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城四中半場。
袁誌還沒有起身,他趴在地板上,仰著頭看著從他麵前彈射而出的排球,有些懊惱的拍了拍地板。
比分2:1.
剛開始,現在的比分,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差距。
打一次攻防,保不住自己的發球局被對方成功打次一攻,一般同樣也是正常情況。
排球的計分規則改變,從發球得分製改到每球得分,是因為考慮到比賽時間,轉播以及推廣的問題。
但其考慮這些的基礎,根本上還是接發球一攻成功率基本很高的原因。
袁誌所在意的也不是這些,他其實真正在意的還是和他打同樣位置的那個人!
那個人叫林幕,16歲,蓬蠡體校隊隊長、核心,場上位置——接應。
據說是5月生日,那就比他小了4個多月。
正好,這四個月就決定了,他算是超齡球員,而對方不是。
好吧,這些不重要,差個一歲差個幾個月,都不重要。
隻要來比賽了,這些年齡上的東西似乎也都不需要再去考慮。這是教練和隊友們說的話,袁誌當時也是點頭的。
可實際上,真不重要嗎?
總會有人去考慮的,而考慮這些的人,往往決定了很多東西。
因為大個一歲,大個幾個月,對於正在飛速成長期的少年來說,尤為關鍵。
先把年齡上的事放一邊,就球員本身來想,袁誌也沒法淡定。
剛來這邊比賽時,這個人的名字無從知道,打完小組賽後,大概知道了有這麽個人。
在這場比賽之前,教練特意來給他們鄭重說到了這個人,才算是讓他們真正把這個人放在了心上。
了解了一些情況,也分析了一些數據,他當時就已經潛意識裏惦記上了。
誰叫對方也是接應呢,而且,教練說了,是和他不太一樣的接應。
可是,比賽真當麵,對方每一局似乎都一改之前,但每一次都能打出效果的狀況,確實觸動到他了。
終於,在這一個球,他未能判斷正確,他已經拋下了以前的很多意識,拚命著救球,但依然未能救球建功。
年齡、成長、實力以及位置重要性等等,結合前後之後,他心底裏的某個神經徹底起彈。
“淡定一點,老袁,才剛開始,咱們繼續……”
一支手伸到袁誌麵前,作勢要拉他起來。
是隋盛過來了。
隋盛似乎是突然間就發現了,發現以前在青年比賽中,被很多業內人士、教練所稱讚的兩個沉穩,但也富有激情,堪稱優秀的少年,他呢,其實並沒有那麽特別優秀,而袁誌,也並不那麽真的沉穩。
至於到底算多優秀呢……
好吧,大概,也許,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吧,隻是不能太較真比較而已。
嗯,不比較,田教練不是說了嘛,優秀自有優秀,優秀各有不同,不盲目比較。
可以看別人,甚至學習別人的,把他們優秀的拿過來補足自己。但千萬別用自己的短板和別人的長處比。
呃……
長處,短板,優秀……
隋盛放寬心的根本是他的心其實的確挺寬,如果不是寬,他也無法和一個老喜歡和自己爭攻擊位的隊友和諧相處了。
但盡管寬了,可哪個少年不會暗自裏比較比較。
和袁誌比過,現在和這一位肯定也比比。
然而,這幾個詞和一番內心解析之後,他也不由的有些楞了楞。
好像,自己優秀的地方是對方的一部分,而長處、短處,他連對比都不好對比,太不一樣了啊,關鍵是。
“老隋……”
已經就著隋盛的手站了起來,本來以為隋盛會和自己說什麽,甚至安慰他,互相再激勵一下。
結果,對方先楞上了,讓他這個剛情緒小範圍爆發的人都愕然。
“哈哈!”
