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球區,


    林幕放空著思緒,左手托球,右手鬆垮垮的,垂手而立,他在放鬆著肌肉,調整著身體,也在調整著精神。


    “嗶!”


    隨著一聲哨響,他即將開始他暫停之後的再次發球。


    “1…2…3……”


    默念數字,調整節奏,接著,他動了。


    全身的從容和鬆垮垮的輕鬆,全然消失不見。


    拋球、助跑、踏跳、騰空、揮臂。


    林幕的動作依然流暢,姿勢連貫,勁力揮散間,似乎每一道肌肉裏都蘊藏著無盡的能量。


    “砰!”


    “嗶——”


    “厲害,隊長厲害!林幕——”


    場邊一陣歡騰,比場內的蓬蠡隊隊員似乎更加的興奮。


    場內的球員在發球時需要正對球網,隨時準備迎接對手的接發球一攻,可沒時間回頭來看林幕怎麽發球。


    而在場邊,則是能清楚的看著林幕發球的整個動作。


    4個發球,從準備到發出,林幕的動作如出一轍。


    但最後出手,卻偏偏有不同的角度和發球策略,不得不說,林幕在場內,給所有蓬蠡隊球員,精彩的又上了一回發球課。


    發球連拿4分,帶領球隊以領先7分的優勢,把第二局打到了局點。


    盡管之前林幕又是輔助又是串聯,表現時隱時現,但此刻,他真正的成為了場中唯一的焦點。


    得,就看著吧。


    別說,確實能頂的住,不是體力耗盡,還真就想發揮就發揮,進度自如啊!


    李教練既滿意,也感歎了一下,安然的坐在了座位上。


    場內,隊友們非常主動的衝到了林幕身邊,給林幕慶祝著他發球連拿四分的精彩。


    林幕這一次沒趕人,他也要稍微緩緩。


    連發四個,可也不輕鬆。


    林幕他們聚在一起,對麵的6個人此時也聚在了一起。


    袁誌稍有些沉寂,隋盛則是比較主動的站了出來,他拍手示意大家集中注意,:“都打起精神來,我們練了那麽多接發球不是白練的。


    多回憶回憶咱們平時接球的動作,手怎麽擺、怎麽卸力,腳上怎麽移動、怎麽卡位,咱們肯定能行的!”


    能行嗎?


    隊員們心裏有些發問,不過,此時可沒人會提出來煞風景。


    再接吧。


    裁判示意,比賽繼續,兩隊重新站位,林幕也再次回到了發球區。


    繼續發球。


    “砰!”


    這是林幕又一次大力跳發時,手掌擊中球麵的聲音。


    在空曠安靜的球館裏,每一次擊球的聲音都顯得格外的響亮。


    明明相隔十幾米的距離,甚至觀眾席上則隔的更遠,但卻總讓人覺得這聲響,震天一般近在耳邊。


    觀眾席上的人會不自覺的心裏一震,而場中的人則更甚,他們心裏一顫的同時,往日裏靈活的四肢都好像有些微微僵硬使不上力了。


    腦海裏的思維都似乎會一瞬間的豐富繁雜,因為,實在太不能確定了。


    這大概就是教練們時常說的,所謂的威懾力吧。


    袁誌忍不住微微眯眼,似乎要把那些影響徹底驅散開來。


    “有!”


    就在袁誌準備繼續下撤接球時,一道身影高喊一聲,衝在了他的麵前。


    林幕的這個球,沒發邊角,也沒發前場,更沒有發拱網的。


    因為濱城四中的球員,在站位上,有些像是順著半場圍了個圈。因此,球員之間出現了一個有些真空的空白區。


    當然,真空看起來並不明顯,而且,被打了4個,大多人心裏多少有些慌亂,但始終有人是保持著較平常心的,而且也十分的警惕。


    那就是隋盛,他也在林幕甫一擊球之後,就移動了一步,補了一些空當。


    這時也正發揮了作用。


    一般的主攻手在隊伍裏,都有接發球的任務,隋盛在這支隊伍裏,雖然是自由度很高的核心大主攻,教練也沒強製要求他每次接發和防守中高度參與。


    但他本身就這些意識,可也沒丟。


    袁誌都動了,他比袁誌更清醒,怎麽可能不動。


    他移了一步,順勢傾倒,接起了一傳,手法和基本功著實不錯。


    被隋盛的憑空出現接起一傳,袁誌在聽到聲響後也是瞬間配合上了。


    大概就是攻手的本能意識吧,他拐了一步,迅速的就回到了前場,他最喜歡的的位置,二號位。


    二傳,移動前排,靠三號位趕到一傳落點,接著,輕跳墊傳,和袁誌配合打了個2號位的快攻。


    韓晨和羅一鳴的攔網,最終沒能阻攔起對方的進攻。


    比分24:18.


    濱城四中扳回一分。


    “好一傳!”


