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艙門的角落裏,蘇宛晴和方小蕾並肩坐在地上,一起望著麵前的張曉,眼巴巴地等她說話。
“計劃不變,隻要能找到車,我就離開。”張曉直截了當地回答了兩個丫頭剛剛提出的問題。
“那我還能和你一起走嗎?”方小蕾小心翼翼地追問。
“你考慮清楚,跟我走未必是好事,人少同樣有危險。待在貨船上,至少不必擔心落腳的地方,那幾個男的戰鬥力不差,麥克的腦子也挺靈光,有他們在,車隊的生存幾率應該挺大。”張曉對方小蕾的要求不置可否,隻是講明了利害關係。
“既然如此,你為什麽不留下來呢?就因為艾利克斯嗎?”蘇宛晴搶過話頭,明顯有些焦慮,“艾利克斯現在都不怎麽露麵了,而且他鬥不過你,我們根本不用怕他。”
“我已經決定了。”張曉的語氣很淡,態度卻十分堅決,“遇上車隊本來就是巧合,當初隻是想過海而已,如果不是屍潮,早就該走了。”
蘇宛晴知道自己勸不動張曉,神色頓時暗了幾分,“我們好不容易再見麵,又要分開了……”
聽她這麽說,一旁的方小蕾脫口而出,“你可以跟我們一起走呀。”
話音剛落,方小蕾立刻後悔了,一臉窘迫地看著張曉,神情很是尷尬。這句話不該她問,她完全沒有資格向蘇宛晴提出邀請,可這麽多天相處下來,兩個小姑娘儼然已經成為了好姐妹,特別是方小蕾,聽不懂英文的她受了蘇宛晴很多照料,心中非常感激,如今意識到要和好姐妹分道揚鑣,方小蕾幾乎是條件反射地從嘴裏蹦出了那句話。
麵對方小蕾的越俎代庖,張曉倒也沒說什麽,反而靜靜的把蘇宛晴瞅著,似乎真在等她的答複。
蘇宛晴的視線穿過張曉的肩膀,停留在她身後一米遠的地方。牆角下,老頭魯克正歪著腦袋打盹,手裏還緊緊攥著那個肮髒破爛的獨眼布偶。
“不了,我還是留在車隊裏吧。”蘇宛晴仿佛下了極大的決心,艱難地搖了搖頭。
方小蕾順著她的目光看去,有些不解,“為了魯克大叔?你走了他一樣可以待在車隊裏呀,總會有人照顧他的吧。”
蘇宛晴苦笑,“除了我,魯克大叔在別人眼裏就是隱形人,如果我走了,肯定沒人管他了。”
方小蕾欲言又止,最終一聲不吭地低下頭去,不再言語,蘇宛晴一時間也陷入了沉默。
眼瞅著三個女人窩在角落裏開完了小會,在旁邊等了半天的庫伯終於找著機會說話了。
“她們跟我們一起走嗎?”庫伯小聲問張曉。
“蘇宛晴會留下。”張曉一邊回答,一邊從旅行包裏拿出地圖書。
庫伯點點頭,沒有多問,轉而和張曉商量下船之後的事,“反正我們不需要大巴,到了鎮上,小車應該不難找。就是我們的東西有點多,還得回來一趟搬運物資,但願這些人到時候不要找我們麻煩。”
張曉想了想,“如果他們能搜集到足夠的食物,就不會動歪腦筋。一切還是等到了鎮上再說吧,現在情況不明朗,總之我們保持警惕。”
庫伯緊了緊手裏的步槍,“放心,你們休息吧。老規矩,晚上我盯著。”
張曉微微一笑,又和庫伯聊了幾句,方才翻開地圖書,開始查找沿途的港口小鎮。
船艙裏此刻已經通了電,不過天色已晚,大家都需要休息,所以隻留了一盞微弱的頂燈照明。對張曉而言,這點光線足矣,她順著地圖上的海岸線查看下來,發現符合條件的小鎮隻有一個名叫“林肯港”的地方。所謂符合條件,其一必須依海而建,其二必須位於下風口,除了林肯港,沒有別的選擇。
然而,這個小鎮卻未必是最理想的登陸地點,因為它太大了,就規模來說,更應該稱它為小型城市才恰當。林肯港不是無名之地,張曉從前略有耳聞,據她所知,這座港口小城和鬆樹穀基地旁的愛麗絲泉差不多,都是旅遊業比較發達的地方,估計人口數量也和愛麗絲泉不相上下,雖說林肯港周圍沒有十分出名的景點,但作為美麗的海濱城市,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已然足夠吸引眼球了。
