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恢複更新預熱,天理之外,正宗的茅山故事,回來了,不再用任何水文湊數。當然了,一些常識偶爾科普,不過完全免費。
希望大家關注天理之外。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乃是五氣,比喻為五種物質,乃形象描述。五氣乃是根本。
萬物從一開始,一分為二,畫為“-”和“――”,即陰陽兩儀,陰陽又是根本。
陰陽對應季節就是夏、冬。陰陽兩儀分為四象,即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對應1、3、2、4,陽為單,陰為雙。
太陽,少陽對應1、3,太陰,少陰對應2、4。
太陽為1,少陽為3,太陰為2,少陰為4。太陽對應太陽,太陰對應月亮。太陽為至陽純剛之氣,月亮為至陰純柔之氣。少陽為木,太陽為火,少陰為金,太陰為水,對應四季為木春,火夏,秋金,冬水。夏的陽氣至明,故太陽為夏火,木春為少陽
陽極而陰,陰極而陽。1為陽氣之始,2為陰氣之始才對,故剛才的太陽為1,太陰為2,是錯誤的要修正,故太陽轉為陰之始為2,相應的火也為2,太陰轉為陽之始為1,相應的水也為1,故水1,火2,木3,金4。
順生逆克,在中醫裏,氣順則百病除,氣逆則百病生,當然順生逆克,其實犯了循環論證。春夏秋冬,自然之順序也,1234,數之順序也,順則符合自然規律,故順生,違反自然規律則亡,故逆克。金木水火,春夏秋冬皆氣也,由春而夏,由夏而秋,氣之流動也,自然之規律也,不可違反也,違反則自取滅亡。順生,由春而夏,故木生火,由秋而冬,故金生水,由夏而秋,是不是火生金?否也,由春而夏,陽氣漸旺上升,由秋而冬,陰氣漸旺下降。陽主升,陰主降。升降是符合陰陽學說的,升為陽,降為陰,故陽上陰下,陰陽是二氣,不是形式,氣之流動,變化莫測,唯有軌跡可尋。
由夏而秋,因為有個陽極而陰,陰極而陽,陰陽轉換,故不可火生金,而有個中間轉換的樞紐,名之為土,土在中間,至此五行全,由此可見,陽極而陰,陰極而陽,也不是說變就變,而有個變化的過程,因為火為太陽,變成的是陰之始,但接下來的金是少陰,不是陰之始,由陰之始到少陰,肯定有個過程,故先火生土,土再生金,而且是由陽變陰,陽主生,而陰主亡,陽主進,陰主退,順主陽,逆主陰,故由火到金才有火生土,土生金,而由水到木,隻有水生木,無中間土的轉送。火變金,全賴土之功,陽變陰,本為逆,因為有了土,就火生土,土生金,順生了,陰變陽,本來就是順,故水生木。這就是五行相生的原理,五行相克一樣的道理。中醫辨五行,就是辯五氣,五行就是五氣,推理五行就是辨識五氣的流動軌跡。
再來與數相聯係,土自然對應5,由此數發展為五個,12345。mianhuatang.info五行再分陰陽,注意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陽可再分陰陽,陰也可再分陰陽,故陽木,陰木,陽火,陰火,陽金,陰金,陽、水,陰、水,陽土,陰土,共十個,用數表示是1234567890,這隻是其順序數,即自然數。12345是有氣的內涵的,故為了區別,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來表示(陽木,陰木,陽火,陰火,陽金,陰金,陽、水,陰、水,陽土,陰土)十氣,故十幹就是十氣,由此五氣發展為十氣,甲陽木,乙陰木,丙陽火,丁陰火,庚陽金,辛陰金,壬陽、水,癸陰、水,戊陽土,己陰土。12345為陽,67890為陰,12345為生數,67890為成數,有生數,才有成數,67890是由12345變來的。12345對應水火木金土,67890也對應水火木金土,12345為陽,67890為陰,故甲陽木3,乙陰木8,丙陽火2,丁陰火7,庚陽金4,辛陰金9,壬陽、水1,癸陰、水6,戊陽土5,己陰土0,1234567890,是由陰陽五行變化來的。
再舉例說明數可以計算,1+1=2,一畫再加一畫,就是兩個一陽變為太陽,一陽為1,太陽為2,故1+1=2,同樣,1+2=3,2為太陽,陽極而陰,變為陰之始,變為動,動為陽,在上,故一陽加太陽,相當於一陽加太陰,剛好為震卦3。
十幹為十氣,剛好圍成一個圓圈,(春夏秋冬就是一個圓圈了,就是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產生的),但這裏的圓圈並不隻是因為地球圍繞太陽轉時是個圓,而是認為氣之流動的形式就是平滑線,因為要周而複始,故為圓,因為氣產生於天體運行,沒有地球自轉和公轉,就沒有白天黑夜,沒有春夏秋冬,就沒有陰陽五行,故幹又稱為天幹。
