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邊,田教練揮了揮手,攔下了兩小可能要說的話。


    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暫且也不是讓他們先說的時候,他拿起了戰術板,手裏的白板筆在上麵劃著線路,給球員們迅速的講解著。


    大概就是他需要球員們所做的針對對方的方案吧,效果怎麽樣他現在也不確定了,在自家未亂也不被動的時候先動,先變局,這在他以往的執教經曆中真是少之又少。


    但做還是要做的,否則,以現在的局勢,隻會被溫水煮青蛙。


    另一邊,李教練同樣拿起了戰術板。


    一群蓬蠡隊球員也同樣圍成了一圈。


    隻是,他們的戰術板上,所劃著的卻不是要針對的戰術方案,反而解析起了之前比賽中的幾次攻防。


    有林幕的場內感覺、感受,有李教練的場邊觀察記錄,有一些跑位問題的幾個球,被特別拿出來說了一說。


    畢竟是剛不久,有教練和林幕提示,也讓當事球員稍一回想就想起了當時的情況,可謂明明白白的。


    接著就是李教練和林幕所講的分析和改進,也讓球員們恍然間,多了些感悟和思索。


    不需要馬上能做到怎樣,首先要有這個意識,這才是比賽經驗的根本所在。


    看情況還不錯,比分領先點或者甚至落後點,對目前蓬蠡隊來說,戰術執行上都不會有太多影響。


    講了兩個球的問題後,李教練也沒有再繼續說這些了。


    他看向林幕,問道:“小林,等會兒靠前一些,收下尾吧?!”


    “好!”


    林幕隻是略一沉吟,就理解了李教練所謂收尾的大致思路,很幹脆的就應了是。


    他轉頭就看向了身邊的隊友,說道:“一會兒上去,我會把進攻性和向前性提一提,你們的站位和跑位,變化不會太多,還是那一句,該到位置的要到,該跟的要跟上。


    而且,雖然我靠前一些,但你們在跑位的時候,也依然要堅決,不需要去考慮會不會影響到我……”


    “是……”


    隊員們齊聲應和。


    其實他們之中真正對戰術思路全盤都懂的,還真不好細數。


    可他們依然答的幹脆。


    因為,不管懂不懂,你上場後除非非要瞎搞,否則你會很自然的就被引領進去了,可不會讓他肆意發揮。


    你說二號位想換位四號位,沒有四號位的讓,沒有後麵隊友的推,你能過得去嗎?


    同樣,你四號位的球員,想能讓其他球員為你調動防守目光,想二傳能傳球,同樣也是被動被推的。


    比賽中一次攻防的局勢,從第一次觸球時,就是被一步步的前後串聯著推出來的。


    而且,他們其實也都知道,他們打的是戰術,同樣也不是戰術,更應該說的,是一種跑位以及攻防位置中的意識。


    這種意識,或許比熟悉一種戰術的意義要來的更大些吧。


    好吧,似乎這份意識有些被動了,他們細品之下也察覺了。


    要說場上全主動大概隻有林幕一人,韓晨算半個,而李木恒看起來也有半個主動,但其實細算起來,他依然是被動的。


    這麽要一說起來,似乎他們在隊裏的存在感豈不是很低。


    但事實情況,他們也知道,他們的存在感並不低。


    沒能主動,有戰術和位置上的原因,大概更多的還是他們的技術和意識缺了點吧。


    否則,如果像林幕那樣,可就完全不同了。


    前麵的比賽,林幕是主動發揮,核心帶領,看起來主動,實際上也主動。


    而這一場,林幕全盤輔助了,打攻擊也隻有在前排,正好位置合適的時候才有。像之前比賽那樣無所不用其極的情況是完全沒有了。


    似乎也被動吧?需要等二傳傳球,需要等位置,還需要考慮推動他們這些隊友。


    但實際情況,林幕就是能把這樣一個輔助角色,打出他的效果。


    大概也應了一句話,隻有角色球員,沒有角色位置。


    給人的表現印象,也完全不能和實際在隊伍中所發揮的作用相等同。


    或許,林幕的這些隊友們也希望可以能發揮成林幕這樣,這應該算是絕大多數人心裏的願望了。


    排球比賽上場6個人,主力加主要輪轉7、8個人,全隊12個人,不可能所有人都會是衝在最前頭,每次完成傳球一到兩人,完成扣球的也隻有一人。


    而全場能吸引人目光,甚至高光的人,也隻有那麽一到兩人。


    可排球比賽,能說其他人不重要嗎?


    就比如,此刻的林幕,看起來也不高光,可誰能說他不重要。


    因此,每一個球員都似乎是看到了例子和榜樣,想到他們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可能變的重要的提升方式,無疑又是一個目標和方向。。


    而如何提高呢,增強意識,然後訓練唄,比賽唄!


