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才剛剛過去一分鍾,“暴風號”也毫無懸念地在炮火中前進了五千多公裏,進入以“地京的秘密”為圓心,半徑不到兩萬公裏的區域。
按照以戈林上將為首的uac人的想法,“暴風號”旅程的終點沒理由在這種尷尬的位置上。要麽遠離10萬公裏的危險區域,要麽幹脆抵近攻擊,拚個魚死網破。
但“暴風號”偏偏就在這個距離上停止了前進,在原地轉了個90度的彎,在半徑兩萬公裏的軌道上盤旋,既不向前,也不後退。
在這個距離上,側舷炮塔的射程夠不著,艦首主炮就算是對著要塞方向也同樣擊不穿r粒子護罩,“暴風號”除了被動挨打,成為無死角電磁軌道炮的移動靶,什麽事都做不了。
隻是洛雲曦偏偏就這麽做了,而且在她的指揮下,“暴風號”就像一顆衛星一樣繞行在“地京的秘密”半徑兩萬公裏的軌道上。
對於她來說,這麽做就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讓“暴風號”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
兩萬公裏對於2000mm無死角電磁軌道炮來說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射擊距離,炮彈從翻板下麵飛出,直到飛抵目標區域,頭尾隻需要7秒鍾時間。
7秒鍾對於個體巨大、轉向困難的戰艦來說,根本不夠時間做出正確的規避反應。
即便“暴風號”是由覺醒者駕駛的,首席駕駛員丹尼斯的“加速”能力可以幫助這艘戰艦超常規提速,確實可以避開對方的攻擊。但是以丹尼斯的精神力強度,最多隻能支持“暴風號”加速三次,三輪炮擊之後他就和普通駕駛員沒什麽區別。
而且事實上丹尼斯已經無法在這一戰當中使用三次“加速”,而是隻剩下最後的一次。之前的兩次已經在對抗戈林上將鏈式防禦的作戰當中消耗掉了,這會兒他的精神力根本還沒恢複過來。
當然,隨著哈格回到艦上,他也是具備為“暴風號”進行的超常規提速的候補駕駛員,還能再幫這艘戰艦規避個兩三次。但加起來也就隻能扛過四次炮擊而已,也就是支持四分鍾的戰鬥。
四分鍾時間對於“暴風號”來說,連飛出10萬公裏危險區都不夠。更不用說洛雲曦本就沒打算跑。
不過別忘了這會兒“暴風號”還處於光學隱形狀態,uac人隻能將攻擊的範圍設定在直徑500米的大致範圍之內,使得炮擊命中率大大下降,需要依靠“加速”來救命的次數不會很多。
然而“暴風號”因為是側麵向著“地京的秘密”,截麵積達到了最大化,是垂直方向的三倍之多。以電磁軌道炮三炮齊射的最大覆蓋範圍來計算,命中這艘隱形戰艦的幾率上升了不止三倍。
根據“暴風號”上係統的計算,此時“地京的秘密”這具加強版2000mm無死角電磁軌道炮的命中率差不多是五分之一的樣子,也就是平均每五分鍾就要進行一次“加速”規避。
五分鍾乘以四次,基本上意味著“暴風號”隻能在這個距離上堅持20分鍾左右,運氣不好可能熬不過15分鍾,運氣好也就是撐個半小時最多。
即便是這樣,這艘驅逐艦依然是堅定不移地堅持在半徑兩位公裏的位置,即不前進也不後退。
“暴風號”的這種行為在uac人看來簡直不可理喻,即便是個初次上戰場的菜鳥也不會做這種事。而戈林上將更加清楚,洛雲曦不可能犯這種無謂的錯誤,這隻能是執行某種戰術的需要。
然而這究竟是個什麽戰術,戈林上將想不明白。他雖然是人類第一名將,但這並不代表全知全能,總有一些他不知道的東西,比如覺醒者的能力。
在戰場上,未知才是最可怕的事情,這就意味著一切皆有可能發生。很多名將的一世英名就是毀於某一次的陰溝裏翻船,這都是血的教訓。
麵對這種反常的情況,戈林上將立刻意識到自己之前的判斷肯定有所疏漏。
如果“暴風號”不是攻擊要塞的主力,而是負責掩護或者配合的協同方,那麽真正的威脅將來自何處?