張曉不過隨便翻了幾頁港口地圖,就發現街道兩旁酒店林立,大大小小的汽車旅館比比皆是。
事實上,林肯港的繁華並非僅僅建立在旅遊業上,它的漁業同樣發達,港口也不是擺設,倒是非常適合貨船停泊,但停在海裏是一回事,上岸就是另一回事了。盡管席卷過境的屍潮帶走了大部分喪屍,可喪屍這種生物畢竟缺乏組織紀律性,也不是設定好的電腦程序,總有這樣那樣的原因,導致小部分喪屍滯留城市,人口基數越大,滯留下來的喪屍就越多,危險係數自然越高。
想到這裏,張曉繞開林肯港,將目光移向地圖上的內陸小鎮,遺憾地發現,最近的內陸城鎮離海邊都有至少兩、三個小時的車程,如果步行的話,哪怕距離不是問題,沿途的危險卻是難以估計的,靠著兩條腿在布滿動物屍體和掉隊喪屍的荒郊野外穿行,簡直是活膩了的舉動。
沒辦法,這就是澳大利亞,大多數居民區都集中在沿海地帶,而西澳這邊則更為荒涼,連沿海小鎮都沒幾個,再以下風口為限,碩果僅存的,就隻剩林肯港了。
倘若回到東澳呢?張曉下意識地看了眼海灣對麵的地圖,果然繁華得多,粗略一掃便有好些個依海而建的小型居民區。不過,東澳有沒有形成對他們有利的屍潮很難說,如果喪屍都還盤踞在城鎮裏,這些小鎮仍然相當危險,而且一船人廢了老大的勁過海,經曆了這麽多波折,現在又折騰回去,車隊那群人未必願意,更何況對岸情況不明,貨船的燃料也不是無限的,確實沒充分理由冒險回頭。
看來,還是得打林肯港的主意。
張曉仔細梳理著城市地圖,想尋找最合理的登陸點和行進路線,腦子裏一刻也沒閑著,不少點子冒出來又被否決,然後又被新的點子替代。就這樣,不知過了多久,張曉終於合上地圖書,抬起頭來,揉了揉發酸的脖子,長舒了一口氣。
讓她略感意外的是,船艙裏居然醒著不少人,原本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的小會已經變成了集體會議,一半的車隊成員正圍著沙發或坐或站,小聲討論著什麽。連庫伯都抱著步槍擠在一旁湊熱鬧,盡管沒有發言的意思,但聽得聚精會神。
張曉知道,蘇珊剛才那番質疑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這些人嘴上指責她,心裏卻認同得很。今夜,長期醞釀在這支隊伍中的各種矛盾終於開始發酵,不管是艾利克斯的刻薄,還是麥克的大度,甚至她張曉的出現,都給車隊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他們總算真正意識到,生存的危機,不僅僅來自那些吃人的怪物。
下一步,這群人會何去何從,各種情緒發酵的結果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隻在他們的一念之間。
張曉對此沒有興趣,不過搖醒了睡著的蘇宛晴,讓她過去參與一下。自己則溜達到了二樓,想看看麥克那邊有什麽結論,畢竟這艘船的目的地不可能由她一個人決定。
船艙的二樓靜悄悄的,“臥室”大門緊閉,估計艾利克斯應該在裏麵。放了幾把折疊椅的“客廳”近乎漆黑一片,隻留了一盞小小的壁燈照明,昏暗的燈光下,光頭男的兒子和另一個小孩正被亞裔夫妻照料著酣然安睡,兩個大人見到張曉,衝她打了聲招呼,看她似乎是在找人,便指了指廚房的方向。
張曉點頭謝過,推開廚房移門,一股繚繞煙霧隨著光線傾瀉而出,熏得張曉眉頭直皺。
廚房麵積本來就不大,偏偏有個煙鬼在裏麵吞雲吐霧了大半個小時,弄得跟火災現場似的,開著抽油煙機都沒用。
“我們決定去林肯港,你有什麽看法?”不等張曉開口,麥克的聲音首先傳來。
“什麽時候?”張曉看著廚房櫃台上被拆掉的煙霧煙霧報警器,一陣腹誹。
