡治地形圖。自小便喜歡研究地理,自己要去的地方,自然是要好好的看一看的。摩挲著羊皮卷上那個大大的朱砂標記的紅點,正是那潁川郡郡治襄城。
鄧艾輕撫額頭,對自己的未來一片茫然,他清楚自己胸有韜略,飽讀書籍,尤其是軍略政工類的書,早已熟記於心,他很感謝自己的母親,費盡心思的她讓自己一嚐所願讀了自己想要讀的一切書。
年紀的增長,歲月的流逝早已侵蝕了自己母親的容顏,但在自己心裏頭,母親寬慰的笑永遠那麽好看。鄧艾發過毒誓,要讓自己的母親能過過上最好的日子,讓她不必再為命運周折。可是自己口吃的毛病,改不了,這意味著注重儀表談吐的選官製度,不會讓自己走的很遠。
一輩子,做一個小吏嗎?
命運還真是喜歡跟自己開玩笑啊。
鄧艾的母親不知何時站在了他的身後,看著發呆的兒子,這婦人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緩步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艾兒何必如此苦悶,你胸中有安國之韜略,何愁報國無門,建功無望?”
鄧艾聞言心中一震,俯首道:“母親……教訓……的是,孩兒不該做……喪氣。”
鄧母笑了笑,拿起桌上的地形圖,道:“這是你心血所在,多半是你親手繪製,讓阿母給你收好,五日後一起帶上。”
鄧艾點了點頭,伸手欲接過那圖:“喏!母親辛苦,孩兒隻顧哀歎,未曾動手幫忙,實在是不該。”
鄧母按住鄧艾:“男兒誌在四方,不該為此等小事牽絆,這些母親做慣了的,不妨事。”
鄧艾無言,心中戚戚。
霍弋一行十數人輕裝而行,這一日終於到了上蔡境內,尋人問了鄧氏宗族所在,這鄧氏乃是大戶,遷來此地已逾五年餘,當下有人指了路,霍弋等人尋路而至。
鄧氏一族人人數頗多,雖是外來人,但卻在汝南站穩了腳跟。甚至有族人已經做到了汝南太守的幕府。遠近也算是聞名。
鄧艾與其母孤苦,相依為命,本沒什麽生產能力,但其母賢惠,族人看孤兒寡母可憐的緊,平日裏又幫襯了許多,倒也勉強過得去。且鄧艾之名雖未顯於世,但鄧氏一族少有不認得鄧艾的。
雖口吃寡言,但鄧艾為人好義,奉母甚恭,讀書肯下功夫。如今又被舉了孝廉,朝廷又在用人之際,眼見著一番前途是少不得了。最起碼能做個郡吏,雖然說在鄧艾看來的小吏是那麽的不入眼,但是對於鄧氏一族來說,小吏也足夠他們來仰望了。
霍弋在一鄧氏中年人的帶領下到了鄧艾府前,說是府,倒是抬舉了,不過土木茅房三兩間,雖然簡陋倒也幹淨整潔的很,院內有兵器架,上置刀劍各一支。
劍架磨損嚴重,斑駁陸離,可見主人習武勤勉,不曾懶惰。
霍弋知道自己找對了人了。
來的鄧氏族人敲響了院門,不多時院門打開,一十七八歲模樣的少年開了門,那中年人笑道:“艾侄,有客人上門尋你,我領過來了,你招呼著,我還有事,先走了。”
“多謝,長艮……叔慢走。”鄧艾行了一禮。
那鄧氏族人在霍弋的感謝聲中離去,霍弋轉過頭:“鄧艾鄧士載?”
“正是,閣下是?”鄧艾看了看對方身後的一群帶劍壯漢,但對方麵帶微笑,十分和善,料定對方不會對自己不善,隻是從容的看著來人。
“能否讓我進院一敘,我遠道而來,能討杯水喝嗎?”霍弋並不點明來意。
“哦。是艾唐突了,請……進。這便奉上……茶水。”鄧艾看出這帶頭人歲數雖小,但舉手投足間威勢顯現,身後一眾漢子虎口繭重,想必皆是常年累月摸慣了刀槍的人物,鄧艾雖然飽讀史書,又怎麽見過這久經戰爭的精銳氣勢?是以未摸清對方來意的情況下,倒也不敢唐突。
霍弋並不客套,點頭示意自己手下幾個在外等候,隻領王衝一人進了院落。
在外麵並不能看清內院的景象,此時再一進院,霍然入眼的正是放置在堂屋內數個鬥大的包裹,木箱,顯然,這是要出遠門的節奏。
霍弋心中一驚,郝然道:“在下此來唐突了,莫不是鄧兄要出遠門了?這是要去何處高就嗎?”