地支由來相對簡單的多,因為陰陽產生了八卦四象,六十四卦,還可以接著往下推,2的n次方個卦,相當於用2進製來計算世間的萬事萬物,陰陽分為兩類,四象分為四類,八卦分為八類,64卦分為64類,以致劃分無窮。古人分到64卦,已足夠用矣。先天八卦圖,幹在上代表天,坤在下代表地,幹到坤六種變化,坤到幹六種變化,即十二消息卦,這12種變化剛好為一周,即一日,或一年,故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日為自轉,年為公轉。這12種變化古人用地支表示,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12種變化也是氣的12種變化,故12地支就是12氣。天幹十氣,也是在一天之中,或一年中變化,故隻有年、日有幹支紀法,月時沒有,月時的幹支由年月幹支推出。年有12變化,故年有12月,日有12變化,日有12時,現在發展為24時。地支為12氣,天幹為10氣,天幹為主導,故12地支可轉換為10天幹,10天幹就是陰陽五行,故12地支也是陰陽五行,可以用數來計算。一年之中,月亮的圓缺可不是剛好12次,月亮的圓缺用初一、初二來記錄,那年12氣的變化用什麽來表記呢,就是24節氣,每一個節就是氣的轉換點,每過了一個節才是一個新月的開始,這裏的月不是月亮,而是12地支對應的12月。故計算地支氣的變化時,要用節來區別。12地支也可分陰陽,就變成24節氣,每一個節氣裏氣前為陽,氣後為陰。可以接著變化下去,24變36,變48,變60,變72,以至變化無窮。12地支氣和10天幹氣是不同的,10天幹氣是陰陽兩儀變化而來的,與地球的轉動沒有關係。而12地支氣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引起的,故稱為地支,和地球有關,和大地的位置有關,和大地的方位有關,12地支有方位,10天幹沒有方位,知道年有12變化,日有12變化,必然知道地球有自轉,但不知道公轉,認為太陽圍繞地球轉動。
渾沌初起之狀為一,為圓球狀,分為陰陽,故天幹之氣彌漫天地,無處不在,到處都有陰陽,像個實心圓球,故天圓。12消息卦也可以圍成一個圓圈,但是有圓心,從圓心出發,畫出12線,圓均分為12份,12地支代表12方位,圓為大地的平麵圖,故地方。結合起來,就是天圓地方,方是方位的意思。古人把由眾多星體組成的茫茫宇宙稱為“天”,把立足其間賴以生存的田土稱為“地”,由於日月等天體都是在周而複始、永無休止地運動,好似一個閉合的圓周無始無終;而大地卻靜悄悄地在那裏承載著我們,恰如一個方形的物體靜止穩定,於是“天圓地方”的概念便由此產生。這裏的方是平穩的意思。而四平八穩都是根據地支代表方位而來的。12地支代表12方位,支可以轉化為幹,故幹也有方位,木東,火南,金西,水北,幹和卦的關係很緊密,故八卦可以納幹支。
五行與太極
金為陰(陽、柔、剛),水、木為陽(陰、剛、柔),相生、相克能相輔,剛柔結合能協和,剛柔結合,相控相補。
水為陰(陽、柔、剛),木、火為陽(陰、剛、柔),相生、相克能相輔,剛柔結合能協和,剛柔結合,相控相補。
木為陰(陽、柔、剛),火、土為陽(陰、剛、柔),相生、相克能相輔,剛柔結合能協和,剛柔結合,相控相補。
火為陰(陽、柔、剛),土、金為陽(陰、剛、柔),相生、相克能相輔,剛柔結合能協和,剛柔結合,相控相補。
土為陰(陽、柔、剛),金、水為陽(陰、剛、柔),相生、相克能相輔,剛柔結合能協和,剛柔結合,相控相補。
屬性及歸類
(1)五行屬性及歸類方法
五行學說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其主要的思維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據事物的不同性質、作用和形態,采用”比象取類”的方法,將事物或現象分為五大類,分別歸屬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並根據五行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規律,說明各類事物或現象的聯係和變化。在醫學方麵則籍以闡明人體髒腑組織之間在生理和病理上的複雜關係,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的密切關係。
原始的五行物質元素說,上升為五行學說之後,基本上已經不是單純的指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作為事物屬性的抽象概念來應用。五行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即”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意思是說,木具有生發、條達之特性;火具有炎熱、向上之特性;金具有斂肅、變革之特性;水具有滋潤、向下之特性。為此,根據上述特性,采用”比象取類”方法,便把需要說明的事物或現象,樸素地分成了五大類,將相似屬性的每類事物或現象,分別歸屬於五行之中,並在五行屬性歸類的基礎上,運用五行生克規律,以闡釋或推演事物或現象的複雜聯係和變化。
(2)五行屬性歸類