“天亮以後吧。現在看不清航道,周圍又沒有照明,船上的定位係統也都失靈了,還是等天亮以後再走。”答話的是雷歐,他和麥克前後腳上樓,顯然一直在商議這些細節問題。
“林肯港北麵有個小碼頭。”張曉說。
“對,好像叫希爾德斯。”雷歐點頭附和,“距離林肯港十公裏,附近算是個小型社區吧。從那裏的碼頭登陸,如果運氣好的話,或許不必冒險進入林肯港的中心部分。”
話雖如此,張曉卻明白實際情況絕對沒這麽樂觀,所謂小型社區,不過是一個由十幾棟別墅組成的住宅區,因為距離林肯港很近,所以社區裏沒有任何店鋪,想要搜集足夠二十多人長期吃喝的食物,恐怕很難,更別提適合大隊人馬的車輛了。當然,一旦找到了車,他們倒也不必搜集太多物資,總之,在還沒抵達目的地以前,一切都是未知數。
但是對張曉而言,這個碼頭已然符合條件了,十多個家庭的住宅區,想找到一輛可以裝下三人一狗和四個收納箱的中型車,應該還是比較有希望的。至於車隊的需求,就不是她操心的事了。
隨後,張曉站在廚房門口和雷歐他們閑聊了兩句,便回到了一樓船艙裏。
不多時,麥克也下樓向眾人宣布了前往林肯港的計劃,並且詳細說明了原由。
人群中有人提出,能不能把貨船駛離碼頭一段距離,等屍潮自行散去後,他們再靠岸取回車輛,以免去四處奔波的風險。麥克表示,貨船燃料充足,與其在海上無所事事,不如去其它地方碰碰運氣,他們肯定不會盲目冒險,風險評估在合理範圍內才會登陸。再說喪屍什麽時候離開碼頭誰都說不準,坐吃山空絕不是明智的選擇。
就這樣,沒人再提出異議,大夥全盤接受了麥克的計劃。
做完這一切,麥克也沒閑著,又往三樓駕駛艙去了。路過甲板時,他向負責守夜的人了解了一下外麵的情況,得知長堤上的喪屍並無異動,但貨艙裏時不時會發出撞門和喊叫聲。水密性的貨艙鐵門是相當結實的,不管人還是喪屍都不可能撞得開,麥克隻是讓守夜的人繼續盯著,如果沒動靜了再通知他。
這難熬的一夜,便在各種聲音的連番上演中,磕磕絆絆的度過了。
“計劃不變,隻要能找到車,我就離開。”張曉直截了當地回答了兩個丫頭剛剛提出的問題。
“那我還能和你一起走嗎?”方小蕾小心翼翼地追問。
“你考慮清楚,跟我走未必是好事,人少同樣有危險。待在貨船上,至少不必擔心落腳的地方,那幾個男的戰鬥力不差,麥克的腦子也挺靈光,有他們在,車隊的生存幾率應該挺大。”張曉對方小蕾的要求不置可否,隻是講明了利害關係。
“既然如此,你為什麽不留下來呢?就因為艾利克斯嗎?”蘇宛晴搶過話頭,明顯有些焦慮,“艾利克斯現在都不怎麽露麵了,而且他鬥不過你,我們根本不用怕他。”
“我已經決定了。”張曉的語氣很淡,態度卻十分堅決,“遇上車隊本來就是巧合,當初隻是想過海而已,如果不是屍潮,早就該走了。”
蘇宛晴知道自己勸不動張曉,神色頓時暗了幾分,“我們好不容易再見麵,又要分開了……”
聽她這麽說,一旁的方小蕾脫口而出,“你可以跟我們一起走呀。”
話音剛落,方小蕾立刻後悔了,一臉窘迫地看著張曉,神情很是尷尬。這句話不該她問,她完全沒有資格向蘇宛晴提出邀請,可這麽多天相處下來,兩個小姑娘儼然已經成為了好姐妹,特別是方小蕾,聽不懂英文的她受了蘇宛晴很多照料,心中非常感激,如今意識到要和好姐妹分道揚鑣,方小蕾幾乎是條件反射地從嘴裏蹦出了那句話。
麵對方小蕾的越俎代庖,張曉倒也沒說什麽,反而靜靜的把蘇宛晴瞅著,似乎真在等她的答複。
蘇宛晴的視線穿過張曉的肩膀,停留在她身後一米遠的地方。牆角下,老頭魯克正歪著腦袋打盹,手裏還緊緊攥著那個肮髒破爛的獨眼布偶。
“不了,我還是留在車隊裏吧。”蘇宛晴仿佛下了極大的決心,艱難地搖了搖頭。
方小蕾順著她的目光看去,有些不解,“為了魯克大叔?你走了他一樣可以待在車隊裏呀,總會有人照顧他的吧。”
蘇宛晴苦笑,“除了我,魯克大叔在別人眼裏就是隱形人,如果我走了,肯定沒人管他了。”
