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大清河,盡管似乎沒了盤查之人,但周秦川還是不敢大意,帶著小濟和蘇幼蓉,一行三人仍是急急趕路。


    一直出了魯東的範圍,進了順天府,方才在某個不知名的村鎮旁,找了個類似趙氏客棧那般環境的客棧住下。


    這種獨處曠野,四周沒有憑依的客棧,一旦有事,能方便跑路。


    即便如此,周秦川也不敢在此地耽擱太久,僅僅休整了一日,就開始同蘇幼蓉商討下一步的行止。


    雖說有了小濟脖頸上那個刺青作為憑依,但如今尚未完全長好,周秦川也不願就這麽帶著小濟去投靠錦衣人。


    隻有真的走投無路,他才會考慮這麽做,那刺青不過是提前做的伏筆。


    誰知道錦衣人規矩有多大,會不會被賞些銀錢,然後同小濟就此分開,再也不相見?


    即便他和蘇幼蓉勉強被留下,估計那種地方也是規矩多得嚇人,哪有自己在外闖蕩暢快,如今他們算得上身家豐厚,銀錢一點不缺。


    隻要不被這些權貴打擾,周秦川有信心闖出一片天地,因此,當下還是考慮三人的下一步為好。


    不過有點意外的,是在今後的去向上,蘇幼蓉同他有了不小的爭執。


    蘇幼蓉極力主張還是按原先的籌劃,到津門一帶落腳謀生。


    她認為不論是黑衣人還是錦衣人,到了京津一帶,恐怕也是鞭長莫及。


    而周秦川則覺得,錦衣人勢力龐大,他們三人在鄉野之間或許還能做漏網之魚,在大城池之中,恐怕很難逃脫這些人的搜羅。


    畢竟鄉野之間地廣人稀,再有爪牙,也難免疏漏。


    而大城池之中,即便不是錦衣人的勢力範圍,但隻要舍得花費銀錢,自有大把的喇虎青皮甘心效勞。


    小濟身上的那個冒牌胎記,隻是身陷絕境的無奈之舉,能不用就盡量不要用。


    周秦川可不願辛辛苦苦逃出這麽遠之後,最終還是落入他人之手。


    為了安全起見,周秦川建議幹脆中原一帶都不用呆了,直接出長城,闖遼東去。


    待三五年一去,風頭過後,再回中原不遲。


    那時候主動權盡在己手,小濟身子骨已然長開,模樣也會有所變化,要想認出他是那個死在破廟的少年,並不太容易。


    至於那個刺青嘛,模樣都變了,平常又被衣服遮著,有什麽值得擔心的。


    周秦川覺得此時離女真崛起尚早,又記得東北有大明努爾幹都司的存在。


    在一百多年後,後金崛起之時,遼東既然有大量漢人存在,那麽此時應該正是漢人移民東北的肇始。


    這種一隅之地的開發初期,正是他們這種沒甚根基之人發財上位的大好時機。


    想必那種地方,即便是大明軍兵,也不會找他們要戶帖路引罷。


    兩人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隻得猜拳,也就是用石頭剪刀布來定勝負。


    這還是蘇幼蓉提的議,周秦川為此還有些驚訝,他本以為這個在後世幾乎無人不會的小遊戲,此時恐怕還沒幾人知道,不想已經十分風行了,連小濟都會。


    一番鏖戰之後,蘇幼蓉徹底服了,說實話,這個結果周秦川自己也沒有想到。


    一開始是一局定勝負,周秦川勝,蘇幼蓉不服氣,改為三局兩勝,周秦川再勝。


    五局三勝,周秦川還勝,把蘇幼蓉弄得沒了脾氣,暗自認為這是老天要讓他們去遼東,最終應承下了周秦川的提議。


    三人由是繼續向北開拔,小心翼翼地繞過津門和京師之後,抵達燕北薊州一帶。


    不想在市井中打探了一番消息後,才發現遼東不是那麽好去的。


    首先努爾幹都司就不是周秦川以為的那麽回事兒。


    大明永樂時期的擴張政策造成了財政的緊張,仁宣二帝即位後,奉行的是息兵養民政策。


    對外,先是放棄了已經是十四省之一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接著又將設置於黑龍江口的努爾幹都司,內遷至三萬衛(今遼寧開原),將都司的主要官員由流官改為各部首領世襲。