曆代醫家為了說明人體內外的整體性和複雜性,亦把人體的髒腑組織、生理活動、病理反應,以及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廣泛地聯係。
(1)以五行之特性,說明五髒之功能。如木性生發條達,肝性喜條達而主疏泄;水性滋潤下行,腎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屬木、腎主水,其它髒腑亦是如此。
(2)形成了以五髒為主體,外應五方、五季、五氣等,內聯五髒、五官、形體、情誌等的五個功能活動係統。
(3)此五個功能活動係統,說明了人體的內環境與外在自然環境之間也存在著對立統一的聯係,如春屬木,肝氣旺於春,春天多風等。在內則肝與膽相表裏,開竅於目,主筋,主怒,在病理上易於化風等。
應當指出上述是該表橫的聯係,若從縱的方麵來看,則表示此五類事物或現象之間具有相生相克和製化勝複的關係。
(3)五行歸類的意義
五行屬性歸類,主要用於概括人體及其與自然界多種事物或現象在屬性上的某些內在聯係。例如以五行特點來比象說明五髒之某些生理功能特點:如木性條達曲直,有生發之特點,而肝性柔和舒暢且主疏泄,又主升發之氣,故肝屬木;火為陽熱之象,有上炎之性,而心為陽髒主動,心陽有溫煦作用,故心屬火;土為萬物之母,有生化、長養萬物之特性,而脾能運化水穀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故脾屬土;金有清肅,收斂特性,而肺主呼吸,主肅降,故肺屬金;水有濕潤下行之特性,而腎能藏精,主人體水液代謝之調節並能使廢水下行排出體外,故腎主水。
中醫學把人與自然的這種關係稱之為”天人相應”,五行學說則把人體髒腑形體和自然界相類似的有關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係統,從而說明人體五髒係統和自然界同類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通應、相互影響的關係。而且係統與係統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和相互製約的關係,從而說明髒腑間客觀存在的某些生理聯係,用以解釋某些病理現象,並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例如,脾屬土,故與五官之”口”、情誌之”思”以及季節之”長夏”、氣候之”濕”,不僅存在著某些生理上的內在聯係,而且在病理上也能得到某些反映和驗證。如口甜,可反映脾濕蘊盛等。
五行的基本規律
五行的相乘、相侮
相乘與相侮,是五行關係在某種因素作用影響下所產生的反常現象。乘,即乘虛侵襲。侮,即恃強淩弱。相乘,即相克的太過,超過了正常製約的力量,從而使五行係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的協調。此種反常現象的產生,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襲者乘其虛而淩其弱。二是乘襲者亢極,不受它行製約,恃其強而襲其應克之行。
應當說明,”相克”與”相乘”是有區別的,相克是正常情況下的製約關係;相乘則是正常製約關係遭到破壞以後的過度克伐,是反常現象。在人體,則前者是生理狀態,後者則為病理狀態。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係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協調的另一種表現。同樣也有兩種情況:一是被克者亢極,不受製約,反而欺侮克者。如金應克木,若木氣亢極,不受金製,反而侮金,即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氣虛衰,則木因其衰而侮金,即為木侮金(衰)。
所以說:”氣有餘,則製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即是說,五行若某一行之氣太過,則對其所勝(我克)之行過度製約,而發生相乘。而對其所不勝(克我)之行發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氣不足,則克我之行必過度製約而乘之。而己所勝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臨床所見的支氣管擴張病證,病位在肺,每因肝氣鬱結,氣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見咳血,則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鬱氣滯,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則為木鬱乘土。濕熱型高血壓,多因濕熱困脾,引發肝失疏泄,肝陽亢逆,則為土侮木。至於金乘木(虛)證候,臨床則為少見。
