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節反攻之戰
作為駐防上高、宜豐、萬載等前沿陣地的部隊,作為被第九戰區各位長官所看重的部隊,74軍顯然沒法置身事外,參戰不過就是早晚的事情。這一點,不僅是74軍的新任軍長王耀武心裏清楚,就是74軍轄下的軍官們也是心中有數。作為從羅店開始便一直衝殺在最前線,幾乎參與了華東華中所有大戰的74軍將士們並不害怕戰爭,相反,聽到鬼子殺上來的消息時,他們的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幹勁。
尤其是新任74軍軍長的王耀武,雖然部隊的整編才進行到一半,但他相信,手下的這支“鐵軍”有足夠的實力來應付這場硬仗。甚至在王耀武看來,如果74軍不是撤到上高一線休整,而是繼續留守高安的話,壓根就不會發生高安和祥符觀失守的事情,甚至如果奉新的鬼子敢分兵向西進攻的話,他們有極大的把握可以拿下奉新,重演一次萬家嶺圍殲106師團的好戲,至於南昌的日軍,有74軍卡著他們的咽喉,不打垮這支部隊,他們敢有進一步的行動?
可能是考慮到高安失守之後的不利局麵將影響整個長沙的防禦情況,這一次,戰區長官將74軍安排進了反攻高安的戰鬥序列之中,讓他們配合32軍一起重新將高安給拿回來。接到通知的獨立團上下,自然是反應不一,拿下高安鞏固外圍防線自然是好事,但宜豐這裏的防守怎麽辦?雖然有60軍的友軍在宜豐與奉新之間的結合部駐守,但60軍剛剛才丟了會埠,靠他們能不能守住宜豐?這裏可不比其他地方,現在的宜豐可是有著獨立團將士們的田產的,而且還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之中,這個時候要是被鬼子殺進了宜豐,守著一片荒田又有何用?
石頭對於這些弟兄們的想法自然很清楚,但軍令如山,假如上峰真要他們前去攻打高安,他總不能違抗軍令吧?
9月20日,軍部的作戰命令終於下達,而接到命令的石頭等人,直到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作為軍部直屬的獨立團,他們跟以前已經不一樣了。很簡單的例子,換作是以往,在74軍之中,58師雖然是俞軍長的起家老本,但實際上最能打的部隊是51師,而在51師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毫無疑問是302團,為了達到最佳的攻擊效果,各級上峰自然要將最能打的部隊派上前去,以期可以取得最佳的作戰效果,所以幾乎每一仗都是302團衝鋒在前,斷後阻敵。
但現在不一樣了,作為軍獨立團,作為王耀武手中的王牌部隊和最為倚仗的軍事力量,對於獨立團的使用將會格外的謹慎和小心,好鋼用在刀刃上,隻有在戰鬥最關鍵的時候,王耀武才會派他們出場,以達到一錘定音的效果。所以,即便這一次戰區的上官們對74軍報以極大的期望,但王耀武依舊沒有把獨立團排到作戰序列之中,而是讓57師前去給32軍以增援,另外讓駐防上高的51師151團(原151旅301團)作為預備隊。至於宜豐的獨立團,接到的命令是嚴密監視從會埠西進日軍的動向,衛護宜豐全境。至於高安一線的戰事,連提都沒有提及。
這倒不是王耀武自大,而是他這麽幾年的仗打下來,已經掌握了戰場上的關鍵。這種仗,根本不是兵力上的問題,要說兵力的話,32軍、58軍、60軍等部隊加起來不知道要超過日軍的106師團多少,就算日軍普遍戰力比國軍將士們高吧,但3倍於對方的兵力,肯定是有一戰之力的,哪怕就是做最壞的打算打不贏日軍,但也絕對可以給予日軍痛擊,打的他們膽寒。
21日晚,王耀武親臨前線指揮57師作戰,利用著夜色的掩護,57師將士朝高安方向展開了猛烈的進攻。此時距離74軍撤離高安已經有四個月的時間,這期間57師的整編已經完成,雖然人員方麵較之以往沒有增加,但因為縮編了作戰部隊,每個團的戰鬥力反而大大的提升了,三個主力步兵團分三路朝高安殺去,其攻擊的聲勢甚至還超過了其他部隊一個軍的兵力。57師本就是施中誠一手帶出來的精兵強將,士兵們基本上都是煙台人,他們有著山東人特有的優點,身材高大魁梧、誠懇好義、勤勞勇敢,由這些人組成的部隊,自然是打硬仗和血仗的好手,57師下轄的部隊每每作戰直到最後一兵一卒仍不放棄,也是源自於這些士兵們骨子裏麵的血性十足。
