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13年,9月11日。
鄭森通過廣播電台,向境內公布了總督府的遷移方案,從胡逗洲的南通縣遷移到鬆江府吳州城。
此時的吳州城內,除了改名為嶺南辦事處的臨江酒樓之外,其他私人產業已經全部被沒收。
臨江酒樓的宋閥駐地,也是當前唯一被人革聯正式批準的外交機構, 當然作為代價,人革聯也會派遣人員前往番禺,建設自己的辦事處。
鬆江府府長是秦墨,他在推進改革工作上,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鄭森就讓他擔任鬆江府府長。
此時的吳州城, 被清理了世家大族之後,遺留下大量的府邸,這些府邸迅速被利用起來,改造成為各種設施。
比起古典時代對於城市功能的粗糙規劃,人革聯對於城市的內部功能規劃,做了非常多的嚴格規定。
其實東亞、南亞也有原生種的辣椒。
比如被黑衣衛在神農架附近采集到的黃辣椒,還有南詔地區的小米辣,天竺的魔鬼椒,這些都是亞洲原生的辣椒。
郝建的黑衣衛業務非常廣泛,不僅僅負責情報刺探,也負責物種、礦物、水文、地形之類的調查工作。
黃辣椒的發現,隻是其中一個收獲。
現在舟山群島兩個不能種水稻的島嶼,被改造成為了辣椒種植基地,又準備引種過去大流求。
這一批幹辣椒,隻是投入市場試水,因此才這麽便宜。
別以為十幾倍糧價的幹辣椒價格高了,這個時代的香料價格,有一兩胡椒一兩黃金的比喻,就知道那些進口香料的驚人價格了。
宋師道家裏麵有南洋的海上貿易渠道,進口的胡椒價格,仍然居高不下,大門閥家裏麵都沒有辦法天天吃胡椒。
在調料區中,還有一個比較另類的產品,那就是食用油料。
這裏隻有三種主要的食用油,分別是:大豆油、鯨魚油、豬油膏。
價格都相對比較低,每公斤在200~300晶幣左右。
看了玻璃、糧食、調料,再過去就是蔬菜水果區域了,這裏隻有江東生產的蔬菜水果,唯一比較新奇的東西,或許就是便宜的海帶了。
這些海帶是唐菲林搞出來的,他之前在胡逗洲搞了一個海菜種植場,專門生產海帶,和舟山的紫菜,是兩個拳頭產品。
其他蔬菜水果,數量都非常少,比如大流求生產的香蕉,隻能趁著香蕉還沒有徹底成熟之前,提前割下來,然後通過運輸船運輸到江東。
那些不耐運輸的蔬菜水果,根本沒有辦法海運。
就算是隻有十幾種蔬菜水果,宋師道還是非常驚訝,可以調集這麽多蔬菜水果,在這個時代而言,簡直是難以想象。
蔬菜水果區中,最受歡迎的東西,是黃豆芽、韭菜、葵菜,和新鮮的香菇、木耳。
香菇和木耳也是唐菲林的成果,這兩種最容易人工培植的大型真菌,目前已經實現了產業化生產。
宋師道走馬觀花一般,走進了肉製品區域,除了新鮮的豬肉、河魚之外,還有江東特產的野生大閘蟹。
然後就是一排排的鹹魚,這些都是快船從胡逗洲運輸過來的,才醃製了一兩天。
很多貪圖便宜,不想買鹽的婦人,會購買鹹魚回去當鹽吃。
除此之外,就是各種魚肉罐頭。
宋師道拿起一罐一公斤重的鯨魚肉,牌子叫“賽牛肉”,通過深棕色的玻璃瓶,他看到裏麵一大塊鯨魚瘦肉。
“這東西竟然才152晶幣?”宋師道暗自咋舌,將這個罐子拿在手上,他打算買回去嚐一嚐。
在轉角處,他遇到了籃子裏麵塞了一大堆東西的宋玉致。
“小妹,你這也買太多了吧?”