希望大家關注天理之外。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乃是五氣,比喻為五種物質,乃形象描述。五氣乃是根本。
萬物從一開始,一分為二,畫為“-”和“――”,即陰陽兩儀,陰陽又是根本。
陰陽對應季節就是夏、冬。陰陽兩儀分為四象,即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對應1、3、2、4,陽為單,陰為雙。
太陽,少陽對應1、3,太陰,少陰對應2、4。
太陽為1,少陽為3,太陰為2,少陰為4。太陽對應太陽,太陰對應月亮。太陽為至陽純剛之氣,月亮為至陰純柔之氣。少陽為木,太陽為火,少陰為金,太陰為水,對應四季為木春,火夏,秋金,冬水。夏的陽氣至明,故太陽為夏火,木春為少陽
陽極而陰,陰極而陽。1為陽氣之始,2為陰氣之始才對,故剛才的太陽為1,太陰為2,是錯誤的要修正,故太陽轉為陰之始為2,相應的火也為2,太陰轉為陽之始為1,相應的水也為1,故水1,火2,木3,金4。
順生逆克,在中醫裏,氣順則百病除,氣逆則百病生,當然順生逆克,其實犯了循環論證。春夏秋冬,自然之順序也,1234,數之順序也,順則符合自然規律,故順生,違反自然規律則亡,故逆克。金木水火,春夏秋冬皆氣也,由春而夏,由夏而秋,氣之流動也,自然之規律也,不可違反也,違反則自取滅亡。順生,由春而夏,故木生火,由秋而冬,故金生水,由夏而秋,是不是火生金?否也,由春而夏,陽氣漸旺上升,由秋而冬,陰氣漸旺下降。陽主升,陰主降。升降是符合陰陽學說的,升為陽,降為陰,故陽上陰下,陰陽是二氣,不是形式,氣之流動,變化莫測,唯有軌跡可尋。
由夏而秋,因為有個陽極而陰,陰極而陽,陰陽轉換,故不可火生金,而有個中間轉換的樞紐,名之為土,土在中間,至此五行全,由此可見,陽極而陰,陰極而陽,也不是說變就變,而有個變化的過程,因為火為太陽,變成的是陰之始,但接下來的金是少陰,不是陰之始,由陰之始到少陰,肯定有個過程,故先火生土,土再生金,而且是由陽變陰,陽主生,而陰主亡,陽主進,陰主退,順主陽,逆主陰,故由火到金才有火生土,土生金,而由水到木,隻有水生木,無中間土的轉送。火變金,全賴土之功,陽變陰,本為逆,因為有了土,就火生土,土生金,順生了,陰變陽,本來就是順,故水生木。這就是五行相生的原理,五行相克一樣的道理。中醫辨五行,就是辯五氣,五行就是五氣,推理五行就是辨識五氣的流動軌跡。
再來與數相聯係,土自然對應5,由此數發展為五個,12345。mianhuatang.info五行再分陰陽,注意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陽可再分陰陽,陰也可再分陰陽,故陽木,陰木,陽火,陰火,陽金,陰金,陽、水,陰、水,陽土,陰土,共十個,用數表示是1234567890,這隻是其順序數,即自然數。12345是有氣的內涵的,故為了區別,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來表示(陽木,陰木,陽火,陰火,陽金,陰金,陽、水,陰、水,陽土,陰土)十氣,故十幹就是十氣,由此五氣發展為十氣,甲陽木,乙陰木,丙陽火,丁陰火,庚陽金,辛陰金,壬陽、水,癸陰、水,戊陽土,己陰土。12345為陽,67890為陰,12345為生數,67890為成數,有生數,才有成數,67890是由12345變來的。12345對應水火木金土,67890也對應水火木金土,12345為陽,67890為陰,故甲陽木3,乙陰木8,丙陽火2,丁陰火7,庚陽金4,辛陰金9,壬陽、水1,癸陰、水6,戊陽土5,己陰土0,1234567890,是由陰陽五行變化來的。
再舉例說明數可以計算,1+1=2,一畫再加一畫,就是兩個一陽變為太陽,一陽為1,太陽為2,故1+1=2,同樣,1+2=3,2為太陽,陽極而陰,變為陰之始,變為動,動為陽,在上,故一陽加太陽,相當於一陽加太陰,剛好為震卦3。
十幹為十氣,剛好圍成一個圓圈,(春夏秋冬就是一個圓圈了,就是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產生的),但這裏的圓圈並不隻是因為地球圍繞太陽轉時是個圓,而是認為氣之流動的形式就是平滑線,因為要周而複始,故為圓,因為氣產生於天體運行,沒有地球自轉和公轉,就沒有白天黑夜,沒有春夏秋冬,就沒有陰陽五行,故幹又稱為天幹。