隋盛緩過神,有些尷尬的打了個哈哈,笑著道:“繼續比賽,按教練說的執行,而且,這樣,老袁,等會咱們後排,也多些帶動前排衝擊的意識……”
隋盛剛腦海裏閃過對比,突然也來了點靈光,他拉著袁誌和隊友二傳,快速的說著他的想法。
球場另一邊。
林幕帶著隊友們也在講。
他倒是沒有講什麽新的戰術,其實,蓬蠡隊從根本上說,他們早已經度過了靠戰術來約束隊員的時期。
他們現在,本身就沒有戰術,又全是戰術。
至於像前飛、後飛,拉三、拉四,平拉開、短平快等等。
這些個手段,隻是技術,完成他們各位置意識發揮的技術罷了。
他現在給隊友們講的也正是這份意識,或者說,他是通過自身的表現,以及他提出的話,給隊友們指引一點球場上的思路方向。
“老韓,起球不用刻意,就按照正常給4號位的傳球節奏來……”
林幕講了幾句後,特意又提到了剛剛這個球,:“嗯,唯一要考慮的就是,在落位選擇傳球點、傳球時機時,盡可能的讓路線在隊友能夠觸及的範圍之內即可。
前帶後引,這個一時也不需要刻意強求,這份感覺是逐步鍛煉起來的。
其他的,就要靠隊友們來完成了。進攻實際選擇上的,也同樣在隊友,你可別想一個人包辦著,把所有的都規範在內……”
林幕給韓晨講了句,又開了句玩笑,這才看向蔣立和羅一鳴。
似乎要開口說話。
是指點,還是因為剛剛這個球中他們的缺點所在?
兩人,一瞬間的感覺有些緊張起來。
“哈哈,幹嘛呢?這麽拘束幹嘛?”
林幕看兩人的架勢,忍不住笑了笑,接著,他拍了拍蔣立,又拍了拍羅一鳴,淡淡道:“剛和老韓說的,別刻意,跟你們說的也是一樣。
一傳接球,二傳起球,你們現在基本都在整體節奏之內,這就很好了!
所以,在老韓或者我,或者其他任何隊友落位起球時,都會比較主動的去和你們達成配合。當然,有時候,可能主要目標是你,或者是你們其中一人。
有不確定性,而在這個時候,也隻有這一句,不用太刻意。
不用刻意的去想著和二傳配合打出所謂精妙的配合,排球比賽不是一個二傳和一個攻手,場上是6名球員。
而且,比賽也不是打表演,不需要那麽多精彩。你們按照你們的意識,按照之前的跑位,球來了就在你們合適的位置上,盡最大能力把球打過去就行。
就像剛剛小蔣就很不錯,之前你在四號位的那個球,雖然球沒來,但你的所有準備和進攻傾向,作用同樣在。
還有這個球,一鳴的反應,剛剛你站中間的扣球,你站住了位置路線,沒有去刻意去想和二傳找什麽精妙配合。
靠近,上搶,追身,近體啥的,或許都會是一次精彩的傳攻配合。
可如果你主動迎上配合,除非是真是很好的快球機會,否則通常情況,都會把防守的重心徹底吸引在你麵前。
而那時的情況,因為你的上搶配合,等於也堵住了很多後續的路,韓晨必然要考慮到你的近身配合需要。
這樣一來,整體的進攻變化就沒有了。
而你現在做的就很好,你沒想多想,就是在你的位置,根據時機中規中矩的起跳扣球了。
這思路沒錯!
嗯,沒扣著,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你和老韓之間的配合是失敗的。
但結果怎麽樣?你的這個扣球所發揮的作用有沒有?”
應該有吧!
羅一鳴很認真的點點頭。
“對,有,你起跳扣球了,扣上了就是3號位的快攻,扣不上就是梯次掩護,就算是掩護的效果沒有多少,但也給對方呈現了我們總體戰術上的一種可能。
這就是我們蓬蠡隊的進攻根本,快強多變。
對方肯定會上心,他們不可能知道,下一個球,差不多的情況下,你這裏是不是會打,會不會打上,這就給對方進一步留下了戰術影響。
在之後的比賽中,他們也必定會把這一情況考慮在內,從根本上,這就是對對手的影響了。
排球比賽,就是要這樣給對手樹立印象,但又時常打破印象,讓人永遠無法對你,對球隊精確定位……”
大概就是像你一樣吧!