“複眼係統”覆蓋了整個l2空域,就算是一顆隕石飛過也會被捕捉到,就算另有隱形目標潛伏在側,也會被能量傳感器捕捉到行跡,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靠近“地京的秘密”。
簡單地分析過後,戈林上將終於想到了最不可能的那種可能性——攻擊將發生在要塞內部!
他第一時間接通整備室的通訊,“立刻對那架‘風暴’進行暴力破拆!不要再考慮整機回收的問題。”
然而他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整備室一方始終沉默。
於是戈林上將喚出操作界麵,簡單地按了幾個鍵之後,調出整備室的監控畫麵。監控探頭拍攝到的畫麵讓他的心沉到了穀底。
隻見本該被固定在支架上的“風暴”5號機已經不知所終,整備室裏的機械師以及研究人員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屍體大多是斷成兩截的,截斷麵已經炭化結焦,應該是被粒子光刀攻擊之後的現象。
整備室的大門被強行破開,留下一個20米高的破洞,一下子就讓戈林上將聯想到了5號機從那裏鑽出去的樣子。
這間整備室是屬於機動戰士研發部門的,事發時裏麵並沒有其他機體,自然也就沒有人能夠阻止大開殺戒的5號機。
當然,除非“死神”在這裏,否則就算有其他機師在也於事無補。再退一步,如果“死神”真在這裏,怕是在他還沒進入駕駛艙之前就會被擊殺。
不管怎麽說,曾經失去控製的5號機現在重啟了,雖然暫時不清楚對方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但是戈林上將知道自己從一開始就被愚弄了。
與此同時,在“暴風號”的艦橋裏,一個擁有水藍色頭發的身影正站在洛雲曦的身側,時不時地開口指導駕駛員做出規避動作。
毫無疑問,他是風宇!
(這章我居然寫了一晚上。)
按照以戈林上將為首的uac人的想法,“暴風號”旅程的終點沒理由在這種尷尬的位置上。要麽遠離10萬公裏的危險區域,要麽幹脆抵近攻擊,拚個魚死網破。
但“暴風號”偏偏就在這個距離上停止了前進,在原地轉了個90度的彎,在半徑兩萬公裏的軌道上盤旋,既不向前,也不後退。
在這個距離上,側舷炮塔的射程夠不著,艦首主炮就算是對著要塞方向也同樣擊不穿r粒子護罩,“暴風號”除了被動挨打,成為無死角電磁軌道炮的移動靶,什麽事都做不了。
隻是洛雲曦偏偏就這麽做了,而且在她的指揮下,“暴風號”就像一顆衛星一樣繞行在“地京的秘密”半徑兩萬公裏的軌道上。
對於她來說,這麽做就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讓“暴風號”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
兩萬公裏對於2000mm無死角電磁軌道炮來說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射擊距離,炮彈從翻板下麵飛出,直到飛抵目標區域,頭尾隻需要7秒鍾時間。
7秒鍾對於個體巨大、轉向困難的戰艦來說,根本不夠時間做出正確的規避反應。
即便“暴風號”是由覺醒者駕駛的,首席駕駛員丹尼斯的“加速”能力可以幫助這艘戰艦超常規提速,確實可以避開對方的攻擊。但是以丹尼斯的精神力強度,最多隻能支持“暴風號”加速三次,三輪炮擊之後他就和普通駕駛員沒什麽區別。
而且事實上丹尼斯已經無法在這一戰當中使用三次“加速”,而是隻剩下最後的一次。之前的兩次已經在對抗戈林上將鏈式防禦的作戰當中消耗掉了,這會兒他的精神力根本還沒恢複過來。
當然,隨著哈格回到艦上,他也是具備為“暴風號”進行的超常規提速的候補駕駛員,還能再幫這艘戰艦規避個兩三次。但加起來也就隻能扛過四次炮擊而已,也就是支持四分鍾的戰鬥。
