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遼邊境處,有宋土如同一根楔子釘在裏麵,這便是豐、麟、府三州。


    從黨項人立國起,宋夏雙方便圍繞這片地區,進行了長期的爭奪。


    確實文武並用,無所不用其極。


    因此,這片土地上伏屍無數,血流成河。


    麟州銀城,原知縣衙門外,團團圍了無數夏兵。


    其中一部三千夏兵,人馬皆包裹在鐵甲裏,看著十分雄壯。


    此乃西夏第一強兵鐵鷂子,傾其全國之力打造的重甲騎兵。


    另一部,從旗號上看,乃是擒生軍。


    李元昊稱帝建國,揀選軍中驍勇善戰之士十萬人組成,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戰時生擒敵軍為奴隸,故名擒生軍。


    鐵鷂子與擒生軍既出,西夏侵吞三州之地的意願,不言而喻。


    大堂主座上,一人笑道:“今日,終於拿下此處土地,全據黃河天險也!”


    堂內眾人齊齊跪下,道:“恭喜陛下,全據河套地區,實現國朝百年夙願。”


    主座上之人,乃是西夏國主李乾順。


    天安禮定元年(1086)七月,李乾順即帝位,時年僅3歲,成為西夏第四個皇帝。


    國主幼小,自有太後和國舅父輔政,隻是外戚勢大,不免大權旁落。


    永安二年(1099年),遼道宗看出梁太後擅權專恣,已經不得人心,不能給予支持,遂遣人至夏,鴆殺梁太後,命李乾順親政,時年16歲。


    至今,他在位接近四十年。


    說實話,他幹的還不錯。


    外息兵戈,內養民力,整頓吏治,使西夏的國力略有恢複。


    此次,夏帝禦駕親征,在明軍到達之前,搶占了三州並晉寧軍一部分,全據了黃河以西地區。


    如此,河套地區盡為西夏所有。


    不勞而獲的感覺,美滋滋!


    那邊,有宋臣起身道:“按照約定,我國以交出黃河以西地區,還請國主即刻發兵,攻打明賊。”


    說話的人,不是秦檜還能有誰。


    李乾順道:“貴使稍安勿躁,我國將士連日進兵,十分辛苦,總得養精蓄銳,才好與明國接戰。”


    秦檜道:“河東之地富饒,遠勝河西,國主取之,與西夏大有裨益,隻恐明賊站穩腳跟,國主再無機會也。”


    李乾順道:“貴使放心,明賊雖強,卻也不堪一擊。”


    他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表現的毫不在意,好似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其實心裏慌的一匹。


    兩萬人,一半騎兵,以有備擊無備,以有型攻無型,尚且付出了五百人的代價,才擊殺了一千明軍。


    而且,渡河明軍三千,有兩千在後續接應下退回。


    想到那鋪天蓋地的弩箭飛射,李乾順心驚膽戰。


    所以,他已經暗自決定見好就收,隻要明軍不打過來,西夏絕不主動啟釁。


    秦檜卻不能讓西夏人得了便宜還賣乖,隻道:“三州之地,乃是我國故土。


    明國自詡正統,定不會看著國主占據,若不趁其立足未穩主動出擊,待其大部兵來,怕是要失而複得。”


    趙宋把三州之地交出去,一方麵是為了收縮兵力,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挑動明夏爭端,爭取喘息之機。


    這是陽謀,明夏必然中計。


    對黨項人來說,河西之地乃是白得,幾乎沒費一點力氣。


    吞進口中的肥肉,如何舍得吐出去?


    對明國來說,他們以華夏正統自居,口號就是要解民於倒懸,能眼睜睜地看著黨項人入主中國土地?


    可以倒是可以,不過那樣一來,長期堅持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教育,怕是要直接崩塌。


    思想崩塌,軍心自然混亂,也就不要說什麽戰鬥力了。


    所以,明夏動武,已成必然。


    但是,李乾順心虛啊。


    從他記事起,西夏對宋朝動武,一直是一敗再敗,少有勝利。


    梁氏母黨為了鞏固權勢,不斷對趙宋用兵,十三年間多達五十餘次,戰果卻寥寥無幾。


    可能,五十萬大軍攻陷金明砦,就是梁氏的最大戰果了。


    待李乾順親政,恰逢趙佶重用蔡京等人,蔡京童貫為了邀功,不斷進擊西夏,把黨項人按著摩擦。


    直到宋將劉法受逼迫孤軍深入被圍殲,方才消停下來。


    所以,黨項人內心對趙宋還是頗為驚懼的。


    現如今,方明把趙宋按著摩擦,李乾順不認為明軍比宋軍好對付。


    不過,財帛動人心,李乾順不可能讓出河西的。


    沉吟片刻,李乾順說道:“遼帝已經傳來令旨,號令我國即刻退出三州之地,免得與明國爭端。


    朕停留在此,已經違抗旨意,實在不好主動進兵。


    當然,若明軍渡河來攻,我等也絕不手軟。”


    秦檜驚道:“遼主如何會下此等令旨?”


    李乾順道:“傳旨使者言,遼國與明國已經結成同盟,意欲會攻金國。


    貴使當知,金國凶猛,遼國不能抵擋,上京失陷,遼主當然想要收回,而實現這願望,uu看書 .uunsu 必然借助明軍之力。


    未免明軍借故拖延,便讓我國收兵,讓出三州。”


    秦檜驚駭。


    這條情報相當重要。


    明國與金國動武,力量分散,當然值得高興。


    然而與遼國結盟,卻又解放了明國更多的力量,亦是值得憂慮的事。


    看秦檜眼巴巴的模樣,李乾順道:“貴使放心,我國絕不把寸毫土地拱手讓人。”


    秦檜心事重重,卻隻能相信李乾順,又寒暄了一陣,提出告辭。


    他出來也有二十餘天了,再不回去,怕是地位要被張邦昌給取代了。


    李乾順也不挽留,著人送秦檜等人離開。


    宋使離開,李乾順問道:“明軍動向如何?”


    西夏樞密使曹價道:“稟陛下,明軍不斷增兵合河津,亦在聚集、打製船隻,渡河意圖明顯。”


    李乾順又問道:“可知明軍人數幾何?領兵者何人?”


    曹價道:“因大河阻隔,未知確實數量,從旗號可知,明帝方天定親至。”


    思忖片刻,李乾順道:“調撥一萬人馬至靜羌寨,嚴防明軍渡河。


    再令李至忠,嚴守豐州,另,從李良輔處調撥兩萬軍來此。”


    曹價應下,著人傳令。


    李乾順此來,兵分四路,齊頭並進。


    豐州統帥李至忠,領兵兩萬,府州統帥李良輔,領兵四萬,李乾順中軍,人馬四萬,另有一萬五千偏師出晉寧軍。


    合計十一萬五千餘人,算上動員的民夫,合稱三十萬。


    以西夏如今的國力來說,也算是傾盡全力了。


    不過,能不能賺,就看能不能守住這一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梁山終結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湖無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湖無水並收藏梁山終結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