“這東西太便宜了,要不是限購,我都想購買多一點。”
想起一件事的宋師道,突然拍了拍額頭:“你有晶幣嗎?”
“……”宋玉致僵住了。
看到她表情,宋師道就知道情況了,連忙去櫃台詢問可不可以用銀子或者金子,答案自然是不可以,隻能去專門的銀行,進行金銀兌換。
另外結賬的員工提醒宋師道,外來人員每個月隻有0.1公斤黃金,或者1公斤白銀的兌換額度。
很多人以為黃金和白銀越多越好,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甚至是一個致命的觀念。
為什麽這樣說?
黃金白銀隻是一般等價物,本身並不具備使用價值。
或許有人會說,那為什麽還有人願意承認黃金白銀的價值。
首先黃金白銀之所以“有價值”,那是物以稀為貴,其次是人類社會賦予其“貨幣屬性”。
一旦黃金白銀的稀有性遭到破壞,或者一部分區域不承認其貨幣屬性,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別以為黃金白銀的稀有性是固定的。
比如現在,大流求的金瓜石金銀銅複合礦已經進入開采階段,每個月可以生產黃金50~80公斤、白銀150~300公斤、銅3~6噸。
假設現在人革聯的轄區內,總生產力沒有辦法短時間內大規模提升,而又允許黃金白銀作為貨幣自由流通。
那會造成什麽後果?
後果就是黃金白銀瘋狂湧入,然後導致物價飛速增長,但生產力和公民工資卻沒有辦法跟著暴漲。
這就是通貨膨脹式的貧窮。
明朝中後期就是遇到了這種致命情況,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尼德蘭人等西歐國家的商人,將中美洲開采出來的金銀運輸到東亞,然後購買茶葉、瓷器、絲綢之類的產品。
而明朝又不需要從西方國家大規模采購產品,導致明朝出現嚴重的貿易順差,但這種貿易順差,卻沒有給明朝帶來太多好處。
數量驚人的白銀源源不斷湧入,除了不斷抬高物價,還能拿來做什麽?
你說我拿黃金白銀去購買東南亞的糧食?
以那個時代的航海速度和成本,運輸回來的糧食價格,又競爭不過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的國產大米,無利可圖的糧食貿易,那個海商會幹?
封建時代的黃金白銀,就相當於現代的信用鈔票。
貨幣的發行量,是要和社會總生產力掛鉤的,否則貨幣大規模超發,後果就是物價飛漲。
而封建時代的金銀銅貨幣,存在一個很多人忽略的大問題,那就是不具備“防偽”功能。
現在人革聯就是這樣操作的,境內嚴禁使用金銀銅作為貨幣,而對東南亞各地的貿易,卻大量使用金銀貨幣,去采購當地的糧食、礦物、香料之類。
金銀更換物資,看似大家都雙贏。
但別忘記,金銀本身又不能當糧食布匹,隻能不斷抬高當地的物價。
在北方遷移移民的過程中,人革聯也是大量使用金銀或者食鹽,糧食、布匹、鐵器,是決定不允許流出的。
鄭森才不會允許外部勢力用金銀,從境內購買戰略物資。
這就是宋師道等人遇到的情況,他們隻能少量兌換,根本沒有辦法獲得大量晶幣。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對於市場、物價、貨幣的管控,人革聯內部是無比嚴格的,誰敢投機倒把,抓到直接打靶,家人流放流求南部開荒。
沒有這種嚴格、細致的管理,以封建時代的粗放管理,那些世家大族可以在地方興風作浪,搞得民不聊生,然後通過引導輿論,將黑鍋甩給皇帝和朝廷。