重新站位,蔣立幾人就林幕最後的那一句,讓人無法精確定位你。
他們在心裏很確定的把這個“你”上,換成林幕的名字。
林幕平平淡淡的平鋪直敘,並不是想給隊友們說什麽太多的技戰術內容,總體說起來,還是一份各位置球員的本位意識。
當然,所有球員組合在一起,有時候這些意識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衝突。
如何去轉圜其中,如果去理順關係,就需要穿針引線的人了。
現在擔任這樣角色的主要自然是林幕,但林幕從根本上想的是,所有隊友都可以多一點,再多一點,分擔這份牽引。
當所有一切,徹底圓融的結合在一起時,隊伍成長了,人更成長了。
他相信,有這份成長在,無論在任何隊伍裏,都可以發揮出足夠耀眼的光彩。
這是教練和他的希望,這也是他對所以曾經和現在隊友們的期待。
比賽繼續,
雙方重新站位,蓬蠡隊發球。
蔣立輪轉後排一號位發球。
發球出手。
……
第三局有條不紊的在進行,整個比賽的節奏依然很快,十幾分鍾時間,比賽已經到了中盤。
總體上來說,雙方打的不算激烈,沒有太多的回合糾纏,幾乎沒有超過兩個以上來回的拉鋸。
但在這份不激烈之下,兩方球員在攻防中的熱鬧卻也不少。
濱城四中堅持著他們第三局的思路,雙攻手的聯係緊密了很多,特別是同在前排時,他們兩點分立,各種戰術攻,重扣,麵對著蓬蠡隊的前排防守球員,真有點摧枯拉朽之勢。
不少時候,他們的扣球都能穿越網前直指後排空檔。
林幕、溫霄卿、魏瀟,在對方兩攻手前排的時候,基本都是他們在後排配合地麵保障。
他們三人也幾乎接滿所有這樣的球,甚至因為袁誌和隋盛的有意針對,每一輪的一傳球,也基本由他們包辦了。
各種防守起球,和對方似乎也是一樣,摸爬滾打,各種接球。
這一算起來,似乎蓬蠡隊的當家核心被他們針對的削弱了很多進攻參與,甚至蓬蠡隊還被對方無形中也帶入了一種前後排攻防分立的節奏裏。
因此,盡管比賽比較糾纏,彼此的差距就在一兩分之間徘徊,對方的教練和大部分球員還是比較滿意現在局勢的。
而且,看起來,他們隻要再堅決點,或許隻要在現在的組織陣容和戰術運作中,稍微再多加一點力,就能徹底把蓬蠡隊壓下去了。
很樂觀,也很有希望的樣子。
隻是,身處場中第一線的最核心兩位,他們心裏卻完全沒有那麽樂觀。
袁誌更清楚,有目前這樣順利的攻手並立,攻防也勉強有層次的局麵,是隋盛做出讓步了。
他放棄了一些大主攻的攻守權益,可這份讓步,依然沒到能徹底砸死對方的程度。
這時候,再想進一步加強,談何容易。
場邊,
李教練看著場中的情況,兩三次都想拍下身邊的暫停按鈕,但是想到林幕的請求,他最終忍住了。
這一局在雙方戰成8:8平,他已經叫過一次暫停。
對方的袁誌和隋盛竟然會在後排知道調度前排隊友打出層次進攻,且有些針對林幕,迫使林幕接一傳和接進攻球了。
不得不說,對方的這個變局的小思路,有他的可取之處。
李教練叫了暫停,他本準備的是讓其他隊員來主動為林幕多些掩護,把林幕通過人為輔助的方式解放出來。
可最後,林幕的請求卻不是這樣的。
一切按照正常的戰術路數走,對方針對他針對二傳,在以前也不是沒有過。唯一區別的,大概就是以前的對手沒有對方這麽強的攻手,也沒他們這麽特別罷了。
但總體上,他雖然接球,在整個攻防中,也並不是不能發揮他的作用。
隻是,林幕在這一階段被針對的確實多了些,一時間讓本意識裏習慣於跟著林幕節奏牽引的隊友有些不太適應罷了。
讓隊友協助掩護,兩主攻和自由人本就該更深入到接球之中,倒也算是正常路數。
但還是之前林幕所說的那句,不要太刻意。
蓬蠡隊的球員,從根本上就不局限位置本身,沒有說主攻必須幹什麽,更沒有說次主攻必須要怎麽做,他們一直鍛煉和培養的隻是位置意識。
因此,他們更不能刻意,在進攻配合上不能刻意,在防守站位,以及網前和地麵保障時,同樣也不能刻意。
如果需要隊友們多給掩護,那在無形中就打亂了他們原本的站位和跑位布置,這就得不償失了。
何況,林幕可不脆弱,他不是受不起針對,無非就是在短暫回合裏不能牽引整體罷了。
這時候,難道不是對所有隊友的一種意識考驗?