地支由來相對簡單的多,因為陰陽產生了八卦四象,六十四卦,還可以接著往下推,2的n次方個卦,相當於用2進製來計算世間的萬事萬物,陰陽分為兩類,四象分為四類,八卦分為八類,64卦分為64類,以致劃分無窮。古人分到64卦,已足夠用矣。先天八卦圖,幹在上代表天,坤在下代表地,幹到坤六種變化,坤到幹六種變化,即十二消息卦,這12種變化剛好為一周,即一日,或一年,故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日為自轉,年為公轉。這12種變化古人用地支表示,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12種變化也是氣的12種變化,故12地支就是12氣。天幹十氣,也是在一天之中,或一年中變化,故隻有年、日有幹支紀法,月時沒有,月時的幹支由年月幹支推出。年有12變化,故年有12月,日有12變化,日有12時,現在發展為24時。地支為12氣,天幹為10氣,天幹為主導,故12地支可轉換為10天幹,10天幹就是陰陽五行,故12地支也是陰陽五行,可以用數來計算。一年之中,月亮的圓缺可不是剛好12次,月亮的圓缺用初一、初二來記錄,那年12氣的變化用什麽來表記呢,就是24節氣,每一個節就是氣的轉換點,每過了一個節才是一個新月的開始,這裏的月不是月亮,而是12地支對應的12月。故計算地支氣的變化時,要用節來區別。12地支也可分陰陽,就變成24節氣,每一個節氣裏氣前為陽,氣後為陰。可以接著變化下去,24變36,變48,變60,變72,以至變化無窮。12地支氣和10天幹氣是不同的,10天幹氣是陰陽兩儀變化而來的,與地球的轉動沒有關係。而12地支氣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引起的,故稱為地支,和地球有關,和大地的位置有關,和大地的方位有關,12地支有方位,10天幹沒有方位,知道年有12變化,日有12變化,必然知道地球有自轉,但不知道公轉,認為太陽圍繞地球轉動。
渾沌初起之狀為一,為圓球狀,分為陰陽,故天幹之氣彌漫天地,無處不在,到處都有陰陽,像個實心圓球,故天圓。12消息卦也可以圍成一個圓圈,但是有圓心,從圓心出發,畫出12線,圓均分為12份,12地支代表12方位,圓為大地的平麵圖,故地方。結合起來,就是天圓地方,方是方位的意思。古人把由眾多星體組成的茫茫宇宙稱為“天”,把立足其間賴以生存的田土稱為“地”,由於日月等天體都是在周而複始、永無休止地運動,好似一個閉合的圓周無始無終;而大地卻靜悄悄地在那裏承載著我們,恰如一個方形的物體靜止穩定,於是“天圓地方”的概念便由此產生。這裏的方是平穩的意思。而四平八穩都是根據地支代表方位而來的。12地支代表12方位,支可以轉化為幹,故幹也有方位,木東,火南,金西,水北,幹和卦的關係很緊密,故八卦可以納幹支。
五行與太極
金為陰(陽、柔、剛),水、木為陽(陰、剛、柔),相生、相克能相輔,剛柔結合能協和,剛柔結合,相控相補。
水為陰(陽、柔、剛),木、火為陽(陰、剛、柔),相生、相克能相輔,剛柔結合能協和,剛柔結合,相控相補。
木為陰(陽、柔、剛),火、土為陽(陰、剛、柔),相生、相克能相輔,剛柔結合能協和,剛柔結合,相控相補。
火為陰(陽、柔、剛),土、金為陽(陰、剛、柔),相生、相克能相輔,剛柔結合能協和,剛柔結合,相控相補。
土為陰(陽、柔、剛),金、水為陽(陰、剛、柔),相生、相克能相輔,剛柔結合能協和,剛柔結合,相控相補。
屬性及歸類
(1)五行屬性及歸類方法
五行學說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其主要的思維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據事物的不同性質、作用和形態,采用”比象取類”的方法,將事物或現象分為五大類,分別歸屬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並根據五行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規律,說明各類事物或現象的聯係和變化。在醫學方麵則籍以闡明人體髒腑組織之間在生理和病理上的複雜關係,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的密切關係。
原始的五行物質元素說,上升為五行學說之後,基本上已經不是單純的指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作為事物屬性的抽象概念來應用。五行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即”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意思是說,木具有生發、條達之特性;火具有炎熱、向上之特性;金具有斂肅、變革之特性;水具有滋潤、向下之特性。為此,根據上述特性,采用”比象取類”方法,便把需要說明的事物或現象,樸素地分成了五大類,將相似屬性的每類事物或現象,分別歸屬於五行之中,並在五行屬性歸類的基礎上,運用五行生克規律,以闡釋或推演事物或現象的複雜聯係和變化。
(2)五行屬性歸類
曆代醫家為了說明人體內外的整體性和複雜性,亦把人體的髒腑組織、生理活動、病理反應,以及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廣泛地聯係。
