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敏本就想同瓦剌衛交好,爭取對方支持,對此自是沒有異議。


    瓦剌衛幾個頭目一番商討之後,不出意料地同意了周秦川的建議,全力協助小濟,先坐穩太子之位,然後登臨帝位。


    身為漢人的王善武和梁五自不必說,能為當今太子效勞,那是三生有幸。


    作為蒙人的秦氏兄妹,雖然考慮的多些,卻也沒有反對。


    即便他們對大明的歸屬感和忠誠度不夠,但奇貨可居的道理還是懂的,小濟一旦上位,能給瓦剌衛帶來多少好處不言而喻。


    比如換個封地,又或者資助瓦剌衛壯大勢力,以便向阿剌複仇。


    別看綽羅斯家族似乎是在也先手上突然崛起的,實際上曆經了三代人的努力,這才雄視塞外。


    也失八禿之變後,算是一朝被打回了原形,若無外力資助,別說報得血仇,恢複以往榮光,就是保全自身、繁衍生息都未必能順當。


    一旦有了大明的一國之君作為後盾,這些就不是什麽問題了。


    錦上添花哪如雪中送炭,如今的小濟雖然身份尊貴,但既然有人阻撓其成為九五至尊,甚至要取其性命,那不正是瓦剌衛邀好的最佳時機。


    “別激動,坐下喝茶。”周秦川安撫住杭敏,接著說道:


    “這不是合不合適的問題,而是必須如此。


    瓦剌衛上下既然決定要全力支持小濟,自然會竭盡全力。


    他的安全保障,還有今後延請士人武夫作為班底,以便為登基做準備,哪一樣不需要黃白之物,杭老兄就別客氣了。”


    杭敏拱手一揖,“我代濟兒、小妹,還有陛下,謝過瓦剌衛,謝過周紀善了。”


    周秦川說的確是實情,說白了,就是不論做什麽事,有了錢糧,才能招納人、使喚人,否則別人憑什麽為你賣命。


    偏偏他們手頭還真不算寬裕,杭允賢的開銷是景泰帝從內庫撥付的,每年都有定數,維持奢侈一點的生計沒什麽問題,想要廣招人手,就捉襟見肘了。


    拉到關西的那些糧食,還是小妹用自己省下來的銀錢買來的。


    而小濟雖然身為皇太子,但畢竟年歲尚幼,沒有開府建衙的資格,自然也就沒有什麽收入。


    要不是杭敏之前那趟塞外之行收益不少,其他的青鹽茶磚,還真置辦不起。


    “一成隻是初步的決議,若有所需,隻要不影響瓦剌衛的生計,再多一些也無妨,還有,全衛上下的人手,也盡可調度。”周秦川又說道。


    “這……”杭敏大為感動,“周老弟,我就不說什麽廢話了,總之決計不會讓你和瓦剌衛吃虧就是。”


    瓦剌衛一成的收益雖然沒有具體數額,但以兩萬人馬的規模,放羊牧馬加上即將開墾的、規模越來越大的良田,折算成錢糧就不會少到哪裏,至少要比杭允賢身為皇後的用度要多。


    如今更發現了金、銀、玉等礦藏,這就更不得了了。


    “說的什麽話,杭老兄,我等視小濟為弟,什麽吃虧不吃虧的。”周秦川回道。


    “對對對,是我說錯話了,恕罪恕罪。”


    杭敏致歉道,經過這些天的查探,他發現以周秦川為首的瓦剌衛眾頭目,並未因為知道了濟兒的真實身份,就變得戰戰兢兢,態度大變。


    而是仍如同以往一般,該打鬧就打鬧,該說笑就說笑,甚至讀書出了差錯,蘇幼蓉和秦琪照罵不誤。


    如此這般,反倒讓杭敏放了心,這才是真正把濟兒視作親近之人的行徑,而不是為了自身的榮華富貴。


    ......


    冬去春來,轉眼已是景泰六年的初春季節。


    瓜州、沙洲兩城的城外,各自建了數座大小不一的工坊,整日裏叮當之聲不絕於耳,煞是熱鬧。


    從他處開采出來的礦石,用車輛運送到此,開爐熔煉之後,自有工匠負責加工。


    金磚銀錠,還有雕琢出來的敦煌玉,在城裏的密庫已然積攢了不少。


    甚至有幾個工坊已經開始冶煉鐵礦,準備開始打造兵刃甲胄了。


    在找到金銀玉石等礦藏,開始冶煉金銀、琢磨玉石之後,找礦的工作並未就此停止,此後又陸續找到了兩座鐵礦。


    雖然限於人手,一時未能像金銀那般大規模開采,不過小規模的試采試煉還是有必要的。


    結果令人驚喜,板升城的工匠們依著故老相傳的手藝,冶煉打造出來的兵刃,比起內地所造,儼然要更鋒利堅韌一些。


    眾人不知緣由,隻能歸結到神明身上,都歎大明鋼出哈密、鋼出關西之言不虛。


    隻有周秦川隱約知道些底細,u看書 kanhu 他記得在後世的網絡上看過,西域一帶的鐵礦富含釩,含釩的鐵礦冶煉成鋼之後,彈性、強度大增,抗磨損和抗爆裂的性能極好,且耐高溫和奇寒,是鋼中難得的精品。


    還有,瓦剌衛的煤球除了供應自身所需之外,臨近的安定衛和赤斤衛也用牛羊換了些拿去用,又小小地賺了一筆。


    總之,僅僅一冬的工夫,瓦剌衛就從之前喪家犬般的困境中走了出來,不但成了關西唯一擁有兩座堅城的大部落,而且銀錢不缺,不說富可敵國,但至少不用怎麽發愁了。


    沙洲衛跟著王越采買糧食的隊伍,從肅南遷來近千丁口,準備與瓦剌衛一道,共同開荒種地,開春後,道路好走,沙洲衛西遷的動作也會加快。


    隻需如此這般過上數載,想必糧食也能自給了。


    除了糧食,青鹽和茶磚也是必需品,隻是茶樹想要在關西一帶種植有些困難,今後還是得求諸於外。


    至於青鹽,周秦川倒不發愁,關西南部朵甘都司和罕東衛交接處的青海湖就是個大鹹水湖,完全可以自行曬鹽。


    隻是先要用胡蘿卜加大棒的方式,讓這兩家心服口服,然後三家一道,共同開采青海湖。


    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丁口,如今采礦、冶煉、鑄造,再加上即將到來的春耕,瓦剌衛遍地開花,人手嚴重不足,哪裏還有餘力去青海湖曬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牟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自身小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自身小卒並收藏牟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