方小蕾欲言又止,最終一聲不吭地低下頭去,不再言語,蘇宛晴一時間也陷入了沉默。
眼瞅著三個女人窩在角落裏開完了小會,在旁邊等了半天的庫伯終於找著機會說話了。
“她們跟我們一起走嗎?”庫伯小聲問張曉。
“蘇宛晴會留下。”張曉一邊回答,一邊從旅行包裏拿出地圖書。
庫伯點點頭,沒有多問,轉而和張曉商量下船之後的事,“反正我們不需要大巴,到了鎮上,小車應該不難找。就是我們的東西有點多,還得回來一趟搬運物資,但願這些人到時候不要找我們麻煩。”
張曉想了想,“如果他們能搜集到足夠的食物,就不會動歪腦筋。一切還是等到了鎮上再說吧,現在情況不明朗,總之我們保持警惕。”
庫伯緊了緊手裏的步槍,“放心,你們休息吧。老規矩,晚上我盯著。”
張曉微微一笑,又和庫伯聊了幾句,方才翻開地圖書,開始查找沿途的港口小鎮。
船艙裏此刻已經通了電,不過天色已晚,大家都需要休息,所以隻留了一盞微弱的頂燈照明。對張曉而言,這點光線足矣,她順著地圖上的海岸線查看下來,發現符合條件的小鎮隻有一個名叫“林肯港”的地方。所謂符合條件,其一必須依海而建,其二必須位於下風口,除了林肯港,沒有別的選擇。
然而,這個小鎮卻未必是最理想的登陸地點,因為它太大了,就規模來說,更應該稱它為小型城市才恰當。林肯港不是無名之地,張曉從前略有耳聞,據她所知,這座港口小城和鬆樹穀基地旁的愛麗絲泉差不多,都是旅遊業比較發達的地方,估計人口數量也和愛麗絲泉不相上下,雖說林肯港周圍沒有十分出名的景點,但作為美麗的海濱城市,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已然足夠吸引眼球了。
張曉不過隨便翻了幾頁港口地圖,就發現街道兩旁酒店林立,大大小小的汽車旅館比比皆是。
事實上,林肯港的繁華並非僅僅建立在旅遊業上,它的漁業同樣發達,港口也不是擺設,倒是非常適合貨船停泊,但停在海裏是一回事,上岸就是另一回事了。盡管席卷過境的屍潮帶走了大部分喪屍,可喪屍這種生物畢竟缺乏組織紀律性,也不是設定好的電腦程序,總有這樣那樣的原因,導致小部分喪屍滯留城市,人口基數越大,滯留下來的喪屍就越多,危險係數自然越高。
想到這裏,張曉繞開林肯港,將目光移向地圖上的內陸小鎮,遺憾地發現,最近的內陸城鎮離海邊都有至少兩、三個小時的車程,如果步行的話,哪怕距離不是問題,沿途的危險卻是難以估計的,靠著兩條腿在布滿動物屍體和掉隊喪屍的荒郊野外穿行,簡直是活膩了的舉動。
沒辦法,這就是澳大利亞,大多數居民區都集中在沿海地帶,而西澳這邊則更為荒涼,連沿海小鎮都沒幾個,再以下風口為限,碩果僅存的,就隻剩林肯港了。
倘若回到東澳呢?張曉下意識地看了眼海灣對麵的地圖,果然繁華得多,粗略一掃便有好些個依海而建的小型居民區。不過,東澳有沒有形成對他們有利的屍潮很難說,如果喪屍都還盤踞在城鎮裏,這些小鎮仍然相當危險,而且一船人廢了老大的勁過海,經曆了這麽多波折,現在又折騰回去,車隊那群人未必願意,更何況對岸情況不明,貨船的燃料也不是無限的,確實沒充分理由冒險回頭。
看來,還是得打林肯港的主意。
張曉仔細梳理著城市地圖,想尋找最合理的登陸點和行進路線,腦子裏一刻也沒閑著,不少點子冒出來又被否決,然後又被新的點子替代。就這樣,不知過了多久,張曉終於合上地圖書,抬起頭來,揉了揉發酸的脖子,長舒了一口氣。
讓她略感意外的是,船艙裏居然醒著不少人,原本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的小會已經變成了集體會議,一半的車隊成員正圍著沙發或坐或站,小聲討論著什麽。連庫伯都抱著步槍擠在一旁湊熱鬧,盡管沒有發言的意思,但聽得聚精會神。