    袁誌很認真的對隋盛稱讚道。


    “基本功,基本功!”隋盛笑著無所謂的擺擺手。


    隻是回了一句後,他接著拍拍手,“咱們再來!”


    “加油,老袁,下一球,發個好球!”


    換輪換發,


    袁誌輪到後排一號位,是他的發球。


    “基本功!”


    他走到發球區,拿著球等待時,腦海裏不由的就想著剛隋盛說的三個字——“基本功。”


    老生常談的一個詞,每位球員從開始練球起,這個詞就伴隨著他,很多時候,都用這個球來強調一名球員的技術素質。


    主攻手的基本功有什麽?


    是進攻,同樣也是防守和接發一傳。


    那接應的基本功呢?


    是進攻和扣球嗎?


    他不由的發問。


    手托著球,他遙遙的看向場對麵在1、6號位間躬身等待接發球的對方接應。


    他真想問一問對方。


    蓬蠡隊半場,林幕的發球局結束,被對方終於扳回一分。


    但領先這麽多,還是每球得分製,大家其實都對第二局的結局不太做懷疑。


    林幕更加堅信他們不可能讓對方連續拿分的。


    當然,戰略上自信,可戰術上,該重視的還是要重視的。


    對方袁誌的發球,可並不弱。


    至於對方想的那些有的沒的,甚至想問問他基本功的事。他雖然不知道,但他現在帶領隊友們就實際上在給對方解釋了。


    主攻的基本功?


    副攻的基本功?


    自由人的基本功?


    以及他這個接應的基本功?


    扣、傳、發、攔,加接球,這不就是基本功嗎?


    當然,位置不同,戰術不同,因為精力關係,側重是難免的。


    但如果真的要給每一個位置定一種基本功的話。


    那麽,在林幕的理解裏,你首先先要明確你位置的核心定義。


    他是接應,從盧林給他訓練後不久,就換成了這個位置。


    大概,全能就是接應的第一標簽。


    其實,無論是教練們如何想,他們在選擇某位球員成為接應時,其本身就是看到了該球員,在本質上有全能的潛質,這似乎也是接應所必備的了。


    差別隻在於,這份潛質有多高罷了。所以,這一點似乎也是接應的根本。


    剖開現象看本質,全能其實也是貫穿著整個接應位置。


    所以,在他的訓練,以及對訓練的理解中,他始終很清醒的知道一點。


    接應這個位置的核心意識是什麽?哪怕你是被定為整個球隊核心的人,你同樣不能把位置本身的核心丟了。


    接和應,以及貫穿始終的全能。


    你不能接球,不能接二傳轉渡,何談接。


    不能配合,不能應和二傳甚至其他攻手的配合需要,又何談應。


    同樣,你還必須要承擔起輔助甚至調度整個攻防,串聯其中的責任。


    如果,真的要給接應找個基本功定義的話,那隻能是這個。


    因為太配合,太接和應了,是不是就真的成了隻能輔助的人?


    這還是取決於你個人,跟位置本身的基本功定義並不相悖。


    你全精全能了,你自然就可以從全輔助的位置上得到升華,甚至,你憑你的表現,能進一步堆高隊伍的技戰術上限,那你就是隊伍真正意義上的核心。


    林幕的表現,以及他現在所在蓬蠡隊的情況,就是最真實的解釋案例。


    每種都練,都練好,練精,總會沒錯。


    樣樣都精,你自然可以任意在比賽中,在不同的小戰術組合中發揮出該有的作用,在不同情況時,都能揮灑自如。


    同時,隻要教練願意給你位置給你發揮的空間,你甚至能引領球員和戰術,自然就能表現出你該有的光彩。比起一般位置上,更沉澱,也更耀眼。


    不過,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全來,可能大概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都會變成全會全不能。


    這時候,有人就會側重某一方麵進化,進化來進化去的,就出現了袁誌這種純以進攻為主的接應。


    比賽的表現,其實也不錯,比一般的接應看起來甚至更高光。


    但要讓林幕真個給個評價,他大概會告訴對方,哥們,你走偏了!


    你連位置本身的意誌都丟了,那你還稱什麽接應?隻打強勢,打強攻,打進攻箭頭,那你又何必要選擇接應?


    副攻和主攻不好嗎?


    等待發球的前幾秒。


    雙方嚴陣以待,或者還各懷心事。


    隨著一聲哨響,有心事的也瞬間收了回來。


    然後,隻見袁誌拋球助跑,在空中舒展身體,而後倏地緊繃,像是一張蓄勢待發的弓射出鋒利的一箭。


    看起來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一般。


    “嗶!