借著夜色的掩護,57師的突擊部隊一波波的衝擊著日軍的防線,黑夜作戰,火炮的威力被減弱到了最低,雙方短兵相接,寸土必爭。日軍雖然占據著高安有著防守的優勢,然而,高安這座小城幾經血戰,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別說是牢固的陣地了,就是一座像樣的房子都找不到,兩軍隻能在廢墟之中拚殺,為了兩軍戰略上的主動權爭搶著這片土地。日軍的輕重機槍瘋狂的掃射著,經過幾個月的整補,106師團除了更換了師團長、參謀長、旅團長等軍官之外,更是補足了兵員和武器彈藥。尤其是經過這一年多來的血戰,這支特設師團也是在戰爭中成長了不少,那些打了不少血仗的老兵們,已經大有常規師團的沉穩風範,麵對這種他們並不擅長的夜間作戰,依舊是利用著火力的優勢,封鎖著白天區劃出來的一片片區域,阻擊著敵人的前進。僅隻那種子彈密集飛舞的呼嘯聲,便足以讓一般的部隊生不出一絲的前進之心,更不要說頂著敵人如此猛烈的攻勢攻占對方的陣地了。
57師卻是在王耀武、施中誠、餘誠萬等長官的指揮下步步緊逼,他們各指揮一團,雖然短時間裏突破不了日軍的防線,卻也是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火力片刻也不敢停歇,一時間雙方陷入了僵持之中。國軍部隊雖然沒有取得什麽實質性的進展,卻也是給了高安的日軍極大的壓力,尤其是夜晚進攻,日軍根本不知道國軍部隊到底有多少,隻聽到四下裏都是喊殺之聲,到處都是槍炮聲,那種到處都是敵人的感覺,無疑讓他們背負了沉重的壓力。
就在57師這裏僵持不下的時候,一直沒有發動的32軍終於發力了。論起跟日軍相持正麵的能力,32軍顯然沒法跟74軍相比,甚至比起57師一個師也是自愧不如,這種差距在這種血腥的戰鬥中摻不得半點假,擺在麵前的事實就是,32軍短短幾天時間便丟了祥符觀和高安。但有57師的友軍部隊在正麵與日軍對拚,從旁輔助的32軍則是壓力大減,不需要他們跟日軍正麵對決,他們也是活躍了起來。
趁著高安的日軍被57師拖在那裏動彈不得,32軍仿效當初74軍的戰法夜渡錦江,從高安的側後發起了進攻,他們將攻擊的重點放在了祥符觀這個至今重要的連接點,想要合圍高安一線的日軍。
在高安一地,國軍與日軍之間相互之間糾纏了數月之久了,各處的地形地勢早已熟悉無比,打起仗來自然也是心中有數,尤其是差點被國軍圍殲在萬家嶺的106師團,對於後路的重視程度遠在其他部隊之上,在32軍渡江北上還沒有殺到祥符觀的時候,他們已經得到了消息,一時間不由戰意大減。
其實,在57師發起攻擊之前,106師已經從高安這裏抽調了一個旅團的兵力西進,以完成軍部布置下來的戰略部署,輕而易舉的拿下高安,證實了他們對於國軍部隊實力大減的猜測,這讓他們有了調整的餘地,以期在最短的時間裏達到作戰目的。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高安、會埠、祥符觀一線的部隊剛撤沒有多久,國軍部隊居然就組織起了反撲,而且讓日軍吃足了苦頭的74軍又出現在了戰場之上,這讓日軍大為難受,先前的撤兵舉動,在眼下看來著實有些冒失了。試想,假如尚有一個旅團的兵力在,32軍即便是強渡錦江,祥符觀也足夠安全,甚至還有極大的可能任借著工事和陣地的穩固給予這支部隊以重創,到時候國軍部隊再想拿回高安,可就難上加難了。
不過,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麽多的如果,尤其是行軍打仗更是變化莫測,一個判斷失誤就有可能引起全局的變化。就像如今尚在高安堅守的日軍106師團部隊,擺在他們麵前的選擇隻有兩個,要麽死守到底,一直在高安堅持到主力部隊達到作戰目的,回頭再來接應他們,要麽就是後撤,脫離被合圍的危險之後再想辦法!