團隊整體的意識,他牽引隊友,隊友同樣可以發揮他們的意識,何嚐不能再釋放他?
排球畢竟是6個人的競技!
練了這麽久,比賽中還在練,需要每位隊友都能把意識發揮出來了。
最終,李教練接受了林幕的說法,他也不得不接受。
林幕這小子看似平和,怎麽說怎麽幹。
好吧,上場後會喜歡加點自己的意識思路,但在整體上,林幕是很受指揮的。
不過,這麽長時間的接觸,他更知道,這小子懂人情,懂進退,但也有執著的一麵。
……
教練和隊長確定下來的事,隊伍自然就遵照執行了。
因此,一次暫停之後,維持原本,這一次暫停也就隻能算是調節球員情緒,緩緩節奏了。
比賽在暫停之後重新開始,兩次攻防後,對方發現蓬蠡隊似乎完全沒改變後,心裏也不知道是高興還是複雜。
但到底是如何心情不重要,既然對方沒變,他們之前打的也還順利,那就繼續這麽打唄。
球場上的局勢,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順利延展了下來。
然後,直到現在,比分16:17,蓬蠡隊落後了一分。
又到了袁誌的發球局。
他在發球區,掃了一遍對方的站位,最終把目光鎖定在了林幕身上。
調整著呼吸,調整著全身節奏,袁誌對這一局的林幕,越發重視。
他們能取得局部優勢,正在於針對了林幕,針對了對方的二傳。
也正是因為這般堅決針對,他們才越發現林幕對於整個蓬蠡隊的重要性。
袁誌還沒有起身,他趴在地板上,仰著頭看著從他麵前彈射而出的排球,有些懊惱的拍了拍地板。
比分2:1.
剛開始,現在的比分,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差距。
打一次攻防,保不住自己的發球局被對方成功打次一攻,一般同樣也是正常情況。
排球的計分規則改變,從發球得分製改到每球得分,是因為考慮到比賽時間,轉播以及推廣的問題。
但其考慮這些的基礎,根本上還是接發球一攻成功率基本很高的原因。
袁誌所在意的也不是這些,他其實真正在意的還是和他打同樣位置的那個人!
那個人叫林幕,16歲,蓬蠡體校隊隊長、核心,場上位置——接應。
據說是5月生日,那就比他小了4個多月。
正好,這四個月就決定了,他算是超齡球員,而對方不是。
好吧,這些不重要,差個一歲差個幾個月,都不重要。
隻要來比賽了,這些年齡上的東西似乎也都不需要再去考慮。這是教練和隊友們說的話,袁誌當時也是點頭的。
可實際上,真不重要嗎?
