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川、王善武和梁五三人,一馬當先,帶著那幾百個漢人探馬,跟在牛群身後,直搗來敵大纛所在的中軍。


    堪堪進了折疊弓的射程範圍,周秦川就拿出弓來,不管三七二十一,朝著大纛一氣射出去十來隻羽箭。


    如今這張弓,因著它誇張拉風的造型,還有數次亮眼的戰果,已然成了整個逃亡大軍的圖騰,一旦亮相,軍心都能為之一振。


    周秦川知道自己騎在馬上的箭術不堪一提,此舉隻不過是為了提升士氣。


    至於這幾箭能有多大效果,卻是沒有多少想法,反正大纛附近人手不少,誰要是不幸中箭,就隻能怪他自己倒黴咯。


    孰料箭方射出,還未及收弓,就見遠方的羊毛大纛猝然而斷,隨後轟然而倒。


    緊跟著他們三人的眾探馬見了,先是轟然叫好,隨後紛紛按著蒙語的叫法,喊起了一聲又一聲的‘哲別(神箭手)’。


    周秦川目瞪口呆,他知道那掛大纛的木杆,至少也有雞蛋粗細,自己哪怕是箭箭中的,也絕無可能將其射斷。


    應該是那些瘋牛的功勞罷,看著大纛附近左衝右突的牛群,周秦川暗自琢磨,隻是正好被自己射出去的箭趕上了。


    不過嘛,這般被人崇拜的感覺還挺……爽的,周秦川看看四周看向自己的狂熱目光,暗自得意。


    傻子才要澄清真相,呣,適當的個人崇拜還是很有必要嘀。


    周秦川爽歸爽,腦子倒還沒有發昏,知道眼下的戰機難得,收弓拔刀,向前斜指,大叫道:


    “敵酋已死,隨我殺敵。”


    “敵酋已死,敵酋已死……”


    數百探馬齊聲高呼,聲震四周,竟有千軍萬馬的氣勢,士氣攀到了頂峰,緊跟在牛群身後,如同一柄尖刀,狠狠紮進了敵方的中軍。


    和追兵前軍作戰的秦博,同樣沒有放過這個好機會,隻不過他也耍了個小心眼,沒有重複什麽‘敵酋已死’的口號,而是猜測來者就是阿剌本人,幹脆用的蒙語,直接高呼‘阿剌已死’。


    敵軍眼見自家大纛傾覆,又聽說阿剌已死,偏偏無人出麵澄清,心慌意亂之下,再無戰心,窺得空隙,紛紛撥馬敗退。


    不出一刻,阿剌大軍就徹底潰散開來。


    剛剛整軍出得陽和堡的石彪,遠遠望見戰場局勢,頓時沒了興致。


    這些蒙人騎兵最是滑不留手,敗退之際,亦能憑借出色騎術逃亡,大明騎兵很難追得上並斬殺之。


    何況如今到戰場的距離並不算近,即便這所謂前來歸附大明的隊伍讓開了一條通道,等他們縱馬趕到,恐怕連人影都見不到了。


    眼見這彪人馬雖然雜亂,但那兩千可戰之兵卻也彪悍,更能想出奇謀獲勝,石彪有些忌憚之餘,也不願墮了自己大同總兵的威風。


    “都給我打起精神來。”石彪見高同知有些垂頭喪氣,知道他們是因為錯失軍功而沮喪,忍不住大聲嗬斥:


    “勿讓這些化外之民看低了咱們大同邊軍,聽到沒有?”


    最後那句話是吼出來的,震得四周‘嗡嗡’作響。


    高同知晃晃腦袋,挺胸立腰,和眾兵丁一起大聲回答:


    “聽到了,總兵大人。”


    ......


    草原深處,倒伏的羊毛大纛已經被人搶了回來,此刻軟趴趴地貼在草地上。


    隨著阿剌一聲悶哼,一隻箭頭帶著血花,從他臀部被拔出,溫熱的血漿“噗”的濺在草皮上,原本昂揚直立的青草,被黏得緊緊貼在地麵。


    將塞在口中的木棍吐出,趁手下給他上藥的時候,阿剌悶悶地問道:


    “看清楚了麽,博羅納哈勒那兔崽子真帶人進了陽和堡?”


    幾個軍卒立在正不停打著響鼻,渾身汗淋淋的戰馬旁,恭謹地答道:


    “看得千真萬確,阿剌鬧言,博羅納哈勒在我等撤離之後,與出城的明軍將官把臂言歡,隨後全都入關去了。”


    阿剌朝地上吐了口唾沫,心中鬱悶難解。


    本來手到擒來的一場戰事,愣是被瘋馬瘋牛給先後挫了銳氣,折了大纛,自己更被不知從何處飛來的冷箭給傷到,最後生生落敗。


    如今也先那孽子更是入了關,怪不得一路向南,原來是抱了投靠大明的想法,自己一時半會兒還真拿他沒有辦法,難道長生天還在護佑綽羅斯一族?


    “走!”阿剌被人扶著,慢慢上了馬,趴在馬背上下令,領著殘兵敗將,緩緩向也失八禿而去。


    馬古吉思這個僅有六歲的稚子已被扶上了可汗大位,蒙元太師之位必然逃不過自己的掌心,隻要像也先那樣一統草原,自然可以藉此向大明施加壓力要回也先子嗣,斬草除根。


    ......


    斜方穀位於陽和堡西南方向,距離並不遠,四周地勢雖不是陡峭到難以攀爬,但若想翻山越嶺,uu看書wwuukanshu 也需費些氣力,趕著牛羊馬匹什麽的,就更難出行了,能順利通向外界的,僅有穀口。


    一戰擊退阿剌之後,周秦川他們雖然得以順利入關,但很快,在秦博以瓦剌大王子的身份見過大同文武之後,全員就被禮送至此,就地安紮。


    近萬的塞外之人,雖然眼下看來,還算是誠心歸附,但怎麽安置,卻是頭疼之事。


    各城池墩堡顯然是不可能收容的,驟然增加這麽多人,無論何地,都難以騰挪出地方。


    田野村莊及其周圍也不把穩,漢蒙雙方素有仇怨,硬要放在一起,難免因為一點小事就引發大亂。


    最後還是熟悉周邊地形的陽和衛高同知建言,大同文武官員首肯,將安置地點選在了這個斜方穀。


    斜方穀穀口雖小,內裏乾坤卻大,住的地方足夠,周邊十數裏的範圍幾無人煙,也不虞漢、蒙爭執。


    穀口再留一隊明軍駐紮,能就地監控,防止變亂。


    對此,周秦川他們都無異議,畢竟是初來乍到的塞外之民,大明不可能沒有一點提防之心。


    “周兄弟,周兄弟。”


    入關三天後的傍晚,眾人在山穀內已然安頓下來,剛吃完餔食,忙著收拾之際,門達進得山穀,一番找尋後,終於得見周秦川。


    人還未到近前,就忍不住喊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牟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自身小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自身小卒並收藏牟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