    暫停結束,雙方球員重新上場。


    氣勢和球員的精神麵貌上,似乎都沒多少變化。


    重新上場的人員也同樣是原來的人。


    場邊的田教練看著重新開始的比賽,這人員,這戰術、站位布置,似乎蓬蠡隊和之前也幾乎一樣。


    這讓他既鬆一口氣的同時,更有一些發自內心裏的不舒服。


    似乎,他如何去變,如何去準備變都好像完全不能影響到對方啊。


    讓他心裏有些不爽。


    他雖然已經過了喜歡和人爭口氣的年齡,可他同樣不希望被人忽視,沒人會喜歡這種感覺。


    是因為他們就認為,一套不變,核心打輔助的戰術,就能一直和他們打了?


    還是,他們因為主教練不在,在戰術應變上不行了?


    他倒也希望是後者,這能讓他稍微舒服些。


    而且……


    看著比賽,想著這些有些沒的,隻是想著想著,他突然就一陣警醒。


    他不由的內心苦笑。


    明明是很平常的戰術應對,被動一方先變,雖然他們還不算被動,但想贏,也可以變。


    但有優勢,至少在節奏裏的球隊,已經能領先得分的戰術基本也不可能先做變動的。而就算是要應對他的變,也要等了解下大概,等幾個球的事了。


    料敵先機,猜測對方的意圖,卡在別人變陣的時候跟著變陣,這樣的教練當然也有,但肯定不是現在這裏在座的。


    可他確隻為了這些,想了這麽多亂七八糟的。


    他知道,他的心稍微不那麽靜了。


    說是不喜歡爭了,說是無欲無求了,可真當麵時,他發現,自己壓根不是啊。


    都怪老吳,非要給他說那麽多,否則,他好好的悶頭打,隻以兩個球員,隻以自己為主,可能就不需要想那麽多了吧。


    “哈哈!”


    就在田教練給自己找安慰,吐槽老吳的時候,此刻的老吳卻是笑的格外開心。


    他發現了很有意思的東西,應該說,他預測到了雙方的反應,才是讓他心裏格外開心的主要原因了。


    老田果然耐不住了,先叫暫停求變了,而對方上場的站位陣型,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他好歹也是看過蓬蠡隊林幕強勢發揮時的人。


    他多少還是能看出蓬蠡隊真正意圖的,別看隻是站位靠前了半米多一米,可就是這個距離,對於攻防來說,能發揮的作用可不小呢。


    場上的一次攻防,正在進行,他隻是笑了一聲,也沒準備要身邊的人給他立刻反饋。


    他的目光也依然沒離開過賽場,在仔細的看著,雙方重新上場的布局和應對。


    場內,蓬蠡隊剛剛得分,輪轉後,1號位發球的是羅一鳴。


    自從羅一鳴被林幕牽引著把擺臂扣球習慣找回來後,現在他是進一步的釋放了。


    而且,來蓬蠡隊後,他被言傳身教,也多了點總結的習慣。


    如果他之前打球,還有些刻意糾正扣球的意識和手法在其中,那麽現在,他已經把那些刻意的東西完全扔了。


    原來,我不是不能打直接、打強勢,原來我也不是不能打出好球的。


    隻是因為,我把自己的特點丟了,被動被要求的,還是主動去配合的,現在都不重要了。


    重新回來,我就要做一個,有自己特點的羅一鳴。


    即便以後這樣的打球方式還是得不到任何人認可,甚至教練仍然不允許,想讓他改變,他也決定了,他會堅持如一。


    當然,他現在想想,也知道當初教練為什麽讓他變。


    因為他當時的意識和技術水平,沒法支持他的特點成為優點、強點。


    那麽現在,我懂了,或許水平依然還沒到能揮灑自如的時候,但至少能打了。


    以後,還會不斷強化自己,把這份特點真正的發揮成我的優點,成為球隊裏的一個絕對的強點。


    也許,想當一名強力的攻手,首先就要有這個明白自己,並且堅信自己能做到的自信吧。


    羅一鳴發球間,心裏如是想。


    自信變成自傲,變成盲目或許有,但沒自信肯定不行。


    羅一鳴不懂太多大道理,但他就結合自己的前後打球的感覺,他也覺得,他必須要有這個自信。


    因為現在這樣打球,才是讓他最釋放,最舒服的時候。


    助跑、起跳、揚臂,依然的那麽大幅度,因為自己拋球刻意控製了高度力度,他的揮臂更顯得自如。


    在空中,羅一鳴的身姿呈現了一個充滿力量感的反弓狀,強勁、協調、自如,似乎從沒有一刻,這麽自信過!


    “砰!”