總會有人去考慮的,而考慮這些的人,往往決定了很多東西。
因為大個一歲,大個幾個月,對於正在飛速成長期的少年來說,尤為關鍵。
先把年齡上的事放一邊,就球員本身來想,袁誌也沒法淡定。
剛來這邊比賽時,這個人的名字無從知道,打完小組賽後,大概知道了有這麽個人。
在這場比賽之前,教練特意來給他們鄭重說到了這個人,才算是讓他們真正把這個人放在了心上。
了解了一些情況,也分析了一些數據,他當時就已經潛意識裏惦記上了。
誰叫對方也是接應呢,而且,教練說了,是和他不太一樣的接應。
可是,比賽真當麵,對方每一局似乎都一改之前,但每一次都能打出效果的狀況,確實觸動到他了。
終於,在這一個球,他未能判斷正確,他已經拋下了以前的很多意識,拚命著救球,但依然未能救球建功。
年齡、成長、實力以及位置重要性等等,結合前後之後,他心底裏的某個神經徹底起彈。
“淡定一點,老袁,才剛開始,咱們繼續……”
一支手伸到袁誌麵前,作勢要拉他起來。
是隋盛過來了。
隋盛似乎是突然間就發現了,發現以前在青年比賽中,被很多業內人士、教練所稱讚的兩個沉穩,但也富有激情,堪稱優秀的少年,他呢,其實並沒有那麽特別優秀,而袁誌,也並不那麽真的沉穩。
至於到底算多優秀呢……
好吧,大概,也許,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吧,隻是不能太較真比較而已。
嗯,不比較,田教練不是說了嘛,優秀自有優秀,優秀各有不同,不盲目比較。
可以看別人,甚至學習別人的,把他們優秀的拿過來補足自己。但千萬別用自己的短板和別人的長處比。
呃……
長處,短板,優秀……
隋盛放寬心的根本是他的心其實的確挺寬,如果不是寬,他也無法和一個老喜歡和自己爭攻擊位的隊友和諧相處了。
但盡管寬了,可哪個少年不會暗自裏比較比較。
和袁誌比過,現在和這一位肯定也比比。
然而,這幾個詞和一番內心解析之後,他也不由的有些楞了楞。
好像,自己優秀的地方是對方的一部分,而長處、短處,他連對比都不好對比,太不一樣了啊,關鍵是。
“老隋……”
已經就著隋盛的手站了起來,本來以為隋盛會和自己說什麽,甚至安慰他,互相再激勵一下。
結果,對方先楞上了,讓他這個剛情緒小範圍爆發的人都愕然。
“哈哈!”
隋盛緩過神,有些尷尬的打了個哈哈,笑著道:“繼續比賽,按教練說的執行,而且,這樣,老袁,等會咱們後排,也多些帶動前排衝擊的意識……”
隋盛剛腦海裏閃過對比,突然也來了點靈光,他拉著袁誌和隊友二傳,快速的說著他的想法。
球場另一邊。
林幕帶著隊友們也在講。
他倒是沒有講什麽新的戰術,其實,蓬蠡隊從根本上說,他們早已經度過了靠戰術來約束隊員的時期。
他們現在,本身就沒有戰術,又全是戰術。
至於像前飛、後飛,拉三、拉四,平拉開、短平快等等。
這些個手段,隻是技術,完成他們各位置意識發揮的技術罷了。
他現在給隊友們講的也正是這份意識,或者說,他是通過自身的表現,以及他提出的話,給隊友們指引一點球場上的思路方向。
“老韓,起球不用刻意,就按照正常給4號位的傳球節奏來……”
林幕講了幾句後,特意又提到了剛剛這個球,:“嗯,唯一要考慮的就是,在落位選擇傳球點、傳球時機時,盡可能的讓路線在隊友能夠觸及的範圍之內即可。
前帶後引,這個一時也不需要刻意強求,這份感覺是逐步鍛煉起來的。
其他的,就要靠隊友們來完成了。進攻實際選擇上的,也同樣在隊友,你可別想一個人包辦著,把所有的都規範在內……”
林幕給韓晨講了句,又開了句玩笑,這才看向蔣立和羅一鳴。
似乎要開口說話。
是指點,還是因為剛剛這個球中他們的缺點所在?
兩人,一瞬間的感覺有些緊張起來。
“哈哈,幹嘛呢?這麽拘束幹嘛?”
林幕看兩人的架勢,忍不住笑了笑,接著,他拍了拍蔣立,又拍了拍羅一鳴,淡淡道:“剛和老韓說的,別刻意,跟你們說的也是一樣。
一傳接球,二傳起球,你們現在基本都在整體節奏之內,這就很好了!