四分鍾時間對於“暴風號”來說,連飛出10萬公裏危險區都不夠。更不用說洛雲曦本就沒打算跑。
不過別忘了這會兒“暴風號”還處於光學隱形狀態,uac人隻能將攻擊的範圍設定在直徑500米的大致範圍之內,使得炮擊命中率大大下降,需要依靠“加速”來救命的次數不會很多。
然而“暴風號”因為是側麵向著“地京的秘密”,截麵積達到了最大化,是垂直方向的三倍之多。以電磁軌道炮三炮齊射的最大覆蓋範圍來計算,命中這艘隱形戰艦的幾率上升了不止三倍。
根據“暴風號”上係統的計算,此時“地京的秘密”這具加強版2000mm無死角電磁軌道炮的命中率差不多是五分之一的樣子,也就是平均每五分鍾就要進行一次“加速”規避。
五分鍾乘以四次,基本上意味著“暴風號”隻能在這個距離上堅持20分鍾左右,運氣不好可能熬不過15分鍾,運氣好也就是撐個半小時最多。
即便是這樣,這艘驅逐艦依然是堅定不移地堅持在半徑兩位公裏的位置,即不前進也不後退。
“暴風號”的這種行為在uac人看來簡直不可理喻,即便是個初次上戰場的菜鳥也不會做這種事。而戈林上將更加清楚,洛雲曦不可能犯這種無謂的錯誤,這隻能是執行某種戰術的需要。
然而這究竟是個什麽戰術,戈林上將想不明白。他雖然是人類第一名將,但這並不代表全知全能,總有一些他不知道的東西,比如覺醒者的能力。
在戰場上,未知才是最可怕的事情,這就意味著一切皆有可能發生。很多名將的一世英名就是毀於某一次的陰溝裏翻船,這都是血的教訓。
麵對這種反常的情況,戈林上將立刻意識到自己之前的判斷肯定有所疏漏。
如果“暴風號”不是攻擊要塞的主力,而是負責掩護或者配合的協同方,那麽真正的威脅將來自何處?
“複眼係統”覆蓋了整個l2空域,就算是一顆隕石飛過也會被捕捉到,就算另有隱形目標潛伏在側,也會被能量傳感器捕捉到行跡,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靠近“地京的秘密”。
簡單地分析過後,戈林上將終於想到了最不可能的那種可能性——攻擊將發生在要塞內部!
他第一時間接通整備室的通訊,“立刻對那架‘風暴’進行暴力破拆!不要再考慮整機回收的問題。”
然而他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整備室一方始終沉默。
於是戈林上將喚出操作界麵,簡單地按了幾個鍵之後,調出整備室的監控畫麵。監控探頭拍攝到的畫麵讓他的心沉到了穀底。
隻見本該被固定在支架上的“風暴”5號機已經不知所終,整備室裏的機械師以及研究人員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屍體大多是斷成兩截的,截斷麵已經炭化結焦,應該是被粒子光刀攻擊之後的現象。
整備室的大門被強行破開,留下一個20米高的破洞,一下子就讓戈林上將聯想到了5號機從那裏鑽出去的樣子。
這間整備室是屬於機動戰士研發部門的,事發時裏麵並沒有其他機體,自然也就沒有人能夠阻止大開殺戒的5號機。
當然,除非“死神”在這裏,否則就算有其他機師在也於事無補。再退一步,如果“死神”真在這裏,怕是在他還沒進入駕駛艙之前就會被擊殺。
不管怎麽說,曾經失去控製的5號機現在重啟了,雖然暫時不清楚對方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但是戈林上將知道自己從一開始就被愚弄了。
與此同時,在“暴風號”的艦橋裏,一個擁有水藍色頭發的身影正站在洛雲曦的身側,時不時地開口指導駕駛員做出規避動作。
毫無疑問,他是風宇!
(這章我居然寫了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