鄭森才不會和世家大族玩什麽陰謀詭計,直接就兩個選擇,要麽乖乖的聽話,要麽從肉體徹底毀滅。
現在江東地區已經進入良性循環,很快就會變得越來越牢固,外部勢力就越來越難以影響和滲透人革聯內部。
鄭森通過廣播電台,向境內公布了總督府的遷移方案,從胡逗洲的南通縣遷移到鬆江府吳州城。
此時的吳州城內,除了改名為嶺南辦事處的臨江酒樓之外,其他私人產業已經全部被沒收。
臨江酒樓的宋閥駐地,也是當前唯一被人革聯正式批準的外交機構, 當然作為代價,人革聯也會派遣人員前往番禺,建設自己的辦事處。
鬆江府府長是秦墨,他在推進改革工作上,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鄭森就讓他擔任鬆江府府長。
此時的吳州城, 被清理了世家大族之後,遺留下大量的府邸,這些府邸迅速被利用起來,改造成為各種設施。
比起古典時代對於城市功能的粗糙規劃,人革聯對於城市的內部功能規劃,做了非常多的嚴格規定。
其實東亞、南亞也有原生種的辣椒。
比如被黑衣衛在神農架附近采集到的黃辣椒,還有南詔地區的小米辣,天竺的魔鬼椒,這些都是亞洲原生的辣椒。
郝建的黑衣衛業務非常廣泛,不僅僅負責情報刺探,也負責物種、礦物、水文、地形之類的調查工作。
黃辣椒的發現,隻是其中一個收獲。
現在舟山群島兩個不能種水稻的島嶼,被改造成為了辣椒種植基地,又準備引種過去大流求。
這一批幹辣椒,隻是投入市場試水,因此才這麽便宜。
別以為十幾倍糧價的幹辣椒價格高了,這個時代的香料價格,有一兩胡椒一兩黃金的比喻,就知道那些進口香料的驚人價格了。
宋師道家裏麵有南洋的海上貿易渠道,進口的胡椒價格,仍然居高不下,大門閥家裏麵都沒有辦法天天吃胡椒。
在調料區中,還有一個比較另類的產品,那就是食用油料。
這裏隻有三種主要的食用油,分別是:大豆油、鯨魚油、豬油膏。
價格都相對比較低,每公斤在200~300晶幣左右。
看了玻璃、糧食、調料,再過去就是蔬菜水果區域了,這裏隻有江東生產的蔬菜水果,唯一比較新奇的東西,或許就是便宜的海帶了。
這些海帶是唐菲林搞出來的,他之前在胡逗洲搞了一個海菜種植場,專門生產海帶,和舟山的紫菜,是兩個拳頭產品。
其他蔬菜水果,數量都非常少,比如大流求生產的香蕉,隻能趁著香蕉還沒有徹底成熟之前,提前割下來,然後通過運輸船運輸到江東。
那些不耐運輸的蔬菜水果,根本沒有辦法海運。
就算是隻有十幾種蔬菜水果,宋師道還是非常驚訝,可以調集這麽多蔬菜水果,在這個時代而言,簡直是難以想象。
蔬菜水果區中,最受歡迎的東西,是黃豆芽、韭菜、葵菜,和新鮮的香菇、木耳。
香菇和木耳也是唐菲林的成果,這兩種最容易人工培植的大型真菌,目前已經實現了產業化生產。
宋師道走馬觀花一般,走進了肉製品區域,除了新鮮的豬肉、河魚之外,還有江東特產的野生大閘蟹。
然後就是一排排的鹹魚,這些都是快船從胡逗洲運輸過來的,才醃製了一兩天。
很多貪圖便宜,不想買鹽的婦人,會購買鹹魚回去當鹽吃。
除此之外,就是各種魚肉罐頭。
宋師道拿起一罐一公斤重的鯨魚肉,牌子叫“賽牛肉”,通過深棕色的玻璃瓶,他看到裏麵一大塊鯨魚瘦肉。
“這東西竟然才152晶幣?”宋師道暗自咋舌,將這個罐子拿在手上,他打算買回去嚐一嚐。
在轉角處,他遇到了籃子裏麵塞了一大堆東西的宋玉致。
“小妹,你這也買太多了吧?”