所以,在老韓或者我,或者其他任何隊友落位起球時,都會比較主動的去和你們達成配合。當然,有時候,可能主要目標是你,或者是你們其中一人。
有不確定性,而在這個時候,也隻有這一句,不用太刻意。
不用刻意的去想著和二傳配合打出所謂精妙的配合,排球比賽不是一個二傳和一個攻手,場上是6名球員。
而且,比賽也不是打表演,不需要那麽多精彩。你們按照你們的意識,按照之前的跑位,球來了就在你們合適的位置上,盡最大能力把球打過去就行。
就像剛剛小蔣就很不錯,之前你在四號位的那個球,雖然球沒來,但你的所有準備和進攻傾向,作用同樣在。
還有這個球,一鳴的反應,剛剛你站中間的扣球,你站住了位置路線,沒有去刻意去想和二傳找什麽精妙配合。
靠近,上搶,追身,近體啥的,或許都會是一次精彩的傳攻配合。
可如果你主動迎上配合,除非是真是很好的快球機會,否則通常情況,都會把防守的重心徹底吸引在你麵前。
而那時的情況,因為你的上搶配合,等於也堵住了很多後續的路,韓晨必然要考慮到你的近身配合需要。
這樣一來,整體的進攻變化就沒有了。
而你現在做的就很好,你沒想多想,就是在你的位置,根據時機中規中矩的起跳扣球了。
這思路沒錯!
嗯,沒扣著,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你和老韓之間的配合是失敗的。
但結果怎麽樣?你的這個扣球所發揮的作用有沒有?”
應該有吧!
羅一鳴很認真的點點頭。
“對,有,你起跳扣球了,扣上了就是3號位的快攻,扣不上就是梯次掩護,就算是掩護的效果沒有多少,但也給對方呈現了我們總體戰術上的一種可能。
這就是我們蓬蠡隊的進攻根本,快強多變。
對方肯定會上心,他們不可能知道,下一個球,差不多的情況下,你這裏是不是會打,會不會打上,這就給對方進一步留下了戰術影響。
在之後的比賽中,他們也必定會把這一情況考慮在內,從根本上,這就是對對手的影響了。
排球比賽,就是要這樣給對手樹立印象,但又時常打破印象,讓人永遠無法對你,對球隊精確定位……”
大概就是像你一樣吧!
重新站位,蔣立幾人就林幕最後的那一句,讓人無法精確定位你。
他們在心裏很確定的把這個“你”上,換成林幕的名字。
林幕平平淡淡的平鋪直敘,並不是想給隊友們說什麽太多的技戰術內容,總體說起來,還是一份各位置球員的本位意識。
當然,所有球員組合在一起,有時候這些意識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衝突。
如何去轉圜其中,如果去理順關係,就需要穿針引線的人了。
現在擔任這樣角色的主要自然是林幕,但林幕從根本上想的是,所有隊友都可以多一點,再多一點,分擔這份牽引。
當所有一切,徹底圓融的結合在一起時,隊伍成長了,人更成長了。
他相信,有這份成長在,無論在任何隊伍裏,都可以發揮出足夠耀眼的光彩。
這是教練和他的希望,這也是他對所以曾經和現在隊友們的期待。
比賽繼續,
雙方重新站位,蓬蠡隊發球。
蔣立輪轉後排一號位發球。
發球出手。
……
第三局有條不紊的在進行,整個比賽的節奏依然很快,十幾分鍾時間,比賽已經到了中盤。
總體上來說,雙方打的不算激烈,沒有太多的回合糾纏,幾乎沒有超過兩個以上來回的拉鋸。
但在這份不激烈之下,兩方球員在攻防中的熱鬧卻也不少。
濱城四中堅持著他們第三局的思路,雙攻手的聯係緊密了很多,特別是同在前排時,他們兩點分立,各種戰術攻,重扣,麵對著蓬蠡隊的前排防守球員,真有點摧枯拉朽之勢。
不少時候,他們的扣球都能穿越網前直指後排空檔。
林幕、溫霄卿、魏瀟,在對方兩攻手前排的時候,基本都是他們在後排配合地麵保障。
他們三人也幾乎接滿所有這樣的球,甚至因為袁誌和隋盛的有意針對,每一輪的一傳球,也基本由他們包辦了。
各種防守起球,和對方似乎也是一樣,摸爬滾打,各種接球。