張曉知道,蘇珊剛才那番質疑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這些人嘴上指責她,心裏卻認同得很。今夜,長期醞釀在這支隊伍中的各種矛盾終於開始發酵,不管是艾利克斯的刻薄,還是麥克的大度,甚至她張曉的出現,都給車隊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他們總算真正意識到,生存的危機,不僅僅來自那些吃人的怪物。
下一步,這群人會何去何從,各種情緒發酵的結果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隻在他們的一念之間。
張曉對此沒有興趣,不過搖醒了睡著的蘇宛晴,讓她過去參與一下。自己則溜達到了二樓,想看看麥克那邊有什麽結論,畢竟這艘船的目的地不可能由她一個人決定。
船艙的二樓靜悄悄的,“臥室”大門緊閉,估計艾利克斯應該在裏麵。放了幾把折疊椅的“客廳”近乎漆黑一片,隻留了一盞小小的壁燈照明,昏暗的燈光下,光頭男的兒子和另一個小孩正被亞裔夫妻照料著酣然安睡,兩個大人見到張曉,衝她打了聲招呼,看她似乎是在找人,便指了指廚房的方向。
張曉點頭謝過,推開廚房移門,一股繚繞煙霧隨著光線傾瀉而出,熏得張曉眉頭直皺。
廚房麵積本來就不大,偏偏有個煙鬼在裏麵吞雲吐霧了大半個小時,弄得跟火災現場似的,開著抽油煙機都沒用。
“我們決定去林肯港,你有什麽看法?”不等張曉開口,麥克的聲音首先傳來。
“什麽時候?”張曉看著廚房櫃台上被拆掉的煙霧煙霧報警器,一陣腹誹。
“天亮以後吧。現在看不清航道,周圍又沒有照明,船上的定位係統也都失靈了,還是等天亮以後再走。”答話的是雷歐,他和麥克前後腳上樓,顯然一直在商議這些細節問題。
“林肯港北麵有個小碼頭。”張曉說。
“對,好像叫希爾德斯。”雷歐點頭附和,“距離林肯港十公裏,附近算是個小型社區吧。從那裏的碼頭登陸,如果運氣好的話,或許不必冒險進入林肯港的中心部分。”
話雖如此,張曉卻明白實際情況絕對沒這麽樂觀,所謂小型社區,不過是一個由十幾棟別墅組成的住宅區,因為距離林肯港很近,所以社區裏沒有任何店鋪,想要搜集足夠二十多人長期吃喝的食物,恐怕很難,更別提適合大隊人馬的車輛了。當然,一旦找到了車,他們倒也不必搜集太多物資,總之,在還沒抵達目的地以前,一切都是未知數。
但是對張曉而言,這個碼頭已然符合條件了,十多個家庭的住宅區,想找到一輛可以裝下三人一狗和四個收納箱的中型車,應該還是比較有希望的。至於車隊的需求,就不是她操心的事了。
隨後,張曉站在廚房門口和雷歐他們閑聊了兩句,便回到了一樓船艙裏。
不多時,麥克也下樓向眾人宣布了前往林肯港的計劃,並且詳細說明了原由。
人群中有人提出,能不能把貨船駛離碼頭一段距離,等屍潮自行散去後,他們再靠岸取回車輛,以免去四處奔波的風險。麥克表示,貨船燃料充足,與其在海上無所事事,不如去其它地方碰碰運氣,他們肯定不會盲目冒險,風險評估在合理範圍內才會登陸。再說喪屍什麽時候離開碼頭誰都說不準,坐吃山空絕不是明智的選擇。
就這樣,沒人再提出異議,大夥全盤接受了麥克的計劃。
做完這一切,麥克也沒閑著,又往三樓駕駛艙去了。路過甲板時,他向負責守夜的人了解了一下外麵的情況,得知長堤上的喪屍並無異動,但貨艙裏時不時會發出撞門和喊叫聲。水密性的貨艙鐵門是相當結實的,不管人還是喪屍都不可能撞得開,麥克隻是讓守夜的人繼續盯著,如果沒動靜了再通知他。
這難熬的一夜,便在各種聲音的連番上演中,磕磕絆絆的度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