日軍指揮官的最終選擇是後者,當他們得到渡江的敵軍數量之多遠超他們想象的消息之後,當即決定放棄高安撤到奉新一線繼續堅守。奉新跟高安不一樣,那裏被他們經營了好幾個月,陣地異常堅固,工事頗為完備,這也是當初反攻南昌時,國軍部隊在奉新一無所獲的原因。即便是如今一半的兵力已經西進,並且敵軍的數量比前一次還要多,他們仍舊有足夠的把握,堅守下去。
麵對著57師奮勇的進攻,日軍的撤退自然不容易,不得已,他們隻能選擇壁虎斷尾的方式,留下一個大隊的兵力邊打邊撤,以拖延足夠的時間讓主力脫離戰場,結果這部分兵力不到半個時辰便被57師全圍在茶子山一帶全部殲滅,與此同時,32軍的部隊也從祥符觀方向匯合了過來,與57師一起重建了高安防線。
作為駐防上高、宜豐、萬載等前沿陣地的部隊,作為被第九戰區各位長官所看重的部隊,74軍顯然沒法置身事外,參戰不過就是早晚的事情。這一點,不僅是74軍的新任軍長王耀武心裏清楚,就是74軍轄下的軍官們也是心中有數。作為從羅店開始便一直衝殺在最前線,幾乎參與了華東華中所有大戰的74軍將士們並不害怕戰爭,相反,聽到鬼子殺上來的消息時,他們的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幹勁。
尤其是新任74軍軍長的王耀武,雖然部隊的整編才進行到一半,但他相信,手下的這支“鐵軍”有足夠的實力來應付這場硬仗。甚至在王耀武看來,如果74軍不是撤到上高一線休整,而是繼續留守高安的話,壓根就不會發生高安和祥符觀失守的事情,甚至如果奉新的鬼子敢分兵向西進攻的話,他們有極大的把握可以拿下奉新,重演一次萬家嶺圍殲106師團的好戲,至於南昌的日軍,有74軍卡著他們的咽喉,不打垮這支部隊,他們敢有進一步的行動?
可能是考慮到高安失守之後的不利局麵將影響整個長沙的防禦情況,這一次,戰區長官將74軍安排進了反攻高安的戰鬥序列之中,讓他們配合32軍一起重新將高安給拿回來。接到通知的獨立團上下,自然是反應不一,拿下高安鞏固外圍防線自然是好事,但宜豐這裏的防守怎麽辦?雖然有60軍的友軍在宜豐與奉新之間的結合部駐守,但60軍剛剛才丟了會埠,靠他們能不能守住宜豐?這裏可不比其他地方,現在的宜豐可是有著獨立團將士們的田產的,而且還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之中,這個時候要是被鬼子殺進了宜豐,守著一片荒田又有何用?
石頭對於這些弟兄們的想法自然很清楚,但軍令如山,假如上峰真要他們前去攻打高安,他總不能違抗軍令吧?