鄧艾苦澀地笑了笑:“兄台說笑……笑了,我這……哪裏算是……高就,出遠門不假,在下不……日就要前往襄城任郡吏,具體……事宜還要到任後……分派。”
霍弋心中一定,這不是高就就好,於是淡然道:“鄧兄屈才了,以鄧兄的才具,不為方麵之才,怎能對得起心中所學?為郡吏豈不是一輩子出不了頭?”
鄧艾聞言心中戚戚,這人雖素不相識,但這話卻一下子說進自己心裏去了,郡吏看的是自己上官的臉色,若上官廉明,什麽都好說,若上官昏聵,怕是這輩子也出不了頭了。這人到底什麽來頭,竟然知曉自己的所學,似乎還十分了解自己。
“敢問兄……台高姓,又在何處高就?我看公子……氣度不凡,可否告知?”鄧艾問道。
“鄧兄以為當今天下是誰人之天下?”霍弋並不答話,隻是走進堂屋,翻開了案上一卷羊皮卷,赫然發現竟然是一幅益州地形地勢圖。上麵甚至清楚的標記著產糧區,和險關重鎮的標識。
心中驚駭這史書上所載果然不錯,這鄧艾的確是對地理地形的執迷非常之深。突然間心中仿佛有了一收服鄧艾的法子。
鄧艾見此人一不問其所學何物,二不急向自己要水止渴,三來直上門來拷問自己。想必此人實在考校自己的本事了,莫不是上官前來此處考察自己能力的?
“現為建安十八年,既是建安年號,當然是大漢的天下。”鄧艾久讀詩書,崇慕儒家描繪的大同之境,是以是堅定的漢之擁護者,雖然後世親手滅了蜀漢,但是那時的鄧艾早已不是現在這塊未經渲染的白紙了,有如斯變化倒也尋常,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剛剛自殺的荀??前愣院菏胰縊怪頁稀?p>
此時的鄧艾,年介十七,剛剛被舉孝廉的他五日後就要去襄城典農中郎將處報到,不過他清楚自己的弊端,不善言辭,或者說的不好聽,便是口吃了。
臉盤剛毅的青年鄧艾看著案前那卷羊皮卷,上麵刻畫著豫州一帶的郡治地形圖。自小便喜歡研究地理,自己要去的地方,自然是要好好的看一看的。摩挲著羊皮卷上那個大大的朱砂標記的紅點,正是那潁川郡郡治襄城。
鄧艾輕撫額頭,對自己的未來一片茫然,他清楚自己胸有韜略,飽讀書籍,尤其是軍略政工類的書,早已熟記於心,他很感謝自己的母親,費盡心思的她讓自己一嚐所願讀了自己想要讀的一切書。
年紀的增長,歲月的流逝早已侵蝕了自己母親的容顏,但在自己心裏頭,母親寬慰的笑永遠那麽好看。鄧艾發過毒誓,要讓自己的母親能過過上最好的日子,讓她不必再為命運周折。可是自己口吃的毛病,改不了,這意味著注重儀表談吐的選官製度,不會讓自己走的很遠。
一輩子,做一個小吏嗎?
命運還真是喜歡跟自己開玩笑啊。
鄧艾的母親不知何時站在了他的身後,看著發呆的兒子,這婦人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緩步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艾兒何必如此苦悶,你胸中有安國之韜略,何愁報國無門,建功無望?”