    擊球,球走,袁誌的心裏可能有各種想法,但執行起自己的決定時,依然挺堅定,他看著林幕的站位,毅然的選擇了打林幕的身後。


    隻是,跟著球的運行,林幕緊退一步後,身體側後準備伸手時,最終身體是出去,可手確實遲遲沒伸出去。


    然後就是裁判的一聲哨響。


    與哨聲幾乎同步的是,司線裁判,他的身體依然是微躬著的,而手中的小旗,堅定的舉了起來。


    左手端正直立,右手虛按旗端。


    清晰明確的表明,發球出界!


    25:18.


    雙方第二局比賽的最後一個球,在彼此都嚴陣以待,凝神戒備之間,卻由袁誌的一個發球出界而草草的結束了。


    球員短暫離場。


    林幕帶著隊友們輕快的向球隊區走去。


    兩邊人從球場出口同時出來時,林幕驀地回頭。


    盯視的眼神,距離稍近一些,林幕就能感受的格外敏銳。


    循著感覺,隻看到,濱城四中的球員們那邊。隻是,此刻,似乎沒有任何一個人在看他們這邊。


    林幕心裏暗自一笑,微微搖了搖頭。


    沒人在看他們,但,他相信自己的感覺,對方看他又收回眼神,或許還有私下討論啥的,應該是確定的。


    不過,林幕也不在意,他也沒打算分析下對方對他的說法是好是壞。


    打他們自己的,按他們自己的意識,打他們自己的比賽就行。


    兩隊總比分已經2:0,比賽順利,波折有,但波折其實也在他們的掌控之中,這讓林幕對於這場比賽比較滿意。


    既能不輸球,還能打出他們的意圖,也避免了跟學校跟帶隊來的領隊,甚至避免和李教練造成隔閡,一切都挺好。


    他畢竟有些記憶存在,不是單純的少年,甚至沒有盧林那麽一頭鐵的執著,他理智的很。


    李教練那天說的,盧林聽了,但或許不會真正的放在心上。


    可林幕會,盡自己的能力,在其中找個平衡吧,無非就是稍微累點而已。


    回到場邊,李教練例行公事的給球員說了下基本戰術,然後就把時間留給了林幕。


    他又重新回去安穩的坐到了教練席上。


    第三局先發已經安排好了,人員名單也遞了上去。


    和第二局大差不差,隻是,李教練可沒打算像上一場比賽那樣,上來就讓林幕在下麵休息,盡管,目前的局勢同樣很好。


    林幕其實也沒打算像上一場那樣,他也想明白了。


    隻讓李木恒和韓晨搭檔,還不如他自己帶著他們打,或許更有效果。


    而且,他在場上,也有利於控製比賽局勢。


    還不知道對方第三局打算怎麽弄呢,他必須從開局時就把球隊的整個局勢穩住。


    穩住的同時,才能便於他們發揮。


    局間時間結束。


    雙方重新上場,一上來,林幕就看到了對方的變陣。


    他有些不好評價了。


    第三局是對方先發球。


    而對方前排的站位。


    袁誌3號位,隋盛4號位,另外的二號位則是同樣身高馬大的次副攻。


    首先發球的反而是保障主攻,按照輪次,大主攻放棄了發球權組成了現在的陣型,就這架勢,完全就是前後兩個極端了啊。


    進攻火力強,這前麵幾輪,自家隊友的壓力可不小了。


    林幕和隊友們交待了幾句,提了提對方的情況,格外鄭重的交待了他們穩住心態,按平常心來打就行。


    濱城四中後排主攻發球——跳飄。


    林幕先發6號位,球飄的方向也離他不遠。


    不過,不是速度特別快的跳發大力,這樣的球可不用他來上搶。


    他從球的落點附近,拐了個小弧度,直接向斜側移動過去。


    在他之後,先發同樣是後排的副攻羅一鳴也沒有管這個接發,跟著林幕的腳步,隱隱的綽在林幕身後。


    兩人從球場的左半邊,走著斜線,向著右半邊移了過去。


    先發的後排主攻是溫霄卿,隻在林幕一動時,他也在動了,這樣的情況,他心裏了然的很。


    為了給整個接發球和一傳前的跑位留足夠的時間,溫霄卿一改上搶式的接飄球方式。


    他跑到落點後,特意的又壓低了一下重心。


    直到球飄飄忽忽的就快接近地麵時,他才把交疊的雙手伸了出去。在球和地麵之間,平鏟著把球墊了出去。


    球平穩過渡,送到了前排。


    然而,球原本較慢的節奏,到此刻已經全然消失。


    從溫霄卿手裏飛出的球,速度陡然上升了幾個高度。


    可對於已經前插到前排的林幕來說,時機正好。


    調整腳步,不等球下落太低,林幕上手傳球,球從右側被平平的推向了左邊。


    幾名蓬蠡隊球員,幾名濱城四中球員,在球傳一刻,瞬間在網前排開成兩排。


    攻防的準備盡皆展開,兩方第一回合的對壘也正式拉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男排,男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寸人止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寸人止一並收藏男排,男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