    擺臂緩慢,胳膊揮動所劃出的弧度都能讓人看的格外清楚。


    不得不說,從某些方麵來出,這樣的擊球準備動作,確實顯得有些拖遝,讓防守球員可以有不少準備防守的時候。


    說慢動作稍有些誇張,但顯然不夠迅猛快捷,可羅一鳴結合後了過往前後,球可並不是隻這麽單純。


    不是特別仔細的觀察,可能都看不出,他在擺臂到最前,即將擊球時,有一個非常快速的手腕擺動。


    球也被他好像瞬間從慢動作打到了快進畫麵。


    這大概就是之前防守他的濱城四中隊防守球員,最直觀的感受,也是最讓他們煩的一點。


    球發出,一直盯著羅一鳴擊球的防守隊員,顯然再一次被羅一鳴的獨特擊球方式煩了一下。


    好在,羅一鳴的發球,特點有,猛而有力也有,但他的精準度還有待提高。


    原本羅一鳴想打的位置隻有他自己知道,但事實情況,球打的位置不算巧。


    對方在發現球過來以後,隻稍跨了半步,就側身斜撲墊起了球。


    一個球的攻防也正式開始。


    一傳不算到位,但對前排有強力攻手的濱城四中來說,通常情況下,有這樣的接球就夠了。


    在之前的比賽中,這樣的時候屢見不鮮,而且,他們往往都是能最後打成。


    因此,一傳起來後,所有球員都不算慌,他們的二傳,緊趕上一傳落點,略顯倉促,但也很自信的把球打到了前排,直接就飛向了2號位,且似乎還有些衝網。


    此輪袁誌就是2號位,同在前排是次主攻在3號位,主力副攻在4號位。


    通常意義上這是一個進攻陣型還算不錯的輪次。


    一般按照很多隊伍的通常做法,也是大副攻到3、4號位,接應擔當掩護。


    不過,他們和蓬蠡隊在這一點上很像,因為他們的接應也是強力的。


    雖然袁誌的意義沒有林幕在蓬蠡隊的大,但他進攻核心的身份是沒錯。


    因此,袁誌在二傳過去準備傳球時就已經趕回了2號位,他甚至都沒想過這個球會傳到哪兒。


    可能是倉促,也可能是有意就找袁誌的二號位。反正結果就是,袁誌啟動,二傳傳球過來了。


    在濱城四中隊,袁誌和隋盛,戰術攻時位置對則自動歸位,位置不對,則和其他隊員換位,換不換位,取決他二傳,更取決於他們自己。


    這也是濱城四中的常規戰術操作。


    剛在場下,教練又進一步劃了戰術,給袁誌和隋盛更添了些場上的自由度。


    是不是因為林幕的自由度,推動戰術和跑位運轉的表現給田教練帶來的啟發,不得而知。


    總之,重新開始了,袁誌被交待後,也更堅決了。


    教練說的更深層次的推動引領,他暫時沒理清脈絡,但是否要換位,哪個位置可以讓他打的更舒服、更有把握,這個他會。


    這個球就是如此,接發球一傳起來後,他隻看了二傳手就衝回了2號位。


    二號位進攻才是他最舒服的位置。


    教練的布置以及他們以前一直來打球的習慣促使著,他自己按照教練戰術,按照自己的意識跑就行。


    至於配合,至於傳球,那是隊友們該做的事。


    跑動中,現在他的目標和專注點也隻在球上,他的頭扭向二傳和球的方向,果然是他這一邊。


    他也迅速的做出了判斷。


    不過,球有些衝網啊,但也沒事,他覺得,他還是能調整好扣出的,這也是他的自信。


    趕到位置,調整腳步,再快速有力的踏了一步,接著起跳,拉開了進攻架勢。


    起跳、收腹、擺臂,動作一氣嗬成,看起來既有氣勢,也有力度。


    不得不說,他的個人實力確實有值得稱道的地方,跑位到調整攻,二傳的傳球也不算太好。


    但就這樣,他靠著靈敏的反應,快速的腳步,以及強勁的彈跳和滯空能力,很精準的趕上了點。


    到他完成最後擊球前,還被他生生的擠出了觀察對手防守的時間。


    嗯,一高一矮,高的打過,矮的他也打過,也好欺負一點,這一會兒不是遇到偏要上的較真時候,隻要能打出他的氣勢就好了。


    而打這個矮的,明顯好打點,就從那個矮的這裏突進吧。


    正好,二傳起過來的球有些近網,可以順勢拐個小斜線,也比較容易從內場穿透。強滯一下,打個超手也有可能。


    沒錯,網前的攔網球員正是一高一矮。


    高的是李峰,矮的自然是溫霄卿。


    兩人在對方起動作時,他們的動作自然也跟著來了。


    雙人攔網,組織起跳,在目標清晰的情況下,協調、配合、組織,這是攔網該有的基本意識。


    而兩人有準備的起跳攔網,也在空中順利的組成了防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男排,男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寸人止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寸人止一並收藏男排,男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