(1)以五行之特性,說明五髒之功能。如木性生發條達,肝性喜條達而主疏泄;水性滋潤下行,腎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屬木、腎主水,其它髒腑亦是如此。
(2)形成了以五髒為主體,外應五方、五季、五氣等,內聯五髒、五官、形體、情誌等的五個功能活動係統。
(3)此五個功能活動係統,說明了人體的內環境與外在自然環境之間也存在著對立統一的聯係,如春屬木,肝氣旺於春,春天多風等。在內則肝與膽相表裏,開竅於目,主筋,主怒,在病理上易於化風等。
應當指出上述是該表橫的聯係,若從縱的方麵來看,則表示此五類事物或現象之間具有相生相克和製化勝複的關係。
(3)五行歸類的意義
五行屬性歸類,主要用於概括人體及其與自然界多種事物或現象在屬性上的某些內在聯係。例如以五行特點來比象說明五髒之某些生理功能特點:如木性條達曲直,有生發之特點,而肝性柔和舒暢且主疏泄,又主升發之氣,故肝屬木;火為陽熱之象,有上炎之性,而心為陽髒主動,心陽有溫煦作用,故心屬火;土為萬物之母,有生化、長養萬物之特性,而脾能運化水穀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故脾屬土;金有清肅,收斂特性,而肺主呼吸,主肅降,故肺屬金;水有濕潤下行之特性,而腎能藏精,主人體水液代謝之調節並能使廢水下行排出體外,故腎主水。
中醫學把人與自然的這種關係稱之為”天人相應”,五行學說則把人體髒腑形體和自然界相類似的有關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係統,從而說明人體五髒係統和自然界同類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通應、相互影響的關係。而且係統與係統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和相互製約的關係,從而說明髒腑間客觀存在的某些生理聯係,用以解釋某些病理現象,並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例如,脾屬土,故與五官之”口”、情誌之”思”以及季節之”長夏”、氣候之”濕”,不僅存在著某些生理上的內在聯係,而且在病理上也能得到某些反映和驗證。如口甜,可反映脾濕蘊盛等。
五行的基本規律
五行的相乘、相侮
相乘與相侮,是五行關係在某種因素作用影響下所產生的反常現象。乘,即乘虛侵襲。侮,即恃強淩弱。相乘,即相克的太過,超過了正常製約的力量,從而使五行係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的協調。此種反常現象的產生,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襲者乘其虛而淩其弱。二是乘襲者亢極,不受它行製約,恃其強而襲其應克之行。
應當說明,”相克”與”相乘”是有區別的,相克是正常情況下的製約關係;相乘則是正常製約關係遭到破壞以後的過度克伐,是反常現象。在人體,則前者是生理狀態,後者則為病理狀態。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係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協調的另一種表現。同樣也有兩種情況:一是被克者亢極,不受製約,反而欺侮克者。如金應克木,若木氣亢極,不受金製,反而侮金,即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氣虛衰,則木因其衰而侮金,即為木侮金(衰)。
所以說:”氣有餘,則製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即是說,五行若某一行之氣太過,則對其所勝(我克)之行過度製約,而發生相乘。而對其所不勝(克我)之行發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氣不足,則克我之行必過度製約而乘之。而己所勝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臨床所見的支氣管擴張病證,病位在肺,每因肝氣鬱結,氣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見咳血,則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鬱氣滯,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則為木鬱乘土。濕熱型高血壓,多因濕熱困脾,引發肝失疏泄,肝陽亢逆,則為土侮木。至於金乘木(虛)證候,臨床則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