9月20日,軍部的作戰命令終於下達,而接到命令的石頭等人,直到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作為軍部直屬的獨立團,他們跟以前已經不一樣了。很簡單的例子,換作是以往,在74軍之中,58師雖然是俞軍長的起家老本,但實際上最能打的部隊是51師,而在51師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毫無疑問是302團,為了達到最佳的攻擊效果,各級上峰自然要將最能打的部隊派上前去,以期可以取得最佳的作戰效果,所以幾乎每一仗都是302團衝鋒在前,斷後阻敵。
但現在不一樣了,作為軍獨立團,作為王耀武手中的王牌部隊和最為倚仗的軍事力量,對於獨立團的使用將會格外的謹慎和小心,好鋼用在刀刃上,隻有在戰鬥最關鍵的時候,王耀武才會派他們出場,以達到一錘定音的效果。所以,即便這一次戰區的上官們對74軍報以極大的期望,但王耀武依舊沒有把獨立團排到作戰序列之中,而是讓57師前去給32軍以增援,另外讓駐防上高的51師151團(原151旅301團)作為預備隊。至於宜豐的獨立團,接到的命令是嚴密監視從會埠西進日軍的動向,衛護宜豐全境。至於高安一線的戰事,連提都沒有提及。
這倒不是王耀武自大,而是他這麽幾年的仗打下來,已經掌握了戰場上的關鍵。這種仗,根本不是兵力上的問題,要說兵力的話,32軍、58軍、60軍等部隊加起來不知道要超過日軍的106師團多少,就算日軍普遍戰力比國軍將士們高吧,但3倍於對方的兵力,肯定是有一戰之力的,哪怕就是做最壞的打算打不贏日軍,但也絕對可以給予日軍痛擊,打的他們膽寒。
21日晚,王耀武親臨前線指揮57師作戰,利用著夜色的掩護,57師將士朝高安方向展開了猛烈的進攻。此時距離74軍撤離高安已經有四個月的時間,這期間57師的整編已經完成,雖然人員方麵較之以往沒有增加,但因為縮編了作戰部隊,每個團的戰鬥力反而大大的提升了,三個主力步兵團分三路朝高安殺去,其攻擊的聲勢甚至還超過了其他部隊一個軍的兵力。57師本就是施中誠一手帶出來的精兵強將,士兵們基本上都是煙台人,他們有著山東人特有的優點,身材高大魁梧、誠懇好義、勤勞勇敢,由這些人組成的部隊,自然是打硬仗和血仗的好手,57師下轄的部隊每每作戰直到最後一兵一卒仍不放棄,也是源自於這些士兵們骨子裏麵的血性十足。
借著夜色的掩護,57師的突擊部隊一波波的衝擊著日軍的防線,黑夜作戰,火炮的威力被減弱到了最低,雙方短兵相接,寸土必爭。日軍雖然占據著高安有著防守的優勢,然而,高安這座小城幾經血戰,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別說是牢固的陣地了,就是一座像樣的房子都找不到,兩軍隻能在廢墟之中拚殺,為了兩軍戰略上的主動權爭搶著這片土地。日軍的輕重機槍瘋狂的掃射著,經過幾個月的整補,106師團除了更換了師團長、參謀長、旅團長等軍官之外,更是補足了兵員和武器彈藥。尤其是經過這一年多來的血戰,這支特設師團也是在戰爭中成長了不少,那些打了不少血仗的老兵們,已經大有常規師團的沉穩風範,麵對這種他們並不擅長的夜間作戰,依舊是利用著火力的優勢,封鎖著白天區劃出來的一片片區域,阻擊著敵人的前進。僅隻那種子彈密集飛舞的呼嘯聲,便足以讓一般的部隊生不出一絲的前進之心,更不要說頂著敵人如此猛烈的攻勢攻占對方的陣地了。