這一算起來,似乎蓬蠡隊的當家核心被他們針對的削弱了很多進攻參與,甚至蓬蠡隊還被對方無形中也帶入了一種前後排攻防分立的節奏裏。
因此,盡管比賽比較糾纏,彼此的差距就在一兩分之間徘徊,對方的教練和大部分球員還是比較滿意現在局勢的。
而且,看起來,他們隻要再堅決點,或許隻要在現在的組織陣容和戰術運作中,稍微再多加一點力,就能徹底把蓬蠡隊壓下去了。
很樂觀,也很有希望的樣子。
隻是,身處場中第一線的最核心兩位,他們心裏卻完全沒有那麽樂觀。
袁誌更清楚,有目前這樣順利的攻手並立,攻防也勉強有層次的局麵,是隋盛做出讓步了。
他放棄了一些大主攻的攻守權益,可這份讓步,依然沒到能徹底砸死對方的程度。
這時候,再想進一步加強,談何容易。
場邊,
李教練看著場中的情況,兩三次都想拍下身邊的暫停按鈕,但是想到林幕的請求,他最終忍住了。
這一局在雙方戰成8:8平,他已經叫過一次暫停。
對方的袁誌和隋盛竟然會在後排知道調度前排隊友打出層次進攻,且有些針對林幕,迫使林幕接一傳和接進攻球了。
不得不說,對方的這個變局的小思路,有他的可取之處。
李教練叫了暫停,他本準備的是讓其他隊員來主動為林幕多些掩護,把林幕通過人為輔助的方式解放出來。
可最後,林幕的請求卻不是這樣的。
一切按照正常的戰術路數走,對方針對他針對二傳,在以前也不是沒有過。唯一區別的,大概就是以前的對手沒有對方這麽強的攻手,也沒他們這麽特別罷了。
但總體上,他雖然接球,在整個攻防中,也並不是不能發揮他的作用。
隻是,林幕在這一階段被針對的確實多了些,一時間讓本意識裏習慣於跟著林幕節奏牽引的隊友有些不太適應罷了。
讓隊友協助掩護,兩主攻和自由人本就該更深入到接球之中,倒也算是正常路數。
但還是之前林幕所說的那句,不要太刻意。
蓬蠡隊的球員,從根本上就不局限位置本身,沒有說主攻必須幹什麽,更沒有說次主攻必須要怎麽做,他們一直鍛煉和培養的隻是位置意識。
因此,他們更不能刻意,在進攻配合上不能刻意,在防守站位,以及網前和地麵保障時,同樣也不能刻意。
如果需要隊友們多給掩護,那在無形中就打亂了他們原本的站位和跑位布置,這就得不償失了。
何況,林幕可不脆弱,他不是受不起針對,無非就是在短暫回合裏不能牽引整體罷了。
這時候,難道不是對所有隊友的一種意識考驗?
團隊整體的意識,他牽引隊友,隊友同樣可以發揮他們的意識,何嚐不能再釋放他?
排球畢竟是6個人的競技!
練了這麽久,比賽中還在練,需要每位隊友都能把意識發揮出來了。
最終,李教練接受了林幕的說法,他也不得不接受。
林幕這小子看似平和,怎麽說怎麽幹。
好吧,上場後會喜歡加點自己的意識思路,但在整體上,林幕是很受指揮的。
不過,這麽長時間的接觸,他更知道,這小子懂人情,懂進退,但也有執著的一麵。
……
教練和隊長確定下來的事,隊伍自然就遵照執行了。
因此,一次暫停之後,維持原本,這一次暫停也就隻能算是調節球員情緒,緩緩節奏了。
比賽在暫停之後重新開始,兩次攻防後,對方發現蓬蠡隊似乎完全沒改變後,心裏也不知道是高興還是複雜。
但到底是如何心情不重要,既然對方沒變,他們之前打的也還順利,那就繼續這麽打唄。
球場上的局勢,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順利延展了下來。
然後,直到現在,比分16:17,蓬蠡隊落後了一分。
又到了袁誌的發球局。
他在發球區,掃了一遍對方的站位,最終把目光鎖定在了林幕身上。
調整著呼吸,調整著全身節奏,袁誌對這一局的林幕,越發重視。
他們能取得局部優勢,正在於針對了林幕,針對了對方的二傳。
也正是因為這般堅決針對,他們才越發現林幕對於整個蓬蠡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