    至此,明帝國的國策由擴張改為內縮,給整個大明王朝帶來了隱患。


    近者,由於遼東明軍勢力大減,再無法對草原進行有力震懾,以瓦剌為主的蒙元勢力趁勢一統,導致了四年前的土木之變。


    遠者,明廷對整個遼東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導致女真崛起,最終入主中原,在這個事情上,奉行息兵政策的宣宗是有責任的。


    也就是說,如今的努爾幹都司實力大不如昔,龜縮一隅,並未形成周秦川想像中的那種大規模的漢人移民浪潮。


    此時的遼東,局勢一言難明,各方勢力犬牙交錯。


    女真人大部分尚未開化,吃穿用度很多方麵嚴重依賴漢人,邊貿有利可圖,膽子大的漢人,就有人從做買賣開始,到逐步定居。


    漢人與女真雙方相處還算融洽,而遼東的蒙人則複雜得多。


    若草原上某部勢力強大,有一統塞外的實力,則遼東蒙人自然歸附,然後憑借整個蒙古草原的強悍實力,將遼東置於其鐵蹄之下,進而威脅朝鮮。


    若草原上四分五裂,各自為戰,則遼東蒙人也不會囂張,能與漢人、女真人相安無事。


    此時塞外稱雄的,仍是瓦剌一部,其首領即是大名鼎鼎的北元太師也先。


    四年前的土木堡之戰,也先敗明軍,俘明帝,聲威達到了頂點,不過隨後在京師一役中敗北,實力受損,傷了元氣。


    原先在他手中隻是傀儡的黃金家族後裔,大汗脫脫不花趁機脫離了他的控製,鞭長莫及的遼東蒙人自然也不再聽從瓦剌的命令。


    此時遼東有蒙、漢、女真三方勢力,uu看書 .uukansu.om相互製衡,反倒進入了一個平靜時期,成了周秦川他們這些在中原呆不下去之人的冒險樂園。


    既然有冒險二字,那麽遼東就不是輕易去得了的。


    為了管控遼東各族,明廷以敕書的形式,定下了東北邊貿的規矩。


    遼東一地,不論何人,隻有持有敕書,方能進行交易,否則即為不法,漢人將被捉拿,而蒙、女真則是斷絕貿易往來。


    敕書由明廷頒發,私下也能交易,重金難求。


    隻是如此手段,哪裏攔得住各族之間的私下貿易往來,朝廷為了嚴格管控,在以山海關為首的這一帶長城沿線,對進出之人盤查得異常嚴苛。


    像周秦川他們這種沒有戶帖路引的黑戶,想要從這一帶去遼東,幾無可能。


    如此一來,想要去遼東,就隻剩兩條路可走。


    一是從津門或者魯東沿海乘船前往,其實就是後世所謂的偷渡。


    三人既不去津門,更不可能走回頭路去魯東,隻能選擇第二條路。


    按著打探來的訊息,周秦川他們輾轉來到了密雲後衛所屬的古北口,此時正是初秋季節。


    這裏北出長城,是朵顏三衛,因靖難之役中幫過朱棣出兵,事後朱棣便撤走了明軍在古北口外的衛所,將其賜給朵顏三衛作為牧地。


    受草原上大環境的影響,還有三衛首領時大時小的野心,朵顏三衛與大明的關係稱得上是反複無常,時叛時附。


    瓦剌最強盛之時,他們甘為鷹犬,受其驅使,也先稍露頹勢,三衛又上趕著向大明稱臣納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牟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自身小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自身小卒並收藏牟明最新章節