57師卻是在王耀武、施中誠、餘誠萬等長官的指揮下步步緊逼,他們各指揮一團,雖然短時間裏突破不了日軍的防線,卻也是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火力片刻也不敢停歇,一時間雙方陷入了僵持之中。國軍部隊雖然沒有取得什麽實質性的進展,卻也是給了高安的日軍極大的壓力,尤其是夜晚進攻,日軍根本不知道國軍部隊到底有多少,隻聽到四下裏都是喊殺之聲,到處都是槍炮聲,那種到處都是敵人的感覺,無疑讓他們背負了沉重的壓力。
就在57師這裏僵持不下的時候,一直沒有發動的32軍終於發力了。論起跟日軍相持正麵的能力,32軍顯然沒法跟74軍相比,甚至比起57師一個師也是自愧不如,這種差距在這種血腥的戰鬥中摻不得半點假,擺在麵前的事實就是,32軍短短幾天時間便丟了祥符觀和高安。但有57師的友軍部隊在正麵與日軍對拚,從旁輔助的32軍則是壓力大減,不需要他們跟日軍正麵對決,他們也是活躍了起來。
趁著高安的日軍被57師拖在那裏動彈不得,32軍仿效當初74軍的戰法夜渡錦江,從高安的側後發起了進攻,他們將攻擊的重點放在了祥符觀這個至今重要的連接點,想要合圍高安一線的日軍。
在高安一地,國軍與日軍之間相互之間糾纏了數月之久了,各處的地形地勢早已熟悉無比,打起仗來自然也是心中有數,尤其是差點被國軍圍殲在萬家嶺的106師團,對於後路的重視程度遠在其他部隊之上,在32軍渡江北上還沒有殺到祥符觀的時候,他們已經得到了消息,一時間不由戰意大減。
其實,在57師發起攻擊之前,106師已經從高安這裏抽調了一個旅團的兵力西進,以完成軍部布置下來的戰略部署,輕而易舉的拿下高安,證實了他們對於國軍部隊實力大減的猜測,這讓他們有了調整的餘地,以期在最短的時間裏達到作戰目的。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高安、會埠、祥符觀一線的部隊剛撤沒有多久,國軍部隊居然就組織起了反撲,而且讓日軍吃足了苦頭的74軍又出現在了戰場之上,這讓日軍大為難受,先前的撤兵舉動,在眼下看來著實有些冒失了。試想,假如尚有一個旅團的兵力在,32軍即便是強渡錦江,祥符觀也足夠安全,甚至還有極大的可能任借著工事和陣地的穩固給予這支部隊以重創,到時候國軍部隊再想拿回高安,可就難上加難了。
不過,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麽多的如果,尤其是行軍打仗更是變化莫測,一個判斷失誤就有可能引起全局的變化。就像如今尚在高安堅守的日軍106師團部隊,擺在他們麵前的選擇隻有兩個,要麽死守到底,一直在高安堅持到主力部隊達到作戰目的,回頭再來接應他們,要麽就是後撤,脫離被合圍的危險之後再想辦法!
日軍指揮官的最終選擇是後者,當他們得到渡江的敵軍數量之多遠超他們想象的消息之後,當即決定放棄高安撤到奉新一線繼續堅守。奉新跟高安不一樣,那裏被他們經營了好幾個月,陣地異常堅固,工事頗為完備,這也是當初反攻南昌時,國軍部隊在奉新一無所獲的原因。即便是如今一半的兵力已經西進,並且敵軍的數量比前一次還要多,他們仍舊有足夠的把握,堅守下去。
麵對著57師奮勇的進攻,日軍的撤退自然不容易,不得已,他們隻能選擇壁虎斷尾的方式,留下一個大隊的兵力邊打邊撤,以拖延足夠的時間讓主力脫離戰場,結果這部分兵力不到半個時辰便被57師全圍在茶子山一帶全部殲滅,與此同時,32軍的部隊也從祥符觀方向匯合了過來,與57師一起重建了高安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