鄧艾聞言心中一震,俯首道:“母親……教訓……的是,孩兒不該做……喪氣。”
鄧母笑了笑,拿起桌上的地形圖,道:“這是你心血所在,多半是你親手繪製,讓阿母給你收好,五日後一起帶上。”
鄧艾點了點頭,伸手欲接過那圖:“喏!母親辛苦,孩兒隻顧哀歎,未曾動手幫忙,實在是不該。”
鄧母按住鄧艾:“男兒誌在四方,不該為此等小事牽絆,這些母親做慣了的,不妨事。”
鄧艾無言,心中戚戚。
霍弋一行十數人輕裝而行,這一日終於到了上蔡境內,尋人問了鄧氏宗族所在,這鄧氏乃是大戶,遷來此地已逾五年餘,當下有人指了路,霍弋等人尋路而至。
鄧氏一族人人數頗多,雖是外來人,但卻在汝南站穩了腳跟。甚至有族人已經做到了汝南太守的幕府。遠近也算是聞名。
鄧艾與其母孤苦,相依為命,本沒什麽生產能力,但其母賢惠,族人看孤兒寡母可憐的緊,平日裏又幫襯了許多,倒也勉強過得去。且鄧艾之名雖未顯於世,但鄧氏一族少有不認得鄧艾的。
雖口吃寡言,但鄧艾為人好義,奉母甚恭,讀書肯下功夫。如今又被舉了孝廉,朝廷又在用人之際,眼見著一番前途是少不得了。最起碼能做個郡吏,雖然說在鄧艾看來的小吏是那麽的不入眼,但是對於鄧氏一族來說,小吏也足夠他們來仰望了。
霍弋在一鄧氏中年人的帶領下到了鄧艾府前,說是府,倒是抬舉了,不過土木茅房三兩間,雖然簡陋倒也幹淨整潔的很,院內有兵器架,上置刀劍各一支。
劍架磨損嚴重,斑駁陸離,可見主人習武勤勉,不曾懶惰。
霍弋知道自己找對了人了。
來的鄧氏族人敲響了院門,不多時院門打開,一十七八歲模樣的少年開了門,那中年人笑道:“艾侄,有客人上門尋你,我領過來了,你招呼著,我還有事,先走了。”
“多謝,長艮……叔慢走。”鄧艾行了一禮。
那鄧氏族人在霍弋的感謝聲中離去,霍弋轉過頭:“鄧艾鄧士載?”
“正是,閣下是?”鄧艾看了看對方身後的一群帶劍壯漢,但對方麵帶微笑,十分和善,料定對方不會對自己不善,隻是從容的看著來人。
“能否讓我進院一敘,我遠道而來,能討杯水喝嗎?”霍弋並不點明來意。
“哦。是艾唐突了,請……進。這便奉上……茶水。”鄧艾看出這帶頭人歲數雖小,但舉手投足間威勢顯現,身後一眾漢子虎口繭重,想必皆是常年累月摸慣了刀槍的人物,鄧艾雖然飽讀史書,又怎麽見過這久經戰爭的精銳氣勢?是以未摸清對方來意的情況下,倒也不敢唐突。
霍弋並不客套,點頭示意自己手下幾個在外等候,隻領王衝一人進了院落。
在外麵並不能看清內院的景象,此時再一進院,霍然入眼的正是放置在堂屋內數個鬥大的包裹,木箱,顯然,這是要出遠門的節奏。
霍弋心中一驚,郝然道:“在下此來唐突了,莫不是鄧兄要出遠門了?這是要去何處高就嗎?”
鄧艾苦澀地笑了笑:“兄台說笑……笑了,我這……哪裏算是……高就,出遠門不假,在下不……日就要前往襄城任郡吏,具體……事宜還要到任後……分派。”
霍弋心中一定,這不是高就就好,於是淡然道:“鄧兄屈才了,以鄧兄的才具,不為方麵之才,怎能對得起心中所學?為郡吏豈不是一輩子出不了頭?”
鄧艾聞言心中戚戚,這人雖素不相識,但這話卻一下子說進自己心裏去了,郡吏看的是自己上官的臉色,若上官廉明,什麽都好說,若上官昏聵,怕是這輩子也出不了頭了。這人到底什麽來頭,竟然知曉自己的所學,似乎還十分了解自己。
“敢問兄……台高姓,又在何處高就?我看公子……氣度不凡,可否告知?”鄧艾問道。
“鄧兄以為當今天下是誰人之天下?”霍弋並不答話,隻是走進堂屋,翻開了案上一卷羊皮卷,赫然發現竟然是一幅益州地形地勢圖。上麵甚至清楚的標記著產糧區,和險關重鎮的標識。
心中驚駭這史書上所載果然不錯,這鄧艾的確是對地理地形的執迷非常之深。突然間心中仿佛有了一收服鄧艾的法子。
鄧艾見此人一不問其所學何物,二不急向自己要水止渴,三來直上門來拷問自己。想必此人實在考校自己的本事了,莫不是上官前來此處考察自己能力的?
“現為建安十八年,既是建安年號,當然是大漢的天下。”鄧艾久讀詩書,崇慕儒家描繪的大同之境,是以是堅定的漢之擁護者,雖然後世親手滅了蜀漢,但是那時的鄧艾早已不是現在這塊未經渲染的白紙了,有如斯變化倒也尋常,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剛剛自殺的荀??前愣院菏胰縊怪頁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