“這東西太便宜了,要不是限購,我都想購買多一點。”
想起一件事的宋師道,突然拍了拍額頭:“你有晶幣嗎?”
“……”宋玉致僵住了。
看到她表情,宋師道就知道情況了,連忙去櫃台詢問可不可以用銀子或者金子,答案自然是不可以,隻能去專門的銀行,進行金銀兌換。
另外結賬的員工提醒宋師道,外來人員每個月隻有0.1公斤黃金,或者1公斤白銀的兌換額度。
很多人以為黃金和白銀越多越好,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甚至是一個致命的觀念。
為什麽這樣說?
黃金白銀隻是一般等價物,本身並不具備使用價值。
或許有人會說,那為什麽還有人願意承認黃金白銀的價值。
首先黃金白銀之所以“有價值”,那是物以稀為貴,其次是人類社會賦予其“貨幣屬性”。
一旦黃金白銀的稀有性遭到破壞,或者一部分區域不承認其貨幣屬性,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別以為黃金白銀的稀有性是固定的。
比如現在,大流求的金瓜石金銀銅複合礦已經進入開采階段,每個月可以生產黃金50~80公斤、白銀150~300公斤、銅3~6噸。
假設現在人革聯的轄區內,總生產力沒有辦法短時間內大規模提升,而又允許黃金白銀作為貨幣自由流通。
那會造成什麽後果?
後果就是黃金白銀瘋狂湧入,然後導致物價飛速增長,但生產力和公民工資卻沒有辦法跟著暴漲。
這就是通貨膨脹式的貧窮。
明朝中後期就是遇到了這種致命情況,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尼德蘭人等西歐國家的商人,將中美洲開采出來的金銀運輸到東亞,然後購買茶葉、瓷器、絲綢之類的產品。
而明朝又不需要從西方國家大規模采購產品,導致明朝出現嚴重的貿易順差,但這種貿易順差,卻沒有給明朝帶來太多好處。
數量驚人的白銀源源不斷湧入,除了不斷抬高物價,還能拿來做什麽?
你說我拿黃金白銀去購買東南亞的糧食?
以那個時代的航海速度和成本,運輸回來的糧食價格,又競爭不過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的國產大米,無利可圖的糧食貿易,那個海商會幹?
封建時代的黃金白銀,就相當於現代的信用鈔票。
貨幣的發行量,是要和社會總生產力掛鉤的,否則貨幣大規模超發,後果就是物價飛漲。
而封建時代的金銀銅貨幣,存在一個很多人忽略的大問題,那就是不具備“防偽”功能。
現在人革聯就是這樣操作的,境內嚴禁使用金銀銅作為貨幣,而對東南亞各地的貿易,卻大量使用金銀貨幣,去采購當地的糧食、礦物、香料之類。
金銀更換物資,看似大家都雙贏。
但別忘記,金銀本身又不能當糧食布匹,隻能不斷抬高當地的物價。
在北方遷移移民的過程中,人革聯也是大量使用金銀或者食鹽,糧食、布匹、鐵器,是決定不允許流出的。
鄭森才不會允許外部勢力用金銀,從境內購買戰略物資。
這就是宋師道等人遇到的情況,他們隻能少量兌換,根本沒有辦法獲得大量晶幣。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對於市場、物價、貨幣的管控,人革聯內部是無比嚴格的,誰敢投機倒把,抓到直接打靶,家人流放流求南部開荒。
沒有這種嚴格、細致的管理,以封建時代的粗放管理,那些世家大族可以在地方興風作浪,搞得民不聊生,然後通過引導輿論,將黑鍋甩給皇帝和朝廷。
鄭森才不會和世家大族玩什麽陰謀詭計,直接就兩個選擇,要麽乖乖的聽話,要麽從肉體徹底毀滅。
現在江東地區已經進入良性循環,很快就會變得越來越牢固,外部勢力就越來越難以影響和滲透人革聯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